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改制,一開始確實針對的是擁有地方統治權的外藩貴族,但隨着改制的推進,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已經發生了改變。
李君威親自趕往北方,主持了外藩改制,此番活動到了中期就有些變味了,因爲針對的對象不斷擴大。一開始只是針對的外藩貴族,隨後一些地方上風評不好,橫行無忌的內藩貴族也被懲治,之後擴大到了整個貴族羣體。這已經是帝國貴族體系的一次滌盪清洗。
大量的貴族被奪爵、去職、降等、問罪,同時一些擁有進取心,立下功勳的下級貴族和軍官得到了提拔。
這是貴族體系的一次改良,得到了帝國百姓的擁護,也改善了貴族在帝國百姓中的形象。
而外藩改制風潮的尾聲就是對巴格爾、納亞等告御狀的不歸奴進行處置,這也是對帝國百姓的交代。實際上,帝國三十二年春,內疆區改制一開始,納亞等不歸奴的判決就下來了。
對於沒有進行暴力犯罪,或者進行但沒有造成人死亡,且沒有對普通人犯罪的不歸奴。所有罪行進行了赦免,迴歸了自由。
納亞等七人,進行過數次暴力犯罪,有些甚至可以被冠以造反,且造成了大量傷亡。按照法律,一概判處了死刑,但皇帝李君華動用自己的權力,在與帝國最高法院進行商議之後,赦免其死刑,但對其進行了流放,全部發往西津。
唯一留下來的是巴格爾,但明眼人已經知道,他也不會死。
“巴格爾先生,請進,你吃飯了嗎,要不要先吃點東西。”
“你受傷了嗎,怎麼不說話,是不是有人對你嚴刑拷打了?”
在宮門前,是皇子李昭稷帶着幾個弟兄迎接巴格爾,孩子們七嘴八舌,弄的巴格爾有些很不好意思。
“沒有,我很好,多謝諸位殿下關心。”巴格爾對衆人行禮。
“沒事兒,沒事。你知道嗎,老百姓都說你是大英雄呢。”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討論着,帶着巴格爾到了御書房。
“幾位殿下,皇上、裕王爺、誠王爺都在裡面,要談正事,你們不能進去。裕王爺吩咐了,見過巴格爾先生,你們就該上學了,讓卑職送幾位去上學。”侍從官小心說道。
“我們請了一天假。”
侍從官說:“裕王爺說那不算數。”
李昭承拉着李昭稷,招呼其他人:“快跑,去皇伯母那裡,我爹不敢去,快跑......。”
幾個孩子一鬨而散,只留侍從官在門口凌亂。
巴格爾被引入御書房,李君華和兩個兄弟坐在桌前,討論着什麼。三人之中,李君威對巴格爾最熟悉,主動起身:“來,巴格爾先生,來坐吧。自由的感覺如何?”
“一直很美好。”巴格爾微笑說道。
李君威讓巴格爾坐下,說道:“皇上已經赦免了你的罪行,這件事結束了。但皇上有幾個問題問你。”
“巴格爾,你後悔嗎?”李君華問。
“後悔。”出乎三兄弟的預料,巴格爾說道。
李君華笑了:“後悔什麼?”
巴格爾說:“曾幾何時,我與納亞一起做過一些暴力的事,只不過納亞做的比我多,比我過分。那個時候的我認爲,帝國的法律沒有作用,帝國的貴族和高層都是沆瀣一氣的。之後,我認識到法律是有用的,帝國一向擁有法治的精神。而經歷了這一次,我又感受到了皇室的誠意,我後悔當初做的一些錯事。或許我應該早一點來申京。至少陛下和裕王殿下是值得相信的
皇室偉大的不僅是功勳,而且還有人性。”
“我們可以把這理解爲他在拍馬屁。”李君威笑着說。
“我沒有,我說的都是肺腑之言。”巴格爾站起來,解釋說。
“不要激動,開個玩笑罷了。”李君威伸手拍了拍巴格爾的肩膀。
李君華問:“巴格爾,你現在自由了,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
巴格爾猶豫了,在今天出來前,他都沒有考慮過前途。林君弘說:“你的籍貫在北京,我相信,以你現在的威望,很容易成爲一個議員。”
“不,我不想這麼做。”巴格爾立刻出言反對:“我不想坐在辦公室裡,被文書工作淹沒,也不想和那羣富人、豪強打口水仗。我現在只想去內疆區,看看現在究竟如何了。”
“那你可有的忙了。外藩的農奴牧奴剛剛獲得自由,他們有太多需要你幫助的地方。”林君弘說。
巴格爾搖頭:“我爲他們爭取的就是自由和平等,他們得到了,就與我無關了。”
“我聽納亞說,你曾經說過,不歸奴這件事結束後,你想爲工人發聲。”李君威問。
巴格爾點點頭:“是的,我的兄長就是一個煤礦工人,我知道工人的不容易。”
李君威則是說:“現在有一個機會。皇上決定在帝國各地普及工會組織,西津那邊缺少人才,如果你願意去,我們可以爲你安排。”
“我願意。”巴格爾立刻回答。
李君威笑着說:“有條件的。”
“做安全局的暗樁?”巴格爾問。
李君威哈哈大笑:“就你?暗樁這種活你可幹不來。”
“你認識司徒蘭嗎?”李君威問。
“認識,她與我是歸化學堂的同學,給過我很多資助和幫助。”巴格爾說。
李君威說:“人家司徒蘭是京津皮革行業老大司徒家的三小姐,對你可是癡情的很。自你來到申京,四處爲你遊說。不如你把她娶了吧,這個條件怎麼樣?”
“不不不,我們不是.......。”
李君威說:“你認爲是不是已經沒關係了,現在全國百姓都知道司徒小姐對你情根深種,你怎麼能辜負美人之恩呢?”
“殿下,婚姻之事,是個人自由.......。”
李君華說:“當然,裕王只是想當月老罷了,你就當他亂點鴛鴦譜。”
“是個人自由,可是你巴格爾的婚姻很讓人擔憂呀,你這麼些年來,喜歡過一個姑娘嗎?你是把事業當一切的人。總不能打一輩子光棍吧,你找不到一個喜歡的,索性找個喜歡你的。
你做的是正義之事,日後會有很多熱血青年受你感召,但總不能給人一種印象,似你這等大公無私,行正義之事的人都是窮困潦倒光棍一條吧。你既然能接受人家的幫助,肯定不討厭。所以......湊活湊活得了。”
李君華則是說道:“好了,巴格爾,你去吧,裕王只是給你一個建議。他這個人做人有個原則,從不辜負對他有情有恩的女人。”
待巴格爾走後,李君華問:“你說他看出我們的意圖了嗎?”
“當然。”李君威說:“這個人很執着,但不笨。”
不歸奴案給了皇帝一個啓示,那就是底層百姓的苦難很容易得到全社會的支持,而當輿論被引導的時候,任何一個有問題的階層都擋不住這種洪流。
上一次,利用爲不歸奴爭取平等和自由,改制了整個外藩。這一次,用工會爲工人爭取權益就可以收拾那些意圖不軌的資本家。
“別的我就不管了,這姑娘,我要給他撮合成了。”李君威說着就要起身去摻和巴格爾的感情問題,被林君弘攔下了:“還有正事要談。”
自從李君威迴歸之後,他就恢復了理政王大臣的身份,但對於政務,他都是能不參與就不參與的態度。有些時候,連國務會議都不參加,就算是參加,也很少發言。與其說他是理政王大臣,不如說是皇帝的政策顧問,因爲他只有私下的非正式場合纔會闡述一些自己的觀點。而這些觀點最終會變成皇帝的主張。
林君弘說道:“奧斯曼的大維齊爾派了他的兒子做特使前來。意思很明確,要和沙俄、哈布斯堡等國家結束戰爭了。”
“然後呢?”李君威是主管外交和海外事務的理政王大臣,雖說這是他的工作範疇,但具體的工作他可不管,而這件事早就討論過了。
“讓我們協助和談是一個方面。同時也解決和帝國之間的一些爭端。”
“埃及?”李君威皺眉,然後說:“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呀。”
埃及地區的內亂還在持續,但是埃及問題,尤其是帝國在埃及地區扮演的角色問題已經解決。
隨着法國與各國的戰爭結束以及帝國從中撮合,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介入埃及,而他們的目標其實還是蘇伊士運河這條東西方重要通道,想要在其中得到一定的利益。
荷蘭、威尼斯兩國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現在法國也插了一腳。這些國家支持埃及的宗教勢力或者殘餘的馬穆魯克對抗奧斯曼,導致奧斯曼帝國節節敗退。而帝國卻反過來,開始支持奧斯曼,特別是在蘇伊士計劃順利重啓的情況下。
提供低息貸款、協助訓練軍隊、支援先進武器,方法很多,效果也不錯。
“不是埃及,是整個中東,尤其是阿拉伯半島的問題。”林君弘說道,他指了指地圖:“奧斯曼人的意思是,與我們議定勢力範圍,讓兩國再無爭端。”
十幾年前,帝國征服了印度洋上最大的挑戰者,馬斯喀特蘇丹國,並且在與奧斯曼的戰爭中奪佔了亞丁港和奧斯曼在非洲大陸上的土地。讓帝國在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擁有了自己的土地,而這卻是奧斯曼的勢力範圍。
之所以奧斯曼人提出如此要求,是因爲帝國在阿拉伯半島上不斷的擴張。
早些年,帝國對阿拉伯半島上屬於殖民擴張,先是以租借的形式獲得了馬斯喀特港,扶持了一個蘇丹政權統治阿曼地區人和阿曼人,但是很快,帝國就是徹底買下了馬斯喀特。而三年前,阿曼人的一次叛變,讓舊有的秩序被打破,索性取締了那個傀儡政權,帝國直接下場統治當地。
帝國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移民,不斷的往阿拉伯半島移民,並且把原住民遷移走,對於治下的阿曼人,帝國會將其遷移到巴士拉去,那裡是奧斯曼向帝國開放的港口,這些年,開放規模越來越大,帝國已經擁有了在當地投資的權力,而奧斯曼的地方領主和官員的資本也加入進來,讓巴士拉港的工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兩河流域存在嚴重人身依附關係的情況,引入阿曼人就可以爲工商業提供勞動力。
同時,帝國的非洲開發公司和葡萄牙的東非總督區,也願意招募阿曼人去東非工作,以改善當地的人口結構。
帝國選擇重新支持奧斯曼在埃及的統治後,協助其建立新的軍隊,其中很大一方面就是組織僱傭兵進入奧斯曼軍隊體系,這些僱傭兵多是來自阿拉伯半島內陸地區,那些以當劫匪爲生活的貝都因人。
中國人在阿拉伯的增多,和勢力範圍越來越向內陸擴張的情況下,引起了奧斯曼帝國的警覺。
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沒有實力把帝國趕出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但也不想被步步蠶食。阿拉伯半島的內志地區(內陸和波斯灣沿海)丟了也就丟了,可漢志、也門兩個行省可不能丟。說白了,漢志只有十幾萬不受管制的貝都因人,根本就是奧斯曼的負資產。而漢志與也門兩個行省加起來兩百萬人,又有天方教的兩大聖城,絕對不容有失。
在海灣地緣政治問題上,李君華一向相信李君威的判斷。這也是把他留下的最重要原因。
“在亞丁地區,我們可以讓步。我在那裡逗留過,當地的土著很難纏。但是在阿拉伯半島,我們要儘可能的前進,一直到奧斯曼帝國無法接受才停止。”李君威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帝國攻佔亞丁其實不能算對奧斯曼的宣戰,因爲在此之前,亞丁的土著已經發動起義趕走了奧斯曼帝國。而這塊土地雖然在後世貧窮,在十七世紀卻是一個人口衆多的地方,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人口就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