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前奏

聽到陳璧倒臺四個字的時候,盛宣懷的眼皮下意識地跳了跳,葉開話裡的意思直白露骨,而他對此自然也極爲敏感。

兩人之所以能繼續交談下去,前前後後爲了就是四個字,這既是葉開手中的籌碼,也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良大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盛宣懷眯着眼問道,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設計扳倒一位府部大臣,他還是有些不大敢相信。

“良大人該不會覺得單憑一本賬目,就能扳倒堂堂一部尚書吧?”

皺眉凝思了片刻,盛宣懷突然想起了前些日子,葉開向他索要的陳璧私吞公款的罪證,雖然這本賬目內容是確鑿無疑,但連署名落款都沒有,也不可能有,說白了就是一本無頭賬,如果僅僅這樣就想除掉陳璧,那說明眼前這位新銳軍官,政治經驗有些太淺薄了。

“盛翁不妨看完這個再說。”

盛宣懷的疑慮葉開當然能猜到,他沒有多說什麼廢話,直接從身上掏出了一張薄紙,遞給了前者。

“這是...”

盛宣懷將信將疑的接過這頁薄薄的紙張,目光在上面掃了掃,頃刻之間,他便覺得手中的東西重如千斤。

“盛翁,那本賬目再加上這份電報,不知道能不能讓陳璧就此倒臺?”葉開微笑着問道。

那天截獲的電報內容,原封不動的出現在了這張紙上,也難怪盛宣懷看了會有這樣的反應,貪污**私吞公款的罪名前頭,再加上一個暗通舊臣,妄議朝政,任你當再大的官也要黯然滾下臺吧?

“良大人,這東西可屬實?”這次換成盛宣懷不平靜了,事關重大,他只好反問葉開。

“確鑿無疑”葉開自信的回答。

“這東西從哪來的?”盛宣懷接着問。

葉開笑了笑了,“當然是拜大人的京師電報局所賜。”

葉開說完,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自顧自的飲了起來,完全沒有在意盛宣懷臉上吃驚的表情。

這時,盛宣懷才突然想起了前段時間,軍諮處的人傳話要進駐電報局,葉開還託自己行個方便,當時他還對此有些不太明白。

先是從幫助自己奪回了京師電報局,再通過這層關係,取得對電報局的實際控制權,這些就發生在自己眼力底下的事,他居然渾然未知。

反應過來的盛宣懷臉色不禁暗沉了下來,眼前這個人的手段可真是有些捉摸不透,起碼在城府就遠遠不止表面上那麼簡單。

將這抹驚訝緩緩壓下來,盛宣懷重新調整葉開在他心目中的印象,這個人的心思,可真算得上細密如絲,而這一連串的動作下來,也堪稱步步爲營,當然,如果盛宣懷知道在罷免袁世凱的過程中,後者同樣出了不少力的話,不知道還會吃驚到什麼地步。

“怎麼樣?盛翁,這次該相信良某了吧?”放下茶杯,葉開再次問道。

結果擺在這裡,盛宣懷心知肚明,還有什麼好說的。

“良大人,這兩樣東西加起來,陳璧不被彈劾下來也難,果然是後輩壓前輩,老朽佩服。”

“盛翁過謙了”葉開笑着說道,不管是誇獎還是詆譭,葉開對此基本上已經免疫,這些外在的東西縛不了他的心,他的最終目標永遠放在第一位。

“雖說有了這兩份東西,但究竟如何實施,良弼還需要與盛翁詳細的謀劃一番。”稍微停頓了片刻,葉開忽然說道。

“有什麼需要老朽幫忙的,良大人但說無妨。”盛宣懷直截了當地回覆,謀劃什麼的就不必了,具體怎麼做,對方怕早已想好了。

葉開會心一笑,果然,和聰明人說起話來一點也不費口舌,多說無益,他直接報上了自己的計劃。

“那本賬目我已經交給了御史謝遠涵,他這個人剛正不阿,相信這幾天,彈劾陳璧的摺子就會送到攝政王那兒。”

在葉開的計劃裡,這位御史大人充當排頭兵的角色,而他當然也不會知道,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人當成了槍使。

“下一步就要看盛翁的了,這份電文要當面彙報給攝政王。”

葉開這步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把握時機,不同的時機會發揮不同的作用,葉開當然是要效果最好的那種。

“何時進宮,我會派人通知,盛翁可要記得我的傳信。”葉開最後說道。

葉開的計劃很詳盡,盛宣懷沒有什麼可多想的,終於點了點頭。

“就依良大人所言”

.....

自從離開了盛府,葉開哪也沒去,直接返回了家中,此後的幾天時間裡,他幾乎足不出戶,所有有關他的消息,半點也沒有流露出來。

雖然沒有離開家門半步,但他的兩隻眼睛,韓春兒和蔣志清,卻一直在外面替葉開盯着大清政壇的一舉一動,有了他們實時反饋的信息,葉開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耐心等待...

藉着這段短暫的空閒時間,葉開好好享受一把天倫之樂,舒舒服服榮辱到丈夫和父親的角色中,雖說如此,他的心思仍舊一刻沒有放鬆。

幾天後,韓春兒的到來,讓這種生活又一次匆匆結束,不復存在。

“爺,今天德公公那兒傳來了消息,那謝遠涵的摺子今晨遞到了攝政王。”

“嗯”

葉開點了點頭,稍早些時間,蔣志清就傳來了信兒,謝遠涵乘車出了都察院,兩者一結合,看來這位御史大人終於要行動了。

“春兒,我在家的消息沒人知道吧?”

“爺,您放心,準沒人知道。”韓春兒拍着胸脯保證。

“府裡的丫鬟,廚媽,伙伕我都特地叮囑過來,不能把老爺在家的消息透露出去,誰要是敢亂嚼舌頭就讓他吃不了兜着走,恐怕現在外面的人,還真以爲大人在京外沒回來的呢!”韓春兒說完,嘿嘿笑個不停。

葉開白了韓春兒一眼,後者立馬打住,不管怎麼說,爲了營造一種葉開不在京的假象,這些也算是非常手段吧,不過,到了今天,這些措施就沒必要了。

因爲前奏過後,就是是重頭戲,自然沒必要遮遮掩掩。

“春兒,備車,今天我要進宮述職。”

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二百五十七章 審訊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三十章 華界和租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