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

葉開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猛一下讓張謇不知該如何張口。

張謇是清末鉅富,“實業救國”的積極倡導者,一生創辦了二十多家企業,其中最有名就是大生紡織廠,一年的棉紗產量佔了中國的半壁江山,可謂家大業大,葉開的這個問題,對他來說似乎並不困難。

不過,張謇疑惑就疑惑在總督大人怎麼忽然問了這麼一個風牛馬不相及的問題,這洋人都打到上海來了,他不是應該考慮如何抗擊禦敵麼,怎麼反倒是關心起實業來了,張謇是越想越疑惑,有一瞬間還在考慮自己是不是自己老了,壓根就和葉開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

見張謇許久未說話,葉開進一步問道:“就那謇公的大生紡紗廠來說吧,在浦東建分廠可否合適?”

總督大人都這麼問了,張謇只好後知後覺的答道:“在浦東設廠恐怕非上上之選,一來,浦東地區交通不便,所需原料無法就近運來,二來,浦東地區人煙稀少,設廠所用人力恐怕有所不及,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浦東臨近上海,洋貨甚多,國貨恐怕難有銷路。”

張謇名不虛傳,他說的這三條,都說到了根本上,的的卻卻是商人思維,葉開對此也很贊同。

稍想了想,他逐一回答道:“如果開港修路,第一條恐怕就不是什麼困難了,如果第一條一旦實施成功,那第二條也就迎刃而解,上海灘最不缺就是各省涌來的人力,至於第三條,謇公覺得有什麼好辦法?”

“洋貨物美價廉,恐怕..”張謇緩了緩,沉聲說道,“物美倒是其次,關鍵是價格,百姓擇貨,總要挑一些便宜耐用的,國貨在這方面有些稍稍不及..”

張謇也很無奈,西方國家擁有大量殖民地,採用大機器生產,生產成本極爲低廉,專門用於出口,所以一旦打起來價格戰,國貨就佔了極大的劣勢,在關稅自主權還喪失在列強手中的情況下,這一條似乎沒有什麼好的破解辦法。

“凡肯在浦東設廠的,所須地皮由官府撥給,免費使用七年,再免除他們三年的商營稅,從第四年起,一年增加兩成的稅收,這樣一來,價格不就下去了麼,謇公覺得是否可行?”葉開想了一個主意。

“這條件也太優厚了吧?”

優厚?何止是優厚,這簡直就是白送還帶拿的,哪有官府不收稅的,不光如此還免費使用土地,不就是天上掉餡餅嗎?這消息要是放出去,天底下的商人還不蜂擁而至?

“賚臣,這價格雖然下去了,但..呵,天底下恐怕還沒有這樣的人願意這樣做?”這筆賬實在太不划算了,張謇實在不大相信。

“哈哈,謇公以爲良弼是在給你開玩笑?”葉開笑道。

“莫非...”張謇瞪大了眼睛,嘴裡忍不住的迸出‘良公’的字眼來,“良公真要這麼做?”

葉開微笑。

在張謇看來,商人賺錢,官府收稅,這彷彿纔是天經地義的正經事,其他一切都是歪理邪說,仔細想想,哪有官府自己賠錢讓利於民的,要是真這樣做了,政府的財政從何而來,開港修路的費用從何而來,人員支出從何而來,無論怎麼想都是匪夷所思。

當然,作爲一個現代人,葉開可不這麼想,要想吃羊肉,必然要等羊長肥了,葉開下的是一盤大旗,眼光也必然要放得很遠,搞竭澤而漁是沒有前途的,一味指望洋貨也是下下之策,作爲經濟發展的動力引擎,民族工業是一定要優先振興,只有這樣的才能避免受制於人,國家才能真正稱得上獨立自主。

弄清這個道理了,也就清楚爲什麼葉開一定堅持地皮免費試用,浦東人煙稀少,建設之初,地價必然很低,等到這些廠商站穩了腳跟,企業一步步做大,那地價也就跟着水漲船高,屆時在由官府出面買賣或者租賃,前期的那點損失比上土地財政的收入,那才叫汪洋一粟。

葉開已經下定決心開發浦東。

“謇公是諮議長,有審覈省府預算的權力,上述大事,可願助我一臂之力?”葉開笑容滿面的問道。

站在商人的角度,張謇當然願意,只不過有那麼一點小小的懷疑。

“良公熱衷實業救國,張謇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多謝謇公了”

“良公客氣。”

張謇一面回謝,一面想起來了,他差點把此行的目的忘了。

“雖然內閣將良公無故革職,但大敵當前,用人爲上,請良公以江南三省百姓爲重,重新出山。”

葉開偏過頭來,微微一笑,道:“謇公,我的態度已經在剛纔的問題裡了。”

“剛纔的問題..”

張謇微微一滯,猛然間,恍然大悟,要是良公沒有出仕,又怎麼會問這些實業範疇的問題,而且還和自己討論了半天的建廠計劃。

“那張謇代三省五千萬百姓謝過良督了。”

“職責所在,哪用多加一個‘謝’字?”葉開倒是盡顯慷慨的拍拍胸脯,片刻後,又有些擔憂式的問道:“謇公,恕我直言,良弼只有一點擔心,內閣那裡...”

名不正則言不順,再怎麼說他的職務也是被中央朝廷撤掉的,就算張謇再怎麼推崇,放在別處,他這個總督可沒有什麼說服力了。

“這點,良督只管放心,奕-劻已是自身難保。”張謇忽然開懷笑道。

“哦?”

聽到這話,葉開的表情頗值得玩味。

(今天是中秋節,祝書友們,讀書愉快,闔家團圓,人人都有自己的共嬋娟....哈哈.....)

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審訊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零一章 神逆轉第四十三章 雙色人生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五十章 爭論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一零二章 大火燒身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