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

葉開讓禁衛軍繼續待在租界內據守,自己回到了華界內的總督署,正式過起了他的下野生活。

雖然表面上他把軍權交給了程德全,但有陸雙鳴在,實際權力仍舊掌握在葉開手中,再說,程德全接不接受還是另一回事,以他的脾氣,怕不會輕易接手,而張嘯光自然隨時隨地跟在葉開的身邊,替他傳遞着兩邊的消息,此刻更缺不了他。

對峙進行到了第五天,英法聯軍仍就不敢踏過雷池,不過,趁着這段時間,雙方都在努力蒐集着對方的情報,諸如軍力部署,人員數量之類的。

從人數上看,禁衛軍三千人,外加程德全的雜軍一千六百人,比英法聯軍總數多了兩千人不止,葉開這邊有着絕對優勢,從武器裝備上看,雙方的差距更是明顯,禁衛軍攜帶的都是清一色的德制武器,雖然沒有帶來火炮之類的重武器,但馬克沁機槍的威力仍是絞肉機級別的,裝備數量也遠超聯軍,而洋人那邊雖然乍看之下有些唬人,但仔細看卻發現他們卻並非正規軍,法國派遣的是越南殖民政府的治安部隊,而英國人方面更是圖個省事,直接從英屬印度把阿三兄弟和少量尼潑爾騎兵拉到了中國。

所以,這場衝突孰強孰弱,似乎高低立判。

探聽到了中**隊的虛實後,聯軍方面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在給本土的電報中,他們一再強調,中國人的軍力不在他們之下,甚至還要略勝一籌,貿然發生衝突,可能損失慘重,總的來說,不是他們不想打,而是不敢打。

這點和葉開的判斷,也相差無幾。

雖然列強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傲慢,但不得不承認,大英帝國的榮光已經日漸暗淡,不但在經濟總量上被美利堅拉開了好幾個身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他們也出現了後勁不足的狀況,相對於美德兩國的多點開花,英國人幾乎毫無建樹,鋼鐵煤礦的產量僅僅比法國高一點,排在世界第三,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帝國主義老大哥的稱號已經愈發朝不保夕。

世紀之交,德皇威廉二世甚至狂妄的宣稱,他要踩着英國人的腦袋,建立“世界帝國”。

列強分贓不均,一場席捲世界的超級戰爭,似乎也就不遠了。

對於地球另一端的遠東中國,或許英國人實在沒有閒工夫。

當然,有一件事他們還是很有興趣的,同盟國和協約國,中國到底更傾向於哪一方,這樣一個資源大國,坐擁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外加四億多的人口,巨大的市場潛力,僅從賬面上就很有拉攏的必要。

葉開站在個人的角度,對德國爲首的同盟國陣營還是很有好感的,不僅是因爲德制武器質量過硬,性能優良,科技處於領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協約國陣營和中國有太多的利益衝突,無論是南邊的法屬越南,北邊的沙俄,西南的新疆,還是日本佔領下的朝鮮,琉球,臺灣,加入他們註定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從日後的巴黎和會上就能發現,中國儘管取得了勝利,但註定是一次“不勝之勝”。

當然,加入同盟國也有不小的風險,從歷史的發展角度看,這一方到底還是失敗了,德國也在戰後被英法肢解,而作爲“幫兇”的中國,必然也會被處於最嚴厲的懲罰。

不過退一步講,因爲葉開的介入,最終的戰爭結局會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一切都是不可預知的。

閒來無事,這幾天,葉開都在琢磨這些看似遙遠,實則關乎國運的決策。

也算是消磨時間的一種方式吧。

....

自從葉開宣佈下野後,上門拜訪的人就多了些,有上海灘的大亨,致仕的高官,公職分子,留洋派等等,對於這些請求,葉開一概回絕,刻意擺出一副賦閒到底的姿態,偶爾的一兩次記者採訪,他也直面表達了對朝廷的失落情緒。

“大帥,有人來了。”張嘯光急匆匆地跑到葉開房間外,敲敲門,說道。

“不是叫你通通婉拒了麼?”

張嘯光有些不好意思了,“這個人是從江寧來的,他說無論如何也要見見大帥。”

“江寧?”葉開犯了嘀咕,“誰啊?”

“是個叫張謇的。”

“張謇!”

聽到這個名字,葉開吃了一驚,他當然清楚張謇是誰,他不光是蘇浙地區的商業領袖,清朝有名的布衣狀元,更是江南諮議局的諮議長,在商仕兩道都要極高的威望。

“這時候他怎麼會來?”

想了想沒有結果,葉開這時候倒笑了,南下的路上,他就打算好要拜訪張謇,只不過最近太忙,此事就一直耽擱下來,沒想到人家竟然上門來了。

“快請他進來,到正堂,算了,我親自去迎客。”

張嘯光興沖沖的跑下樓去,葉開穿戴整齊,隨之下樓。

....

“謇公大駕來訪,陋宅蓬蓽生輝。”

葉開步入中堂,入眼即是一位花甲老者,此人便是張謇張季直,他雖然面容溝溝壑壑,兩鬢皆白,卻顯得格外蒼勁,這第一印象就讓葉開小有驚詫。

“久仰良公大明,張謇這一趟來遲了。”張謇坐在椅子上,見葉開來了,站起身來說道。

“謇公是商業領袖,立憲元老,在你面前豈敢曰‘公’,謇公無不嫌棄,叫我拙字‘賚臣’既可。”葉開笑了笑,道:“來人,看茶,謇公坐。”

手心捧着一杯熱茶,張謇倒沒有細細品下去的功夫,他身爲江南諮議局的議長,自然是要代表三省老百姓說話的,他心中十萬火急,英法聯軍登陸上海,這已鬧得舉國震驚,而葉開又被內閣就地免官,這更是讓幾千人老百姓人心惶惶,要知道上海的後方就不就是江浙皖三省嗎,上海要是出了事,接下來不救輪到它們了麼,所以,張謇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勸葉開復出。

“洋人抵滬,東南震盪,眼下三省之地竟無馬首,實不相瞞,老朽這次來..”

話還沒說完,葉開就打斷了他的發言:“謇公要說的,良弼心中都明白。”

“那賚臣可有復..”

“哈哈”

葉開突然一笑,弄得張謇摸不着頭腦。

“謇公,這些舊話就不用再提了,你這次來,倒可以和良弼談一些別的。”

“別的?”張謇楞了,好一會兒還反應過來,“不知賚臣想說什麼事?”

“比如..如果謇公是一位投資商人,可願把廠子建到浦東來?”

葉開充滿期待的說道。

(晚上要出去........很晚纔回來.....可能第二更要被狗吃掉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會內部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七十九章 節流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會內部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