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差距

夜晚城牆喝酒,清風徐徐。劉錡嘆道:“這等異族就是欺我中原禮儀之邦。中原強如唐時,就萬國來朝。中原弱時晉時,就五胡亂華。”

歐陽笑道:“我就是個商人,就懂得在手中籌碼最多時候,千萬要把對手贏個底朝天,不能給對手喘息反擊的機會。”

“報”一名親兵上城牆道:“皇上譴張邦昌張大人來勞軍。”

“勞軍?”劉錡疑惑道:“三王爺不是剛勞軍完嗎?怎麼又來一個勞軍的?”

“去看看”

張邦昌正由李漢李綱還有曾布接待在南城樂營中飲酒。曾布是樞密院的,李綱是後勤一定要配備的監察御史,而李漢是監軍,劉錡是城內主將,本來就是這麼個接待規格,但由於此戰有兩個監軍,所以比以往多了一人蔘加接風酒。

張邦昌酒過幾巡就說明了本次勞軍的意圖:“皇上讓我問問,西夏和談使者派了嗎?”

歐陽搖頭:“至今沒有。”

張邦昌道:“皇上意思是派個人過去問問。”

歐陽呵呵一笑:“張大人,這談判就象是做生意,人家沒說話,我們先急着和人家接洽,似乎不好談。再說我大宋而今打的都是勝戰。韓將軍而今直襲西夏都城興慶府。他們都不急,我們急什麼?”

李綱官品和張邦昌相同,很直接道:“皇上聖明,這前方進展順利,前方將官皆言無半點和談之需要,爲何朝中如此緊張?十年前對西夏開戰,是因爲某些人想撈軍功。十年後對西夏和談,是因爲有些人不想見別人得了軍功。張大人,朝內大臣是這個意思吧?”

張邦昌微笑道:“李大人何出此言?”

李綱道:“韓將軍直取興慶府,此功若成,乃是宋自開國以來第一奇功。恐怕封個王不會是難事吧?有人不希望武在文上,而有些人有勝有敗的當了十幾年的監軍,沒有大勝就封王,相比之下臉上掛不住。”

李綱說的這有人,代指的大家都明白。一個自然是蔡京,還一個就是河北西路監軍童貫。李漢打哈哈道:“李大人喝多了,來人,扶大人下去歇息。”

“我自己會走。”李綱晃悠起來道:“酒後才能吐真言。”

劉錡揮手讓人快點扶下去,而後抱拳道:“張大人,目前真的沒有西夏使節來訪。至於派人過去……末將感覺非常不妥。世間哪有勝戰先求和的,此事末將親自上表和陛下說明。我宋軍威武,定然不會先派出和使。”

“恩”張邦昌承認劉錡講的非常有道理,只不過朝廷有人急了,纔會想出自己這邊派使過去這樣扯淡的點子。張邦昌道:“不用將軍上表,此事我回東京後自然會說明。確實沒有如此派使的說法。近日西夏軍可有行動?”

“敵主力由其皇帝李乾順帶領帶五十里外安營。先頭部隊是西夏的衛戍部隊,距離我們三十里。目前敵攻城器械還未到位,暫時還不會起進攻。”

“我軍士氣怎麼樣?”

“士氣高漲,皆欲求與敵一戰。”

……

這場酒宴喝下來張邦昌還是很滿意的,而幾乎就在同時,吳巴達熬不住酷刑,終於屈服。按照cIa研究,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套弄不出情報是方法不對。任何人在酷刑之下都會屈服,唯一不同就是屈服的時間長短。

第二天凌晨,一名校尉帶了情報出城,行了十里地就被西夏軍隊攔截了下來。校尉遞上了歐陽親筆的書信,西夏將軍一看,上面:承陛下旨意,命令韓世忠部就地休整,期間不得對任何目標進行攻擊。

校尉被請到了李乾順帳內,李乾順詢問了幾句後非常滿意宋軍的和談態度,於是立刻出信兵和其一起上路,要求追擊圍堵韓世忠的西夏軍隊,不得對韓部進行攻擊。等宋校尉上路後,李乾順立刻吩咐下去:“調動橫山守軍,迂迴包抄,將韓部殲滅在河西走廊。”

虛情假意,勾心鬥角中,歐陽等人遇到了一個不的麻煩。麻煩是張邦昌根本就不急回去復旨,而是在攏縣和周邊欣賞風景。而按照計劃,今天歐陽必須動身和西夏人在無名村進行談判,否則西夏人肯定會覺察到不對。而張邦昌一早就派人邀請歐陽陪同自己去視察後勤線路。當然這不能怪張邦昌,皇帝是有交代的,而負責後勤的李綱和張邦昌不對頭,有歐陽這個萬金油陪同,會好很多。

劉錡道:“大人要是去陪張大人,無法前去談判,西夏人定然會起疑心。大人如果去和談,張大人也定然會起疑心。”

王五一邊道:“大人,時間不多了。”

“恩……”歐陽考慮許久後問:“能不能把張大人弄暈一天?”

劉錡苦笑:“大人,李大人是欽差,有欽差衛隊。一個不心,可能就有叛逆的罪名。”

歐陽揮手:“那就下藥,有本事他們衛隊自己有廚師。”

“……只能是這樣了。”

……

近無名村,王五趙六先行出。按照商定的規矩,兩邊衛兵互相搜身,而後雙方進去村中查看是否有埋伏。這事王五他們可比西夏衛兵上心。劉錡交代,對方的談判人員對我方沒有價值。但是歐陽對對方可是很有價值。不排除對方下黑手的可能。

李乾順並非沒有想法,只不過韓世忠一部在他看來比歐陽更有價值。這要換了完顏阿骨頭打,肯定是先制歐陽於死地。歐陽一死,就破了宋軍砸錢威力。即使換了宋皇帝來,也沒有這等砸錢的魄力。

三人落坐在衛兵準備好的椅子上,王五負責歐陽身邊護衛,趙六牽馬,隨時準備逃命。但讓兩人沒想到是李仁忠、李仁禮竟然和歐陽聊起了詩詞。左一個狀元,右一狀元的恭維說的歐陽這等人臉都有點燒。

最後想拖時間的歐陽反常態的把談話重點轉移到了和談上來:“兩位大人,這和談也有和談的說法,不知道兩位陛下是否有什麼章程?”

兩個一開口就知道不是生意人,也不是什麼談判專家。上來就扔出了不可能的價碼:“吾皇意思是,第宋軍退回秦鳳路。第二,釋放被宋軍俘虜的質子軍。第三,改之前宋夏議和中宋歲賜絹十三萬疋、銀五萬兩、茶二萬斤。改爲歲絹二十萬疋、銀八萬兩、茶三萬斤。”

“……”歐陽哭笑不得到:“兩位大人,是不是搞錯了。現在是我宋軍佔優勢。兩位這三個條件是不是太……”

“此言差矣,此事乃而等宋軍挑釁犯邊,違反了宋仁宗皇帝指定和約,實屬不忠不孝。”李仁禮:“而宋軍在我大夏境內多有殺戮,又可謂爲不仁不義。但吾皇陛下寬宏大量,兩國亦是友誼之邦……”

“據歐某所知,當年党項人被吐蕃追殺,是依附了唐朝才建立了城郭。而宋太祖在時,你們也請稱臣。但是雍熙二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又向遼國“請降”,被契丹人封爲夏國王。至道二年,李繼遷截奪宋軍糧草四十萬石,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這臣子反君,哪有那麼多道理?”

“成者爲王,敗者爲寇。事實是大夏勝出。君不見宋真宗即位後,割讓夏、綏、銀、宥、靜州給大夏,並且承認大夏乃是獨立王國。”

“哼”歐陽對宋真宗不屑一個,要說封建王朝有個好君主很重要。看這個宋真宗膽怕事,人家就繼續欺負上來。這承認人家獨立之後,西夏人不滿足,繼續攻陷宋朝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後又攻取西北重鎮涼州,截斷宋朝與西域的商道,截斷西域向宋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賣馬。人家都欺負到鼻子上來了,宋真棕仍舊是以忍爲主。而後西夏就更誇張了,派大軍攻取瓜、沙、肅州三個戰略要地。可見不將敵人扼殺在搖籃中的結果就是養虎爲患。

歐陽道:“我方的意思是,西夏交回靈、永樂、西涼、瓜、沙州,和半個河西走廊。並且支付戰爭賠款三千萬貫。”

“豎子無禮。”李仁禮怒道:“你也人,哪不知萬事和爲貴。如此條件豈不是逼我大夏全國皆戰?”

“不如先吃午飯吧?”王五在旁邊道:“吃好喝好,一會可以再談。”

……

兩邊吃飯,王五聲道:“大人,這根本就沒得談。爲什麼他們還要談?”

歐陽笑道:“不談是不行的。比如我們想的就是韓將軍部快拿下興慶府,而他們就想着消滅韓將軍一部。大家都在拖時間。不過也得看出來党項人胃口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也是看準了宋朝好欺負。”

王五讀過幾年:“宋以儒治國,但又曲解儒的意思。以至代代苟安一方。別說他們,就算是大宋百姓和將士們也只求安樂。大人看軍中,除了劉將軍一人年少氣盛,銳意進取外,即使是韓將軍也多是保土守國的念想。”

第170章 武舉前夕第74章 奧林匹克第35章 關撲第151章 小鞋第202章 和談第175章 十字軍第46章 殿試第156章 規則第31章 上谷緝盜(下)第113章 查帳第96章 金遼大戰第13章 和女賊混鬼屋(上)第207章 屠刀第138章 年節第19章 木牌第100章 武舉第270章 民攻黃龍第181章 密謀第228章 大陰謀?第149章 彈劾第196章 疑點第140章 戰略會議第16章 麻煩第22章 筆跡第294章 不殺之恩第51章 甘信第181章 密謀第72章 開業中……第57章 羣賊第153章 歐平戀愛了第97章 新城規劃第18章 色下留情第82章 他鄉再遇故知第86章 上船第206章 偷龍轉鳳第85章 大事第232章 遇黃蓉第54章 鬆綱第53章 初具規模第179章 談判第290章 常勝軍第146章 能者多勞第285章 政治和利益第260章 論武第111章 軍火生意第265章 民族矛盾第140章 誣陷第196章 疑點第131章 狐假虎威第248章 交易第119章 陽平閒話第51章 甘信第140章 戰略會議第181章 密謀第45章 踏青第110章 後果第69章 拜訪第211章 神經過敏第11章 案件第24章 小青?第125章 升官發財第63章 內務篇第92章 扯淡第152章 官字兩張口第225章 遊行示威第109章 接敵無畏第155章 匪?第249章 連環計第255章 加租第250章 訴訟第266章 尋夢第218章 破綻第22章 筆跡第136章 大破鐵鷂子第71章 開張第136章 大破鐵鷂子第241章 假道第187章 偷情和鬧劇第1章 彗星第199章 是誰?第103章 事後第293章 跳水第6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交朋友第193章 大難前夕第212章 東京逛妓院第64章 後路篇第2章 週歲第149章 彈劾第213章 選相第71章 開張第291章 相逢第160章 又上京第168章 萬年曆第139章 西夏特約記者第32章 軟禁第119章 陽平閒話第136章 以本傷人第90章 內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