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無情惱

四月二十這日,恰好是女學每旬末日的停課的日子,所以衛蘅她們不用向女學告假,就能去齊國公府給木老夫人賀壽。

一大早衛蘅就被木魚兒和念珠兒挖起來沐浴洗漱,收拾整齊了去蘭義堂讓何氏看過了,點了頭纔算完。

衛蘅到蘭義堂的時候,葛氏和王氏伺候着何氏剛用了早飯,見她進來,衆人只覺得眼前一亮,心裡像沁入了一塊涼潤的碧玉一般,在這夏日讓人覺得舒服極了。

雖說才四月二十,但是今年也不知爲何,雨水少得可憐,太陽又烈得怕人,這才初夏就已經蒸得人彷彿籠子裡的饅頭似的了。

衛蘅今日梳了個簡單利落的螺髻,戴了一枚金累絲鑲白玉嵌綠寶石牡丹紋挑心,髮髻後面固定了一枚金累絲牡丹花鈿。

衛蘅的頭上就這兩件髮飾,顯得乾乾淨淨,越發承托出她髮色烏黑,髮質柔亮來,再配上她那張白皙細膩得彷彿剝殼雞蛋一般的小臉,明明脣上只塗了淡淡的口脂,卻讓黑髮與白膚,粉脣與皓齒的對比在衛蘅的身上顯得那樣強烈,撞擊着人的視線。

何氏瞧着衛蘅身上那襲湖水綠暗銀八寶纏枝蓮紋流雲綾裙,不由皺了皺眉頭。

衛蘅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裙子,沒有覺察出任何不妥來,素淨不打眼的顏色,做工精細,質地精良,也是今年時興的樣式,怎麼看都沒有不妥的地方。

何氏望着衛蘅,女孩兒乾淨柔媚得彷彿春日的湖水,如此的乾淨清澈,只會叫人想打破這種純淨。

“去換一件吧,選件兒顏色柔和點兒的衣裳。”何氏道。

衛蘅乖乖地按照何氏的意思,選了件鵝黃地折枝梅蝶紋二色綢的裙子,往何氏跟前一站,就像牡丹中的姚黃一般,傾城奪目,柔嫩的顏色越發襯得十四歲的少女鮮妍嫩弱,像春日迎春花枝上的第一抹春光。

何氏有些頭疼地扶了扶額頭,“還是去換回剛纔那件吧

。”

如此,當何氏領着兩個兒媳婦和衛蘅出垂花門到平日行馬車的甬道時,老太太還有大房的木夫人、衛萱和古氏都已經等了半天了。

“你們怎麼這半天才出來?”老太太等得都有些不耐煩了。

衛蘅上去抱住老太太的手臂告狀道:“老祖宗,這全怪我娘,一早晨讓我換了三套衣裳,可最後還是穿的最初這套。”

“誒,你這孩子……”何氏只能無語地撫額,低聲埋怨道:“我這是爲了誰啊?”

老太太瞧了瞧衛蘅,朝何氏笑道:“算了,隨便你怎麼折騰,這孩子俊俏就俊俏,藏也藏不住。”

衛蘅她們的馬車到齊國公府時,陸府門前已經停滿了車轎,迎客的人紅光滿面地正同進進出出的人寒暄問好。有那今日要事在身的客人,又不能不來國公府賀壽,便送了賀禮,進去給木老夫人問了好就走,也有如靖寧侯府的老太太這般要留下來看戲的女眷,她們的馬車直接駛入了齊國公府的角門,順着甬道,到了國公府花園的角門上才停下。

衆人在婆子和丫頭的伺候下換了輕帷小車,一路到了五福堂。

齊國公府的五福堂就坐落在國公府的中軸線上,在花園的正北面,平日一般是不開的,今日木老夫人大壽,這纔開了五福堂宴客。

五福堂的形狀像一隻蝙蝠,“蝠”和“福”諧音,所以取了五福堂的名字。堂上正中掛着黑漆金字扁,上書“與福相迎”四個大字,是先文安帝的御筆,出自《易林》:開戶下堂,與福相接。

兩旁掛着一幅寫得龍飛鳳舞的對聯“有猷有爲有守,多福多壽多男”,語出《尚書》:凡厥庶民,有猷、有爲、有守,汝則念之。

由這一扁一聯便可見,齊國公府從第一任國公爺開始,就是文武兼修之輩,跟着□□打了天下,還能有始有終,齊國公更是從開國以來,爲數不多的世襲的國公爵位之一。

世襲,其實也不是鐵打的帽子,若是犯了大錯,一樣的去爵,齊國公府能延存至今,不得不歸功於兒孫的出息。瞧這偌大的花園,就比靖寧侯府的園子大上了不止一倍。這是□□御賜的前朝王爺的府邸,略改一改,降了降門臉兒的規格,就給了齊國公。

衛蘅跟着木老太太進了五福堂,和衛萱一起上前,先給木老夫人磕了頭祝壽。今日老夫人穿着一件紅色團花福壽紋的褙子,下面是醬色寬襴馬面裙,額間一條醬色繡福壽雙魚紋的抹額,正中嵌着一塊拇指指甲大小的羊脂白玉,顯得既富貴又有福氣。

衛萱和衛蘅說了吉祥話討了喜,又被木老夫人拉着說了會兒話這才放開,老夫人還替衛蘅正了正髮髻正中的挑心,顯得十分的親切,她拍了拍衛蘅手道:“等會兒看戲的時候,別挨着你祖母了,到我老婆子身邊來坐好麼?”

衛蘅笑着點了點頭,心裡卻開始敲鼓了。雖說木老夫人以前對自己也很熱情,但是花燈節之後她和母親到陸府來道謝時,木老夫人雖說還是熱情,可如果衛蘅沒理解錯的話,她當時爲了避嫌,連陸湛都不願讓他出來見自己的

今日卻讓自己坐在她身邊看戲,還是在陸湛正要說親的敏感時候,衛蘅不得不多想,她也不知道陸湛是不是跟木老夫人說了,又是怎麼跟老夫人說的,衛蘅心底這纔多了一絲了悟,難不成她這輩子真的會嫁給陸湛?

衛蘅忍不住抖了抖手,坦白講,她還從來沒覺得自己真的會嫁給陸湛,哪怕是在他輕薄了自己之後。

衛蘅發愣的片刻,另一頭楚夫人已經親切地拉了衛萱的手在說話了,先是聊起了恆山先生,然後又問了衛萱跟着恆山先生去了哪些地方,有什麼見聞和收穫等等。隨後楚夫人又問衛萱,最近可作詩了,若是有就抄了來讓她看看。

如果說木老夫人的表現還是含蓄,那麼楚夫人對衛萱的看重那簡直就是明晃晃的了。

至於一路跟着衛萱的衛蘅,因爲木老夫人還要接受其他晚輩的磕頭祝壽,所以她只能乖乖地站在一旁自家老祖宗的身邊,和衛萱對比起來,難免就顯得有些被冷落了。

等楚夫人這頭和衛萱說完了話,兩姐妹才一起去了右邊偏廳,何氏她們那一輩的夫人、太太們則在左邊的偏廳敘話。

右邊偏廳裡的人衛蘅幾乎都認識,所以忽然出現個生面孔,就格外讓引人注意了。

那是一個個子嬌小的姑娘,瞧年紀約莫十五、六的樣子,生得花容月貌,嬌小玲瓏,但氣質十分沉靜,未語人先笑,叫人一見就先生三分好感。

這時陸怡元和陸怡貞上來接待衛萱和衛蘅,將她們領到那小個子姑娘跟前,陸怡元介紹道:“這是我大伯母孃家的表侄女兒,順姐姐,她父親在川陝總督的任上。”

川陝總督是起座八方的正一品官員,在他的轄區那簡直就是土皇帝,權柄巨大,在京的京官,恐怕除了閣老之外,就沒有不想外放爲一方總督的。

經過陸怡元的這麼一介紹,所有人對這位新進京的楊順就添了幾分注意和三分笑容。衛蘅和她交談了兩句,發現這姑娘說話十分溫柔,嗓音綿綿軟軟的,大約就是罵人也彷彿是親暱一般。不過幾句話的功夫,就能發現,這位楊順姑娘談吐秀雅,頗通文墨。可見並非是上過女學的女孩子纔算得上腹有詩書。

入席時,衛萱和衛蘅還有楊順一席,衛萱挨着楊順,兩個人頗爲聊得來,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衛蘅則不得不應酬旁邊坐着的周月娥,解釋爲什麼她會遇到緣覺大師。

衛蘅不願意騙人,何況那日那麼多人都知道是陸湛帶她去的竹林,但是衛蘅極度想避免對別人提起她和陸湛的事情。

“衡妹妹,你怎麼不說話?”周月娥追問道,“聽說緣覺大師只見有緣人,有時候皇上去都找不到人呢。”周月娥擺出不相信衛蘅得過緣覺大師的品評的意思。

說實話,這件事都過去了好幾個月,周月娥這會兒突然在飯桌上提起來,讓衛蘅不得不懷疑是剛纔木老夫人的態度刺激了周月娥

衛蘅心裡直罵陸湛,簡直就是個惹禍精,誰沾着他,誰倒黴。

“那日我和孃親去法慧寺上香,剛好遇到湛表哥,湛表哥那會兒正在幫緣覺大師寫剛落成的新殿的對聯,讓我去參詳參詳,所以便見到了緣覺大師。”衛蘅大大方方地道,如果她遮遮掩掩反而讓這些人胡思亂想。

周月娥沒想到衛蘅會這樣磊落,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接下去。倒是她妹妹周月眉開口道:“蘅姐兒倒是和三公子挺親近的。”

周月眉說話陰陽怪氣的,衛蘅和陸湛是一表三千里的表哥表妹,被她這樣一說,就顯得衛蘅和陸湛有了首尾似的,若真是證明了他們有個首尾,那衛蘅剩下不多的清譽就更是沒有了,想嫁入陸家那更是不可能,否則只能一頂小轎子從角門擡進來,那才叫丟人。

“本就是表兄妹,又是通家之好,自然比別人要熟識一些。”衛蘅淡淡地道。

衛蘅的態度實在是太大方了,以至於想懷疑點兒什麼的人都覺得有些站不住腳。

坐在衛蘅對面的陸怡元開口道:“我三哥哥纔不是那等沒分寸的人呢,如果蘅姐兒不是咱們的表妹,三哥哥又豈會請她去參詳。”

陸怡元這個小主人一開口,聽着像是替衛蘅解了圍,可實際上卻只是撇清了陸湛,意思是陸湛絕不會和衛蘅有什麼,但是衛蘅的心她就不知道了。

陸怡元會這麼說衛蘅一點兒也不奇怪,她本就是周月娥那一派的,只是衛蘅難免不會想到,若是她真嫁給了陸湛,有陸怡元這種小姑子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如此總總,叫衛蘅想來,嫁給陸湛簡直就是跳火坑,一點兒好處都沒有。

用過飯,衛蘅她們就隨着長輩去了清音臺看戲。今日請到的是聞名大江南北的高家班,臺柱子高玉蘭扮魯肅的《羣英會·華容道》更是高家班享譽南北的戲,高玉蘭嗓音清朗圓潤,唱腔委婉瀟灑。此外,高家班還有一個演丑角的餘小山也是一絕,拿手的是《八十八扯》,在裡頭他要反串好幾個行當,兩花臉的《白良關》,生旦對唱的《四郎探母》,都是他一個人唱,令人捧腹叫絕。

連衛蘅這樣不怎麼看戲的都對高家班的名角如此熟悉,就可見高家班的出名了,因爲高家班難請,所以今日男女賓客並沒有分到兩處請兩個戲班來演,都聚到了清音臺,分東西而坐。

齊國公府的清音臺是兩層建築,所以即使男女賓客都入座,也並沒顯得多擁擠,不過太太、姑娘們身邊伺候的人就沒地兒站了卻是真的。

衛蘅還是跟着張老太太坐的,雖說前頭木老夫人開了口,可這會兒別人沒叫人來請,衛蘅自己就過去,那就會顯得失禮。

一齣戲下來,木老夫人那邊也沒派人過來,衛蘅心裡反而鬆了一口氣,忍不住長“噓”了一口,原來木老夫人剛纔只是隨口說的,並非有什麼深意。

雖然夏日裡,清音臺四周的竹簾都捲了起來,但耐不住人多,人一多就悶熱,女眷這邊的脂粉香全混在了一塊兒,被暑氣蒸騰出一種令人並不愉悅的濃豔氣味兒,在悶熱的夏日讓人覺得心裡格外的煩躁

兩齣戲之後,樓上交頭接耳的人明顯多了起來,有那耐不住暑熱的已經找了藉口下樓去花園裡逛去了,小姑娘裡坐得住的人就更少了。

衛萱和衛蘅算是裡面最沉穩的,衛蘅也就算了,好歹上輩子也是步入過三十的人,怎麼也該比小姑娘的心性兒穩一些,而衛萱纔是真正的難能可貴。

樓上的人越來越少,留下的多是老太太還有年紀稍微大一些的夫人們,便是年輕的少奶奶們都忍不住往院子裡散涼去了。

木老夫人用餘光掃了掃坐得筆直的衛萱和衛蘅,微微一笑,只覺得衛家的這兩位姑娘的確不一般,也難怪衛氏雙姝的名聲會那樣響亮。別的不說,單說這份兒定性和沉穩就是別的女孩兒比不上的。

木老夫人又掃了一眼周月娥,雖然一般地留在樓上,可她那坐姿都換了無數次了,明顯是坐不住,卻又強忍着沒動的。木老夫人如何能不明白周月娥這樣做的原因。

木老夫人又將眼神調回到衛萱和衛蘅身上。陸湛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木老夫人知道他恐怕是看中了衛蘅,畢竟小姑娘長得實在太漂亮了,等再大一些還不知道會美到什麼程度,也難怪陸湛會看中她。木老夫人尋思着,素日裡瞧着衛蘅只覺得她嬌憨可愛,但當冢婦還是弱了些,不過今日見她有這份兒定性,也不是不可雕琢的。

至於衛萱,木老夫人想起那日她不過是對陸湛的母親楚氏略略提了一下陸湛的親事,暗示了一下衛家,楚氏第一個反應就以爲是衛萱,還頗爲滿意,可是當她提到衛蘅的時候,楚氏的反對和鄙夷,木老夫人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先不提衛蘅正月裡出的那樁事,雖然有緣覺大師說她福緣深厚,但總還是讓人心裡覺得不舒服,就是沒這件事之前,楚氏也不怎麼待見衛蘅,她看中的女孩兒都是才華橫溢之輩,衛蘅自然入不了的她的眼。

木老夫人這輩子都沒喜歡過這位兒媳婦,但是楚氏出身王府,身份高,她這個做婆婆的也不好拿婆婆的款兒壓住她,陸湛的親事不可能繞過楚氏的意見不考慮。

木老夫人以前有些擔心衛萱才氣太高,也不適合做冢婦,但是畢竟這孩子也算是她從小看大的,無論是容貌還是品行都是上上之選,今日木老夫人刻意留了心,別人的嘴裡對衛萱都是隻有褒獎沒有閒話的,連上京城裡出了名的挑剔人玉榮公主,對衛萱那都是讚不絕口。

這樣的姑娘若是做了陸湛的媳婦,定然會叫人放心許多。木老夫人想着娶媳不是娶仇,自然還是要楚氏也喜歡纔好。陸湛畢竟還年輕,這會兒喜歡的,過幾年也許就撂開了手,到時候婆媳不和,頭疼的也只會是他。

更何況,木老夫人今日不過就同衛蘅說了那樣一句話,楚夫人就拉着衛萱的手不放,這種表現就太明顯了,讓木老夫人實在頭疼。她想着不若選了衛萱也好,才貌也都和陸湛相配,哪怕一時不中意,可相處久了也就有了感情。一家人和和□□的纔是最要緊的。且,衛蘅的年紀也着實太小了些,年紀這般小,生孩子就有些危險。

楚氏就陸湛這麼一個嫡子,能同意等到他中了進士後再說親已經是實屬不易,可若是娶衛蘅的話,還得等上兩、三年

。至於衛萱,如今也十五了,雖然耽誤了一年要後年才能女學結業,但是女學是可以越級的,木老夫人相信憑衛萱的本事,還有木皇后和陸家的關係,要讓衛萱參加今年的結業禮也不是不能夠的。這樣一來,時間也就合適了。

衛蘅與衛萱此時卻絲毫沒有察覺,木老夫人已經在心底將她們的優劣比較了一番了。

“三妹妹,你去不去更衣?”衛萱靠在衛蘅的耳邊低聲問道。

雖說出門做客,衛蘅和衛萱等人都秉持少吃少喝的原則,但是這一日下來,總不可能連小解也不去,更何況清音臺悶熱,喝的茶水就更多些,人生三急是忍無可忍的。

衛蘅其實也有更衣的意思,但是她無意間看到對面東翼樓上的男賓有對着她們這邊指指點點的,衛蘅有一種直覺他們是在說自己,是以並不想下樓去。另外,衛蘅心裡總覺得陸湛就隱藏在哪個角落裡,冷不丁就會竄出來,她還是待在樓上比較好。

不過這會兒,既然衛萱提議去更衣,衛蘅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兩個人相攜下樓,從給女客準備的更衣的小院出來後,恰好碰上陸怡元。

陸怡元一見衛蘅和衛萱就迎了上來,“正到處找你們呢,我叫人在水榭準備了瓜果和點心,那兒涼快。”

衛蘅和衛萱對視一眼,高家班的戲雖然好看,但大熱天的擠在一處確實難受,便跟着陸怡元去了水榭。

齊國公府的水榭在花園的東南角,北枕鶴淵,兩側接以隨牆的遊廊,姑娘們靠着遊廊的廊椅還可以臨水觀鶴餵魚。

衛蘅到時,見所有姑娘都在遊廊上坐着,她也便取了一小盒魚料,斜坐在椅上餵魚,這裡通暢透氣,有清風徐來,的確讓人覺得涼沁舒心。

水榭與對面太湖石堆疊的九獅山遙遙相對,順着鶴淵上的曲水橋過去,就能抵達對岸九獅山的山洞口,衛蘅凝神望去,見那洞口彷彿寫着“水流雲在”四個字,看這名字就叫人的心涼快了不少。

衛蘅的眼睛往上擡,才發現九獅山上還有一個能俯瞰花園全景的八方單檐亭——“透風漏月”。

此時隱約可見裡面坐着幾個男子,面目看不清楚,但是衛蘅還是辨別出了裡面的陸湛。

透風漏月在上,眼風隨便一掃就能看到遊廊上的這羣女孩兒,衛蘅忍不住臉燒得發燙,站起身就往水榭裡走。她就說,只是喂個魚而已,這些姑娘怎麼一個個姿勢端得跟選秀似的。

水榭裡雖然也開着窗,但是有木窗櫺分割視野,稍微又那麼隱蔽了一些,衛蘅遠離水邊,走入前面的小廳,木瑾她們幾個在玩投壺,陸怡貞起身邀請衛蘅,木瑾趕緊擺手道:“別叫她,每次都是她贏,怪沒意思的。”

衛蘅揉了揉鼻子,轉而去看周月娥和楊順下棋。周月娥的棋藝是跟着她祖父周閣老學的,在女學一向是坐頭把交椅的,連衛萱同她下棋,也是十次裡只能贏三次,這會兒衛蘅見楊順卻和周月娥棋逢對手,棋盤上廝殺得你死我活,誰也奈何不得誰,心裡不由對這位楊順又高看了幾分

周月娥的棋詭招疊出,而楊順的棋是步步爲營,沉着冷靜,次次都化險爲夷,衛蘅不由看得入了神。

三局裡楊順贏了兩局,如果不是席散了,只怕周月娥還不肯走。

一日下來,衛蘅有些怏怏,她也說不清自己怎麼會有那種想法,只覺得又羞又氣。原本衛蘅還擔心去齊國公府會遇到陸湛,因而還特地打扮了一番,既不會顯得很耀眼,可是也不會失之不美,她很是用了心的才挑選了身上的衣服。

拿木魚兒的話說,那就是美得“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衛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後來何氏讓她回去換衣裳,她就特地選了一件鵝黃的亮色,果不其然她娘又讓她換了回去。

衛蘅心地是有七、八分的把握,陸湛肯定是要找機會見自己的,因而在清音臺的時候,連更衣都不想下樓,就是要端着架着,不想給陸湛機會。如果他真的出現了,她必將義正言辭地教訓他一番。

結果,到頭來卻是衛蘅自作多情,人家陸湛在“透風漏月”裡連餘光都沒掃過水榭,一直是背對而坐的。

衛蘅睡不着,坐起來手握着拳頭,用拳背敲着自己的腦袋,心想自己還真是笨,哪怕陸湛說了會娶她,也不過是因爲他一時衝動輕薄了她,又礙着她的家世,不得不娶她,可是在他那種男人的心底,女人又算得了什麼。

衛蘅心裡唾棄自己,怎麼就這樣沒有個定性,也沒個自尊,真是會自作多情,被陸湛在法慧寺玩的那一手給迷了眼。

衛蘅嘆息一聲,縱然感情好得如她爹爹和何氏一般,男人的心也大得只有一角分給她的母親,他們的天地太寬廣了,就像衛蘅曾經看到的大海一般。

衛蘅靠坐在牀上,問自己這輩子究竟想要什麼,她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一點,今日不知怎麼的就覺得女子與男子比起來,實在委屈了太多。難道她這輩子的人生軌跡還是嫁人,然後還是爲生兒子而惶恐、努力,上要好好伺候姑舅,下要照顧小姑子小叔子,中間還要和睦妯娌?最後等老了,等成了老封君,享受兒孫福然後安享天年?或者像上輩子一樣,人到中年就一命嗚呼?

衛蘅心底涌上深深的不甘心。

而衛蘅也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對陸湛的想法,這樣的男人,沒有女人不想去征服,總是自信地覺得自己可以成爲他生命之重,即使衛蘅兩世爲人,也消不去這種好強心,不是爲了自己喜歡,只是爲了覺得自己可以贏得他。可是她們也不想想,有些男人只適合遠遠的看看,真正親近之後,說不定整個人生都會被焚燒成灰燼,就像撲火的飛蛾一般。

衛蘅在看清楚自己的想法之後,發現嫁給範用和嫁給陸湛都不是她未來想走的路,她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嫁給誰,但是她隱隱約約看到,自己想嫁的必然是一個給自己一定自由的人和肯尊重她意見的人,衛蘅很懷疑自己能不能找到。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100章 大結局第73章 萱草香第87章 牀尾和第32章 直恩怨第92章第104章 番外3第124章 番外(23)第43章 人不淑第28章 討厭鬼第113章 番外12第93章第11章 輸不得第74章 萱草香(下)第123章 番外(22)第123章 番外(22)第46章 又一春第29章 上巳節第52章 制於人第27章 茶花會第46章 又一春第74章 萱草香(下)第34章 顯名聲第11章 輸不得第26章 從頭邁第49章 制燈謎第76章 喜與愁第71章 情意長第119章 番外18第2章 祖孫情第100章 大結局第95章第90章 風流郎第26章 從頭邁第48章 狗兒忙第55章 探花郎第19章 花燈節(下)第56章 無情惱第40章 犯小人第119章 番外18第1章 再生花第22章 暴發戶第25章 鶯歌綠第124章 番外(23)第106章 番外5第40章 犯小人第105章 番外4第87章 牀尾和第30章 琴音絕第112章 番外11第73章 萱草香第127章 番外26第12章 閒雜人第90章 風流郎第86章 無力爾第14章 念春歸第69章 風頭盛第74章 萱草香(下)第36章 不走心第67章 秋獮忙第89章 身之印第19章 花燈節(下)第13章 光如水第39章 炫技能第50章 夢中情第48章 狗兒忙第18章 花燈節(中)第47章 求籤誠第62章 恩情重第56章 無情惱第12章 閒雜人第69章 風頭盛第65章 當時意第26章 從頭邁第36章 不走心第63章 一步錯第42章 年華濃第74章 萱草香(下)第123章 番外(22)第90章 風流郎第8章 議南第57章 嘆多情第22章 暴發戶第33章 入斜陽第19章 花燈節(下)第2章 祖孫情第30章 琴音絕第91章 退一步第100章 大結局第58章 難爲情(上)第3章 不甘心第28章 討厭鬼第62章 恩情重第68章 意氣盛第95章第6章 生辰賀第33章 入斜陽第65章 當時意第123章 番外(22)第100章 大結局第106章 番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