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夏玉出嫁

轉眼就到月底了,曾瑞祥帶着子福回來了,原來是給夏玉送嫁,子晴還以爲是正常休假呢。老房那邊這些天一直也沒來人,子晴都忙忘了二姑要出嫁的事。

十來天沒見子福,子晴一直跟在他後面,問東問西的,連曾瑞祥都有些吃醋了,笑道:“這孩子,怎麼我回來都不見她這麼粘我?跟她大哥比跟她爹還親。”

沈氏笑着回了一句:“你一年纔在家呆幾天,孩子們能認識你就不錯了。”

曾瑞祥聽了暗自有些神傷,這些年確實苦了沈氏,拉了沈氏的手陪笑,心中暗自做了一個決定。

子晴才知道原來她爹爹不是在縣城的私塾教書,是在官學,這官學是政府出資辦的,是本縣學子經過考覈有一定的基礎纔可以進去的,大哥因爲爹爹在那教學,可以免費上學,但是食宿自理,但是一年花費並不比鄉下少。

如果子福通過了秀才,就可以到安州府辦的官學就讀了。不過,子福說安州府有一個白鷺書院也很有名,那裡的師資不次於州府官學,有不少外地學子慕名而來。相對的,束脩也不便宜。總之,要不是曾瑞祥在縣裡的官學教書,子福一年還要再交四兩銀子的束脩,難怪窮人家的孩子都上不起學。

第二日吃過早飯,一家子都到老房那邊,家裡已經來了不少客人,春玉一家前一天就來了,村裡請來的廚師已經開始忙碌了,說晚上是酒席正餐,大概有二十桌,原來這邊的紅喜事是吃兩頓。

田氏這邊的姐妹兄弟不少,老爺子這邊的兩個姐姐,那個姐姐雖然沒了,可是還有個兒子,蕭家一大家以及嫁出去的女兒,老爺子的姑家姨家等等,子晴好多沒聽說過的親戚都來了。子晴才知道老爺子有個姨嫁入地主家了,不過姨已經沒了,來的是她兒子兒媳,穿戴自是和一般的村人不同,不過也只是略強一些。

因有村裡的專門負責竈房的人在忙,這樣一來,周氏和沈氏就不用進竈房了,陪着田氏招待客人,子福抱着子喜,子晴去找蕭秀水,後房的廳堂也擺好了八桌。

子晴找秀水問明白了,原來不是蕭家要搬走,而是秀水的大哥定了三月初八成親,已經在城裡買房子了,成親後就搬去城裡,也不要家裡的財產,估計是蕭老頭的遺產他準備獨吞了。誰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秀水的二哥一看這情形,跟他娘要了點銀子自己跑出去闖蕩了。

“老姑公沒了,不用守孝嗎?”。子晴一直有這疑問。

“過了兩個新年了,他們說可以借一個,我也不懂,反正他也不小了,都十九了。”原來是這樣。

子晴見秀水的神情蔫蔫的,陪着說了好些話,直到酒席開始。

正宴說是申時三刻開始,村裡的婦人又端着自己的碗進來了,兩個廳堂還是擺不下,在後房的木板房又擺了幾桌,子晴見每家都隨禮了,田氏在門口收禮,子福在一旁登記。

子晴偷着問沈氏,怎麼自家做上樑酒村人就不隨禮?原來本地風俗,娶親上樑不隨禮,白事、嫁女隨禮,不過村民的禮都很薄,無非是兩條毛巾,或是一個木盆,親近一點的人家就給一塊布料,多數是手巾,子晴估計得有百八十條了,夠夏玉用很多年了。

沈氏一聽就笑了,說:“這手巾不會全給你二姑帶走,你阿婆還要用來回禮呢,誰家嫁女再給回去,很可能這手巾轉一圈還是會回到自己手裡。”

子晴想到現代送禮的月餅白酒飲料等轉一圈又回到自己家,敢情古今一理。

子晴到夏玉房裡看看嫁妝,也不知田氏什麼時候給做的傢俱,兩個紅箱子,一個衣櫃,衣櫃上面還雕着幾棵大白菜,漆成綠綠的,子晴知道這是有大財的意思。還有兩個木盆、兩個小馬桶,一個妝奩,都是紅色的,四牀蓋被,被面是紅緞面,包被是細白棉布,四牀墊被。

夏玉穿上新的大紅棉襖出來見了女客,男客都在後房。秋玉拿了個蒲團跟着,見到比她年長的親戚都要跪拜,本家的堂嫂和女長輩也如此,村民除外。春玉拿一個托盤跟着,被跪拜的人就放一個紅包,上面好像都有名字,看來是早有準備。子晴發現二姑的紅棉襖印的是許多銅板和卍字,而且在棉襖的正前方和正後方還各縫上了一個真銅板,箱子上擺了雙繡鞋也是大紅的緞面,繡的是並蒂蓮花。

飯後,家裡的親戚和近支族人的女眷都留下,說要哭嫁,請了三婆婆來主哭,子晴納悶,哭嫁不是應該上花轎前哭嗎?怎麼還要提前一天啊?

這時所有的未嫁女和平一輩的都在房中陪着夏玉,長輩則陪着田氏坐在田氏的房中,一會兒,就聽見嗚咽聲傳來,那是田氏的,接着立刻就聽見三婆婆唱到:“女兒要出嫁,娘來囑咐幾句話: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四要心細賢,茶飯要均勻,火燭要小心;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掃,貴客來到家,殷勤來遞茶;六要學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貪玩多,日後窮了靠哪個。”歌詞就是母親在女兒臨行前點點滴滴的叮嚀與囑咐。

三婆婆唱一句,夏玉接一句,“知道了。”三婆婆唱完這個,又接着細數這些年的養育之恩,數一句,夏玉接一句,什麼“一尺五寸把兒養”,什麼“勞心費力成虛恍,枉自爹孃苦一場”,子晴也不知道唱了多久,不知三婆婆喝水沒?正想着,誰知這邊有人代唱了,是春玉代夏玉開口了:“我的爹呀我的娘,一個柑子十二瓣,爹孃女兒要分散;一根竹子十二節,逢年過節要來接;一個雞蛋沒散黃,女兒今後日子長;一口水缸三道箍,兄弟姐妹莫生疏。”然後也是細數爹孃的養育之恩,子晴只見大姑一邊哭一邊鼻涕眼淚往外甩,滿屋子的嗚咽聲傳來,還真是被感染了,笑不出來。

也不知到幾點了,終於結束了,一家人趕緊回家睡覺,說明天天不亮就要起牀過來。這哭嫁子晴再也不想聽了,太壓抑了。

第465章 有所求第45章 小帳房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491章 書睿留洋第201章 康平生日第一百零七 不速之客第226章 老房的權屬第289章 子雨議親第221章 套種第264章 再次被攆第70章 燈籠一百六十八贍養問題二第330章 子晴的擔憂第493章 試探羅家第198章 康莊第333章 四毛上門第442章 喜事連連第384章 因禍得福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386章 看望夏玉第106章 中了秀才第312章 勤和興家第489章 受封五李翎遠嫁第332章 初露病因第5章 私議分家第403章 夏太太的被拒第279章 處置第398章 相看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九父子交心一百七十章 老爺子做壽二第207章 看望秀水第232章 廩生子喜第474章 何氏散財第249章 番薯插扦第362章 子喜求教二十五嫣然拜師第469章 永蓮的親事第312章 勤和興家第414章 再進林家三十二王府庶女第266章 兄弟決裂(二)第79章 捕蝶第179章 子晴的家十九李翊娶小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273章 三遇第343章 判決下來了第198章 康莊第399章 夏玉的病情第185章 巧遇(一)二十三密謀第98章 子雨週歲第472章 蹭飯十九新居落成第417章 僞婆家關係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487章 拍賣第35章 賣瓜(二)第302章 求子三十四四下齊進第316章 故人第100章 再遇第165章 救命恩人or引狼入室第415章 第一頓飯第86章 交心第10章 臘八第157章 二毛被抓第485章 送衣料一百七十章 老爺子做壽二第358章 找上門第204章 探病第76章 艾草米粑第375章 再提娃娃親第241章 康平釋疑第348章 神秘人第214章 第一個春節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379章 慧山書院第408章 方管家的暗示第280章 找茬第27章 打井第423章 商議第418章 餘氏的小心思第75章 橋村拜年第355章 比較第392章 知府夫人(一)第189章 歸家第360章 喜訊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494章 四毛的消息第297章 泥腿知縣二十分一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第292章 問責第254章 番薯片第351章 小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