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

事實證明,奧爾良公爵是非常有遠見的,因爲在他們私下決定分割波蘭領土的時候,在西津的一家餐廳裡,李素、威廉父子、雷恩斯特雷德、澤連科也在密謀商議着如何在和談中贏得更多的利益。

“今天殿下表現的相當強硬,但是我擔心緬希科夫會誤會您真的決定和談結束,他只是一個將軍,腦筋未必能轉彎。”澤連科對李素說道。

李素搖晃着手指,很淡然的說:“總理閣下不用擔心,我已經得到確切消息,英法荷三國的使者已經找上門去了,這三個人會讓緬希科夫冷靜下來的。”

這就是在西津進行談判的好處,一舉一動都會被帝國方面監視着。

雷恩斯特雷德在這羣人裡是一個異類,因爲他與其他幾個人不同,與帝國方面的貴族和高官都不存在私人關係,唯一認識的江閒雲,原本負責外交,也能發揮作用,但卻被愚蠢的波蘭人敲破了腦袋,此時還在養傷。

“諸位,我們談正事吧。”雷恩斯特雷德站起來,說道:“顯然我們面臨的局勢很複雜,對手們聯合在一起。”

“請坐,雷恩斯特雷德閣下,這裡不是談判會,可以放鬆一些。”李素點了煙,吸了起來,繼而又說:“他們之間的聯合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我認爲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之間沒有形成共識。”

各國代表神情平淡,因爲所謂的沒有形成共識就是指的瑞典方面的條件太苛刻了。帝國與普魯士、烏克蘭已經形成了共識。烏克蘭聯邦已經確立的邊境線,在李素的直接干預下,這條邊境線很保守,可以說只是包括了烏克蘭族生存的土地和哥薩克領主控制的領地,原本就與波蘭、俄國離心離德。

如此保守的邊境線,被對方接受的可能性還是挺高的。而且澤連科也擁有很靈活的政治手腕,他此行就是要讓烏克蘭聯邦成爲一個歐洲公認的獨立國家,其實疆域再小一點也沒有什麼關係。

甚至於澤連科還秘密建議李素,由帝國出面,向馬澤帕總統施壓,讓他把佔領的俄國領土稍稍放出一些,這樣緩和與俄國的矛盾,讓俄國儘快的承認烏克蘭聯邦。

而普魯士方面正如秘議的四國所猜測的那樣,就是儘可能吞併波蘭的領土,具體吞併多少,視情況而定,威廉父子很現實,他們知道,一口吃個大胖子是不可能的,所以沒有預設什麼底線,操作起來也很靈活。

在威廉父子看來,瑞典人吃了大虧,俄國受帝國脅迫停下擴張的腳步,烏克蘭聯邦是諸多國家的眼中釘,還有波蘭,這個國家必然會更加分裂,日後有的是機會擴張,因此威廉父子已經暗中向李素表示,普魯士會盡可能爭取利益,但絕對不會因爲他們而破壞這次和談。

所以一切壓力都推向了瑞典。

其實瑞典的要求很簡單,恢復舊有的疆域,一寸土地也不割讓。但問題在於,俄國已經半公開的表示,爲了英格利亞和那座聖彼得堡,俄國寧願退出和談繼續戰爭。

雷恩斯特雷德冷着臉說道:“英格利亞必須交還給瑞典。榮王殿下,我認爲這對於貴國也是有利的,一旦俄國擁有英格利亞,那麼俄國的對外聯絡就不受貴國限制了。”

這一點雷恩斯特雷德說的是實話,但爲了阻止俄國擁有一個入海口,是否值得帝國真的進行一場戰爭,還是讓人猶豫的。李素就這個問題詢問過裕王李君威,裕王的意思也比較含糊,他個人認爲是值得的,但是他認爲需要國內的支持。

而與申京通過電報進行了數次討論,御前會議上也形成了兩個意見。

以誠王爲首,認爲可以進行一場戰爭,但前提是,戰場必須在與帝國接壤的俄國地區,也就是說,軍隊必須從西津、鎮北城出發進攻,而不能發起海上遠征,前去波羅的海作戰。

但這恰恰是李素所不能保證的,因爲就在和談開始之前,沙皇彼得已經正式宣佈遷都,宣佈俄國的首都遷往聖彼得堡,只是因爲聖彼得堡現在完全是一個軍事要塞,無法爲俄國政府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所以遷都工作還未成行,但沙皇卻已經在聖彼得堡的小廣場上立下了帳篷,並且表示那就是沙皇的皇宮。

這就是彼得的態度,他認爲沒有海洋窗口,俄國就沒有未來,就算放棄莫斯科,也絕不放棄聖彼得堡。

而御前會議上佔據主流的聲音還是不要進行戰爭,這批人以內閣爲主,並且得到了議院的支持,事實上元老院大部分也是支持的,只不過鑑於公開支持就是與誠王對立,違反了帝國政治均衡的原則,因此無人表態。

和平派認爲,可以用這個爲籌碼,換取其他的利益,比如在國聯問題上是否可以取得更有利的地位,亦或者當英法荷出面調停的時候,讓其出讓一些利益。

當然,和平派認爲,俄國擁有一個波羅的海入海口並不算什麼問題,畢竟那僅僅是一個入海口,想要進入波羅的海,還要先經過狹長的芬蘭灣,四百公里長的芬蘭灣,入口處僅僅只有七十公里,南北都是瑞典的領土,而瑞典和普魯士分列波羅的海南北,俄國出海依舊受到全面的限制。

而和平派還認爲,俄國擁有一個出海口,對帝國還有好處,既然有出海口,就要有波羅地海海軍,而只要建設海軍,對陸軍的投入就減少,那麼直面俄國陸地威脅的帝國所受的威脅也就少了。

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一場有限投入的戰爭可以解決英格利亞的歸屬問題。因此,皇帝也傾向於不進行戰爭,但要把這種事當成籌碼,就要讓瑞典方面鬆口。

“雷恩斯特雷德閣下,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我認爲,現在最冷靜的辦法,還是暫時放棄英格利亞,我想你們可以從立窩尼亞方向獲得補償。”李素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榮王殿下的建議很不錯,值得考慮。”小威廉也進行了表態。

目前來說,威廉父子也不想再進行戰爭了,他們所使用的戰爭經費是來自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期的貸款,雖然手中還有餘額,但威廉父子都認爲,這筆錢花在國內建設上,也比投入戰爭強,等吞併了波蘭在波羅的海的土地,哥尼斯堡與柏林之間就以建設一條鐵路,而前往科隆的鐵路也取得了進展,普魯士非常需要資金。

雷恩斯特雷德說道:“我想國王不會答應的。”

“他會的,沒有我們的支持,你們的戰爭進行不下去。假設俄國與我們之間達成協議,僅僅與你們進行戰爭呢?”老威廉說,但這話裡已經是威脅了,瑞典現在的局勢非常糟糕,如果被盟友拋棄,還要與俄國繼續作戰,或許會亡國。

眼見雷恩斯特雷德神情不悅,一副要發作的模樣,老威廉搶先說道:“閣下,請你相信,這並不是永久的和平,所謂的和平條約,僅僅是停戰協定罷了,不遠的將來,還會進行戰爭,用中國話來說,可以新賬舊賬一塊算。”

雷恩斯特雷德雖然很不高興,但他無可奈何,與這些盟友、準盟友相比,瑞典的態勢實在是有些無奈。普魯士佔領了幾乎一半的波蘭領土,烏克蘭事實上完成了建國,帝國大兵壓境遊刃有餘,只有瑞典。

瑞典的立窩尼亞一度被俄國佔領,此時被普魯士控制,芬蘭地區幾乎全部淪陷了。而瑞典精銳的陸軍已經摺損大半,如果沒有盟友的配合,來年根本無力發起反擊。

瑞典堅持要英格利亞,是必須要盟友支持才能得到,如果沒有不支持,別說英格利亞,連芬蘭都要不回來。

“如果我們失去了英格利亞,哪怕是暫時的失去,對瑞典的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脅。我們需要更多的支持,保證瑞典的安全。”雷恩斯特雷德說道,顯然,他讓步了。

李素呵呵一笑,說道:“那是自然,無論此次和談是否成功,烏克蘭、普魯士和瑞典都會得到帝國的支持,事實上,你們的代表團可以分出一部分來,找江閒雲大人,帝國準備了一攬子的合作方案,從軍事援助到經濟合作,非常全面。”

現在局勢已經很清晰了,一場大北方戰爭讓歐洲已經分裂,正是帝國擴張在歐洲利益的好時候,這些準盟友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雷恩斯特雷德直言說道:“合作是必然的,國王想讓我問的是結盟。”

李素微微搖頭,說道:“很抱歉,我沒有得到相關的授權,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派人去申京談這種事。諸位或許清楚,帝國與歐洲國家不同,在我們國家有一句話叫人無信不立。

一個人尚且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盟約是要以帝國的聲譽作爲背書的。這已經不是我能決斷的了,事實上,裕王也不能。”

在李君威這一次出國的時候,權力是比以往小了的,尤其是西津至申京的有線電報通了之後,重大事務都要請示申京,而直接被收回的權力就是結盟的權力。

作爲負責帝國海外事務的理政親王,李君威其實是有宣戰的權力,但沒有代表帝國結盟的權力。

因爲裕王擁有靈活的道德底線,這讓他處理外交事務時更得心應手,往往可以耍的對手團團轉,但也會讓帝國的聲望受損。以往沒有電報,他可以爲所欲爲,現在已經不可能了。

當然,李素所說的都是理由,實際情況是,帝國根本不想和普魯士等國結盟。別說結盟了,帝國現在連烏克蘭聯邦都沒有承認,還以中立國的身份調停,就是不想在將來瓜分波蘭的罪惡名單上出現帝國的名字。

但李素卻在推動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促成瑞、普、烏三國結盟,若是再加上奧斯曼帝國,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然,李素也不會明說,畢竟現在英、荷、法、奧、俄等國不斷進行戰略合作,誰知道他們之間會不會結盟,一旦出現這樣的聯盟,帝國自然也要組織相應的聯盟對抗。

“雷恩斯特雷德閣下,結盟可是事關整個歐洲,這件事還是要慢慢商議,相信卡爾國王陛下也有足夠的耐心。而我們要討論當前的事務,請問裕王殿下,未來的波蘭王位,應當如何決斷呢?”澤連科不想搶任何人的風頭,反而他喜歡當一個和事佬的角色。

李素說:“沙皇扶持的那個國王死了,而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被俄國俘虜,但考慮到波蘭國王在未來的波蘭政壇扮演這相當的角色,我們不能放棄競爭。發起一場新的競選,重新扶持一位新國王怎麼樣?”

澤連科搖搖頭:“恕我直言,這個建議不好。瑟姆議會的選舉本身就充斥着賄賂和暴力,在如此微妙的局勢下重新進行選舉,無異於進行一場新的戰爭。”

“是的,如果這次實現了和平,普魯士希望和平至少有五年,最好十年。”老威廉也幫腔說道。

李素沒有過多考慮這個問題,而是看向瑞典代表,雷恩斯特雷德則是說:“我們沒有意見,無論是誰當波蘭國王,對我們幾個國家都是仇視的,至少會表現出仇視來。”

三個參戰國都會割走波蘭的土地,仇視是必然的。而澤連科則說:“那倒是未必。”

李素呵呵一笑:“看來澤連科總理有絕妙的建議。”

“最好有那麼一個人,既不會聽從俄國的命令,又能被所有國家接受爲波蘭國王。”澤連科說。

“是誰?”

李素卻是被這話一提醒,明白了過來,他擊掌稱讚:“真是絕妙的建議,總理先生說的是奧古斯都國王吧。”

“是的,正是那個傢伙。他因爲卡爾國王丟掉波蘭王位,但同樣痛恨俄國沙皇的拋棄。”

章六二 洲際貿易船隊 情報章五零三 運河的‘意向合同’章二零四 戰爭陰雲章一零九 波濤起章四五零 脫困章一八八 選擇章四六二 處理結果章一三九 青州章三一 擴大香港租界章四零 ‘煤山大捷’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四二九 結盟吧,親愛的沙皇章七六 解憂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三二 馬吉翔章十五 爭議章一零九 波濤起章十五 爭議章三五二 東方同盟章三八三 不虧章十七 認罪章七三 環印、澳貿易船隊 西澳章七九 大擴軍章七八 搶先章八四 廣州的尾聲章一五七 亂點章十 結論——社團是個怪物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彈章一六零 兌子章二一零 粉絲營銷章四六一 風雨欲來章十二 總督楚尼斯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四一一 麥克司章三九六 菸草章九九 皇家港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六 軍制章八八 學堂章六六 抉擇章三八六 工事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二六二 獼猴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三五零 親授經驗章二八一 調整政策章七五 東國之變章九六 馬來章一七零 藏地遊記 下章一四八 秘密組織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一 進軍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二一一 收買章四一零 一個請求章三五七 計劃章九六 胡女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三六七 安排章一五八 對奧國策章九三 套住國王的繩索章八零 超級戰艦章九 進擊的哈士奇章六二 蒸汽鐵甲艦章五三 洲際貿易船隊 馬六甲章一三三 合作章一四二 登聞鼓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三七 四省會剿章一七一 成長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一七二 藩政章七五 配套體系章二二零 直布羅陀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九八 葉爾羌汗國章九 僱傭軍的覺悟章九七 新盟友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十五 衆生相 下章五十 忠貞營章五零七 南洋民亂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七二 安化公主章三七零 獎勵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三八三 不虧章四五 突然襲擊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六九 分鍋章三五三 東潮起章六九 浙江崩局章六五 進入朝鮮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四一 銀行章一零三 沙皇章五九 家事與國事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