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

時隔半個月,葉開重新回到了京城,踏進永定門的那一刻起,迎接他的除了四方城內喧囂的市井,還有死氣沉沉的大清官場。

之所以說是死氣沉沉,是因爲這半個月,官場內部沒有生大的變故,平靜的讓人感受不出來這是一個帝制國家分崩離析前的末日景象,但正如有經驗的老水手才能知曉漩渦的流動與方向,官場中,只有極少數手握大權的人清楚真正的危險源於何方,行駛在危險的航道上,這座失去方向的破船隨時準備觸礁擱淺,數不清的漩渦正在悄無聲息中慢慢成形。

從這個角度上講,楊士驤的突然暴斃就是一個不小的漩渦,懸置下來的直隸總督一位立刻引來了不同方向的目光,不管這些目光是不是懷着相同的心思,有一點可以肯定,權力不會真空,很快會有人彌補上,當然,這個人具體是誰,出自哪一方,還都是未知數,起碼在博弈結束之前,這樣的爭論不會停歇。

在經過一系列明暗較量後,載灃爲的新皇族派和奕-誆隆裕爲的北洋集團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均勢,在最有利己方的機會到來之前,誰也不敢擅自往前一步,公然打破這種平衡關係是不明智的行爲,當然如果就此認爲新任總督來自兩方其一也未免太過武斷,因爲夾縫當中一個日漸崛起的政治派別已經不可忽視。

藉着清末新政的東風,政治改革的話題範圍已經沒有了界限,除了皇帝制度不可廢除之外,什麼都可以拿來討論,也正因爲上層的放寬,立憲派逐漸成爲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隨着各種立憲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的涌現,無論在民間還是官場,它日趨擴大的的影響力正不斷輻射着國家的一舉一動。

所以,立憲派官員出任直隸總督也未嘗不可能,但前提是,不跟主旋律生根本性的衝突,如果那樣的話,他在這個位置上也不會待的太長久。

.....

葉開在這天下午時分回到了家中,在此之前,他去了一趟禁衛軍設在京城的指揮部,拜會了載濤和毓朗,通報了下期中考覈的內容,當然也是刪繁就簡,差事完成得這麼好,兩人自然滿意。

昨天晚上的信已經呈報給了載灃,信中的內容自然是給自己私自槍決軍隊吸血蟲的行爲申辯,如果沒有載灃這個保護傘在前面擋着,不說6軍部和法部齊齊施壓,光是御史的彈劾就讓葉開吃不消,所以一回到家他就下令大門緊閉,不聞不問,靜靜等待着載灃的反饋。

臨近傍晚,一羣不之客敲開了良府的大門,宣旨太監的到來讓整個良府手忙腳亂,這些人還是第一次出現在這裡,並且手中攜帶着一份沉甸甸任命書。

葉開帶領着良府上下幾十號人在大廳裡迎接,場面少有的鄭重,能夠聆聽上層的命令,並且入府宣旨,這是對當事人極大的榮譽。

太監清了清嗓子,照着御旨唸到,所有人都恭敬地聽着,私底下琢磨着說話的內容。

“宣統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內閣奉上諭,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軍資使,軍學司正使良弼,憫忠嘉誠,熟查軍務,總閱十餘事,略無疏漏,恪恪於精,朕心大慰,特彰其弼德,實授預參政務大臣,准入閣辦事,與諸臣會輔機務。”

標準的政府公文開頭,簡明扼要的內容,這道明諭旨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葉開升官了,並且這官還不小,而末尾的攝政王翎章也無可爭議的告訴所有人,這體現了誰的意志。

“謝聖上恩典!”

葉開誠惶誠恐的接過御旨,他之前也毫無知曉,載灃會直接授予他預參政務大臣的官位,要知道,這個位置的分量可不比那些府部大員輕多少,甚至更爲關鍵,不但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最高層的機密,還可以正大光明的參與討論。

這個官職來源於一個特殊的臨時機構,督辦政務處,作爲新政實施的最高政令部門,它的地位非同小可,幾乎一手把控了清末的政治動向,成員不是軍機大臣就是有威望的各部尚書,或者督撫大員,翰林元老等等。

預參政務大臣,用更通俗的話講,就是******展改革領導小組成員,人數可是寥寥無幾。

事出突然,葉開一時間也想不緣由,不過慢慢想了想或許和他寫的那封信有關,畢竟沾上這種人頭落地的事,載灃有意庇護,升官是最直接的方法,作爲一個官員,烏紗帽越大,政治抗壓能力自然也會大許多。

當然,這僅僅是葉開的猜測,或許這樣的安排還有另一層意思,把葉開安插近政務處,載灃就可以聽到那裡的聲音,從而不至於失去新政的主導權,選擇葉開是一種信任的體現。

但不管怎麼說,葉開已經大步邁入了核心層。

“良大人,良大人?”看葉開有些愣神,宣旨太監在一旁小聲喊道。

“公公請講”反應過來後,葉開稍作掩飾,急忙說道。

“攝政王叫奴才告訴良大人,直隸總督楊士襄昨夜暴斃,原因尚且不明。”

“有這樣的事?”葉開“驚訝”的****。

“良大人,此事你一人知曉即可,萬不可張揚,這也是攝政王的意思。”點點頭,太監接着說道,“明天的政務會上,攝政王要和衆人議論直隸總督的新人選,良大人應該早點想出對策。”

不用說,這句吩咐也是載灃的意思,葉開想都沒想就說道:“自是當然,勞煩公公回去告訴攝政王,良弼願爲攝政王分憂。”

“那再好不過了,良大人真是我朝忠臣。”太監笑眯眯看着葉開,眼裡流露出別的意思。

“公公此行辛苦了,良弼有些薄禮,萬請公公不要推脫。”葉開使了使眼色,韓春兒心領神會的送上了一大包貢銀。

“良大人真是客氣了,那..那奴才就收下了。”

宣旨太監沒有推脫,這已經是某種行業規矩,葉開當然也不心疼,權當是供奉了。

打走這些人,良府的大門也到了打開的時間了,葉開返回了書房,接下來的時間他要留給自己,專心思考如何應付這次的人選討論會,一環扣一環,這纔是個開始。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局外人的動作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五十章 爭論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