第三十五回 袁世凱索香山三寶

袁世凱生於清文宗咸豐9年8月20日(1859年9月16日),6歲時養父袁保慶替他找個啓蒙老師袁執中教四書五經。同治5年(1867年)袁保慶在山東做道員,袁世凱時年8歲,也隨行,後袁保慶由山東調到江蘇。在南京,袁世凱的一位老師曲沼擅長武術,教會了袁世凱一些拳法劍術。袁世凱自小喜愛兵法,立志學“萬人敵”,嘗自謂“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他常常不惜重金蒐羅購買各種版本的兵書戰策,被人譏笑爲袁書呆。13歲時袁世凱曾制聯“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寥寥10字,堪比楚霸王的“彼可取而代之”,顯得天下豪氣無二 。

袁世凱在北京讀書時,李鴻章正任直隸總督。袁世凱對這位大人的顯赫地位不勝欽羨,在洋務派“練兵求強”的思想影響下,他好讀兵書,留心時事,常作軍事論說,侈談練兵“安內攘外”。叔父袁保齡對他的議論,頗爲讚賞,曾情不自禁地表示,袁家“嗣武有人,亦可略慰”。

由於種種原因,袁世凱在科場上的希望破滅以後,遂把詩文付之一炬,決心參加李鴻章的淮軍。他說:“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豈能齷齪久困筆硯間”。當時,李鴻章的幕府中大都是舉人或進士出身,袁世凱僅是一個無名的秀才,因此,他沒有直接投奔李鴻章,而於1881年5月,帶領其家舊部數十人往山東登州,投靠淮軍統領吳長慶。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隊譁變,成功奪權;朝鮮王妃閔妃一黨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配合行動,殺死了幾十名兵變參與者。戰鬥中,袁世凱一路放槍,帶頭衝在最前面,他的堅毅勇敢感染了部下,兵變很快得以平定。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他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爲奮勇”,報以首功。隨後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藩屬國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袁世凱留鎮朝鮮期間,得到了朝鮮上下的一致好評,朝鮮人士稱讚他:“明達夙成,留京師(漢城)期年,大得都民之心”。

1884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事大黨”把持的政權,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派人奔赴清營求助,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袁世凱平定了朝鮮甲申政變並打退了日本的滲透勢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戰爭之際謀取朝鮮的企圖,推遲了中日戰爭爆發的時間。袁世凱也因這一事件受到李鴻章等人的重視,年僅26歲的他就被封爲“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左右朝鮮政局,儼然朝鮮的太上皇。袁世凱在朝鮮期間,時常出入朝鮮宮廷,並且讓朝鮮高宗按照藩國禮儀迎接上國欽差,明確清朝和朝鮮的宗藩關係。他還防止朝鮮向外國借款、阻撓朝鮮向西方國家派駐公使,袁世凱干涉朝鮮內政的做法引起了朝鮮國王和一些大臣的不滿,清廷中也不斷有人彈劾他。

1888年1月朝鮮國王李熙致函請求清廷撤袁世凱,隨後朝鮮駐華官員金明圭奉李熙之命,請求李鴻章換人。清廷內的張謇、張佩綸等也曾攻擊袁世凱“侈然自大,虛驕尚氣,久留朝鮮,於大局無益”。李鴻章力排衆議,不僅讓袁世凱繼續留朝任職,並於1890年2月給袁世凱寫了“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爲其難”的評語。李鴻章認爲,袁世凱在朝鮮的12年雖然由於其年輕氣盛而採取一些過激、粗暴的手段,但有效地遏制了日本和沙俄對朝鮮的滲透。日本人恨袁世凱,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戰爭前還多次派人暗殺袁世凱,只不過沒有成功。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袁世凱暗示朝鮮**向清**乞援。隨後日軍迅速出動朝鮮,企圖挑起戰爭。甲午戰爭爆發前夕的7月19日,袁世凱化裝成平民逃走,從仁川回國。因袁世凱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有“知兵”之名,北洋大臣李鴻章等保薦袁世凱負責督練新軍。

1895年,袁世凱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軍務處大臣榮祿、李鴻章等奏派袁世凱擴練定武軍,更名爲“新建陸軍”。計劃先就定武10營,訓練步隊3000人、炮隊1000人、馬隊250人、工程隊500人,以爲根本;並加募步隊2000人、馬隊250人,共足7000人之數。小站練兵中,袁世凱聘德國軍官十餘人擔任教習,又從天津武備學堂中挑選百餘名學生任各級軍官,並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制。

在中國歷史上,小站練兵是中國新式軍隊發展的轉折點,也奠定了袁世凱一生事業的基礎。

現任兩廣總督譚鍾麟也算聰明,他知道,別看掌官小站練兵的袁世凱目前還算不上朝廷的股肱之臣,但是前途不可限量,得罪了他那還了得,所以幾乎是連滾帶爬地到了望海樓來朝拜袁世凱。

當下譚鍾麟踩着樓梯“噔噔噔噔”地快步上樓,那肥胖的身軀一陣子哆嗦,顫動得幾乎要掉下一塊肉來,上得了樓,只累得上氣不接下氣。袁世凱別看對劉斜眼這樣的狗腿子橫鼻子豎眼,沒有好氣,可是對待封疆大吏,還是要顧全面子的,他緊上幾步,對譚鍾麟深深地作了一揖說:“怎敢有煩譚大人到小樓上來勞累,我這就要到貴府去拜訪譚大人。”

譚鍾麟喘勻了氣,才說:“袁大人來到我這個小廟,怎麼也不打聲招呼,這叫小生臉上實在是掛不住。失敬!失敬啊!”

兩人客氣了一番,袁世凱這才步入了正題:“我這次來,實在是沒有什麼大事,屬於私事,所以也不敢冒昧地亂闖總督府。”

譚鍾麟這才知道,袁世凱之所以沒有直奔總督府,也是沒有什麼實際的“官派”任務,這下安下心來,腦子一轉,又討好地說:“什麼私事、公事啊,袁大人來到了這裡就是公事,什麼大事小事啊,袁大人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有什麼事,袁大人但說無妨。”

袁世凱壓低了聲音說:“李大人,聽說沒聽說香山三寶的事?”

譚鍾麟聽了這話,心裡一驚,想了想說:“小人愚笨,實在沒有聽說過香山三寶的事情,請袁大人明示。”

袁世凱說:“這第一寶呢,我聽說香山縣藏了一筆財寶,這筆財寶以後就在香山縣失蹤了。這筆財寶足可以打贏一場戰爭,所以才鬧得沸沸揚揚,皇帝也在找,民間的各種幫派也在找,就連我們官府的某些人也在找,最近我就聽說香山縣出了大動靜,連縣官都讓三合會的人殺了。”

譚鍾麟一聽這話大驚失色,心想,早就聽說上任兩廣總督李瀚章貪得無厭,藏了一大筆財寶。可是話又說回來了,千里來做官,爲了吃和穿,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更何況是兩廣總督這樣的肥缺了。這是袁世凱在向我索賄呢?還是藏頭露尾的故意試探呢,一時還真琢磨不出來。

譚鍾麟的頭上頓時就出了一層大汗珠子,急忙掏出香帕來頻頻擦臭汗。不過,官當到這份上,經驗和機智還是有的,譚鍾麟說:“要是真有這麼大的事,下官一定嚴加查訪,絕不隱瞞,堅決上報給朝廷……同時嗎……如果這筆財寶一旦有個風吹草動,下官一定也報給袁大人。不過,香山縣縣官被殺,確實有這麼一回事,那是三合會作亂,臣早已派大軍前往彈壓,已經大獲全勝,賊人早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全軍覆沒,就是僥倖剩下了幾個人,也不知逃到哪裡去了。目前我正在嚴密追查,看看還有沒有餘黨。”

袁世凱看了看譚鍾麟頭上的汗,心想,雖然我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說這件事,但是你譚鍾麟何必這麼打馬騾子驚呢?如果能收集了這麼一大筆財寶,除了總督大人有這麼大的權利,誰又能有這麼大的本事呢!我不敲打你敲打誰?至於剿殺三合會的事,你就揀大的吹唄,反正吹牛不報稅。

袁世凱又說:“這香山第二件寶呢,就是出了一部兵書,叫作《天國韜略》,聽說是長毛石達開所遺作,誰得到了這部兵書,誰就可以打贏所有的戰爭。你也知道,我一生尚武,酷愛兵書,視兵書如同生命,想求譚大人務必找到這部兵書的下落。”

譚鍾麟一聽,心想:什麼破爛兵書,我又不領兵打仗,和我又有什麼關係,但是嘴上卻說:“噢——下官孤陋寡聞,確實沒有聽說此事,但是從今以後,下官就派下細作,好好打聽此事,一旦有個蛛絲馬跡,一定馬上追查,獻給袁大人。”

袁世凱想,譚鍾麟也是存心敷衍,要是他真得了兵書,還不竊爲已有,哪能隨便獻給我。儘管這樣,袁世凱覺得還是先給他下個套再說:“人間瑰寶,我怎麼能獨得,譚大人真要得了這部兵書,就是給了我,我也要獻給兵部,然後由兵部呈交皇上。那譚大人可就爲朝廷立了大功了,不愁沒有晉升的機會。”

兩人不禁都哈哈大笑。

笑夠了,袁世凱又說:“那香山第三件寶,就是出了個人物,叫孫文。”

譚鍾麟連忙說:“這個事,我知道。”

袁世凱心想,這個譚鍾麟還不算太傻,還知道香山縣有個人叫孫文,笑了笑說:“願聞其祥。”

譚鍾麟說:“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孫文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裡,爲家中第三子。

1871年,孫文6歲時便上山打柴牧牛,到溪澗捕魚蝦,隨外祖父到海邊打蠔,還到鄰村三合會人辦的武館偷學拳術,從小就養成了好勇鬥狠的精神。7歲時(1872年)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由於家道貧寒,平時孫文還要去撿豬糞,所以,貧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孫文對於農民疾苦有了切身的體會。10歲時始進村塾求學,聰穎過人,僅三年就成爲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員,當時與從上海回鄉的陸皓東相識,併成莫逆之交。

1879年,14歲的孫文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就學,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他在當地英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修讀英語、英國曆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

1881年孫文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發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他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胡學院”(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回國後曾偕陸皓東到村廟,見病者求神服食香灰,二人不滿巫醫騙人,遂分頭將神像搗壞,因而出走**。到**後洗禮入基督教,並繼續讀書,不久轉學到廣州博濟醫學院,結識了三合會首領鄭仕良。後又聞**西醫書院招生,即以優異成績考入該校。在學期間,除學習本科外,對歐美各國的政治、經濟、農業、乃至天文地理知識,無不涉獵,被友人稱之爲“通天曉”。當時經常與同鄉楊鶴齡以及陳少白、尤列等人共議國事,抨擊朝政,時人認爲此舉爲大不敬,稱之爲“四大寇”。其間曾致書濠頭鄉退休官吏鄭藻如,提出禁鴉片、種蠶桑、辦教育的主張。每逢假期回鄉,就幫助農民選種施肥,改良水利,擴寬道路,並與鄉紳商議改革鄉政,制訂預防盜賊的措施,有意以一村作示範,冀能做出成績推廣全國。

在醫學院畢業後,曾在澳門、廣州設館行醫,每天定時義診贈藥,故求醫者門庭若市。1894年春在翠亨家中草擬了《上李鴻章書》,並偕同陸皓東遠赴天津求見李鴻章,希望他接納其“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韜略,但不獲接見,於是他轉赴檀香山,在孫眉的幫助下,幾經艱辛,發動起廣大華僑,組成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團體——興中會。該會的誓詞鮮明地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衆**’的主張,並且即時籌集資金伺機舉兵起義……”

聽完了譚鍾麟對孫文的介紹,袁世凱誇獎他說:“你公務繁忙,日理萬機,卻對香山縣的一個普通人記得這麼熟悉!難得——難得啊——”

譚鍾麟把臉一板:“他不是普通人,他是朝廷捉拿的要犯,我哪敢半點兒怠慢。今天……”譚鍾麟湊近袁世凱的耳朵說,“這孫文又要鬧出大動靜。”

袁世凱一聽,覺得這事非同小可,問:“不知鬧出什麼大動靜?”

譚鍾麟說:“今天,孫文就要糾集亂黨造反。”

袁世凱大吃一驚:“我怎麼不知道這事,朝廷也沒有得到什麼密報。不知總督大人對這事如何安排?”

譚鍾麟哈哈一笑,說:“這是關公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已加派了駐軍,緊緊地守住四個城門,隔開城外與城裡的聯繫;再在城內的各個關口,派重兵把守,把賊人一段一段地分開;然後再派兵巡邏、搜查,一家一家地往外掏賊,就是孫文有再大的本事,也叫他難以施展。你說說,我搞得這叫什麼戰法?”

袁世凱笑了笑說:“我這正聽着呢,請譚大人說說——”

譚鍾麟自信地說:“這叫關起門來打狗,又叫甕中捉鱉,然後是一口一口地吃肉。”

袁世凱聽了也哈哈大笑說:“也就是說,就是孫文是孫悟空在世,也難逃如來佛的手心了。”

兩人又一陣子哈哈大笑。

袁世凱又說道:“剛纔酒樓裡來了幾幫人,第一幫是江湖人士,第二幫是爲皇帝辦差的親隨和維新人士,第三幫是革命黨的章炳麟和兩個小嘍囉。你說說,如今這些江湖人士和革命黨最好藏匿在什麼地方?”

譚鍾麟沉吟了一會兒說:“說不好,如今廣州的人口近百萬,光流動人口就將近50萬,要是他們往這100萬人裡一藏,我上哪裡找去?”袁世凱又誘導他說:“如果你是革命黨,你往哪裡藏?”

譚鍾麟又沉吟了一會兒說:“我是革命黨嗎……我就藏在珠江的疍船上,那裡又有玩的,又有吃的,光船就有七八千,我們就是派兵搜,也得搜上幾天。”

袁世凱指着譚鍾麟笑着說“風流,風流,誰不知道那疍船上是什麼貨色。只是可惜,出了廣州城了。”

譚鍾麟聽了又哈哈大笑。

(欲知疍船上將會發生什麼故事,且聽下回分解。感謝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請收藏,請評論,請投花,請投凸票,請動一下金手指,點一下頂或者踩。)

第七十五回 義兵策動炮艇反水第八十八回 二位乞丐大談瘋論第四十三回 革命黨日本尋盟友第三十五回 袁世凱索香山三寶第二百零二回 乞丐國徵兵敢死隊第六十一回 公韌馬上縱論兵事第一百二十八回 賭場裡結識廖叔寶第一百四十回 三合會欲殺衆乞丐第一百零八回 四堂主爲錢來相救第四十一回 小船上朱淇殺西品第四回 小姐遭辱幫會救難第一百四十三回 王和順攻佔虛防城第一百三十七回 湘子橋會見許雪秋第四十三回 革命黨日本尋盟友第一百五十四回 牽制之計控制敵酋第十六回 公韌被救墳頭悼父第七十四回 秦力山率兵赴大通第三十六回 四龍頭藏匿花船上第八十回 劉學詢與保皇結仇第一百七十三回 事泄露黃興撤起義第二百一十七回 黃興主張撤出武昌第二百一十九回 重選都督黨人相左第一百三十八回 汀福鋪遇雨誤軍事第二十八回 降兵領着詐開城門第一百零九回 大英雄血灑五羊城第一百六十三回 演習場上打光子彈第一百零四回 公韌青盈智取敵船第十四回 貪官暴吏沆瀣一氣第八十九回 四龍頭興兵滅丐國第八十五回 半夜查牌李紅被查第一百四十九回 河口炮臺熊通起義第一百三十六回 魏宗銓血灑小山路第六回 公韌金珊扔箭競爭第一百三十九回 防勇鬧事惹惱幫會第九十六回 三洲田秘密舉義旗第四十二回 公韌巧使離奸之計第一百零六回 接天佈道信徒洗腦第二百一十六回 湖南軍退出漢陽城第八十六回 救情侶公韌想點子第一百零七回 地接天欲收買公韌第一百六十八回 真假教主PK鬥法第九十八回 赤裸兵沙灣初獲勝第一百八十回  同興樓說兩派矛盾第一百一十二回 癡公韌目睹煙與賭第一百二十七回 黃牧師幫助去日本第十三回 西家莊公韌遇淫賊第七十四回 秦力山率兵赴大通第一百七十七回 韋金珊助力脫魔窟第一百三十七回 湘子橋會見許雪秋第六十八回 映典掩護火燒料場第一百九十五回 老闆舍布爲炮指引第二十二回 達延引入荒僻之地第一百一十九回 救西品中了掉包計第一百八十九回 熊秉坤聯絡王文錦第三十九回 孫文問計於智公韌第九十五回 哥老會再戰乞丐幫第三十八回 衆英雄齊集總機關第二百一十三回 爲反攻衆將起爭議第七十三回 尋找錢盒青盈破局第九十回 雲中遊要堅持讓賢第一百三十九回 防勇鬧事惹惱幫會第二百零六回 袁世凱釣魚掌兵權第三十八回 衆英雄齊集總機關第六十八回 映典掩護火燒料場第一百八十五回 試炸彈寶善裡失事第一百五十八回 青盈冷嘲刺痛公韌第四十八回 公韌定下三條計策第二百一十八回 黎元洪出逃武昌城第一百五十四回 牽制之計控制敵酋第一百零三回 廈門無槍義軍撤退第二百一十二回 勇公韌入虎穴救人第六十五回 公韌用計先破炮兵第一百六十四回 士兵警察再起爭端第二十一回 假西品誘來二淫賊第一百七十九回 公韌被迫離家出走第一百三十五回 廖叔寶猛攻瀏陽城第十二回  遇血災探密進深山第一百一十六回 小桂蟬看上王達延第一百五十九回 兄妹二人進山尋寶第五十四回 文武闖堂大殺四方第四十七回 梁啓超拿出皇帝旨第一百五十四回 牽制之計控制敵酋第一百八十回  同興樓說兩派矛盾第二百二十二回 革命黨人二次革命第三十四回 劉斜眼領兵來抓人第八十五回 半夜查牌李紅被查第二百一十三回 爲反攻衆將起爭議第十五回 遭冤屈公韌下死牢第八十八回 二位乞丐大談瘋論第一百三十回 衆豪傑成立洪江會第九十九回 小青盈平潭獲彎刀主要情節第六十三回 世凱督餉懷疑公韌第二百一十六回 湖南軍退出漢陽城第一百三十一回 洪江會寺廟擴會員第一百五十五回 公韌傷心看望西品第二百回 湯化龍祭天碰了壁第一百八十二回 唐青盈大開偷盜戒第一百六十九回 公韌深入邪教巢穴第七十八回 殺向安徽衆起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