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

在三十六鎮新軍之外,再組建一支新軍,這是一件極具風險的事,且不說陸軍部不會給予軍餉,說不定連番號都不會派發,嚴重的還會背上私自募兵的罪名,但既然已經和奕-劻撕破臉皮,那他的命令葉開就基本無視。

坐鎮東南,雙翼漸豐,葉開必須壯大自己的實力,其中,最實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組建新軍。

葉開的目標是籌集三鎮兵馬,但對外宣稱的編制只有一鎮,這也是爲了減少外界的關注,新軍會以軍官爲主,士兵偏少,戰時可大量擴充,類似於一戰後德國那一套。

當然,這支新軍不會等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支。

首先,葉開不打算另行招募新兵,然後零基礎訓練,主要考慮到江南地區革命思潮氾濫,革命黨衆多,新軍一旦建成,很有可能成爲革命隊伍,從而脫離葉開的指揮和控制,對於軍隊,葉開還是強調思想單純,且絕對忠誠。

其次,這次籌建的新軍,主要本着“以舊軍練新軍”的原則,裁撤江南地區原有的旗兵,舊軍,民兵,綠營,江防營團,北洋勢力和地方兵制,然後,在原本人馬的基礎上,打亂,混編,然後加以訓練,改造成葉開麾下的新式陸軍,此舉意在整合江南三省所有軍事力量,破除以前的那種各自爲陣,“私人軍隊”的現場,此消彼長,一舉兩得。

想比於從零開始,這樣成軍的速度也要快上不少,當然,要想完成這一計劃,中間要遇到不可估量的阻力,動別人家的蛋糕,可是要有大打一架的準備。

不過,說來說去,還會牽扯到錢的問題。

這支新軍自然不能按照禁衛軍的標準供給,充其量只能算簡化版的禁衛軍,畢竟當初在載灃載澤的大力支持下,花費了無數銀子和精力,葉開才搞出來了三鎮禁衛軍,現在可沒有這樣的條件。

所以,照搬照抄自然不行,葉開只能四處化緣,生擠出銀子,按照他的設想,新軍的軍費只有禁衛軍的一半,還有,如果楊文愷能夠把江南製造總局順利改造完畢,生產武器彈藥的成本大幅度降低,這樣,軍費支出方面還能下降不少。

總之,兩萬條槍,加上一萬五千人,葉開要在一年內湊齊。

想着想着,他習慣性的在紙上測算了起來。

“大帥,督署來人了,說有緊急事務稟報。”

門外忽然響起了張嘯光的聲音。

“進來”

張嘯光進門,葉開停筆問道:“出了什麼事?”

“報管局的人說,昨夜革命黨賊衆,聚衆鬧事,砸毀了局內的設施,幾個人還因此受傷了。”

“革命黨?”葉開在紙上畫了個圈,道:“爲什麼鬧事?”

張嘯光也不清楚,“具體的卑職不大瞭解,來人就在下面等着,大帥去看看吧。”

“知道了,我稍下就去。”

葉開收拾好桌面,趕到樓下,一行人在大堂內坐立不安,見到總督大人,他們躬身行禮。

“見過制臺大人”

“免禮,你們風風火火的來找本督,說說吧,出了什麼事?”葉開直接問話。

“稟報良督,前天《民籲日報》登刊革命莠言,肆意散佈,蠱惑良衆,報管局依律查封,許是這件事惹惱了那些不知死活的革命黨,昨天夜裡他們派人砸毀了報管局的窗戶,門燈,要企圖放火,幸好警察到的及時,抓了幾個逃跑不及的革命黨。”說話的人應該是報管局的官員,這個部門專門負責管制上海的華文報紙,特別是在“蘇報案”震驚天下後,報管局的“使命”尤爲重要。

“什麼人?審問了沒?”葉開問。

“自稱愛國學社的社員”報管局的人答。

“愛國學社?”葉開倒不清楚這是什麼社團。

報管局的幾位官員互相對視一會兒,然後其中一人答道:“良總督初到上海,恐怕有所不知,這個愛國學社就是一幫無法無天窮學生,受這革命思想蠱惑,天天吵着要鬧革命,滅大清。前幾年已經被官府明令取締,但似乎最近由改頭換面,死灰復燃了,這些人天天滋擾民衆,着實該死。”

“這麼說,逮捕的這幾個‘革命黨’也是學生?”

“是,都是學生,哦,還有一名教員,應該是這些人的賊首。”對方趕緊答道。

聽了這麼久,葉開總算聽出了點眉目,起因是報管局查封了這什麼《民籲日報》,然後這幫學生憤憤不平,晚上偷偷來報復,用的也是最拙劣的方法,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小事件,不就是一幫鬧革命的學生嗎,葉開不打算管,眼下中國這樣的人還少嗎,革命黨星火燎原,成千上萬,撲能撲滅的完嗎?算了,幾個學生,由他去吧。

“這些學生不過是讀了幾本孫文的書,長了幾分英雄氣概,算了,無足輕重,嚴詞教育一頓,明日都放了吧。”葉開擺擺手,下達了命令。

“大人!大人!”這幾位報管局的官員似乎還不滿足,接着強聲道:“這些人是南洋公學,震旦公學,還有復旦公學的學生,那地方可一向是革命黨窩橫之地,大人萬不可輕饒啊!”

話剛一落,張嘯光就道:“放肆!總督大人親發訓令,用得着你們指指點點!”

“是是是..”

幾個人趕緊低下了頭,大悔剛纔的口不擇言,汗珠抖落。

“到底怎麼回事?”葉開察覺出了一絲端倪。

“如果有所隱瞞不報,經本督查證,爾等通通革職!”葉開毫不客氣地斥責。

幾人對視了一眼,頭垂的更低了,其中一人擡起頭,一臉酸水地說道。

“回稟大人,南洋,震旦,復旦這三校,聽聞有學生被捕,全體罷課,還揚言鼓動上海全市罷工,今日幾百人‘上街尋釁’,說要懲治報管局,幹成‘前人未竟之事’,大人,你聽聽,這些人如此膽大妄爲,大人萬不可輕饒啊。”

葉開這下才清楚爲什麼找他。

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如蒿草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兵在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八章 吾妻病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一百章 窩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十三章 中國版的最高參謀部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