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爭論

(不好意思,回來有點晚,趕緊滾過去碼字,另外回答前章的一個問題,喀爾喀蒙古就是外蒙古,清朝的時候一般不叫外蒙古,現在聽起來怪心酸的。)

“諸位都看看吧!”

被剛纔的舉動驚了一大驚,所有人將信將疑的看着載灃,直到葉開從地上撿起來那份電文,挨個傳着看了看後,纔不約而同地都面色陰沉了下來。

“豈有此理,這幫妄自尊大的漠北蒙蠻子!”

在這件事上,所有人都展示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態度保持驚人的一致,畢竟,這份電文的內容可是在結結實實的扇中央政府的臉,換做任何一個腦子還算清楚的人,都會有這樣反應,而在這些人當中,反應最激烈的就屬這位皇族少壯派,貝勒載濤了,當他看到這份電文,特別是最後幾行字的時候,鼻子幾乎都氣歪了。

“攝政王,對付這喀爾喀蠻子,不能再用懷柔的方法,這次定要施以懲戒,絕不能姑息。”

載濤緊握着拳頭,疾聲厲色的說道,作爲第一個發言者,他的態度十分明確,就是要下重拳頭。

“濤貝勒所言極是!臣也這樣認爲。”有了載濤打頭陣,哈漢章一幫人也附和的說道,其他人紛紛送來了贊同的目光,在這個問題上,所有人的態度空前團結。

聽到這些聲音,載灃不自覺得冷笑了一聲,這些話還用他們說?作爲帝國的最高負責人,他自然不可能淡漠無視一個**裸挑釁書甩在他臉上,在看到電文的那一刻起,載灃已經動了這樣的念頭,要不然他也不會這麼的大動肝火。

但問題是,要懲戒?如何懲戒?是小懲大誡,還是大動干戈?載灃其實需要的是這個答案。

載灃將這冒煙的情緒暫時收斂起來,緩緩順了一口氣後,面無表情的衝所有人說道:“諸位說一說,這次的事端,該怎麼處理?若要懲戒喀爾喀,又該具體如何施行?”

載濤似乎對這樣的話題異常活躍,在聽到載灃的問話後,又是第一個站了出來,他振振有詞的說道:“喀爾喀諸部素來桀驁不馴,冥頑不化,可見這次的釁言絕非偶然,定是有所預謀,近年來喀爾喀諸部和俄國暗通款曲,揹着朝廷不知道幹了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臣弟覺得喀爾喀蒙古之所以敢這麼明目張膽,就爲因爲依仗着外藩自理的地位,目無王法,胡作爲非,連我朝廷都不放在眼中。”

“這次的電文可見是喀爾喀諸賊子們的試探,若我們不擊之以痛,喀爾喀勢必會趁機做大,更加不把我朝廷放在眼裡,喀爾喀如果丟了,我國又失一屏障,到那個時候,沙俄野心勃勃,視我國如膏脂,定會捲土而來。”

不管載濤出於什麼目的,他說的這些倒是頭頭是道,畢竟在德**校喝過幾年的洋墨水,對於這種地-緣-政-治和國際形勢,他要比一般人看得更遠,但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大廳內的所有人都驚了一驚,心裡想着這步子也太大了點吧。

“所以臣弟覺得,治亂當用重刑,攝政王當仿照新疆的例子,廢藩建省,設府,州,縣三級衙門,廢諸部汗王自理部落事務之權,由朝廷任免大小官吏,大權權歸於中央。這一來,奪了他們的權,他們不敢再肆意妄爲,二來,這也有敲山震虎之意,斷了俄國南擴的念想。”

載濤侃侃而談,他的這條建議無疑算得上爆炸性,一時間,所有人都有些不知該怎麼回答,儘管左宗棠收復新疆,而後建立行省,的確確保了西南邊陲的安寧,阻止了分裂勢力的蔓延,但是,僅僅是因爲一次電文時間,就公然施加這麼重的處分,無論怎麼樣都缺乏些說服力,而且還會讓人覺得小題大做,除此之外,恐怕那些不安分的人也會趁機造謠生事,這樣反而不利。

與載濤的聲色具下不同,載灃倒是不置可否,沒有急着表態,他作爲最後的仲裁者,他需要再聽聽別人的意見。

“啓稟攝政王,臣倒是有個不成氣的見解。”毓朗看了看一臉等待神色的載灃,謹慎的說道。

“講!”載灃擺擺手,示意他說下去。

毓朗清了清嗓子,“喀爾喀雖然目無尊法,但也不至於到了廢藩的地步,當年,新疆建省是因爲浩罕僞國的阿古柏謀反在先,這才促使朝廷興兵討伐,如果這次也在蒙古建省,非但不會有什麼實效,還會有巨大的禍患,喀爾喀自理已有百五十年,一旦廢除必然招致蒙古動盪,恐怕只會讓俄國趁機侵入,近一步講若兩者聯合,舉兵造反,到時候對我大清恐將更爲不利,便宜的只會是俄國人。”毓朗不急不緩的陳述着他的想法,他隨後提出的建議,倒是比載濤的緩和得多,“所以臣以爲這次的懲處當施之有度,將四部大汗的汗位降一等,另外減免各部王旗衛隊的兵馬,這一番敲過後,喀爾喀定然會有所收斂。”

毓朗剛剛說罷,還未等載灃表態,載濤就迫不及待的反駁道:“朗貝勒這樣做,未免也太不痛不癢了吧,汗位降一等仍是汗,各部兵馬減免仍是他們的兵馬,只是我朝廷的臉面是找也找不回來了!”

載濤對毓朗這樣的做法是一百個不願意,在他看來,這懲罰還不如撓癢癢,如果僅僅是這樣就大事化了,息事寧人,那還要他這個禁衛軍大臣做什麼?

“那濤貝勒提議的建省一詞,若是蒙俄聯合,共舉反旗,又該如何收拾?”毓朗同樣不遑多讓。

爭論愈演愈烈,載灃及時伸手製止住,隨後,他沉了沉氣,看向了其他人,“你們是何意見?”

面對詢問,大廳內不少人都是低着頭,要麼不說話,或者只說一句無足輕重的“臣等無知,難堪其用”,要麼就是態度曖昧,暗自指指載濤或者毓朗,以示立場,總之就是不敢明說。

之所以表現出這種姿態,哈漢章蔣雁行這羣人心知肚明,他們的身份遠遠不是禁衛軍大臣可比,離決斷國事的軍機大臣更是十萬八千里遠,如果他們貿然表達了意見,將來一旦出了什麼始料未及的事情,這個責任可不是他們這種身份的人能擔得起的,載濤毓朗還好,最嚴重的也不過是嚴詞訓斥,真正倒黴是他們,丟官都是小事,弄不好還會掉了腦袋,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予表態。

他們是軍人,這個場合他們沒有表現的權利,或者說他們只是槍,至於槍口朝向誰,跟他們沒有半點關係,槍總是沒有錯的,有錯的是那個扣動扳機的人。

這些都看在眼裡,載灃臉色漸漸的繃了起來,前者的想法他如何不知,所以也明白,即使再討論下去,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

要麼就按照載濤所說的,廢藩建省,對那些不順從的喀爾喀蒙古蠻子施加最嚴厲的懲罰,但他同時也清楚,這樣做的阻力將是無窮大。

而另一路就是毓朗指出的那條,用模棱兩可的措施結束這次的風波,然而,這樣做的後果,載灃同樣能預料到,姑息養奸,等日後再出一個阿古柏,蒙古草原上再出一箇中亞浩罕國,那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無論哪種辦法,載灃都是猶豫不決,不敢下最後的決定,似乎,從奉旨監國的那一天起,類似這樣的問題就一直困擾着這位年輕且缺乏歷練的帝國攝政王。

不過,今天他還不是最糟的,因爲每當他走到了岔路口,腦海中總會想到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又總會屢屢提出最富建設性的意見,讓面前的窘境瞬間變通途。

他轉過身子,目光穿過所有人的衣衫帽檐,最後落在了葉開的身上。

“良弼,你怎麼看?”

聽到載灃這句話的時候,葉開會聲一笑,沉寂了整場的他終於有機會登臺獻藝,而作爲這場壓軸大戲的主角,他的作用就是就只有一個....

結束爭論,一錘定音。

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三十章 華界和租界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十三章 中國版的最高參謀部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五十章 爭論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三百一十三章 貴胄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