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123

謝四爺做老師雖嚴格,卻也循循善誘,“小七快要做姑姑了,要有做姑姑的樣子。往後若有了小侄女,跟着小七學,也做才女,好不好?”

小侄女跟我學?好啊好啊,流年忙不迭的點頭。等到丫丫生下小丫丫,模樣長的像我,聰明勁兒也像我!謝家驚才絕豔兩才女,一是謝流年,一是謝小丫。

流年滿懷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端端正正坐下來,打算開始做功課。謝四爺端起茶盞,閒閒飲茶。乖女兒,“作書能養氣,也能助氣”,用心練吧,好處多着呢。

流年凝神靜氣寫了會兒,忽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爹爹,若是女孩兒,‘侄女賽家姑’,該是像我。若是男孩兒呢,‘外甥肖舅’,該像張乃山了。您也一起教他吧。”做好兩種準備,萬一是男孩兒,也不能耽誤孩子呀。

淺綠油潤的蒙頂甘露,香氣高爽,芬芳鮮嫩。沏到第二遍,茶味越發鮮醇,令人齒頰留香。謝四爺正悠然品茗,冷不丁聽了寶貝女兒這句話,頓覺口中無味。

“無妨。”謝四爺慢吞吞說道:“姑姑麼,是天天要見到的親人。舅舅也親,卻不會時時見面。小七,舅舅好與不好,其實不相干。”

“纔不是呢。”流年放下筆,得意洋洋說道:“姑姑是天天見到的人,舅舅也是天天要見到的人啊,哥哥和丫丫要一直住在郡主府,大哥二哥和張乃山天天都能見着孩子。”

謝四爺放下茶盞,沖流年招招手。流年一溜煙兒跑了過去,隨手拉把椅子坐下。笑嘻嘻看着謝四爺,那神情分明是在說“問吧問吧,我什麼都知道。”

“你哥哥嫂嫂要一直住在郡主府?”謝四爺慢慢問着小女兒,“小七,這話是誰說的?”孫子生下來之後,兒子兒媳還不回謝家住?怎麼自己這當爹的都不知道。

“最早,是阿爺和伯伯說的。”流年眉毛彎彎,露出一口小白牙,“阿爺和伯伯說過以後,大哥二哥大嫂二嫂都點頭附合。伯母就笑了,說此事不難。”

謝四爺淺淺一笑,重又端起茶盞,“此事不難?小七,若依你說,此事難麼。”流年眼中有笑意,輕輕搖頭,“不難,不難。只要哥哥嫂嫂都願意,一點不難。”

謝四爺默默喝了口茶,並沒說話。流年有些同情的看着他,其實他是很想妻妾和睦、兒孫繞膝的吧?可是謝家再怎麼和睦,也比不上南寧侯府呀。南寧侯府人人待棠年親熱,又很尊重他,棠年在這兒真是如魚得水。

“反正咱家不吃虧。”流年笑着打岔,“咱們是大費周章把嫂嫂娶回家的,哥哥可沒到郡主府入贅。”只要開頭是對的,後面怎麼樣就無關緊要了。

謝四爺心裡算着賬:七個月,五個月,南寧侯府超了多少?這可不成,等小孫孫生下來,都要一一補回。無忌,咱們既說定了,那便是君子一言,四馬難追。

十月初二下午,臨安侯府。卓昆歪在臨窗的大炕上,魯氏坐在他身邊,面有愧色,“是我慮的不周到,竟連累了杜家二少奶奶。我本來想着,杜府丫頭陪着謝七小姐過去,阿顯不動聲色的瞧上一眼,這根本就是隱秘不爲人知之事。誰知竟泄露了。”害的杜家二少爺捱了板子,杜家二少奶奶被禁足。

依着魯氏的意思,杜府兩名丫頭帶着流年去看月亮門,卓顯隱在僻靜處偷偷看上兩眼。之後丫頭們再帶着流年回去,人不知鬼不覺的。

流年若是從頭到尾無知無覺,也就罷了。若是覺察到了什麼,也只是心中生疑而己,做不了什麼。要知道帶流年去杜家的是大太太,大太太的親生女兒嫁到杜府,跟杜府是親家。即便流年覺出不對,告訴了大太太,大太太也只能壓下來,總不能質問親家去。

魯氏哪裡知道,流年根本一個字沒跟大太太提,卻對着解語告狀。解語跟杜閣老有什麼不能說的?那是解語表舅舅,譚瑛親表哥。

卓昆幫着妻子想了半天,夫妻二人也沒想到杜閣老是如何得知詳情的,“杜家二少爺不會自投羅網,二少奶奶也不會說,丫頭們哪能見着老太爺?也不會是。難道是做事不隱密,途中被人看到了?應該也不會,西園很僻靜。若是七小姐告狀,怎麼會告到杜閣老跟前的?七小姐一個小姑娘。”

“我只擔心一點,”魯氏歉意看着丈夫,“若是七小姐告的狀,怕是不喜歡阿顯。那可如何是好?阿顯人物出衆,沒有小姑娘家會看不上的。全因爲我處事不當。”這樣鑽穴偷窺的行徑,確是爲人不齒。可這不是自己的本意呀,自己只想讓小叔子親眼相相人,沒想到小姑娘會受了驚嚇。

“這不怪你。”卓昆拍拍妻子的背,以示安撫,“阿顯這親事,爹一直催着,娘娘也催着,全家人都着急。阿顯又必要親眼看了姑娘,是絕色佳人、得他青目,方纔肯點頭。你不想法子讓他偷窺姑娘家,可又如何呢?”

魯氏見丈夫沒半分怪罪的意思,心中感激,“我這心裡,自責的很。好容易阿顯有了看上眼的姑娘家,若因着我處事不當,讓姑娘對阿顯生了反感……”

“這有什麼。”卓昆不以爲意,“親事又不是姑娘自己當家。親事麼,從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阿顯喜歡,爹也同意,咱們央人去探探謝家口風便是。這央的人咱們要想好了,須是有眼色有才幹又和謝家說的上話的。”

魯氏把自己常來常往的夫人太太們想了一遍,尋思着請誰去探口風最合適。這謝七小姐是庶女,也不知她跟嫡母親近與否?她嫡母出自汝南韓氏,汝南韓氏的姑娘,可是出了名的賢惠。

魯氏想了一會兒,輕輕嘆了口氣,“若是娘娘能親口問上一句,這事定能成了。”太子妃親自開口替幼弟提親事,謝家哪好意思不答應?阿顯準準的能抱得美人歸。

“讓娘娘親自開口,不妥。”卓昆連連擺手,“這透着以勢壓人,是萬不得己時的法子。咱們還沒探過謝家口風,或許謝家樂意的很呢,又何必勞動娘娘出面。”

魯氏臉一紅,“夫君說的極是。”自己也太偷懶了,怎麼能遇上一點子小事,便想向娘娘求助?太子殿下才正了位,娘娘正是殫精竭慮經營東宮的時候,孃家人不幫忙就算了,還給添亂?如何使得。魯氏沉下心,細細想着合適去謝家探口風的人選?。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想消極怠工,但是沒事先請假,只好硬着頭皮寫,只寫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