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垃圾筒棄屍案

垃圾筒棄屍案

車子停在河泮小區的門口。

喬烈兒拿出墨鏡戴上,張一斜睨着他,“陰天,帶墨鏡幹嗎?”

“你說的,不要影響警察形象,不能給你丟面子。”喬烈兒拉開車門,伸展的大長腿更顯身形修長,墨鏡風衣長腰帶,纖腰窄臀長腿,一副大明星的架勢,只可惜不是從保姆車中出來,而是從警用勘察車上下來。

“箱子拿好,別自顧着裝明星。”張一從車尾裡取出勘察箱,“我不是你的明星助理。”

“滾遠點。”喬烈兒下巴一仰,“你給我提鞋也不配。”

“臥槽,傲嬌了。”

往現場走去,喬烈兒收斂起笑容,“一休,今天是什麼案子。”

“垃圾筒發現了屍體。”

兩人在警戒線前出示了證件,看守的警員掀起警戒線。

靠近垃圾筒地方已經用藍色布幕圍閉起來,警戒線外圍觀的居民抓住布幕被掀起的瞬間拼命往裡張望,都想看個究竟。

看到屍體那一剎那,喬烈兒後退了一步,抿緊嘴脣。

“我知道你最見不得這些。”張一從勘察箱中取出手套,“心理關必須過。”

“放心,我能控制情緒。”喬烈兒接過手套戴上。

小小軀體赤果着捲縮在垃圾筒側邊,身下淌着一灘污水,小臉青紫,緊緊地拽着拳頭。

拿起相機給嬰兒拍了照片後,喬烈兒把嬰兒從污水中抱出來,用毛巾抹淨時發現屍僵遍及全身,指壓屍斑褪色,“墜積期屍斑。”

他跪在地上指尖撐開嬰兒的眼睛,角膜乾燥,瞳孔透明度喪失,翻轉屍體把探針□□□□量度溫度,“直腸溫度31度。”

喬烈兒把數據代入PMI迴歸公式,迅速地計算死亡時間。

“兩位,早。”李石掀開布幕走進來,“死亡時間算出來了嗎?”

“7小時前。”喬烈兒答道,“凌晨兩點。”

“死亡原因是什麼?”

喬烈兒檢查了一遍屍表,全身有幾處淤青,便沒有發現致命的創口,側耳傾聽抹過顱骨、胸骨、上下肢骨頭的骨擦音,“左肱骨有骨折,死亡原因等解剖才知道。”

“劉華,你排查一下這裡的住戶。”李石吩咐走進來的劉華,“三更半夜把丟小孩,應該住附近。”

河泮小區是個大型小區,由三十幾幢樓組成,外來人口占大多數,不少還是租戶,經常搬遷排查起來十分不容易。

張一發現在嬰兒原來躺着的地方有個泥腳印,用攝子夾起些許黃黑色的泥土嗅了嗅,上面沾着一片綠葉,“那個女人是從花基那邊過來。”

“你怎麼知道?”

“單葉卵形,長7釐米,全緣密生柔毛。”張一捏着葉子,“這是勒杜娟的葉子,泥土不算很乾,葉子潤澤。”

“那個花基剛好種了幾株勒杜娟,抱着孩子走過來。”李石扭頭看着花叢,“爲什麼確定是女人?”

“鞋印。”張一比較了一下前端稍多的泥土,後端稍少的泥土,“高跟鞋。”

張一從包裹嬰兒的抱被上撿起一根長髮,“除非是一個留長髮穿高跟鞋的男人。”

“沒準他故意誤導我們,穿高跟鞋戴假髮。”

“頭髮就算肉眼辨別不了,只要檢測就知道真僞。”他用手丈量了一下鞋印,“這鞋大概就35碼,石頭哥你穿走幾步試試。”

李石進來的時候已經留意過小區的監控,除了大門口裝了攝像頭,其他地方都沒有,其實像這種低檔的小區沒裝也很正常。

看來只能挨家挨戶排查,凌晨兩點還不一定能找到目擊證人。

G市,解剖室。

嬰兒的屍僵強硬,喬烈兒無法打開關節把屍體上的衣服脫下來,“一休,幫忙。”

兩人合力,一個按壓着屍體,一個強行用外力把僵強的主要關節鬆開。

喬烈兒脫掉嬰兒的連體服,一個體型瘦削女嬰,左上臂有腫脹,拿起X光片,“左手腕骨、手肘、指骨的骨骼閉合情況,她年齡大約在6-8個月。”

“但她看起來只有4個月左右。”張一雙手撐着解剖臺,俯視解剖臺上瘦骨嶙峋的女嬰,“發育明顯滯後。”

喬烈兒打開嬰兒的胸腔,肺部呈灰黃色,他用指尖按壓肺部,“堅實無氣。一休,我提取肺部組織,你幫忙做鏡檢。”

“行,把樣本給我。”

高倍顯微鏡下肺泡腔內有大量脫屑顆粒狀細胞大小不等直徑7~8μm,有些細胞呈紡錘狀多核胞內可含極少的空泡,皮細胞增生,無透明膜形成有不等量的間質纖維化及網蛋白纖維。

張一的眼睛從顯微鏡上移開,“脫屑性間質性肺炎。”

“左肱骨中段骨折,看起來沒有經過醫院專業的治療。”喬烈兒把嬰兒左臂肌肉組織分離,“真可憐,簡直是虐待。”

“我看是後媽。”張一搖頭嘆息,“血樣分析結果,骨折併發脫屑性間質性肺炎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喬烈兒一針一線地把屍體縫合,再把嬰兒穿回原來的衣服。

嬰兒混沌的瞳孔無助地頂着天花板上的無影燈,喬烈兒抹過她的眼瞼,讓她合上了眼睛。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