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私議分家

回到沈氏房間,屋裡點着盞細細的油燈,曾瑞祥和子福他們都在。沈氏的眼睛紅紅的,像是剛哭過,子福、子祿抿着嘴,很不高興,只有小三瞪着眼睛一臉迷糊。

“晴兒,來,上爹爹這,我的寶寶女受委屈了。”曾瑞祥一說這話,沈氏的眼淚又嘩嘩了。

“太欺負人了,連孩子也不放過。這過的是什麼日子啊?嗚嗚,還是分家吧。帶着自己的孩子,是苦是甜我自己認了,坐月子不要說老母雞,連雞蛋都不捨得給,孩子們也是有一口沒一口的。”

“分家了,我不在你身邊,你一女人帶着五個孩子,還是累啊,再說了,你當大哥家不願分了?他們比咱們還想分,不就是爹不同意嘛。要分家,我掙的十八兩銀子估計最多給咱們八兩就不錯了。福兒要上學,過兩年祿兒也大了。難啊。分也難,不分也難。”

“分了好歹還能剩幾兩,一年緊着花也差不了多少,不分咱一個銅子也落不着,光落埋怨了,不就嫌棄咱家孩子多嗎?不分,就這兩間屋子,孩子越來越大了,住哪?我還要攢錢買地蓋房子呢。”

“呵呵,志向還不小。福兒,你也讀書明理了,你說說分好還是不分好?”這老爹還挺民主的。

“爹爹,孩兒也覺得還是分了好,孩兒會在家幫着照顧弟弟妹妹,孩兒放學就回家。還能幫着做點地裡的活。”子福說道。

“還有我,我會燒火,會撿柴火,還會照看弟弟妹妹。”子祿也急忙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生怕老爹不問他。

子晴當然不能示弱,“爹爹,晴兒會打豬草,會幫娘餵豬餵雞,還要餵鴨子,喂大白鵝。”

“哈哈哈,晴兒會的還不少,你爲什麼想餵雞餵鴨啊?你想吃雞蛋嗎?”。曾瑞祥的臉總算有了一絲笑意。

“給娘吃,弟弟吃,大家都吃。”子晴繼續裝嫩賣萌。

連子福、子祿也被逗樂了,氣氛一下子就輕鬆了。

“好,還是晴兒知道體貼娘。你們都是孃的好孩子,娘有你們幾個,這輩子,苦也知足了。”沈氏摟過子晴說道。

“不苦,咱家會越來越好的。娘,你放心吧。我一定會好好唸書,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子福說道。

“可是,娘,我幹什麼呀,小三什麼也不會做?”小三一臉糾結的表情太有喜感了。

“呵呵,小三,你可以等弟弟長大了帶弟弟玩啊。”子晴逗他。

“哦,那我要快快長大。”子壽皺着眉說道。

一屋子的人都被小三逗樂了,這纔是溫馨的一家人。曾子晴這一刻下定決心,一定要守護好這份家的溫馨。貧賤家庭百事哀,首要的是脫貧致富。

“好,分家的事你們先不要出去說,爹會處理的,記住了嗎?福兒,來,爹爹看看你這幾天都學什麼了。祿兒你送妹妹先去睡吧。”

“娘,這還有三個燒餅,姑婆給的,留給你餓了吃。”子晴想起手裡的三個燒餅。

“娘不餓,你們分了吃吧。”

“那就留着什麼時候餓了再吃。”子晴遞了過去。

“好孩子,那就給娘留一個,你們分兩個吃了吧。”

“好吧,我們分一個,娘和爹爹分一個,再給娘留一個明天吃。就這麼定了。”子晴說道。

“好,就聽晴晴管家婆的。”沈氏笑道。

“娘,你又笑話晴兒。”

“好好,不笑話你。”

於是,在昏黃的油燈下,一家人靜靜地享受着兩個燒餅帶來的幸福感。還別說,這燒餅外面有芝麻粒,裡面還有一層薄薄的甜餡,子晴覺得比上輩子的月餅還好吃。

子祿帶着子晴出來,正好看到十二三歲的少女端着盞燈站在廳裡和姑婆曾老太太說話。像是要送老太太進屋。

“子晴,你出來啦。病好了?秀英姑姑看看。今天小臉洗得挺乾淨的,不錯,你萍姐還沒上來,要不今天你跟我睡吧。反正我也是一個人。”

“原來我是和堂姐一個房間睡覺的。”子晴心裡默唸,不知道的是,在另一個屋子裡,她堂姐子萍和周氏的對話:

“娘,反正我就是不跟她睡,髒死了,她都跟豬睡了,又髒又臭的,我不要和她睡。”子萍扭着身子求周氏。

“娘看她洗過了,還挺乾淨的,而且,郎中不是說她病好了嗎?娘看沒事吧。”周氏說道。

“那哪知道啊,反正爹沒在家,今天我就和你住了。”

“好好,真是磨人。那你去告訴她一聲吧。讓她和她哥哥們去擠一擠吧,別把咱家牀弄髒了。”周氏想了想說道。

於是,曾子晴和子祿最終還是回到自家的房間了,子祿點亮了屋裡的燈,屋裡居然還有一個書架,看來是曾瑞祥用過的,還有一個木桌,然後就剩一個牀了,牀是用木板搭的,用兩凳子支着,角落裡還有個木桶。子晴脫了外面的棉襖棉褲,裡面還有粗棉布的長衣長褲,等鑽進了被窩,子晴感覺躺上去悉悉索索的,原來下面鋪的是厚厚的稻草,薄薄的褥子,看來稻草的作用還是挺大的。

在子晴有意識的套話中,明白了姑婆一家的情況:老姑公家在距此十多裡地的一個小村裡,離外婆家很近。老姑公姓蕭是獵人,娶了姑婆就在這住下了,這鎮叫梧桐鎮,雖小可是離州府很近。姑婆生了很多小孩可是就活了四個女兒,最小的兒女都有小孩了,大女兒嫁給了子晴的小舅舅,小舅舅在臨縣的縣城做什麼工作,把一大家人都帶去了。小舅娘在那開了個燒餅店。因爲姑婆沒有兒子,老姑公又娶了一個小老婆彭氏,這小老婆生了三男三女,大閨女出嫁了,大兒子二兒子都到了說親的年紀了,老姑公是病死的,有段日子了,這次他們是回鄉立碑去了,因爲冬至快到了。當地的風俗,人死下葬後不能立刻立碑,要在當年的冬至來臨之際立碑,要是冬至之後呢沒的呢,就要在來年的冬至立碑了。

夠頭疼的,好大一家人。子晴臨睡前還迷迷糊糊的發愁可怎麼住啊,一定要分家搬出去。

第323章 子喜的想法第427章 相似的歷史第350章 離去第350章 離去一百九十子晴懷孕第329章 青原一行第318章 子萍告急第28章 春忙第310章 探花郎子喜第245章 陳三願第290章 意外之財第165章 救命恩人or引狼入室第270章 麥收第128章 秋玉分家九父子交心第284章 遇險第231章 周氏辦酒(二)第55章 醉鬧第399章 夏玉的病情第30章 麥收第51章 添妝第136章 子晴受傷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118章 痘疹第393章 知府夫人(二)第396章 秋玉再次出頭第278章 內外勾結第66章 夏日捉蛙第155章 再見子萍第2章 新的身份第36章 脫貧第194章 毛衣問世第243章 一場好戲(二)第282章 夏家送年禮第242章 一場好戲三十三李萍進門第263章 子福來信第405章 秦家的賀禮第494章 四毛的消息第240章 書睿週歲第31章 土豆熟了第152章 國子監二十七方氏教母第144章 康平vs老爺子第344章 周氏的用心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120章 子晴定親第176章 子晴大婚(一)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264章 再次被攆第53章 除夕(一)第三百零八零章 子福升遷第138章 康平置產二十五嫣然拜師第99章 提親被拒第442章 喜事連連第84章 半隻雞(二)第375章 再提娃娃親第407章 秦夫人的笑話第446章 再見李瀚六無心之舉第92章 求學算計第312章 勤和興家第478章 決定二百二十七章 掃地出門第203章 借錢第393章 知府夫人(二)第406章 解惑第196章 田氏做壽(二)第119章 康平求親第317章 勸解第128章 秋玉分家二十六田氏走了第374章 親家聚會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第312章 勤和興家第239章 帳房第64章 買山第289章 子雨議親第342章 田氏的養老(二)第199章 試廚第44章 上樑第391章 京城來信第349章 文三挨訓第451章 偶遇李瀚第307章 鴨子和魚第一百一十四二 年之後第32章 喜事第432章 討價還價十七側王妃第411章 子福他們的來信第59章 送親第292章 問責第209章 家宴第75章 橋村拜年第497章 吳家第434章 摺子第27章 打井第307章 鴨子和魚第208章 鴨牌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