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

葉開在心中暗暗下了決心,無論如何,徐世昌都不能借此機會重歸京城,在他原先的計劃中,郵傳部尚書已經做爲一個不可缺少的籌碼留給了盛宣懷,徐世昌這時候摻一腳將是大大的不利。

而近一步講,徐世昌一旦重返政治中心,那麼葉開無疑又將多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而這個人,絕對有能力給他造成數不盡的麻煩。

不但以後的計劃再無法明目張膽的實施下去,就連葉開引以爲賴的禁衛軍都有可能危在旦夕,因爲在歷史上,就是此人奪取了良弼禁衛軍大臣的軍權,並且悄無聲息的拿到了自己手中,既然涉及到最核心的利益,葉開絕對不容旁人染指,從這方面講,徐世昌就更加不能回到政治舞臺的中央。

作爲光緒三十二年(1905)的軍機大臣,徐世昌堪稱位高權重,影響力遍佈朝廷內外,同年日俄戰爭爆發,他卸任軍機,臨危受命,趕往奉天出任首任東三省總督,並在東北三省經營多年,所以,此番的郵傳部尚書人選討論,徐世昌要資歷有資歷,要經驗有經驗,他如果到任也算是衆望所歸。

除此之外,徐世昌不光和奕劻是多年的上下級關係,與袁世凱更是亦盟亦友,私交甚密,同時和張之洞、鹿傳霖也交往頗深,甚至,就連載濤也對其極爲信任,兩人算得上一對忘年交,政界通達至此,在軍界他的影響力也不遑多讓,小站練兵他出任總參謀官,北洋第六鎮正是他一手錘鍊出來的嫡系,總之,處事圓滑的徐世昌是新派舊派左右通吃,關係遍佈朝野,難怪人送外號水晶狐狸。

作爲清末民國最有權勢的兩個漢人政客,在袁世凱倒大黴的時候他還能巋然不動,足見此人的政治能量深厚到何種地步。

也正是因爲如此,葉開在這幾天忙上忙下,就爲了此事做準備,將這件事攪黃了是他唯一的目標,不然等到大局已定,葉開也只能是喝西北風。

給小德張的那封密信就是一種對策,葉開通過它進而告訴隆裕奕劻,徐世昌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選,這與奕-劻的心思不謀而合,無形中給了他不少的信心,可以把這件事在會議上無所顧忌的當面提出,到時候,就算載灃極力反對,五個人在加上一個有軍權的將官聯合施壓,載灃怕也不得不同意吧?

所以,在奕-劻看來,只要他說出徐世昌的名字,局面必然呈現一邊倒的態勢。

“徐世昌?”載灃咦喃了一句。

這個人他並不陌生,但拋開前者能否勝任這個問題不談,奕劻的回答讓他頗不順心,那種咄咄逼人的態度,換做任何一個當權者都會有所忌憚,更何況兩人的關係本就並不融洽。

載灃皺着眉毛,面如沉水,似乎在腦中做了一輪輪艱難的思索,而這一變化,葉開自然清晰地收入了眼底。

“盛宣懷不能勝任,那徐世昌就能勝任?”

載灃生硬的反問道,這已經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的說話語氣,二十六歲的攝政王在政治經驗上遠不如奕-劻這些老傢伙,不僅臉色上失了方寸,就連話裡也能聽出些許賭氣的意味。

奕-劻的回答自然是淡定和沉穩,透着股非他莫屬的自信。

“徐世昌曾任軍機大臣,又在吏部兵部任職多年,後治理東北,政績頗豐,世人有目共睹,讓他來當郵傳部尚書,想來想去都是上上選。”

奕-劻從資歷和政績上談起,按資排輩一直是官場內部約定成俗的規則,所以他用這樣的話,再一次印證着徐世昌當選的無可挑剔。

“徐世昌對洋人的規矩十分精通,並且還精通外文,讓他返京充任部首有諸多便利。”

世續說完那桐接着說:“徐大人能才兩雙,攝政王當用!當用!”

又是三個人輪番上陣,載灃看在眼裡,眼神近乎木然,一股無形的壓力悄然降臨到載灃的頭上,讓他的呼吸都略顯無奈和急促了不少。

半天后,載灃悶着聲,指了指張之洞。

“張之洞,你也說說,徐世昌出任郵傳部尚書如何?”

“既然幾位樞臣都推舉徐世昌,老臣也覺得此人可用。”

張之洞的話不多不少,但已經讓載灃如鯁在噎,他已經不知道說什麼話去反駁這幾個難纏的老傢伙,只得憋着一肚子的氣保持沉默。

其實,載灃的問話方式從一開始就不對路,他不應該把人選侷限在徐世昌上,讓五個人中其他兩人順坡下驢,但時到如今,他只能被人牽着鼻子走,在玩了幾十年政治的官場老油條面前,載灃年輕,太年輕。

軍機處並非鐵板一塊,但在這個問題上,卻鬼使神差的達成了一致,而作爲五個人當中無可非議的領袖,慶-親-王-奕-劻,他在其間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截然相反的結局,舉步維艱的現實處境,讓載灃不得不匆匆結束這次的會議,恐怕再這樣下去,他就得會被這幾個人逼着親自在任免詔書上簽字吧?

“都下去吧,本王再考慮考慮。”

....

少了齊刷刷的反對聲,五個人走後的大殿頓時變得靜悄悄的。

然而,許久,載灃都沒有從那種壓力中恢復過來,他始終沒有說話,一臉疲憊。

如此暗淡失落的神情,是葉開之前從未見到過的,也難怪,軍機處五大臣集體發聲,力挺徐世昌,載灃立刻就陷入孤立無援,他就是不想接受,又能怎樣,這偌大個國家,光靠他一個人是唱不成獨角戲。

“良弼,你都看到了。”載灃疲憊的嘆道,他沒有看任何人,而是後背微微前躬,胳膊壓在桌子上,藉此支撐着越來越的疲軟的身子,以及一顆滿是挫敗感的心。

“我這監國攝政說到底是給別人看的。”

在葉開面前,載灃終於真情流露的嘆息道,那種有心無力表情就如同現在的大清帝國一樣,進退維谷,他想要改變,就得有足夠的權力,但這權力卻始終無法緊緊地抓在他的手心裡,他奮力去爭取,卻是過眼雲煙,抓的是空氣。

載灃沮喪神情葉開自然看在眼中,他不帶任何安慰的語氣,甚至略帶一絲嘲諷的說道。

“良弼真不知攝政王憂從何來?”

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七十九章 節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