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二 李明勳的條件

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底,廣州。

李明勳乘坐在暖轎之中,在起起伏伏之中查看剛剛由林河派人送來的報告,這份報告來源於社團大本營,主要是大本營這一年來對於北上抗虜計劃的準備工作。

每個人都知道,北上抗虜的最大目的是遷徙至少三十萬難民到社團的各個據點,對於社團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實力暴漲的機會,值得社團把大部分的資源投入其中,大本營爲此準備了多達五十萬兩白銀,二十萬石糧食和以及兩個剛剛完成訓練的新軍營,而社團的大部分航運資源都集中起來,包括一部分海軍艦艇也會投入其中。

看完了一項一項的數據,李明勳心中大體有了數,他知道,這些對於北方那以百萬千萬計數的難民來說是杯水車薪,卻是社團能拿出全部活動資金了。

“成敗在此一舉了。”李明勳嘆息一聲。

“李先生,已經是到了。”外面傳來沈猶龍家管家的聲音,李明勳掀開布簾一看,發現不是廣東布政使衙門,而是一處酒樓。

那管家低聲說道:“今兒不光是我家老爺,還有京城來的一位先生。”

李明勳走下轎子,微微一笑,難怪社團人人傳朝廷招撫之事,原來是有使者來,既然京城來人了,那朝廷總該給自己一個交代了。

酒樓的雅間裡,只擺了方桌,上面擺着火鍋,幾盤肉、菜排在一旁,倒是簡單,陪着沈猶龍坐着的是一箇中年男人,身着紫袍,頗爲貴氣,只是臉上滿是憂色,從沈猶龍對他的稱呼,便知道這位就是如今的大明兵部郎中,沈廷揚。

“這麼說,李明勳的事兒朝廷有了章程?”沈猶龍輕聲問道。

沈廷揚微微嘆息說:“世兄半年前就是上了奏疏,那時鬆錦新敗,內閣暗中操辦與東虜和談之事,便是擱置了下來,然,局勢一日壞過一日,我來之時,孫督師敗於闖逆,而東虜又有寇邊之意,如今這形勢,只要能抗虜擊賊,什麼兵馬又是不能用呢,總要過這難關呀。”

沈猶龍自然明白如今朝廷的局面,闖逆佔領中原,如今又兵發湖廣,大明腹心已經亂作一團,鬆錦新敗,孫傳庭也喪師中原,整個大明朝已經找不出一支可戰之兵了,自然是有什麼用什麼,無論王師、民團還是降賊,但凡能上戰場,無一不用。

“另外,還是想敲打一下鄭芝龍,讓其北上。”沈廷揚漠然說道,顯然對此不報以希望。

其實從鬆錦失敗之後,朝廷連發幾道命令,讓鄭芝龍派軍北上,協助遼鎮水師防守覺華島,保住山海關外最後一個據點寧遠,但是安於做守財奴的鄭芝龍不爲所動,屢屢搪塞,像以往那般出一些軍械糧草了事,沈廷揚此番前來,如果能成功讓騰龍商社北上,便可以給鄭芝龍一些壓力,人家海外僑士都爲朝廷出力了,你這大明將軍總不能置身事外吧,另外也是告訴鄭芝龍,朝廷隨時可以讓另外一股勢力取代你。

沈猶龍對於鄭芝龍並不報以希望,他早就知道鄭芝龍的秉性,貪財又怯懦,敲敲打打也不過能多榨些油水出來罷了。

“天子讓我秘密前來,就是想看看這騰龍商社究竟有多少能耐,又會提出什麼條件,若太爲苛刻,怕也是不許啊。”沈廷揚爲難說道。

沈猶龍自然明白沈廷揚的爲難之處,朝廷雖然有些點病急亂投醫,但還是要顧及顏面體統的,有些喪權辱國的條件,是萬萬不能答應的,特別是如今的聖天子,和歷代皇帝一樣,都是剛烈的性子。

“你莫要憂慮,這李明勳我還是瞭解的,不是那種得寸進尺的人。”沈猶龍寬慰道,正說着,外面響起了管家的通報聲音,李明勳踏步而入。

“這位是兵部郎中沈廷揚沈大人,這位便是騰龍商社的大掌櫃,李明勳了。”沈猶龍起身爲二人介紹。

“小人見過沈大人。”李明勳躬身一禮。

沈廷揚打量着李明勳,見他器宇軒昂,一身正氣,倒不是自己想象的那種海盜頭子似的的人物,心中倒是有了幾分親近,說道:“李掌櫃切勿如此,今天就當是朋友之間私下來往。”

李明勳微微點頭,心道朝廷還是沒有拉下臉面來。

說着,李明勳已經落座,沈猶龍一開始並未切入主題,而是就着桌上的菜品,聊起了一些風花雪月的事情,李明勳並未插話,沈廷揚問:“李掌櫃爲何皺眉不語啊?”

李明勳道:“二位大人可能還未接過消息,東虜入關了!”

咣噹!

沈廷揚手中的筷子掉落,他急迫問道:“從何處入關,又往何處而去?”

“東虜以老奴第七子阿巴泰爲首,統軍七萬餘,於本月初分左右從界嶺口和石門關入侵,於薊縣會師,分兵南下,如今怕是已經進入山東地界了。”李明勳神色冷峻,說道。

沈廷揚直接站了起來:“當真?”

李明勳鄭重的點點頭,沈猶龍卻問:“明勳,東虜入關,你怎生知道的如此清楚,如今塘報尚未到呢?”

實際上,他此次乘坐通報船返回的時候,東虜入關的消息已經傳遞到了大本營,當然消息很駁雜,真真假假,而李明勳自然知道其中利害,也準備好了說辭:“此次社團在關外寧古塔與敵鏖戰,斬獲頗豐,也抓了幾個貴酋,拷打之下,他們便把東虜制定計劃和盤托出。說起來,怕是朝廷現在也沒有我知道的詳細。”

李明勳一邊說,一邊蘸了酒水在桌子畫了一個簡單的地圖,說道:“按照東虜制定計劃,兩路進軍,會師薊縣後,一路南下,不與王師糾纏,在河間府再次分兵,主力五萬餘進入山東,順着運河南下,主攻臨清、兗州,另一路則乘船在萊州灣登陸,謀取登萊之地,兩路大軍是準備繞開魯中、魯西南山地,搶掠整個山東。”

沈廷揚看着李明勳在桌上寫寫畫畫,心中已經把局勢瞭解大概,大罵東虜歹毒。

在此次入寇之前,清國及前身後金已經四次入關,分別搶掠了京畿、宣大、薊北、魯北,可以說出了戰亂頻發的河南,整個北方都被清軍搶光了,北方之地,唯一剩下的膏腴之地就是山東了,當年東虜搶掠山東,多爾袞只是搶掠了濟南等地,而這次,阿巴泰的任務是把山東全部搶光。

而如今大明的剩下的少許兵馬,要麼在山海關固守,要麼分散在中原擊賊,山東之地,也就只有登萊之地尚有可戰之兵,東虜七萬精兵,定然是難以防守。

“山東.......山東.......。”沈廷揚喃喃自語,竟然是說不出什麼話來。

沈猶龍看了李明勳一眼,心道他似乎不像是危言聳聽,但對於李明勳提早得到消息一般,多少有些懷疑。

“明勳,你把局勢說的如此爲難,究竟是爲了什麼啊?”沈猶龍問道,他與李明勳打了不是一兩次交道了,知道李明勳費心周折的介紹北方的局勢,定有所圖謀。

李明勳站起來,鄭重的拜了拜,說道:“二位大人,我沒有什麼歹意,只是讓二位大人看在華夏存亡之際,放下那些無用的手段,你我開誠佈公,儘快讓社團的兵馬北上抗虜!我別的不敢答應,只要我的兵馬出現在山東,東虜就得留下些性命,總不會像前幾次一樣,大搖大擺的來,大搖大擺的走,如入無人之境。”

沈廷揚聽了這話,立刻就明白了,李明勳的意思很簡單,少玩那些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談判手段,雙方都拿出誠意來,但是他有一點不明白,怎麼看也是朝廷求着李明勳,怎麼李明勳這麼積極呢?

“好吧,李先生,存亡之際,本官也就不那般客套了,本官此次前來,就是想要你的社團北上抗虜,聖天子心憂天子,自然也不會薄待於你........。”沈廷揚拋開冠冕堂皇的話,準備說出朝廷的條件,卻被李明勳打斷了。

“沈大人,有一件事我可以事先說明,我的社團不會成爲大明藩屬,我李明勳也不會接受大明的官職!”李明勳當機立斷的說道。

沈廷揚一時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好,要知道大明現在是無錢無糧,能拿的出手的也只有官職一類的待遇了。

“爲什麼?”沈廷揚與沈猶龍異口同聲的問道。

李明勳笑了笑,輕輕敲了敲桌子:“現在當大明的藩屬,可沒有什麼好處,對我是這樣,對大明朝廷也是這樣。”

沈廷揚何等聰明,又經年參與海貿,不用李明勳點破,也就明白了其中意思。

成爲大明的藩屬,最大的好處就是以大明爲依仗,周圍勢力不敢輕犯,便如那琉球,遠居海外,國中民不過三十萬,兵馬不過數千,卻也是可以坐擁日本與南洋通航之利,被成爲萬國津樑,但是這種好處只有大明強盛的時候纔有用,隨着大明衰落,也就沒了依仗,對於薩摩藩控制琉球的事情,大明不可能一點不知道,但實力有限,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倒黴的藩國就是朝廷,從萬曆朝開始就隨着大明與東虜開戰,可是當東虜兩次攻掠朝鮮時候,大明卻無力相助,如今已經成了滿清屬國。

李明勳的意思很簡單,大明朝已經不是那個所向披靡的大明朝了,社團孤懸海外,大明這類宗主國,根本護不住社團。

“那不知李先生想要多少錢糧?”沈廷揚認真的問道,他知道今年初幫着剿滅老家的海賊,李明勳就要了二十萬出兵費,這還是有其他條件的基礎上,而這次抗虜,規模更大,沈廷揚就怕李明勳獅子大開口。

李明勳笑了笑,豎起了一根手指。

“一百萬!這......這實在是太爲難了。”沈廷揚臉色微變,說道。

李明勳擺擺手,說道:“不是一百萬,是一兩!”

“一兩?”沈廷揚與沈猶龍相互看看,沈猶龍問道:“一兩白銀?這是何意,你莫非存了不敬之心,故意侮辱朝廷?”

李明勳說道:“一兩白銀只是象徵性的費用,我也沒有侮辱的意思,有沒有這一兩白銀,差別可就大了,有這一兩,雙方是合作關係,盟友之屬,若無這一兩,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我李明勳成了大明的官員呢?”

二人一聽,算是明白了,這李明勳是用這一兩白銀界定朝廷與騰龍商社的關係。

沈廷揚雖然心中頗感屈辱,但如今朝廷錢糧緊缺,實在也是拿不出相應的出兵費用,如今李明勳不在這方面計較,倒是省了不少麻煩,不過沈廷揚也不是那麼好糊弄呢,直接問道:“先生肯出兵相助,定然有所圖謀,你不要官位權柄,所求何物。”

忽然,沈廷揚臉色凝重,說道:“若有裂土之意,朝廷是決計不會接受的,我大明向來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的土地不會給任何人,不管是東虜還是其他!”

李明勳微微一笑,擺擺手:“我也不要土地,我要的是人!”

“人?”沈猶龍與沈廷揚相互看了看,都是有些不解。

李明勳道:“東虜作亂數十載,流賊作惡二十年,我想請問二位大人,是死在東虜流賊刀下的百姓多,還是餓死的百姓多?”

房間裡一時安靜,只有火鍋裡的湯汁翻滾的聲音,實際上這二人飽讀史書,都是知道,但凡亂世,死於兵戈的人不到罹難百姓的十之一二,絕大部分人是因爲天災戰亂引發的秩序淪喪,戰亂之後,當地失去了穩定的環境,而朝廷沒有錢糧幫助百姓渡過難關,百姓就要逃亡從賊,百姓要麼凍死餓死,要麼從賊被殺死。

“我的意思很簡單,社團目前擁有的土地極廣,那些人與其死於戰亂和飢寒,不如讓我帶走,給他們一條活路,當然我知道恤養百姓乃是朝廷之責,事關朝廷尊嚴,這件事不能公開說,但不代表不能做,我只希望那些願意跟我們走的,朝廷不要阻攔,給他們一條活路吧。”李明勳滿臉誠懇。

沈廷揚與沈猶龍都是臉色冰寒,拳頭緊握,好似受了多大的屈辱,李明勳無法做到感同身受,只能靜心等待着。

“如果朝廷不答應呢?”沈廷揚聲音低沉,問道。

李明勳一拍桌子,斷然喝道:“大明的百姓就這麼該死嗎?你們給不了他們活路,就要往死路上逼!”

沈廷揚一時語塞,悵然不語,沈猶龍沙啞的聲音忽然響起:“不做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此乃士大夫之恥........。”

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一五六 遷徙章三九 錢謙益的橄欖枝章四三 西班牙的應對章二六二 獼猴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三六三 費爾干納章三三八 南美的日本人章一五一 騰籠換鳥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九零 屠城章一六八 勸降寧古塔章七 專業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六三 演講章四四七 女人的手段章十一 釀酒章四六 談判章二十 破局章二九七 與法國合作章二三九 解決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三四 悲慘往事章十一 縱橫家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三七四 新課題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一七五 贈書章七四 馬威章一九六 意外章二三二 迴歸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四二八 下棋章四三 開屏孔雀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八九 達成決議章四七八 囑託章六 勾心鬥角章十八 海盜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章三八 監獄風雲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八六 滿清的應對章五四 鐵鎖橫江章四 破襲章二零四 漸遠章三七七 求情章三六七規矩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三 寧古塔章八零 潘名器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章六一 公車上書章一一六 牛頓的科學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二 結盟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四三七 復冰章一二三 發行公債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二零九 錢謙益,這次水不涼了,請!章七九 荷蘭船章一 程璧章二二一 三皇之戰 決戰章四五七 情況章六一 秘戰章一五零 推動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二三 呂宋謀劃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一七六 機會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二二四 時局章一三四 教育章一六五 背後一刀章八 浮屠章一二二 談判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四二四 最後的歲月 下章七七 洲際貿易船隊 狂歡章三六 甩手掌櫃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一一六 無間道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四一 箇中問題章三七七 招募章四五一 國王與皇子章八一 意圖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二四四 海戰就是個熱鬧章一四三 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