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殘燭熄滅

.1916年伊始,樂觀的和諧氣氛統治着歐洲大陸。

1月份的前三個星期,德國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將拿騷級戰列艦拿騷號、威斯特法倫號、萊茵蘭號、大型巡洋艦布呂歇爾號和戰列巡洋艦馮·德坦恩號在內的11艘萬噸級戰艦退出海軍現役,這些戰艦的解體工作在奧匈帝國、美國、日本、俄國和土耳其的聯合觀察團的監督下陸續進行。

對於熱愛和平的人們來說,另一個好消息來自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俄羅斯,新女皇登基之後便着手於國家改革,而變革的矛頭直指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的軍隊。

裁軍30萬!

這是女皇狄安娜一世對於俄國陸軍的第一條命令,且不論裁軍能否讓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提升一個臺階,裁減之後的俄國陸軍仍保留着超過150萬的龐大數量,但在普通民衆看來,這無疑是俄國遠離戰爭的一個信號。

在這樣一種和平與發展的表面現象之下,幾個歐洲強國卻不約而同的走到了一個前途未卜的十字路口前。

德國,陸海軍大規模復員和退伍工作已經完成,陸軍從戰時最高的350萬人縮減到110萬人,但軍費卻只縮減了不到百分之十;海軍從戰時最高的15萬人縮減到12萬人,戰艦噸位減少了15萬噸,但年度預算只減少了百分之二十;空軍從戰時最高的5萬人縮減到目前的4萬2千人,飛機數量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年度預算反而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1月5日,以土耳其海軍名義建造的新式戰列巡洋艦“薩洛尼卡”號在德國漢堡的布洛母·福斯造船廠動工建造,這艘設計噸位達到32000噸的新戰艦採用全燃油鍋爐設計,最高航速將達到驚人的兇節,續航力也將接近10000海里,採用8門13.8英寸(350毫米)45倍徑主炮,裝甲防禦和內部結構將延續德國海軍一貫的風格——重視生存能力。採用小隔艙、重重設置水密門、炮塔內彈藥分置。該艦預計於25個月之後完工,但由於德國海軍的造艦計劃削減、勞動力充足,這一時間有望縮短到21-22個月,屆時“薩洛尼卡”號將成爲整個歐洲乃至世界最強地戰列巡洋艦。

儘管目前“薩洛尼卡”號名義上是由德國代土耳其建造,但不少人都預言,這只是德國人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上做的一個小手腳——土耳其未來10年擁有建造5艘主力艦的限額,但土耳其人的戰略和經濟並不允許他們在海軍建設上投入如此鉅額的資金,因此。以“薩洛尼卡”號爲代表的德制土耳其戰艦極有可能只是德國海軍建造新戰艦的一個幌子。

俄國,根據俄國陸軍統帥部的年度計劃,裁減30萬人所節省地資金並不會轉入內政建設,而是用於建立一個火炮工廠、一個飛機研究所和一個裝甲車輛研究所。此外,針對國內革命殘餘勢力的新一輪圍剿正在積極的準備之中,這將是新改編的俄國近衛軍絕佳的練兵機會。由於狄安娜女皇與海軍高層關係較爲密切,海軍將領層僅進行了小規模調整,在政府部門新的年度預算中,用於海軍建設的投入仍保持着與戰時持平的水平。

土耳其,陸軍和海軍均進行了一定規模的削減。截至1916年1月。土耳其陸軍編爲21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33個獨立步兵團、17個獨立騎兵團、2個裝甲團和7個飛行中隊,以上部隊均仿照德國陸軍編制,並已大規模換裝了德式裝備。此外,土耳其政府還在德國政府的協助下建立了”個大中型軍火工廠,用以生產德制槍械、彈藥和輕型火炮;土耳其海軍編爲黑海和地中海兩個艦隊,共計10艘戰列艦和57艘中小型戰艦,編有戰鬥和非戰鬥人員2萬餘人,以及一支中等規模地海軍航空隊;新建地土耳其空軍的45架飛機全部從德國進口,教官也是由德國空軍提供,目前編有飛行員120名、機勤人員560名。

德土聯軍目前仍由德皇的心腹大將奧利·卡恩中將指揮,非洲穩定之後,聯軍規模並未減少。目前包括由3萬5千名戰鬥人員和6千名非戰鬥人員組成地德國遠征軍,以及5個整編步兵師和騎兵一部共7萬多人的土耳其軍隊,這10萬多名士兵目前集結在土屬伊朗南部,待休整完畢並準備好充分的補給之後,聯軍將南下進攻仍由流亡英國政府控制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殖民地,而日本海陸軍也準備由北向南進攻緬甸、印度等英國殖民地,並對荷屬殖民地印尼虎視耽耽。

在德土聯軍整裝待發的時候,德國的地中海艦隊也沒有閒着。突尼斯軍港和要塞的預定工程已經全部完工,從建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到港口與要塞的規模、設備。這個新據點都堪稱地中海第一。目前在西班牙南部遊戈的戰艦僅有毛奇和戈本兩艦,地中海艦隊地主力已經從先前駐泊的直布羅陀港轉移到了突尼斯港。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希配爾上將指揮的地中海艦隊中也有好幾艘戰艦必須解體,但由於這些艦隻被列入到第二批除名和解體的序列中,它們目前仍處於服役狀態,這包括不久前進行了修復和改裝的前意大利戰列艦“達芬奇”號、“儒略·愷撒”號和重巡洋艦“布魯內蒂”,它們現在更名爲“威廉二世”號、“海因裡希”號和“托馬斯”號,其中“威廉二世”號和“托馬斯”號已經隨同“奧爾登堡”號、“興登堡”號一同穿過紅海進入阿拉伯海域,它們將從海上配合德土聯軍的陸地攻勢。

意大利在戰敗之後喪失了大片領土的主權、海軍主力艦,陸軍不得不削減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而且每年都要向奧匈帝國支付大筆的賠款,國力日衰,而且時不時遭到奧匈帝國駐軍地侵犯和壓迫,在洲5年下半年,整個意大利一共爆發了十三次工人罷工和七次農民暴動事件。在奧匈帝國佔領的北部區域,一共有三十多支游擊隊在從事地下抵抗運

動。

法國自從人爲的分裂成爲南部和北部政府之後。兩個政府就一直宣稱自己纔是合法的法國政府。進入1916年之後,北部傀儡政府在德國地支持下開始有所行動,他們接受德國教官訓練的正規部隊已經達到15萬人,人數和裝備都超過了南部法國軍隊,但這支被法國人稱爲“僞軍”的部隊戰鬥力和忠誠度都不能讓人放心,因此到目前爲止還只是在南北分界線附近進行小規模騷擾活動。

西班牙皇室和政府在直布羅陀事件之後威信一落千丈,國內革命氣氛愈演愈烈,就連軍隊也開始軍心動搖。阿方索十三世不得不開始尋求國外勢力的幫助,但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反應均較爲冷淡。

奧匈帝國,陸、海軍均未進行大幅度調整,據政治家們分析,這與奧皇身體不佳、奧地利與匈牙利對於軍隊未來發展意見不一有着很大關係。奧匈帝國軍隊的年度預算與1915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軍隊人數仍保持在120萬左右。

1916年1月22日,整個歐洲的焦點集中到了維也納,奧匈帝國繼承人將在今天選出,這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奧匈帝國乃至歐洲的發展趨勢。

上午10點,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主持地御前會議如期在維也納皇宮的大廳舉行。

從大廳裡的氣氛看來。許多人已經得知了昨夜的變故。尤其是波希米亞大公和匈牙利貴族達門·費倫茨,兩位尊貴的家族首領臉色都相當難看。至於那些對於目前局勢一知半解的人,此時只有忐忑的份了。

當奧皇出現在衆人視線中的時候。人們驚訝的發現這位老皇帝的臉色灰白得沒有半點血色,就連走路地步伐也是顫顫巍巍地,身體狀況比一週之前差了許多。

人們擔驚受怕的看着奧皇行走、入座、開口說話,他的聲音是如此地虛弱,以至於他的侍從官不得不當場將他的話語重複一遍,這樣才能讓下面的人聽明白他的意思。

“吾自登上王位以來已經歷68個春秋,作爲受上帝護佑的奧地利皇帝,匈牙利和波希米亞、達爾馬提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加里西亞和羅多莫里亞、伊利里亞、倫巴第和威尼斯的國王,吾一直兢兢業業,於內於外絲毫不敢怠慢。奧匈帝國在我的手中成立。這是我畢生最大的驕傲,然而上帝偏愛我的子嗣,早早將他們召去天國。如今,吾深感時日無多,奧匈帝國將是吾生命地延續,因此,吾絕不允許任何人背叛它、分裂它!”

言罷,老奧皇的眼睛死死盯着距離自己最近的幾個人——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等幾個大家族的貴族首領,自己雖是這些邦國名義上的國王。但地方大小事務基本上掌握在他們和他們親信手中。

看着奧皇那近乎乾涸的眼睛中閃爍着精光,幾位貴族首領無一敢與他對視。

不一會兒,奧皇的眼神恢復了從前的黯淡,彷彿剛剛只是經歷一次迴光返照而已。他嘴脣艱難的一歙一合,侍從官將耳朵貼近過去,然後繼續一段一段轉達着:

“帝國地國力蒸蒸日上,這是一些外邦所不願接受的事實。所以,只要一有機可乘,不論從前的盟友還是敵人,都想要將這個帝國變得分裂、虛弱甚至是滅亡。利誘、拉攏、離間,各種各樣陰暗的手段充斥在我們周圍!僅僅一個皇儲候選人表決讓吾看清了這個世界,誰忠心耿耿,誰心懷不軌,誰裡通外國,吾心裡一清二楚!”

大廳之內,但凡有奧皇所言及的一項或者數項行爲者,無一不是惶恐不安。不說這宮殿,就連維也納甚至是整個帝國都在忠於奧皇的軍隊手中,奧皇的仁慈、寬容並不代表他會容忍一切,在選立皇儲這種非常時期,殺一儆百並不是不可能。

看看下面那些目光不敢直視自己的人,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心中一陣酸楚。

“有些事情儘管已是鐵證如山,可誰能無錯?過去的,我不想也不願再追究,但是你們要明白,唯有團結在一起,才能作爲真正令人敬畏的強者存活在這個世界上,才能讓你們的人民得到真正的安定與和平!從今天以後,我希望你們能夠一心忠於我,忠於我的繼承人,忠於這個帝國!”

說着,奧皇吃力但非常堅決的站了起來,“我宣佈,我的繼承人將是偉大的……”

萬衆期待的時刻,每個人都將心懸了起來。此前所謂的皇儲表決,原來只是老皇帝的一個煙幕彈而已,在此時的局勢之下,已經容不得有人反對他的決定了。

“琳達·弗朗茨·約瑟夫·路德維希·胡伯特·格奧爾格·瑪利亞·馮·哈布斯堡·洛林!”

衆人震驚,答案居然是她!沙俄新女皇狄安娜一世。

稍稍權衡一下利弊,在場的絕大多數貴族和大臣當即聲明擁戴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這個決定。三呼萬歲之後,人們卻發現侍從們手忙腳亂的將奧皇架着離開大廳。一時間,剛剛豁然開朗的局面重新變得撲朔迷離。

一個小時之後,俄國女皇狄安娜一世通電宣佈自己願意接受奧皇的任命,即日起成爲沙俄女皇兼奧匈帝國皇儲。

當晚,奧皇病危的消息從維也納宮廷中傳出,這次煞費苦心的立儲似乎已經耗盡了他最後的精力。

在這種情況下,各邦國的貴族們只得留在維也納觀望局勢,畢竟,此刻是否返回領地已經由不得他們自己決定了。

在接受奧匈帝國皇儲的任命之後,琳達卻未像人們預料的那樣即刻啓程前往維也納,即便是奧皇病危,她依舊在冬宮內忙着自己的事情。

1916年1月25日凌晨2點17分,在走過86個春秋之後,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終於決定結束這充滿傳奇的一生。

維也納大教堂的鐘聲在風中敲響。

第142章 刀鋒上的較量(中)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27章 馬特拉齊式防守第47章 在天空中賽跑(下)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26章 爲了金庫而奮鬥第38章 暗夜精靈第3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88章 名將對決第8章 誰的勝利第2章 灰色星期天第24章 一口一個第80章 飛艇悲劇第38章 暗夜精靈第13章 芹菜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24章 明爭暗鬥第39章 海神之吻第2章 我猜我猜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4章 願買願賣第100章 別了,美利堅第20章 橋(3)第42章 面對面第25章 速度之賽第17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4)第30章 密約第6章 男爵歸來第40章 獨中兩元第139章 時代的分界線(中)第41章 皇家野獸軍團第33章 合擊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5章 右路危機第34章 華沙,我來了第36章 衝向戰場第41章 死亡反撲第11章 下水儀式第136章 人造英雄(中)第15章 威廉大帝第40章 磨刀赫赫第303章 政治的陽光第43章 飛機墳場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6章 不可思議的和談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67章 流冰消逝第9章 戰場第42章 誘迫第88章 花瓶第18章 軍團整編第18章 刺殺第41章 火拼第13章 挖掘第30章 炮火第2章 右路拼殺第22章 葬禮第11章 梳理第21章 橋(4)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59章 冷血動物第7章 信任第27章 德國妓女第42章 面對面第15章 啓航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25章 戰在遠東第42章 刺秦第113章 飛彈計劃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44章 末路第90章 坦克大會戰第25章 狼與狽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109章 炮壘第50章 鷹擊長空第54章 圖紙第39章 橙色計劃第2章 我猜我猜第39章 橙色計劃第23章 旅順之淚第11章 皇家軍火第3章 左滿舵第6章 最長的一天(6)第59章 陸上戰事第40章 日本海大演習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45章 肇事者第34章 進軍薩洛尼卡第37章 海上決戰第15章 反對無效第97章 東西.抉擇第40章 誤會第44章 躁動的夜第41章 火拼第38章 暗夜精靈第42章 拯救第35章 引魚出港第25章 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