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

(點娘又來大姨媽了,後臺持續抽風....)

晚清七十年,中國的金融行業多災多難,僅僅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就爆發了五次,而作爲曾經的金融霸主——山西票號首當其衝,在外國資本的大舉入侵下,傳統的金融模式走到了窮途末路。

眼睜睜的看着一頭巨無霸就此倒下,這對整個國家來說,絕非幸事,更別說它手裡面尚且掌握着大量的財力資源,與其看着數以億計的銀子白白流失,被外國的資本巨鱷捲去,倒不如拿來服務國家,從時間上算還剛好,在這頭金融巨獸徹底壽終正寢之前,它還有着那麼一絲存活的渺茫希望。

會議的着重點也集中在了這上面。

但令葉開沒有想到的是,討論從一開始就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在圍繞着救與不救的問題上,四個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主張。

載澤,盛宣懷的態度是沒有必要,而葉開和戴鴻慈則力主拯救日漸式微的山西票號。

盛宣懷的出發點不難理解,他自己就創辦了中國第一家銀行——通商銀行,作爲骨灰級別的銀行家,他深諳中國的金融格局。自從五口通商,國門洞開以來,中國的金融中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移,由平遙,祁縣等山西票號總部所在地,逐漸轉向了外國資本盤踞的上海。同樣,上海這個地方,也是中國新型銀行業的肇始地,隨着江浙財團大舉進駐,上海作爲金融中心的地位基本奠定,盛宣懷出自江浙財團,自然不可能看着蛋糕白白的被割去。

載澤給出的態度更多是無所謂,在他看來,票號已經沒有了任何實際作用,拯救這樣的夕陽產業,本身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站在主管財政的度支部尚書角度,這樣的做法純屬浪費,同時,此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讓載澤認爲票號完全可以被取代。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提出設立大清銀行(戶部銀行),要求票號出錢出人,被晉商拒絕,旋即又提出由政府出資金,由票號出人,又被拒絕。大清銀行成立之後,曾找山西票號入股,再遭拒絕。無奈之下,大清銀行改由江浙綢緞商籌辦,這直接導致後來中國金融業被江浙財團所控制。

晉商拒絕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怕“外人”和“外資”插手票號,然而,這種看似精明的招數,實則愚蠢之極,拒絕改變自身和模式的票號,也就意味着他們喪失了最後的轉型機會。

戶部銀行成立以後,作爲清政府的中央銀行,自然而然地壟斷了幾乎全部官銀匯兌業務,這對於山西票號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山西票號之所以能在幾十年前迅速發展起來,就是得益於其專理政府銀務兌換和軍餉業務,實際上扮演着準中央銀行的功能,在封建經濟中,票號因官府而生,同時也因官府而死,這是一種同生共死的捆綁關係,而沒有弄清這一點的票號,既競爭不過洋人的銀行,也再沒有了官方的支持,也拒絕變革自身,日薄西山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新型的金融商業模式通過大洋彼岸傳到中國時,那些“匯通天下”招牌背後的東家們,還躲在自己富麗堂皇的宅院中,抽着大煙,做着美夢,的確,他們的祖先創辦了一套符合當時時代背景的商業模式,但他們的子孫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拒絕變革,堅持舊制,票號在很大程度上死於自己的故步自封,連同着縱橫了中國幾百年的晉商,一起倒在了歷史的大變局中。

山西銀行家左右金融界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結束了,有着現代銀行理念的江浙銀行家羣體,適時地出現在了上海街頭,時代翻過了新的一頁。

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冒着失敗的危險拯救一個沒落的票號,是並不理智的事。

葉開當然清楚這些,但他的堅持不是沒有理由,的確,放棄票號是任何精明商人都能算好的賬,但對葉開這個經歷過後世幾十年歷史的人來說,他的目光放得更遠。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不要把一個國家龐大的金融安全委託給一種聲音。

類似於華爾街一家獨大的金融體決不能在中國出現,膨脹之後的金融財團必將干預政治,甚至左右國家的命脈,辛亥革命後,江浙財團的倒戈,新興政府被切斷了財政來源,從而不得不接受袁世凱的條件,致使革命果實毀於一旦的現實,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對此,葉開給出解決方案是,讓山西票號抱團取暖,組建財團聯合體,成立山西銀務總行,打造南北兩個不同的金融中心,分擔國家風險。

“良大人這樣想,怕那些人不領情啊。”

葉開的一再堅持,讓持反對意見的載澤盛宣懷也無可奈何,前者的做法到底能不能成功,只有碰過壁後才知道,總的來說,他們持悲觀意見。

“此一時彼一時,過去他們不領情,現在他們的經營日漸艱難,恐怕這時候正在想出路呢。”

葉開嘴上雖然這麼講,但實話實說,他真沒指望那些人能幡然醒悟,要不是看在他們手裡那些雄厚的銀子,葉開也不打算費這麼大的勁,就拿著名票號蔚泰厚來說吧,兩個少東家都是手不離煙的大煙鬼,成天就是揮霍祖上的基業。

“如果不行,就讓他們強制入股,大清銀行佔一半,票號佔一半,有了官府,他們自然捨得入股。”

戴鴻慈這時候也建議道,他的想法和葉開不謀而合。

“怕是難啊...”

盛宣懷仍然不看好,票號和新式銀行之間有不小的差距,最重要的是金融理念,這其中要補的功課可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試一試總會有辦成的可能,現在就行動起來,最好能趕在年底把銀行辦起來,況且扶植票號也是攝政王的意思。”

一提到攝政王,載澤和盛宣懷也不再反對了,既然葉開能把他們召集過來,上面肯定下達了某種傾向性的指示,他們要做的就是照辦。

“盛大人,要整合山西票號需要一個合適的大臣,良弼要向你借一個人,來當這個總行的大督辦。”

盛宣懷皺了皺眉,問,“誰?”

“輪船招商局董事,鄭觀應。”

葉開微笑着給出了他的答案。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如果您發現章節內容錯誤請舉報,我們會第一時間修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讀書網.88dushu.

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一百章 窩案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