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三 不得不戰的理由

八百人,相對於崇明要塞的面積來說,就是在太少了,李明勳道:“目前來說,江南的情況還算穩定,你立刻接手防務,我會責令陸軍從各地抽調人馬前來,會在五月之前給你編列一支兩千二百人左右的守備營,現在我需要你做的是,五月之前完成要塞的全部構築工作,並且存儲一切要塞防禦需要的東西,所有的物資儲備要以最高標準制定,食物要儲存三年以上,明白了嗎?”

“是的閣下!”塔克圖肅然說道,他雖然對目前江南的形勢還不甚瞭解,但是從要儲備三年食物這個細節來看,這個要塞面臨的危險就不是那麼簡單。

李明勳給塔克圖紙筆,示意他做好記錄,說道:“從五月開始,崇明要塞就要進入戰備狀態,任何人都不得隨意出入,要塞及周邊一里視爲軍事禁區,一切對要塞產生威脅的隊伍,無論屬於滿清、明國還是義軍,甚至於難民,你都有權利開炮,記着,崇明要塞只有軍事作用,不承擔任何接受難民、走私貿易等政治或者經濟活動,與社團有關的來往都必須持有我、元老院或者許長興的手令纔可以進行,無論是誰進入要塞之中,數量都不能超過十人。”

塔克圖快速記錄着,他問道:“閣下,我發現這個要塞處於明國的核心位置,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李明勳的腳跺了跺地板,說道:“在這座小樓的地下室內,存儲着聯合銀行將近四百萬兩的白銀,此地絕不容有失!”

“四百萬兩!我的天,請在進入戒備狀態之前把它轉移走吧。”塔克圖激動的說道。

李明勳搖搖頭:“目前來說,這些銀兩並不屬於社團,轉移需要其他股東的同意,但是我保證,在守城戰開始之前,不會再有這麼多銀兩在這裡了。”

“是的,閣下,我這就安排接手防務!”正在此時,許長興走了進來,塔克圖連忙說道。

“怎麼樣,長興,崇明行政長官區的撤離工作準備妥當了嗎?”李明勳問道。

許長興道:“已經完全準備好了,除了聯合銀行這塊的人,其餘都已經做好準備撤往泗礁山,所有僱員的直系親屬都轉移到了臺北。”

說着,許長興有些失落說道:“很遺憾,我沒有阻止那些人,浪費了大量的糧食。”

李明勳明白許長興說的是米糧貸款的事情,作爲元老院的一員,許長興知道李明勳對江南局勢的判斷,所以按照他的計劃,今年就暫停春荒米糧貸款,因爲在李明勳的判斷中,江南根本支撐不到今年收穫生絲和棉花的時節,但類似的判斷聯合銀行的股東們是不會相信的,導致依舊有近七十萬石的糧食被貸了出去,當然,聯合銀行已經向社團支付了款項,但在銀行之中,社團的元老、議員也擁有大量的股份,這些人的利益卻是受損了。

“不用擔心,長興,你已經做的很好了,這件事會由我來背書,事實上,元老院對你的工作非常滿意!”李明勳誠懇的說道。

實際上,從今年初,清軍南下,聯合銀行就出現了動盪,一些對局勢悲觀的股東要求撤股,一時間鬧的沸沸揚揚,許長興從中虛與委蛇,一方面要求全體股東投票決定,另一方面告知,股本金已經借貸出去,只能按比例退,可能退不到一半。而大部分股東也有了退出的念頭,最後還是許長興聯合林士章,利用東林和復社造勢,公開指責那些想要退股的士紳,說他們想要拿錢回家,準備投降,要做漢奸,實際上,這也是那些人的真實想法,但是被人這麼道德綁架之後,一時間無人再敢提退股的事情。

只是經此一鬧,聯合銀行一時無人再入股,業務陷入了停滯狀態,但是對李明勳來說,保住股本金就已經不錯了。

“好了,不說這件事了,還是談一下最新的江南局勢吧。”李明勳敲了敲桌子,說道。

崇明位於長江入海口,來往的消息極爲複雜,需要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從駁雜之中選取有用的訊息,而如今的局勢是,多鐸已經率領大軍南下,而左良玉則以清君側的名義順流東下,南京朝廷面臨兩面夾擊之中,如今江北是由史可法總督一切軍務,抵抗力量之中除了高傑餘部和劉澤清,就只剩下了從登萊撤回的部分天津兵、東江兵和遼兵,而南京朝廷把大部分的力量投入到了蕪湖,用來抵抗來自左良玉的威脅。

左良玉自稱清君側,麾下兵馬十餘萬,還裹挾了幾十萬丁壯百姓,號稱百萬順流而下,要誅殺馬、阮,自然爲南京朝廷所重視,不僅江北四鎮中的黃得功和劉良佐在抵抗,還把京營調集了過去,而水師更是規模宏大,其中不少是老熟人,統帥北方水師兵力的黃蜚,一起打過崇明海賊的舟山參將,現在的九江總兵黃斌卿和操江提督,誠意伯劉孔昭,還有從湖廣撤下來的各部,而其中作爲李明勳重視的是福建的鄭芝龍部。

一直以來,在李明勳的印象裡,鄭芝龍都是貪財怕事的形象,但是此次支援江南,鄭芝龍派遣鄭鴻逵和鄭彩這兩員麾下最能打的大將,各類兵馬五千餘,戰船上百艘,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鄭芝龍真的出了這麼多人?”李明勳不解的問道。

“是的,閣下,我在崇明要塞親眼看到的,浩浩蕩蕩的一支船隊,不愧是閩海王啊。”許長興無奈說道。

見李明勳無動於衷,許長興道:“鄭家船隊逆流而上的時候,兩岸百姓歡聲雷動,其船隊多爲海船,在長江之中航行不便,不少長江火長、艄公爲其免費導航,皆言鄭氏忠義.......。”

李明勳聽着許長興對鄭家人如此大讚,心中起起伏伏,忽然他意識到一件事,問道:“你似乎在鼓動我參加江南的戰事,對嗎?”

許長興眼睛瞪大,他沒有正面回答:“不,閣下,您已經獲得元老院的全部授權,大陸的一切決策由您專擅!”

李明勳顯然對這個回答不滿意,微微搖頭:“長興,我是在詢問你的意見。”

許長興臉色微變,道:“是的,如果您問我的想法,我會建議社團參與江南的戰事。”

“明知必敗?”李明勳當即問道。

許長興卻非常鄭重的點頭:“是的,即便知道必敗,也應該參與一下,這也是大本營元老院的意思。”

李明勳卻是不理解了,詫異問道:“爲什麼呢?”

許長興長嘆一聲:“閣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啊,您要知道,社團目前控制的近百萬的人口之中,絕大部分來自大明的百姓,華人和土著只佔據了極少的部分,他們就代表着民心,如果社團治下百姓知道我們在江南崩潰之時作壁上觀,輿情洶洶啊!”

李明勳微微點頭:“我此次北上,就是爲了參戰的........,我明白了,你們要的是國難當頭,放下成見,協同御虜,對嗎?”

“不光是我們,江南百姓也在翹首以盼.........。”許長興小心解釋道,他忽然想起一句話,說道:“用某位元老的話來說,就連鄭芝龍都出兵了,我們不會連他都不如吧。”

“鄭芝龍......。”李明勳忽然笑了,從社團崛起開始,鄭芝龍就是社團最鄙視的對象,朝廷也常拿着社團來敲打鄭芝龍,以至於社團內外,一致認爲,社團總歸要鄭芝龍做的好才行,如今鄭家的精銳已經入了蕪湖大營,成爲抵抗左良玉的先鋒,社團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李明勳安靜下來,細細琢磨這件事,以社團目前在江南的兵力和可供利用的軍費來看,確實難以改變江南的崩潰局勢,即便是參戰,也不過是錦上添花,李明勳也一直想,既然改變不了局勢,就不要去改變,留下那些資源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遷徙難民,但是現在看來,這個想法不盡然全對,或許參戰帶不來金錢收益,但帶來的政治影響力就是不可估量的。

“或許我們做不到,但這不是我們不去做的理由。”許長興意味深長的對李明勳說道。

“看來我的計劃要改變了。”李明勳聳聳肩,說道。

按照原本的計劃,李明勳會親率一支分艦隊深入到江陰一帶,暫時護住蘇鬆,以來轉移更多的百姓,二來爲將要崩潰的南京朝廷收拾局面,接應那些潰退的兵馬。但是現在看來,發生在上游地區的重要戰役,社團是絕對不能缺席了。

“如果您爲軍餉發愁的話,我可以從聯合銀行貸款......。”許長興對李明勳的改變展現了極大的興趣,連忙表態說道。

李明勳連忙搖頭:“不,長興,千萬不要!你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戰爭貸款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絕對不能爲沒有把握的戰爭貸款,這不僅有損失社團的信譽,更會打擊天下人對社團實力的信心,只有不斷取得勝利的社團纔會步步崛起!”

“那軍餉.......。”許長興有些遲疑了。

李明勳笑了笑說道:“放心啊,長興,既然我已經選擇加入這場戰爭,就絕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破船還有三千釘,更何況還是積累了幾百年財富的江南之地了。”

見李明勳不願意多說,許長興也不會去問,李明勳從辦公桌中拿出紙筆,開始簽署社團執政官命令,從臺北和大本營大規模的向江南調集兵力,李明勳已經打定主意,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手裡如果沒有砝碼,那就什麼也做不了。

調集兵馬錢糧需要一段時日,李明勳定下了三月底出兵的日期,便是忙碌其他事情去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術移民,這一次,社團可不管自願不自願的了,與其留給滿清,還不如自己帶走。

南京,善工坊。

吉坦然坐在桌前,金絲靉靆(眼鏡)掛在耳朵上,正用小鐵錘敲打着一根細如髮絲的銅線,叮叮噹噹的聲音分外動聽。在吉坦然的身邊的架子上,擺了七八個鐘錶,那鐘錶多是以紫檀木料爲底座,細膩的工雕在上面呈現出琳琅多變的浮色,許多還以象牙鑲嵌,而上了弦的鐘表正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音。

如果細看,就能看出鐘錶上的浮雕多以帆船、海浪爲圖案,底座之上還寫着華麗的漢字,多是艦名,其多以海魚水獸爲主,自然就是社團的一貫作風,而這位吉坦然就是蘇鐘的創始人。

“師傅,楊管事來了,還帶來了許多.......。”門外學徒有些害怕的說道。

吉坦然不耐煩的喊道:“讓他進來,聒噪什麼!”

楊莽推門而去,他的身軀堵住了半扇房門,楊莽早年跟着李明勳去了臺灣,是大本營船廠的工匠之一,隨着越來越多匠人的涌入,楊莽的那點手藝就不拔尖了,好在他資歷僅次於從馬尼拉逃出來的人,又在船廠學會寫字,所以回到江南幫助許長興處理一些買賣事宜。

吉坦然看到楊莽,臉色微變:“你怎生如此不守信用,說了三月中旬定然來,怎麼晚了四天,你看看,沒有你帶來的鯨油蠟燭,我做壞了多少配件。”

楊莽笑了笑,說道:“老師傅,給您賠不是啦,呵呵,別往心裡去。”

吉坦然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弄壞配件也就罷了,你看看,因爲光亮不夠,我的靉靆也是壞了,真是可惡。”

“我定然賠您一件最好的,蘇州薄先生親自制造的。”楊莽說道。

吉坦然眼睛瞪大:“真的嗎?”

他自然知道蘇州薄先生就是大明鼎鼎有名的光學專家,早年曾經爲朝廷打造望遠鏡,擊敗農民軍,現在隱居在蘇州,其製造的眼睛和望遠鏡一樣精緻好用。

“那是自然!”楊莽笑道。

“好吧,那我就不和你計較了,把蠟燭和餘款留下,那些鐘錶你帶走吧。”吉坦然心情暢快了許多,說道。

楊莽一揮手,進來四個人,把桌上的鐘表裝了箱子帶走,但卻拿進來箱子十餘口,顯然用不了那麼多,眼瞧着他們要動自己的工作臺,吉坦然問道:“你這是何意?”

“老師傅,東虜要來了,江南不太平了,您跟我們去臺灣吧。”楊莽說道。

吉坦然道:“不去,不去,我早就跟你說過了,不去臺灣。”

“不去臺灣也罷,那去廣州總好吧。”楊莽道。

“也不去,我就要在這南京!”吉坦然鬍子豎起,坐在椅子上大叫。

楊莽呵呵一笑:“這次由不得您了,您要跟我走,也就走了,不跟我走,我就讓他們把你裝箱子裡帶走!”

“您放心吧,您養在八斗衚衕的外宅夫人和您的小兒子也一併帶走,您喜歡的那隻波斯貓也裝進籠子裡了,您若是死也不去,就請便吧,我也少安排幾個,說實話,薄先生現在已經在香港了。”楊莽把一把刀放在了吉坦然面前。

吉坦然胸脯起起伏伏,連看也不看那把刀,最後央求道:“把鄰居家的楊寡婦給帶走吧,我.......那個........。”

楊莽哈哈一笑,道:“明白了,她的浴盆也一同帶走!”

吉坦然只得跟着離開,不多時,一個漢子走了進來,掏出一個冊子,說道:“管事,名單上的人都帶走了,咱們也上船吧。”

楊莽搖搖頭,說道:“不,我們要留下來,你在南京僱四十個遊手閒漢,把這個名字單上的住址搞清楚,然後安頓在城門附近的客棧裡,等待備用!”

章一七七 日本使團章七二 教子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三六 不歸奴章三五 無恥之徒周延儒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章二零一 態度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三六 印第安全能選手 奔馬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三五 遼西與寧古塔章四十 剪除士大夫章十七 施琅的野望章一六二 加冕爲王 獲得力量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七三 經略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一四一 政治問題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七七 詹姆斯之子章五八 榨取朝鮮的價值章三三四 真正的滿意章四四 教訓皇帝章八十 勤王章二二九 兩件事章二二四 兒媳婦章二一四 全面動員章二四 略地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十四 高徒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七一 兒子們章一九七 更大的意外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三十 戰犯們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兩百 意圖章二六五 過於複雜不好評說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四八 服務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九五 誰是伏擊者章四七零 遠邊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一三一 實力章一六二 英王被困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三三九 靈活的政策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二一一 過關章九 進擊的巡航艦章四六八 父親的提點章一三七 挖牆腳章二三 收爲己用 上章三五零 意外章一零二 滑稽的南非戰場章七 專業章三三九 從頭開始章八三 主力戰艦章七一 失利章五七 出人預料章一二零 兩難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二零五 勾結章五 瀕死章三八三 一種構想章三八 勸服小袁營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一四八 老父親的愛章六八 黃宗羲章三七八 意義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六四 兵力和戰局章一一八 突擊 突擊章九二 大幕拉開章十七 事態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一零五 航線章四三四 挑選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二一八 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