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皇帝:誰還不是個老人?

第908章 皇帝:誰還不是個老人?

沒等文綿綿問清楚她的大黃牛回來的越來越晚的原因,夏生歌和姜淑兩人先一步找到了文綿綿,說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好些地方從去年九月到現在是滴雨未落,今年的春日又是這般熱,欽天監接連幾日夜觀天象,說怕是有水患。”

“朝廷上下都在忙着做準備,我們慈善會也想着再多囤積一點糧食,說不定用得上。”

“昨日開始對外採買才發現糧食的價錢比去年此時漲了三成。”

夏生歌憂心忡忡,糧商對年頭好壞的把握非常的精準,這個時候出現集體漲價,說明在糧商的心目中,今年的糧食十有八九會減產。

文綿綿沒有經歷過荒年,沒有親眼見過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慘狀,但不影響她知道災年帶來的後果。

“既是準備糧食,那就不要侷限於米麪,只要是能吃的東西都是可以的,也不要想着去買那些好的,次等的也可以的。”

“買一斤中等米的價錢可以買到三斤的黴米碎米,我覺得可以買入糧商手裡那些壓箱底的碎米。”

她出的這個主意夏生歌兩人都震驚了,“這樣也行?”

他都還在煩惱城中就出現了零星不和諧的聲音,說他這個當皇帝的福澤不夠深厚只能庇佑京城這個地界。

文綿綿知道她們的擔憂,“若是其他的自然要買的好一些,但這次我們面對的可能是流民,是難民。”

文綿綿感覺自己猜到了真相,很是忐忑。

皇太后不用午飯可是大事,皇帝第一時間就去看望,此時皇后也在,正在勸說太后用飯,太后那是不予理會,擡眼瞥了皇帝一眼又垂下了頭,等皇帝一開口皇太后就說了,“也沒什麼大事,這人老了就不中用了,不過是混吃等死,多吃一頓少吃一頓有什麼大不了的?”

夏生歌趕忙替她解釋,“啓稟父皇,六弟妹向來敬重父皇,定然不會生出什麼不滿之心,是兒媳想要將小火苗送到六弟妹府上,六弟妹這纔想着請了皇祖母去府中小住,順便幫着看幾個孩子,此事是兒媳考慮不周,和六弟妹無關。”

她問了這問題,不等回答又繼續說了,“後輩有後輩的事,再孝順的兒孫也不能說一得閒就能陪着自己,人活着是希望被需要的。”

皇帝那不滿的目光看向了她,“太后昨日午膳和晚膳都沒用。”

他是皇帝他就不空虛嗎,他就不需要天倫之樂嗎,他就不想看到小孫孫在自己跟前跑鬧嗎?

省得父皇每次都對六弟妹有意見。

查探的人很快就抓到了說這些話的人,是原來北襄的人,北襄的人這麼說不奇怪,畢竟都被滅國了還不允許人家說幾句?

文綿綿笑着說要去請了皇太后來幫着看孩子,夏生歌笑道:“那不如我們一起請?”

皇太后冷笑,這次眼皮子都沒擡,“皇帝思慮的周到,就這樣吧。”

“皇祖母想到我府上不過是我覺得府上熱鬧,小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我們的歡喜,他們歡笑或者吵鬧都讓人稀罕,皇祖母坐在搖椅上曬太陽,眼前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瞧了讓人高興又覺得自己都年輕了起來.”

皇帝沒好氣的看向她,“那小子對朕的眼,也稀罕朕,朕讓你多就將他帶進宮來你每次都答應的乾脆,從來不做。”

說着起身,“皇帝去忙吧,我頤養天年去了。”

文綿綿覺得冤枉的要死,她哪裡給他臉色看了?

“一斤上等米勉強能養活三口之家一日,同樣的價錢換成三斤或者五斤的碎米,就能養活九口之家一日,能多養活兩倍的人。”

這還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今日擺明了就是想要將她當成出氣筒吧?

她們都很珍視慈善會的名聲,採買的東西就沒有買差了這一說,“要是讓人知道我們買碎米,只怕是唾沫星子都要把我們淹死。”

等文綿綿見到皇帝的時候,皇帝沉着臉再看摺子,她也不敢說話,只是罰站的地方從門外挪到了門內。

這話一出皇帝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在一旁坐下,“今日老大媳婦幾個都進宮來說要接了母后到老六府上小住,請母后幫着照看孩子。”

“藏書樓有個常青會,第一次辦的時候還沒多少人,現在好些老人爲了能加入進來主動給藏書樓捐贈書本,聚會的時間也從原來的一月一次變成了每月兩次,每次辦的時候所有人都會來。”

進宮的時候還沒散朝,本想去鳳棲宮請安,必安說了,“皇上請您在這裡等着。”

老老實實跪下的她也不說話,她最小嘛。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裡面的人魚貫而出,一個個耷拉着腦袋,華旌雲也是擔憂的看着他的小王妃,覺得他們兩口子真的是太難了。

文綿綿表示解釋不清楚了,人家想要在你身上撒氣,你是說什麼錯什麼啊,還不如不說。

許是皇帝也覺得自己這個行爲不合適,也沒聽說哪家的老公公會直接說兒媳婦的,心裡多少有些後悔,但等了半天也沒等到誰要給她個臺階下,自能自己下了。

夏生歌說接下來可能會很忙,“我把小火苗送到你這裡來,辛苦你幫我看着。”

又說他好殺伐這才天怒人怨,上天要懲戒他。

夏生歌和姜淑當場就跪下了,文綿綿左看右看,說實話她真的很少跪,她不習慣。

姜淑也贊同,就這樣妯娌三人第二日就一起進宮去了。

“父皇,以上是我愚見。”

姜淑也說要把的她的錦兒送過來,“有蔓蔓在,孩子們也開心,你都不知道,錦兒在家總是鬧着要找蔓蔓玩兒。”

覺得自己發揮的挺好的文綿綿說完後眼巴巴的看着皇帝,心想着現在應該不生氣了吧?

哪裡曉得一眼看去不僅還在生氣,還生大氣了。

“知道朕爲什麼讓來?”

“怎麼,是怕朕保護不了修睿?”

“還有什麼是你不敢的?”

皇帝

他就曉得他老孃要鬧。

皇太后淡笑了一下,“喂孩子有乳母,帶孩子有一衆嬤嬤,還有一羣丫頭小子伺候在側,我就是幫着看兩眼,看來皇帝是覺得我真的老了,看兩眼都會累着,往後我這眼睛還是不要睜開好了。”

“下了鍋熬成粥就是飯,能活命就成。”

皇帝的一腔怒火就朝着她去了,“說你兩句你還敢給朕臉色看,你好大的膽子,是不是篤定了朕不會罰你?”

妯娌三個恭恭敬敬的起了身,老實的不得了,很快就轉身出了宮,這頭三人剛出了宮後頭皇太后就曉得妯娌三人來接她不成還被斥責的事,當日就沒用午飯。

“那些老人們聚在一起回憶年輕時候的歲月,回憶他們策馬揚鞭,回憶他們酒後潑墨揮毫,而後又拐着玩兒的炫耀兒孫,或是吹鬍子瞪眼或是放聲大笑,那場面一點都不比年輕的公子姑娘聚會熱鬧。”

妯娌兩人對視一眼,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姜淑開口,“你的意思就是銀子要最大可能的利用,救助更多的人。”

文綿綿眨了眨眼,“父皇以爲是我和兩位嫂嫂想請皇祖母出宮的緣由?”

但現在是什麼時候,這些話又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他當然明白,因爲她說的,他也想要。

“平日裡你請你皇祖母去小住就算了,現在居然還讓她幫你看孩子,你那府中沒有能看孩子的人?”

“母后,你現在是該要頤養天年的時候,兒子是盼着母后能長長久久,孩子們本就吵鬧,再一多就更吵,影響母后休息。”

“是挺愚的。”皇帝自然不能主動的說出心中的想法,只能迂迴的說了,“修睿會喊祖父了。”

批閱完摺子的皇帝有些煩躁的揉着眉心,端起茶水又放下了。

“兒子怕累着母后說了她們兩句。”

文綿綿默默嘆氣,這是要準備收拾她嗎?

原本以爲很快就能得到皇帝,沒想到人是等到了,可皇帝是帶着一羣人回來的,其中就包括她的大黃牛,夫妻兩人眼神交匯,也不敢通個消息,華旌昌和華旌勝也看了她一眼,但很快就跟着進了御書房。

“什麼是流民?”

“他們無可奈何之下遠離故土,路上缺吃少喝,有可能還得要拋妻棄子才能活到這裡,求的是能夠活下去,不是這裡有什麼大魚大肉等着他們。”

皇帝瞪了她一眼,“你又想說什麼?”

皇太后走的乾脆,連後背都充滿了怨氣,當晚上皇帝有得知他的老母親又沒吃晚飯,心裡很是窩火,賭氣不去管她。

但兩個當嫂嫂的都跪了,她能怎麼辦,她膝蓋上沒有黃金,跪就跪吧。

文綿綿的話一開了口就停不了嘴,很想和皇帝普及一下老年關懷這一塊的內容。

“罷了,都起來吧,以後心裡都要記着老人一些,別遇到事了纔想着還有老人在,回去吧。”

她的意思皇帝明白嗎?

姜淑也在這個時候開了口,表達了和夏生歌同樣的意思,皇帝哼了一聲,“有事就想着請老人幫忙,過好日子的時候怎麼沒想到請了老人一起去?”

聞言文綿綿笑的了起來,“還會叫爹爹、父王、愛娘。”

文綿綿老師搖頭,誰知道您老人家心裡想什麼喲。

原來他們什麼都知道,只是沒想到把這個事放到他身上!

他難道不是老人?

雖然聽在耳道里是‘豆腐’,但有什麼關係呢?

文綿綿表示就是這個意思,什麼時候做什麼樣子的事,面對大量的災民就需要大量的糧食,當然是能下鍋都要下鍋,還管什麼品質好壞?

只要吃了不鬧肚子就行。

最近的皇帝心情不大好,今年沒立春京城就下了幾場雨,百官都在拍皇帝的馬屁說什麼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那時的皇帝還在樂呵呵的盤算等着國庫充盈,他還有好幾樣事要做,結果很快就傳來京城外好些地方滴雨未下的事。

皇帝哼了一聲,“你祖母什麼年歲了,她現在就應該頤養天年,如何還能像以前一般勞累?”

皇帝

“你這是在賭氣?對朕不滿?”

“我祖父說他不怕老,就怕老了就沒了用,沒有人需要的時候就只能陷入無盡的孤寂。”

次日一早文綿綿剛起牀必安就來了,讓她進宮去一趟,悄聲給她說了,“皇太后和皇上鬧了脾氣,昨日午飯和晚飯都每次,皇上心裡擔憂的很。”

“可以說年輕人需要的,他們也都需要,畢竟他們也曾年輕。”

好端端的就成了暴君,誰能受得了?

這事讓他十分窩火,要知道那是回回有什麼天災人禍都是他這個皇帝失德,他到底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一聽三個媳婦要接了他老孃出宮幫着看孩子,心裡頓時就不高興了,“太后年事已高,你們不思怎麼盡孝,還琢磨着怎麼請了她去幫你帶孩子。”

“餓極了樹皮草根都吃,有碎米吃很不錯了。”

“父皇是不是以爲人老了就應該每日什麼都不幹,吃吃喝喝,曬曬太陽看看飛鳥?”

文綿綿搖頭,“不敢。”

見她願意聽,文綿綿鬆了口氣,開始娓娓道來,“人都是怕老的,我們誰也抵擋不住歲月的流逝,但老了要怎麼辦呢?”

不消片刻書房裡就傳來皇帝大聲斥責的聲音,也不知道在罵誰,反正挺厲害的。

“你祖母離的那樣近,不能看?”

文綿綿明白了,皇帝是覺得她勞累到了他母親,他不高興。

伺候在外面那些內侍全都縮了脖子,就被怒火波及。

你不說我不說,大家全都當了啞巴,皇帝眉頭緊蹙,“老六媳婦說話。”

文綿綿搖頭,“父皇教訓的是,我們遇到事不應該總想着麻煩老人,以後不敢了。”

這一點文綿綿是無奈的很,老實的交代,“您是沒聽到外面怎麼說我們夫妻的,說我們爲了巴結您那是無所不用其極,不到一歲的娃娃都被我們利用的透徹。”

“還說我修睿生來就是人精。”

“豈有此理!”皇帝當場就怒了,說老六兩口子是該的,畢竟這兩口子都欠收拾,但居然敢說他的小孫孫,簡直不可饒恕!

“必安,派人去好好的給朕查查,誰膽子那麼敢編排朕的皇孫。”

必安趕忙就去吩咐了,要知道他也特別稀罕小皇孫,每抱一次就多一點稀罕,敢說小皇孫的壞話就是說他必安的壞話,非得讓那些人知道知道得罪他皇帝近侍的嚴重後果!

(本章完)

第504章 老六媳婦天真爛漫?第110章 果真是個小烏龜第644章 一個比一個無恥第375章 妹子,你要淡定第785章 表嫂,帶着我一起幹吧第716章 第一次嚴厲說話的文綿綿第403章 老六啊,你成長了第692章 你和劉闊遠怎麼回事第143章 該要跪着道謝第718章 慶陽走的是死路?第891章 準備長期和老人爭兒子第556章 爭獻殷勤的太醫第561章 收穫民心的皇帝第1068章 深受皇帝的思想荼毒第522章 這就算收買了人心?第783章 這戲唱的太過逼真第877章 末將是真的老了第229章 撞到槍口上的安北王妃第738章 文綿綿:哪個混蛋要害我第481章 樑家姑娘得償所願第1067章 都在緊急嫁娶第870章 文書勉:還沒回就和皇帝吵架第187章 關二爺知道了會生氣吧第384章 楊巡撫的心爛完了第108章 意外的收穫第650章 腦子就像開了閘第786章 華旌雲:就是要貼貼第893章 文書勉走了狗屎運第164章 姑娘,王爺的信又來了第332章 送子觀音住她家第366章 放心,我不能壞了你的事第754章 他和他的大將軍都老了第987章 王妃要辦杏林院?第915章 我有沒有說過我很愛你第50章 二哥她真的可以嗎?第724章 東樞之行的目的第935章 王妃和地府人有往來?第454章 報館離不了王妃啊第679章 水深火熱的兄弟六個第195章 開始瘋狂補課的日子第899章 北襄的五百萬到了第90章 他是挺有錢途的(二更)第552章 劉闊遠悔不當初第1096章 以爲是情種,結果是工作狂第67章 最佳冷飲子大比第426章 這個斷袖是個智障?第878章 張老將軍要不行了第547章 好像發現了商機第1051章 要不找個繩子拴在一起?第612章 皇帝發達了(加更)第597章 心裡有不好的預感第245章 你應該叫我一聲姨母第917章 皇帝:血贏大將軍上千兩第543章 皇帝心思很難猜第166章 所謂智謀就是直接開罵(第二更)第297章 眼看老六一步步做大第538章 安南王爲商部尚書?第48章 小女子的事,我管不了第753章 應該再給二飄燒點紙第397章 有感覺被噁心到第832章 神武紅衣炮之威第332章 送子觀音住她家第528章 華旌雲敢擠兌老岳父第646章 文書勉:幹得漂亮!第1114章 要不我們一起跑路?第708章 皇室當年的醜聞第973章 我能替太孫捱揍第167章 小丑竟是她自己(第三更)第693章 劉闊遠願意當贅婿第475章 二飄說她要生一窩豬第128章 華旌雲:大家習慣就好了第357章 給祖母和母親一個面子第589章 吊車尾高中也是高中第920章 胖修睿有社交牛逼症第228章 驚的她差點掉了眼珠子第707章 心有堅持的松林夫人第607章 高門貴婦VS商戶女眷第401章 龐大的隊伍抵達京都第500章 王妃這是來者不善第489章 變了的林若璋第707章 心有堅持的松林夫人第536章 大家一起求情第855章 填坑的送錢來了第437章 去吧,去分散皇上的怒火吧!第1097章 最難管的小老三第1057章 他是王爺,我也是第771章 妯娌接連發難第99章 我是好相處的小姑子第610章 我就多看了一眼第640章 文書勉:賢婿嘴上無毛第179章 年貨節正式開市第354章 張老將軍的風光第278章 我在你心裡很重要啊第466章 付禮這是遭報應了啊第1章 讓皇子沖喜第771章 妯娌接連發難第798章 給靈果吃一張大餅第848章 一點都沒有被安慰到第97章 你倆也太狂野了(四更)第75章 老夫人變化頗大(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