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誣陷

“恩”如鄭和下西洋,到了哪一地都從沒有將此地佔爲己有的意思。這就是儒家思想。和歐陽主張的資本制度建設有很大沖突,資本就是擴張和掠奪。要說歐陽也覺自己不仁義,但是現在談仁義,將來就沒談仁義的資本,不趁地球村建立前多幹壞事,將來就會被別人幹壞事。如趙匡胤就看見些未來的發展,想要先下黑手把党項人一鍋端,只可惜是後代不爭氣。寄希望到一兩個明君身上,倒不如規範制度。任重而道遠啊……

趙六道:“我看,除非換個混蛋來,否則不可能談的下來。”

王五疑惑道:“他們還不夠混蛋?”

趙六笑道:“我說換個混蛋換大人來談。”

“你們別說,就算是混蛋來,這靈、永樂要是不拿回來,還得打。即使這路打敗了,還要派另外的兵馬。而今朝廷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不拿回這兩州是不會罷休的。”歐陽道:“我琢磨着党項人也懂這個意思。他們現在是坐地起價,等着我們落地還錢。這邊談着,那邊等着結果。一旦韓將軍被滅,我們這邊也沒什麼好談的。如果韓將軍進了興慶府,再假惺惺的把靈永樂還給我們。”

王五道:“這談不談的似乎就看韓將軍那路。”

“當然,在計劃中。韓將軍本來就是最關鍵的一步。他的成敗關乎整個戰局。”

……

這樣的談判註定沒結果,下午雙方進行了詩詞探討,歐陽沒實力但皮厚,剽竊了這一兩年宋人做的詩詞,反正又沒版權責任。最後雙方商定,三天後在同一地點再次舉行會談。歐陽沒想到是,回去後迎接自己是劉邦昌陰霾的臉色。

“歐大人這是從哪裡回來?”

歐陽下馬笑道:“打獵。”

“怎麼是空手打獵,獵物又在哪?”

歐陽正色道:“我大宋仁義治天下,怎能對生靈下狠手?”

劉邦昌問:“你不是打獵嗎?”

“是啊”

“空手打獵?”

“我大宋仁義治天下。”

“我……”劉邦昌感覺對方當自己是傻子。一甩袖子怒道:“歐大人,別以爲本欽差不知道你在幹什麼。你也許不知道吧,那個吳巴達在我手上。”

一邊劉錡苦笑輕輕點頭。歐陽看劉邦昌問:“那吳巴達現在在哪?”

“自然是在本欽差衛隊保護之中。歐大人想殺人滅口嗎?”

“劉將軍。”歐陽怒道:“你可知罪?”

劉錡無奈道:“不知。”看來自己要被黑鍋了。不過劉錡大方,誰讓這傢伙是在自己人眼皮下逃出去的呢。

“吳巴達殺官欲投西夏,怎能還讓他潛逃在外?”

劉邦昌忙問:“什麼意思?”

“劉大人不知道?這吳巴達乃是劉將軍麾下一個兵丁,前幾日私離攏縣去了西夏軍營。回來後被我等拿了下來詢問。但沒想此人身手甚好,一個夜晚殺了看守的校尉逃竄。劉將軍快馬帶人追到了西夏軍邊,纔將人抓回。”

“胡說。人家明明是西夏的和談使節。”

歐陽不理會道:“劉將軍,我以監軍身份命你,火速將叛逆吳巴達就地正法,以正我軍士氣。”

“是”劉錡喝道:“召集親兵衛隊。”

“是”三個親兵衛隊長立刻上馬召集人手。

劉邦昌怒道:“爾等想殺人滅口?”

一直沒說話的李漢悠悠道:“劉大人,歐大人乃是皇上親點的監軍。莫說是一罪卒,攏縣內外幾萬人,說殺都可殺得。來人,吩咐欽差衛隊不可擅動,否則以同犯論處。”欽差加監軍比欽差多了點點權利。

“是”李漢衛隊立刻上馬。

“哼”劉邦昌怒道:“本欽差定然如實稟告皇上。告辭”

劉邦昌一走,歐陽朝李漢拱手:“謝謝老哥。”

“謝我?不用,我這是在幫自己。你私扣和談使節,我也難逃其責。現在只要把吳巴達殺了,一切都沒有證據。皇上也不會不袒護你我,而你和劉將軍又是在冊的功臣,此事定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劉邦昌做不起文章來。不過……”李漢道:“恐怕回頭你這個和談欽差的名頭可就沒了,朝廷必然立刻派和西夏接洽。你的如意算盤可就打空了。”

歐陽虛心道:“老哥哥……”

“哈,用不到我時就叫老不死,沒想到你歐陽也是個勢利之徒。我可不是幫你,而是在幫劉將軍。”李漢小聲道:“立刻派人上表,軍中有流言,說西夏人覺着和你談判太吃虧,於是使了離間計,賄賂劉邦昌要換和談欽差。”

“這個……”

李漢道:“你需要的是時間,而今真相無法掩蓋,只能是渾水摸魚賺取時間。你本來就在賭,如果韓將軍不成,我們幹了天大好事,都會因爲兵敗被問罪。如果韓將軍成,你幹了天大的壞事,都只會是有功無罰。”

“哈哈,有道理。”歐陽笑道:“這韓將軍跑路速度沒得說,武舉那時候騎兵都追不上他。肯定能在敵人包圍之前拿下興慶府。謝謝老哥,這人情我欠你的。順便問一句,這個吳巴達怎麼逃出來的?”

“不是逃,而是劉大人撞上的。今天早上,你走了不久後,劉大人就開始上吐下泄,恰巧又在路邊,內急之下句推了一間屋子進去想借個毛廁,就發現了八名劉將軍的親兵正在看守吳巴達,吳巴達也精明,一見他那官服,立刻喊冤。”李漢笑道:“要麼說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事實終究是事實。年輕人,舉案三尺有神靈,如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

“你這是恐嚇本縣、本欽差、本監軍。走了”歐陽交代:“晚上有空過來研究研究和西夏人和談,老頭你的功勞本官會給你記着。”

……

劉邦昌很生氣,吳巴達的首級已經懸掛城頭,罪名是勾結西夏。更讓他生氣是,吳巴達的名冊被造了出來。乃是大前年招募的洪州人,隸屬斥候。詢問十幾名斥候成員,大家一致贊成斥候隊伍中有這麼一個人。大家都很明白,這得罪哪一邊都不能得罪歐陽這一邊。首先歐陽也是欽差,而且外加監軍和散財童子。其次自己一出賣,第二天可能就被派出去單騎攻打十幾萬西夏軍。而得罪劉邦昌問題不大,反正上面有人扛着,下面又有十幾個人人一起頂住。這就叫欺上不瞞下。

劉邦昌也看出來了,這歐陽一夥人是要將西夏打穿打爛,這種事情他是不允許發生的。爲什麼?究原因就是因爲功勞二字。文官集團原本就想皇帝就想要一兩個勝戰穩固皇權,順便提拔下青年武將,再讓李漢上位。但按現在趨勢發展,韓世忠的功勞並不是沒有可能封王。而身爲監軍的李漢,功勞自然也是大大的。從宋太祖時候起,就有開疆拓土的打算,但是由於士族的阻撓無法大規模進行。而韓世忠這邊是有藉口。西夏最少有二十個州是宋立國後零散被佔領的。燕雲十六州還是後唐送人,宋都立志要拿回。橫何況是宋朝丟的土地,宋人自然更要拿回。這種功勞即使不封王也得官拜相公。

歐陽道:“能不能派士兵假扮山賊幹掉他?”

李漢鄙視:“欽差衛隊三百人,難道要和皇上說,在我們附近還有千人的山賊嗎?再說這謀害欽差之罪,相當於弒君,天下無人可赦。你再大功勞也得處斬。”

歐陽苦笑:“老哥,我真捨不得花錢在他身上。”

“十萬對你歐大人來說只不過是小錢。”李漢摸鬍鬚不爲意道:“一旦表章送到朝廷,朝廷肯定會調查劉大人收受西夏賄賂的罪名。而此時出現劉大人十萬貫的陽平錢莊信物,足夠其折騰一陣子。到時候我們是驢是馬就已經見了分曉。記住,我不是在幫你們,而是在幫我自己,否則朝廷接報,定然免了你欽差,還會撤了劉將軍的職權,到時候會怎麼發展,還真沒個數。”

“成割肉了。”歐陽恨恨道:“這筆錢肯定又被充了國庫,MD,我欠朝廷的啊”

李漢淡然一笑:“這幾年你從陽平撈的‘民錢’恐怕……”

“哈哈,今天天氣真好。”歐陽問劉錡:“劉將軍,你說西夏人會不會進攻?”

劉錡道:“如果韓將軍得手,西夏必然來攻。如果韓將軍失手,西夏定然不會來攻。按時間推算,韓將軍由於要清理河西走廊,會耽誤點時間。按照我們信使的路程,估計結果就在這十來天左右。”

“到時候可就是一場血戰。”

“報”一名親兵進帳道:“有個西夏人摸到城牆下要見歐大人。”

“請”

……

求見的西夏人三十出頭,身子很是強壯,開口就行伍人的口氣,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在下嵬名窩窩,見過各位大人、將軍。這爲就是歐大人吧,有人讓我問下,覆滅衛戍軍多少錢?”

“……好大的口氣。”歐陽問:“怎麼個覆滅法?”

“殺了衛戍將軍和各路衛戍將領,而後五千人來投宋。”

歐陽喜道:“你開。”

“二十萬貫”

歐陽拍板:“成交時間地點,怎麼交貨?”

第251章 國家大事第127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213章 選相第107章 擒賊第78章 金國行第137章 校長人選第270章 民攻黃龍第49章 境況第78章 金國行第278章 馬不停蹄第111章 軍火生意第1章 彗星第77章 甩手掌櫃第55章 道之威第29章 陽平趣事第82章 他鄉再遇故知第45章 踏青第100章 武舉第128章 壽宴血戰(上)第12章 生死一線第34章 篡位第241章 假道第189章 起航第13章 和女賊混鬼屋(上)第39章 無間道第50章 縱火第28章 一元第171章 武舉驚變(一)第217章 借刀殺人第192章 宋日和親序幕第69章 拜訪第46章 殿試第93章 朝議第238章 莫得罪小人第266章 尋夢第246章 官升二品第27章 自己人第217章 借刀殺人第175章 十字軍第114章 激將第93章 朝議第235章 金四第283章 天堂和地獄第121章 劉惠蘭的請求第132章 洽談會第6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交朋友第210章 朝爭第4章 太虛子第5章 論英雄第41章 難?不難?第293章 跳水第83章 歐急跳牀第193章 大難前夕第73章 馬賽前夕第79章 野蠻女第231章 騙第17章 交鋒第70章 宴席第6章 寶劍初吟第260章 論武第182章 初定第252章 公開招聘奸細第74章 奧林匹克第49章 境況第207章 屠刀第127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84章 挾持第181章 密謀第110章 後果第280章 兄弟反目第218章 破綻第269章 贖金第250章 訴訟第215章 囂張的蔡京第117章 拒捕第153章 歐平戀愛了第276章 黃龍混戰第215章 囂張的蔡京第270章 民攻黃龍第6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交朋友第67章 跑路篇第168章 萬年曆第112章 軍備競賽第63章 內務篇第271章 陳規第260章 論武第216章 迷茫第267章 解決第68章 規劃第129章 壽宴血戰(下)第129章 壽宴血戰(下)第103章 事後第200章 資本革命第219章 槍第78章 金國行第59章 搜刮第41章 難?不難?第216章 迷茫第201章 西夏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