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

紫金山上好風光,樹木豐茂,風景宜人,四面八方,皆美不勝收,遠遠看去,南京城也只在腳下。

“汪先生,怎麼樣?”

葉開指的自然是禁衛軍的隊伍。

“這樣看來,更覺得良公治下是一支雷霆之師。”汪精衛此言毫無誇張的成分,確實,從山下往下觀望,隊列站的直不直,清晰明瞭,若是哪裡斜了散了,一眼便可看出,不得不說,在中**隊中,葉開的禁衛軍首屈一指。

“哈哈,汪先生謬讚了。”

葉開笑了笑,道:“能和汪先生在這裡賞景也是一件快哉事啊。”

汪精衛自然也笑的合不攏嘴,這裡確實是美景,一路上都是邊走邊看,山中散溢着一股瓜果熟透了的香氣,格外醒腦。

葉開的目光卻伸向了遠處。

“雙鳴,那裡是什麼部隊?”葉開伸手指道。

陸雙鳴朝那邊望去,觀望了片刻,沉聲道:“稟大帥,那是張勳的巡防營和徐紹楨的第九鎮。”

“還真是奇怪..”葉開小聲嘀咕,心中已經猜到了什麼。

葉開說的怪事,是那兩支部隊的陣地,一前一後,位於獅子山的兩側,部隊幾乎犬牙交錯在一起,遠遠望去,巡防營的“頭”正好抵在了第九鎮的“腰腹”,反過來,第九鎮的“身子”幾乎把巡防營包住,兩軍成奇特對壘態勢。

早就聽說南京城下,新舊兩軍,一直不和,沒想到連“造型”都擺的這麼有特色。

葉開搖了搖頭,指着“頭”和的位置,問道:“那邊是什麼部隊?”

陸雙鳴道:“巡防一營和第九鎮三十三標”

葉開點點頭,對着汪精衛說道:“汪先生,你可識得第九鎮統制徐紹楨?”

“哪個徐紹楨?”汪精衛猶豫了一會兒,又改口道:“是那個徐固卿嗎?識得。”片刻後,他又補充了一句,“與孫總理甚熟。”

徐紹楨在日本與孫中山會晤時,汪精衛與他有一面之緣,當時,他還是孫中山秘書,而徐紹楨是江寧的兵備處督辦,主持新軍籌辦事宜,其在日本考察軍事時,目睹東洋勢大,中國貧弱,毅然加入了同盟會,從此成爲革命黨的堅定信徒,辛亥革命後,他率衆起義,第一個鞏下了南京城,一舉扭轉了起義初期不利的革命態勢。

他的名號,汪精衛還是清楚的,也沒有隱瞞葉開。

“我早就聽說徐統制是會黨一員,果然是位忠義之士。”葉開道。

“徐將軍只是清廷千萬會黨中的一個,不瞞良公,除卻南方的廣州新軍,北方的北洋軍,華中,華東一帶,新軍隊伍,十有六七是革命黨衆。”汪精衛自信滿滿的說道。

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基本也說明了目前的態勢,新軍之所以盛行革命,主要源於士兵基層,他們可不是一字不識的大頭兵,而是念過學堂的中高級知識分子,自然對革命有天然的好感,在新軍隊伍中也有很深厚的基礎。

“既然是‘革命同志’,本督願意去拜訪拜訪,汪先生可願同往?”葉開突然提議。

“好”汪精衛自然不會拒絕,欣然接受。

“嘯光,通知徐紹楨,本督要親自視察第九鎮。”

“是,大帥。“

....

視察第九鎮,一切都在葉開的小心計劃中,前幾日葉開召開軍政會議,徐紹楨稱病未去,正巧利用這個機會,見一見徐紹楨這位龍虎人物,當然,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對面的張勳。

在江寧城中,徐紹楨是革命黨人的消息,不用刻意隱瞞,幾乎人盡皆知,早在創建第九鎮期間,他便將這股革命風潮滲進了軍隊中的方方面面,這幾年,經他手進入同盟會的中高級將領,不下三十人,而這一點,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有所覺察,對徐和他的新軍第九鎮多有疑忌,後接任兩江總督的張人駿對其態度更是變本加厲,不但剋扣軍餉,連彈藥供給也百般刁難,還把張勳的部隊調到了周圍,日夜監視,正因如此,徐紹楨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這給了葉開足夠的施展空間,他不是張人駿,也不是端方。

幾小時後,葉開等人驅車到了第九鎮駐地,徐紹楨副官崔士奇帶人迎接。

“良督,統制在大營裡等候,請!”說完,便一個人向前引路,看也不看。

“大帥,此人是誰!連一個副官,竟也這麼大架子!”

張嘯光皺着眉頭嘀咕,對此人的生硬態度十分不滿,葉開倒無所謂。

“宣統元年,第九鎮幾位管帶密謀行刺兩江總督端方,事泄,槍決五人,株連十幾人,而後,新總督張人駿對他們百般提防,他們自然對兩江總督無甚好感。”葉開小聲說道。

“那大帥豈不..”張嘯光一下子變了色。

“無妨,咱們只是拜訪,又不是動刀動槍。”

大帥發了話,張嘯光只得把擔憂吃到肚子裡,但心中仍舊惴惴不安。

正說着,一行人便到了大營,徐紹楨等候在那。

“參見良督”徐紹楨沒有跪拜,只敬了個軍禮,便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總督大人,軍營裡就坐。”

葉開帶頭進入,後面跟着張嘯光,陸雙鳴,當眼神瞥見汪精衛時,徐紹楨臉色突然急轉直下。

“固卿兄的病好些了嗎?”剛一落座,葉開便問道。

“承蒙良督關照,末將的病已痊癒。”徐紹楨點頭回答,目光始終不離葉開身旁的汪精衛。

“徐統制身體無恙,如此,我也就放心了。”葉開說了句不鹹不淡的話。

“新軍是國之重器,是大清賴以生存的根基,朝廷下旨編練三十六鎮新軍,無非是爲了安境保民,抵抗外辱,我聽說徐統制的第九鎮一向聲名遠揚,也是,第九鎮拱衛東南,你這身上的擔子不小啊。”

“保境安民是本分,抵抗外辱是天職,至於其他,我倒記不起來了。”徐紹楨面無表情的說道。

葉開沒有多想,接着道:“本督前腳到江寧,後腳就風聞了一件事,外面傳言說徐統制你是革命黨人,和孫文私交甚密,不知這風聞是否屬實啊?”

“嘩嘩譁”

葉開剛說完,外面涌上來了一排兵。

第五十章 爭論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八章 吾妻病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三百一十三章 貴胄學堂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八十九章 軍營就是天堂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