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

(看了書友的評論很有感觸,讓我再次確信一點,看歷史書的不只是小白,還有很多有思想的讀者,清末是一個極爲嚴肅的話題,但平心而論,這樣更爲接近歷史的寫法並不討喜,但是不管如何我都會堅定的把這本書走下去,訂閱推薦收藏啥的都一邊去吧,這一次純粹爲了理想。)

===================================================

由裁撤步兵衙門引發的這場大火,終於在燃燒最盛的時候緩緩熄滅,但大火留下的灰燼,以及滾燙的溫度,仍然炙烤着整個京城和權力場,輿論的焦點對準了毓朗善耆,他們是施火的罪犯,而自導自演操縱這場大火的奕-劻,成了萬衆矚目的英雄。

在同一天,大清官場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轉,奕-劻由守轉攻,重新走在了政治舞臺的最前面,如同耀眼的明星般,一如一年前那個呼風喚雨的權勢老人。

舞臺的中心位置只有一個,新人到來勢必會擠走那些過氣的演員,當夜幕降臨的時候,註定要有人黯然神傷,腦袋發燙。

這個人除了載灃還會有誰,這一天,不僅苦心扶植的心腹毓朗被革了職務,就連素來親近的肅親王善耆也受了牽連,丟了民政部這個京師最重要的保衛部門,這一場無聲的博弈,他堪稱慘敗而歸。

載灃惱羞成怒,一個人躲在自家的書房裡,不知道罵了多少聲奕-劻你這個老狐狸,就連一向強勢的大福晉瓜爾佳氏也不敢上前勸阻,只得默默躲在門後,偶爾端茶倒水都是小心翼翼。

氣頭上的載灃,需要一場及時雨來澆滅心頭的怒火,否則他真有可能喪失理智。

一輛馬車疾馳過後,緩緩停在了攝政王府門口,雖後個下人模樣的隨從,從車上麻溜的跑下來,上前去通報,而他的主人則靜靜的待在車上,直到視野越過嚴密的守衛,望向深不可見的府院內裡。

嚴格意義上講,一個是朝廷命官,一個是當朝監國,這樣的私自拜訪並不符合禮制,但載灃不會拒絕葉開的到來,更不會拒絕一場及時雨。

通報很快有了結果,韓春兒返了回來,告訴葉開攝政王請他速速入府,從這個回答上可以判斷,載灃想必已經十分焦慮。

焦慮的來源很容易理解,奕-劻重新樹立起了威望,朝野內外呼聲一片,不僅打壓了載灃的勢力,還得到了民政部和步兵衙門,這也意味着,此前針對奕-劻的一切算計都將清零,載灃輸的比贏的多得多。

就當所有明眼人都瞧得出載灃敗相已露之時,只有葉開不這樣認爲。

得益於情報廳和警衛局的高效,他已經清楚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如果心態放平和,奕-劻的做法並不見得有多高名,但是,在那種情況下,有誰會細細考慮?眼看着事情越鬧越大,而葉開壓根就沒想着制止。

奕-劻的確把載灃逼到了牆角,但他犯了一個無法避免的錯誤,過早的暴露自己真實面目,以及過早的和載灃撕破臉皮,勢必會引起後者的警惕和防範,奕-劻這一次得逞了,但絕不會有第二次,有這一點就足夠了。

葉開大步邁入府中,他被人告知攝政王在書房等待,於是又轉了個彎,向書房走去。

見到載灃的時候,跟他想象中表情差不多,哭喪着臉,憤怒和羞惱堆積。

“攝政王”葉開招呼了一聲,站在一旁。

“良弼,你來了。”

載灃轉過身前,輕呼了兩口氣,想要在臣子面前把鬱悶的神情掩蓋下去,但是卻以失敗告終。

“外面...怎麼樣了...?”

載灃想了想,還是直接問道,儘管已經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事情的最終結果,但他還是想聽聽葉開怎麼去描述。

“朗貝勒被圈禁在府,善耆被奪了官,步兵衙門都順着奕-劻的意思,民政部也丟了。”

葉開同樣很直接,境況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房間的氣氛忽然變得很沉重,他最信賴的幕僚沒有帶來好消息,載灃失望了,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孱弱的嘆息聲在屋內不停的盤旋。

“毓朗還能...”

最後兩個字,“保住”,載灃沒有說出口,他心裡有些怕了,這一刻彷彿重新恢復了真實的年齡,二十多歲,還帶有這個年齡特有的急躁,和某種程度的不成熟。

葉開不打算安慰,也不打算僅僅爲了討好而說什麼善意的謊言,這些都沒有用,他只鄭重的說了一句話。

“良弼今夜前來,就是要告訴攝政王一個字。”

“忍!”

沒有故意賣關子,葉開直截了當地說出了答案。

“忍?”

載灃小聲重複了一遍,明白的不是很透徹。

“如果良弼不來,攝政王會如何做?”葉開做出了一個假設。

“本王...或許....”

載灃想了片刻,含含糊糊,沒有什麼確切的答案,他如果知道,也用不着這麼壓鬱。

“良弼告訴攝政王吧,攝政王其實什麼也用不着做。”

葉開說道,語氣忽然變得很嚴厲,“忍就好了。”

“忍忍忍,你叫本王這樣忍下去,那毓朗怎麼辦?善耆怎麼辦?”

載灃對葉開所說的忍耐一說並不認同,擡高了聲音反駁道。

“那攝政王又能怎麼做?”葉開反問道。

載灃被問住了。

“攝政王什麼也做不了。”

很直白,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就這麼當面說出來也太駁載灃的面子了。

“那..那總不能不管吧?”載灃還是問。

“毓朗的存留和攝政王的大計誰更重要?”

“這...這...你是說毓朗,善耆通通不要了?!”

載灃不說話了,以他的性格和勇氣做不出來這樣需要魄力的事。

“當然要”葉開接着說:“但這件事不是由攝政王來做!”

載灃看向了葉開,後者抱着拳,緩緩落拜。

“朗貝勒,肅親王的事就交給良弼做,攝政王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能急躁,要等,一直等。”

載灃太稚嫩了,經歷的風雨太少,而葉開要想日後有所建樹,最重要的事就是穩住載灃,他不能被一時的勝利衝昏了頭,也決不能一吹就到,現階段,葉開的所有計劃都不能沒有他。

“攝政王切記,忍中方取勝。”

葉開低下了頭。

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一百章 窩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法聯軍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二十九章 鍍金的魔鬼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