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

“殿下,前面就是與二皇子約定的客棧了”國都外,一行簡樸的馬隊緩緩地走着。

爲首的是一位身着白色長袍的青年,腰間還彆着一支玉簫,渾身散發着儒雅的氣息。

這便是西楚大皇子景蕭。

景蕭點點頭,“那就快些走吧,免得二弟該等急了。”

景薰獨自坐在屋子裡,面前的桌子上擺着連吉大師的絕筆信和那張在銅鏡後面找到的紙條。

景薰看着那紙條上的涼字,皺着眉想:這涼字難道是指東涼?可它又怎麼會出現在西楚的後宮?難不成母后的事情與東涼有關?連吉大師的畫童也是躲在了東涼,這其間到底有什麼關聯……

越想越頭疼,並且毫無頭緒,索性就不想了。

景薰將這兩樣東西小心地收好,衝外面揚聲道:“子荊!”

子荊進屋拱手:“公主。”

“給我講講四國宴的事吧。”

“是。”

*

彼時,景蕭已經找到了客棧並與景襄匯合。

“大哥!”景襄一見到來人,激動道。

“二弟。”景蕭沉着地拍了拍二皇子的肩膀:“一路上可好?”

景襄:“承蒙大哥關心,一路上甚好。”

景蕭點頭,“咱們兄弟倆之間就不必這麼客氣了。咱們還是趕緊進宮吧,也不知薰兒如今怎麼樣了。”

景襄也趕緊說:“是啊,我們一家人要趕快團聚纔好啊!”

兩人又拾掇了一番,就馬不停蹄地趕往國都城。

……………

月華殿內。

子荊站在景薰面前,緩聲道:“四國宴,顧名思義就是邀請四個國家的王公子弟前來赴宴。”

“一般來說被邀請的人都是各國的皇子公主或者是權臣,他們一般都攜帶子女而來。”

“四國宴每二十年一次,每一次都在不同的國家舉行,上一次的四國宴是在東涼。”

“等等,”聽到這,景薰出聲打斷。

“二十年前在東涼也舉辦過四國宴,那當時的父皇和母后是不是也會受邀參加?”

“是的。”子荊道,“皇上當年還是四王爺,先皇后的孃家在當時深受皇帝信任,他們都是有權參加四國宴的。”

景薰沉默,如此說來,母后與東涼也不是全無瓜葛。

少頃,景薰道:“你繼續說。”

子荊:“參加四國宴的公子小姐基本上都是沒有婚約的,四國宴最大的目的就是在國家間建立良好的邦交,所以若是席間有哪位公子小姐互相上了心,皇帝便會做主爲兩人賜婚。”

景薰:“那以北齊現如今的狀況還能參加四國宴嗎?”

子荊道:“北齊雖說被重創,但也沒有全然滅亡。國不可一日無君,那裡的百姓推舉了一位賢士暫做君主。”

“只是這樣一來,北齊在四國中的地位就大大降低了。”

想當年景薰才十歲的時候,玉皇后常常抱着她坐在腿上,給她講北齊與東涼的繁榮。那時,北齊精兵十萬,浩浩湯湯,強大的國防力量叫人望塵莫及。東涼遍地黃金,商人云遊四海,着實讓人嚮往。

然而,北齊強大的兵力也遭到其他國人的懼怕,東涼帝也是一位很有野心的,老皇帝一去,他剛繼位沒幾年就聯合西楚征討北齊。

正巧北齊的皇帝那時身染重病,腦子已經糊塗。羣龍無首的情況下,即使再強大的兵力也敵不過兩個國家的夾擊,很快就兵敗而亡。

據說當時北齊太子爲了早日繼承大統,在自己父皇的飲食裡下藥,不曾想被東涼打了個措手不及。

景薰嘖嘖感嘆,自作孽不可活。

“公主!”這時,浣奚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景薰道:“進來。”

浣奚臉上帶着驚喜,說:“大皇子與二皇子殿下已經進宮了,現在正在長慶殿給皇上請安,不過多時就能與公主見面了。”

景薰一喜,說:“太好了,快去備一些哥哥們愛吃的點心。”

“是。”浣奚也跟着高興。

東涼,東宮。

太子顧天御坐在首位,座下的皇子們除了尚在邊境的五皇子,其他的五位都已到齊。

太子優雅地抿了口茶水,道:“西楚將要在一個月後舉辦四國宴,想必各位都已經收到請帖了吧。”

頓了頓,繼續道:“六弟七弟年紀尚且太小,本宮認爲,你們就尚且留在東涼。”

四皇子顧天傾連忙說:“太子皇兄費心了,就讓六弟跟着本皇子便好,定然不會給皇兄添麻煩。”

六皇子年方十一,與顧天傾同是宮中年妃所出。

太子想了想,“也可,四國宴二十年纔會有一次,帶皇弟出去見識一下也好。”

七皇子只比六皇子小了一歲,聽了這話也不依了,揚聲道:“太子皇兄,臣弟也想去。”

太子眯了眯眼,看着他道:“那七弟可尋到哪位兄長會帶着你?”

七皇子葡萄大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掃向了在坐的幾位哥哥。

二哥平日裡他是萬萬不敢靠近的,他也沒有膽子去求太子哥哥,只能……

七皇子委屈地看向顧少白,“三哥……”

他這位唯一的王爺哥哥向來性子淡漠,脾氣古怪,以前也很少同他說過話。

可如今他又不願意自己一個很被扔在東涼,只得開口向他求助。

“三哥哥,我會很乖巧的,不會給三哥哥惹禍。”

顧少白淡漠地坐在那裡,也不說同意還是不同意,就這麼晾着他。半響,等七皇子就要泄氣了,才悠悠地開口:“可以。”

七皇子一下子驚喜,連忙道:“謝謝三哥!”

身邊的衆皇子有些詫異,一個看一個竟是都沒想到顧少白能應下。

太子也是一愣,隨即笑道:“這樣也好,那就辛苦三弟了。”

………………………………

………………………………

西楚。

兩位皇子在長慶殿只停留了片刻,連衣裳都沒來得及換就直接趕往月華殿。

景薰笑吟吟地站在殿門口迎接他們。當看到二位哥哥風塵僕僕的穿過御花園到達這裡時,景薰連忙將他們拉進屋,伸手把他們肩上的披風摘下來,又爲二人倒上了茶水。

此時的茶已經換成了上好的流茗茶,與當時給黎貴妃準備的劣質茶葉大相徑庭。

景蕭擡手拾起,雙脣輕輕碰了一下杯口,仔細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 多年不見,薰兒出落得愈發漂亮了,竟也有了當年母后的幾分姿色。”

景襄也大大方方地說:“如今薰兒也變得沉穩了,來之前我還以爲你會毫無形象地撲過來呢!”

話音剛落,就被景薰一個大大的擁抱撞了滿懷。

景襄:“………”

將身上的人扒了下來,哭笑不得地說:“怎麼說着還來勁了。”

景薰吐吐舌頭,“難道二哥見了我不高興嗎?”

景襄:“我怎能不高興?二哥都快想死你了!這次回來二哥就不走了。”

景薰更加開心地說:“那真是太好了,我們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景蕭在旁邊好笑道:“薰兒別高興的太早,你二哥可不是爲了你才留下來的。”

景薰好奇:“啊?什麼意思?”

不顧景襄那邊瘋狂使眼色,大皇子悠閒地開口:“怕是你二哥要給你娶嫂子了!”

景薰驚訝地看着二皇子,“二哥,我要有二嫂了?”

景襄的脖子通紅,面色有些尷尬:“別聽你大哥瞎說,這八字還沒一撇呢!”

景薰揶揄道:“那看來是真的有情況啊!也不知是何女子能入的了二哥的眼。”

景襄紅着臉道:“等到四國宴你就知道了。”

景蕭瞧着小妹那明豔的模樣,開口道:“薰兒今年十七了吧,年紀也不小了,也該尋個優秀的駙馬了。”

景薰的臉色一僵,“大哥說笑了,我還早呢!”

成親嗎?景薰想,我還從來沒想過……

忽然腦中劃過一抹墨色的身影,彷彿又看到了皚皚白雪中盛開的寒蘭花。

真的沒想過嗎………

景薰有些出神。看着妹妹的模樣,二位皇子對視了一眼,景襄小心翼翼地問:“小妹可是有了心愛之人?”

景薰回過神來,看着她二哥的眼睛搖頭:“沒有。母后的大仇未報,薰兒一直不得安寧。”

此話一出口,兄弟二人均沉默下來。過了半響,景襄低聲說:“薰兒,算了吧,母后的事情是查不出結果的。”

景薰驀地看向二皇子,問:“二哥說的是什麼意思?難不成二哥知道些什麼?”

景蕭打斷二人的對話,對景薰道:“薰兒,一個月後的四國宴上會請到各國的青年才俊,薰兒在他們裡面挑一個滿意的,就此離開西楚吧。而且我也會繼續回西海守皇陵,皇宮裡的事就別再上心了。”

景薰忽然站起身,看着他們說:“哥哥們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離開西楚?什麼叫繼續守皇陵?難道這西楚的天下你們都不顧了嗎?”

景襄苦笑:“我本就對這天下沒有打算,大哥也一樣,況且咱們的性子你也知道,都不適合當皇帝。薰兒,母后是命苦之人,就安心讓她輪迴吧。”

景薰頓時氣得不知道說什麼纔好,梗了半響轉過身不去看他們,扔下一句:“既然這樣,哥哥們都回怡樂園吧,這話母后聽了怕是會傷心。”

二位皇子無奈,也不好再說什麼,擡腳走出了月華殿。

空蕩蕩的屋子裡只剩下景薰一人。浣奚走進來,將茶杯收拾乾淨後,替景薰揉着太陽穴。

景薰啞着嗓子開口:“沒想到大哥二哥竟然對西楚的天下沒有半分想法,難不成真要將西楚的大業交給那個剛會吃奶的小娃娃嗎?黎貴妃的孃家人可不是好對付的,萬一景氏的百年基業換了姓,那該如何向西海的列祖列宗們交代?”

浣奚嘆了口氣,心想:公主殿下可惜了是女兒身,若是男子,定然會闖出一片天來。

浣奚:“公主,這江山大事您就不要操心了。皇上的身體康健,還不愁後繼無人。若三皇子真的賢能,西楚也未必會落到旁人手中。”

景薰閉眼,“若真能將西楚治理好,誰坐這皇位都是一樣的。怕就怕龍椅上的人是副空殼子,那遭殃的可是千千萬萬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