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時局非常混亂,而漢軍在晉西北的根基也不是很牢靠,這對軍事情報的收集非常不利,雖然第五軍的參謀長崔維雅加派了不少人手出動偵察,而且同時威逼利誘地方士紳爲他收集消息,但實際上所取得的效果不是很大,而更令人頭痛的是這些情報本身也時常自相矛盾,令人無所適從。

倪以誠少校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夥在一路逃難的流民之中到達了涇縣。他是大漢軍械糧秣統計衙門佈置在山西境內高級特務,官拜知事郎,領少校軍銜,因爲本人出身傳統的晉商家庭,所以汪士榮在很早的時候,就授意他潛入晉西北,在保德、代州一帶開辦了幾個小私窯,平時就以煤焦商人的身份爲掩護出去活動,在這一、兩年裡,他不僅牢牢站住了腳跟,而且還和當地的僞清地方衙門拉上了關係,爲漢軍朝廷輸送了大量重要情報,不過這一次因爲蒙古軍的突然入侵,他之前的許多努力因爲僞清統治的崩潰付諸流水,而之前煞費苦心建立的情報網絡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受到了北京方面的嚴厲訓誡,這次他冒着極大的風險回到保德那邊打探消息,也正是爲了戴罪立功。

他的到來令趙良棟和崔維雅非常高興,因爲蒙古軍一向奉行焦土戰術,而且又是全騎兵,部隊機動靈活,所以漢軍方面的偵察行動收效甚微,直到現在,趙良棟除了知道準葛爾東路軍的大致兵力之外,其他具體狀況幾乎一無所知。所以倪以誠剛剛入城通報,趙良棟就立即在自己的中軍大營接見了他。

“卑職軍統倪以誠,拜見趙軍門、崔軍丞!”踏進溫暖的營房,倪以誠看上去很狼狽,因爲混在難民中行動的關係,他的髮簪上灰濛濛的盡是泥土,穿着一套破爛不堪的短襟大褂,腳上草鞋上被泥水凍得死硬死硬,皮膚青白開裂,生滿了凍瘡,身上也隱隱散發着令人噁心的臭味。

“免禮!”趙良棟把一塊劈柴仍進火堆,砸得暖盆火星四溢,摩擦着手掌站起身來,“個驢日的天,倪少校受苦了,來來來,過來烤烤,咱們慢慢說話!”他一回頭,吩咐自己的親兵道,“去,搞點燒酒,再給倪大人找套衣衫!”

倪以誠感激涕零,趙良棟的軍銜雖然只比他高兩級,但卻是漢軍之中獨當一面的大將,是在主公面前都夠得上分量的人物,這麼親切的舉止,確實令人心中暖和。

“倪大人莫要客氣,咱們趙軍門向來沒什麼架子,”崔維雅放下毛筆,呵了呵凍僵了的手掌,自嘲般笑道,“你若是推三阻四,那也不象咱們吃糧的軍漢了!”

倪以誠朝崔維雅投去感激的一眼,側着身子坐下,對趙良棟拱手道,“稟軍門,卑職此來,正是要回報韃子的軍情!”

“那好,本將也正好有事要請教倪大人,”因爲不在一個系統內,趙良棟對倪以誠很客氣,“倪少校從剛剛從北邊過來,可知韃子軍力如何?!”

“很是不少,回稟將軍,準葛爾的東路軍一共一萬五、六千騎,其中分爲兩部,一部是大漠的回回兵,主將姓賽,好象叫什麼‘賽義德’,麾下約八千多人;而另外一部則是新近臣服準葛爾的漠北蒙古咯爾喀騎兵,主將叫‘把咂穆爾哈喇刺’……”他笨拙的發着這個音節,搖頭笑了笑,“……不過咱們老百姓都管他叫‘八刺’,他就是這東路軍的主將,麾下也有約莫七、八千騎兵!”

“有大炮沒有?!”

“有的,不多,”倪以誠皺起眉頭,仔細想了想,臉上露出一絲慚愧,抱拳道,“趙軍門恕罪,韃子對大炮看得很近,甚至連投降他們的‘新附軍’都看看不到,咱們軍統的弟兄都走不近,所以也一直探不清具體數目,不過聽說也不是很多!”

“那漢奸兵的情況咋樣?!數目多不多?戰力如何?!”崔維雅走下案來,湊到火邊坐下,關切的問道。

“投降韃子的‘新附軍’很多,總數約莫三、五萬人,”他笑了笑,擺擺手道,“不過他們不是原來的清軍就是山裡的土寇,還有一些是打散了的義軍,當兵的不是被迫上山的流民就是裹挾而來的壯丁,是打不得仗的!”

“打不得也有三五萬人哪!”崔維雅搖頭道,他不太同意倪以誠的看法,“螞蟻多了還咬死大象,這麼多人朝陣上一堆,即算伸着脖子讓咱們砍那也夠嗆!”

“崔軍丞有所不知,蒙古人這纔來了多久?哪有幾個漢奸兵是甘心爲他們賣命,這些綹子之所以投靠他們,也無非就是應個景,靠着他們狐假虎威,好多找老百姓搶錢糧罷了,”倪以誠笑道,“亂世之中,兵丁可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您看着罷,若是韃子們真要逼他們上陣拼命,我看不用咱們過去打,這夥子牆頭草自己就會譁變!”

趙良棟點了點頭,沉吟道,“若我是韃子主將,也是不敢叫他們上陣的,這些人只能用來守守城寨,押押糧餉罷了,不是中堅主力,沒有經過陣仗,恐怕大炮響得一響,十停人馬死得一停他們就會逃跑,沒得自己亂了陣腳!”

崔維雅搖頭道,“大人有所不知,卑職最近嘗翻閱元蒙史書,這蒙古韃子最喜歡任用降兵攻城,反正不是他們的本錢,用來消耗敵軍的箭石炮子也是無妨,死了也不心痛,我怕他們還是會用這一招?!”

“老崔莫要想左了,這降兵又不是木頭人,他叫拼命就拼命麼?”趙良棟從鼻子裡哼了一哼,“若是他們兵威極盛,降兵震懾,方纔有可能如此,可這葛爾丹算什麼玩意?!嘿嘿,若他真敢用這個戰法,老子架上大炮,騎兵衝得一晌,一道詔書就能把他們拉過來,”他冷笑道,“若是敵軍主將是這種笨蛋,那這仗也就輕鬆得緊了,韃子們儘管等死罷!”

崔維雅不敢爭辯,垂頭默然,倪以誠陪笑道,“軍門明鑑,卑職也是作如此設想,我大漢此時如日中天,立國以來未嘗一敗,而女真韃子和科爾沁都不是對手,他葛爾丹其實也算不上什麼的,”他頓了頓,拉開話題道,“卑職這些時日從德州一直走到涇縣,一路上多方查探,也算是有些收穫。自從咱們大漢攻下涇縣之後,韃子們大爲驚恐,目前大隊人馬已經從保德、代州一代出發集結,準備圍攻涇縣,據咱們軍統的弟兄們打探,這次韃子除了在代州府城留守了千多人之外,幾乎傾巢而出,馬步大軍約莫有四萬六千之衆,其中精銳鐵騎約一萬五千,其他的都是漢奸軍,據咱們混在新附軍裡的內應走報,韃子似乎準備兵分三路:一路走錦萍,一路走鐵嶺,一路走紫羅,然後在竇村、東冶、臺懷一帶集結屯聚,然後就因該是要圍攻涇縣了!”

趙良棟意外的看了倪以誠一眼,心中確實沒有想到此人居然搞到了如此詳盡的情報,當下半信半疑的道,“消息是否可靠?!”

倪以誠搖了搖頭,老老實實的道,“不知道——咱們的細作都是小兵,所聽到的也大多都是軍中流言,委實不知道是真是假,”他稍稍遲疑,繼續說道,“不過細作說雖然他們一路進軍,但官道上走的卻都是漢奸步軍,從來沒有看到過韃子的騎兵,也不知道韃子主力躲到哪裡去了!”

“韃子也忒狡猾!”崔維雅冷笑道,隨即對趙良棟拱了拱手,“將軍,依屬下之見,咱們應不變應萬變,儘管加固城池,屯聚糧餉,然後飛馬傳報主公,請後續大軍加快行軍,只要咱們大軍一來,屆時泰山壓頂,韃子們還能有什麼花樣?!”

趙良棟撇了撇嘴,沒有理會自己的參謀長,朝倪以誠道,“倪大人,現在那些漢奸軍走到哪裡了,還有多久到達竇村、東冶、臺懷一線?!”

“卑職是昨日寅時收到的消息,那時他們還在鐵嶺以西百多裡外,”倪以誠捏着指頭,盤算了一會,“他們若要走到竇村那塊,應該還要兩天!……”

話未說完,營房外面忽然腳步急響,一名親兵輕輕敲了敲房門,大聲道,“稟軍門,騎兵旅有緊急軍情來報!”

趙良棟臉色一變,急忙起身出門,崔維雅和倪以誠愕然對視,馬上跟了出去。

“啓稟將軍,韃子殺過來了!……”這名騎兵神色惶急,漂亮的軍服上滿是污垢和泥漿,頭上胡亂纏着幾塊破布,鮮血尤不停的滲落下來,沒北裹進去的半邊臉彷彿是被什麼東西敲了一棒,青紫腫脹得象一根茄子,這時見趙良棟眼睛一瞪,神色之中殺氣騰騰,他急忙跪倒,顫聲道,“……卑……卑職職是騎兵旅三營長的親兵……”

“騎兵旅怎麼了?!”趙良棟盯着他的頭頂,冷冷的道,那騎兵略略定了定神,隨即抱拳道,“回稟將軍,半個時辰之前,韃子騎兵突然殺到,洗了咱們三營和四營的營盤……敵軍人多勢衆,咱們旅長叫我來找中軍求援!……”

趙良棟眉頭一皺,咬了咬牙邦,大聲發令,“吹號,備馬!!”他轉過身來,對倪以誠冷笑道,“倪大人,你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