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送親

次日,一早起來,沈氏給大家都換上了過年時的新衣,還把周掌櫃帶來的堆花拿出來要給子晴戴上。

子晴忙說:“娘,我想把它送給二姑,新娘子戴着更漂亮。”沈氏用手指戳了子晴兩下,轉身走了。

子晴才知道,今天大哥要帶着二哥和她去送嫁,估計今晚要住在二姑爹家,路途太遠回不來。沈氏叮囑子福一定要看好弟弟妹妹。

等子晴一家子到的時候,三婆婆正準備給夏玉開臉,先拿一個煮熟的熱雞蛋在夏玉臉上滾來滾去,然後拿一根細線在她臉上抻來抻去,三婆婆咬牙切齒的,疼得二姑嘶牙咧嘴的,開完臉,這時天已亮了,該上妝了,上妝請的人子晴不認識,後來才聽說是老爺子的姨表弟妹的兒媳,是個全乎人,先拔眉,沒看清是什麼工具,手裡握着呢,再畫眉,用的是燒黑的木棍,口紅是抿了好幾下紅紙,胭脂是用什麼水先潤開,再往臉上抹,細細抹勻,還好,比想象中的好太多,還是比較秀氣。子晴總看到小說中描寫古代的新娘妝就是紅紅的胭脂往臉上堆,就跟猴屁股似的。

畫完妝,開始梳頭,子晴就把那對堆花拿出來,秋玉一把搶過來,問這麼漂亮的堆花哪買來的,子晴說:“別人從京城捎來的,二姑,你要記得,這是子晴送給你的哦。”

京城來的就是不一樣,樣式好看,做工精緻,用料上乘,當然戴着效果就不一樣了。在大家的一片欣羨聲中夏玉開始更衣,穿的是昨日的紅棉襖,外面還有大紅的新嫁衣,繡的是龍鳳呈祥,這一番折騰,迎親的花轎已經上門了。

夏玉端坐在牀上,曾瑞慶放過鞭炮,把娶親的來客迎進門,茶水先上,迎親的小孩子都得了個紅包。這時村裡來客也陸續上門了,要開始吃中飯了,中飯沒有昨天晚宴的紅肉,是蒸的大肉片,菜的質量要比晚宴差一些。

飯後,老爺子和田氏坐在正堂,田氏的眼睛又紅了,哽咽着,夏玉也是,新郎新娘要拜別爹孃,磕了三個頭,田氏給了新郎一個紅包。曾瑞慶揹着夏玉出門,夏玉已經蓋上了紅蓋頭,紅蓋頭繡的是鴛鴦戲水。

曾瑞祥在門口放炮,老爺子和田氏在門口送客,酒宴算結束了,除了老爺子和田氏,其他人都跟着進村了,原來是要進祠堂,這時女客就不讓進了,曾瑞祥在新人進祠堂門時放一掛鞭炮,新娘拜祭完還是由她大哥背出來上花轎,曾瑞祥又放一掛,這時,鼓樂手們才吹打起來,送親的都是家裡未嫁的晚輩。沈氏有些不放心子晴,奈何子晴強烈要求跟着去,沈氏只好叮囑了又叮囑。

送親的是秋玉,子萍,子晴家三個,春玉家三個毛和大女兒桂英,出了村子,吹鼓手就停了下來,新郎周天清走在花轎旁邊,另一邊是秋玉,子晴感覺實在是好遠,幾個孩子輪着坐獨輪車,一邊一個,走到一個獨木橋前,子晴往下一看,說什麼也不敢過去,腿打顫,是真的哆嗦,獨木橋離水面感覺好高,水還嘩嘩地流,看着就暈了,獨輪車推人也不好走,最後還是找人背過去的,秋玉還笑着說,幸虧才七歲,要大了,還得嫁給人家。

太陽偏西了總算看到了橋村,因爲吹鼓手開始吹打,進了村,第二棟房子就是周天清家,白色的院牆很顯眼,上面刻着“福第”,院門貼着紅對聯,鞭炮響起,新郎背新娘進門,他家的院子佔地還不少,進去還鋪了鵝卵石甬路,子晴回頭,院門很高,門上院牆有檐角,還長着野草呢,門楣上面還有四個字,是“積善人家”,裡面東西廂房也不小,進了正屋,小孩子也得了一個紅包,兩個銅板。

親家公婆在正堂坐着,這時就有司儀開始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完了就送進洞房,新娘只能傻傻地在新房坐着,秋玉偷偷地拿了點吃的,讓子晴去放風,怕讓人看見笑話。好像也沒過了多久,外面喧鬧起來,衆人圍着新郎進來了,子晴見姑爹用桿秤挑開了二姑的蓋頭,二姑那一低頭的溫柔晃暈了姑爹的眼。

不一會酒宴開始,男方家是新娘接過來是正餐,子晴他們也被請出去坐了一桌,新郎的兩個兄弟陪着敬酒。然後新娘出來了,要給家裡和親戚家的長輩和歲數大的同輩跪拜,收跪拜禮。子晴看和昨晚一樣,沒什麼意思,轉着看看房子,跟子晴以前住的老房差不多大,也是廳堂兩邊各有兩間,後堂有個廚房,還有屋子兩間,後門出去就是別家了,中間一塊平地,擺了不少桌酒席。

晚上天黑後,家裡除了紅蠟燭,子晴還見姑爹他弟弟端個凳子在廳堂正中間站上去,好奇他要幹什麼,原來廳堂正中間掛着的是盞三花燈,三個方向都有燈芯,照的屋裡亮堂堂的,看來以前周家的條件確實比曾家要好太多。

這時,家裡的親眷炒着要鬧洞房,衆人起鬨,新娘從被子裡摸出乾果來給大家吃,無非是紅棗花生之類,還摸出兩個乾巴的柚子,這個子晴還真不知什麼意思,問子福,原來當地不叫柚子,叫柑子,柑音同甘就是甜的意思。新郎接過柑子,剝開吃了一瓣,衆人問:“甜不甜?”

“甜,真甜。”不過,子晴看那乾巴樣,估計不會好吃到哪,也難爲了田氏怎麼保存到現在。衆人開始逗弄新娘新郎,好幾個人用鍋底灰抹髒了新郎新娘的臉,也不知鬧到了什麼時辰,喊衆人出去宵夜。後來大家找地方胡亂睡了。

次日一大早,子晴就被叫醒了,原來夏玉早早起來下廚做了一頓早餐,端上桌子擺好,公婆坐在正堂,新郎和新娘還要跪拜,今日要改口,家婆要給改口錢,昨日的是見面禮,收好紅包夏玉就請公婆上坐,自己站在一旁。因爲是第一天,又有孃家人在,周家太太忙讓夏玉坐下。子晴他們八個孩子一桌,基本是昨天的剩菜。

子晴見新娘今日換了另一身新紅布衣棉襖,梳的是髮髻了。吃過早飯,秋玉帶着子晴幾個回家了,夏玉依依不捨地送到村口。

第三百六十四 光陰的故事第247章 青紗帳二十二真相第31章 土豆熟了第328章 壽材事件三十三李萍進門二十九萬裡追妻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第83章 半隻雞(一)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45章 小帳房第195章 田氏做壽(一)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271章 沈氏出門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二十二試種第223章 鱔魚事件第3章 重見天日第204章 探病第402章 各人心思第207章 看望秀水第307章 鴨子和魚第343章 判決下來了第62章 端倪第四百八十八 聽者有意第43章 蓋房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第246章 子晴再孕第482章 回京第215章 回孃家第177章 子晴大婚(二)第367章 洋布第370章 看望田氏第8章 開戶買地第24章 來客(一)第27章 打井第211章 送禮第119章 康平求親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四百二十五 上家譜第275章 疑慮第239章 帳房第207章 看望秀水第498章 榮光第433章 子晴醒來第459章 李翎上門第196章 田氏做壽(二)第365章 一場空第15章 大年三十第82章 生產第248章 香皂第58章 夏玉出嫁第210章 子晴生子第390章 松柏長慧二十七方氏教母第478章 決定第129章 子福雙喜第234章 騙婚捱揍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後第77章 甲魚湯第137章 大毛規勸第245章 陳三願第10章 臘八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422章 接風宴第462章 皇帝的處置第470章 各有志向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151章 家庭會議第436章 小翊送人第172章 蛋糕風波十一李瀚提親第241章 康平釋疑第104章 省城之行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105章 歸家第26章 賣菜一百九十子晴懷孕第474章 何氏散財第489章 受封第291章 大鬧學堂第439章 文家第224章 橙樹開花第1章 最後的璀璨第27章 打井第213章 年底盤賬第474章 何氏散財第463章 小翊的眼淚第269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三十七二 人世界一百九十一子福高中第445章 探討第218章 子晴教弟一第40章 涼豆腐第415章 第一頓飯第333章 四毛上門三十一書鈺選妻第471章 大師的勸告第83章 半隻雞(一)第396章 秋玉再次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