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甘六郎

自古英雄出少年。

李原的年紀,只有二十四歲,這個年齡以軍中的資歷來判斷,實在太年輕了,更何況,他現在被冊封爲神武侯了。

神武侯,按照軍爵制的分類的話,屬於關內侯一級,在秦國屬於軍爵制中的第十九級,距離最高一級的徹侯只差最後一步,一般用於獎賞對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的有功之將,除了升爵外,封侯還另有封邑,並享受封地內賦稅免除的優惠待遇。

當然,封邑什麼的李原現在是不可能有的,在長公主趙玉漱和一衆秦國官員的眼裡,整個雍歧和關中將來都是李原的,又何必多此一舉,還給李原留什麼封邑。

李原之前的大撤退、大搬運曾經被許多秦人恨之入骨,這種強行讓人離開故土、強行讓未成年的男丁離開父母親人的舉動,幾乎不亞於殘暴無度的商紂王,而現在,他們卻是感激涕泠。

若不是李原一意孤行,這些未成年的少年就會被章邯、劉邦、龍且等人強行徵入軍中,最終成爲戰場上的一具白骨。

若不是李原遷涉了關中的健婦壯丁,這些關中僅有的骨血就會在分散中被反秦的諸侯聯軍一一剿滅,而根本不會等到反攻的時候。

英雄,是需要戰功一次次積累起來的。

從大梁、白馬、滎陽、函谷、到雍州、高奴,李原用一次次足以載入秦國史冊的輝煌勝利,讓關中父老百姓看到了復國的希望,對於李原的獎賞,他們高呼着、奔走着、歡笑着,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喜悅的心情。

秦國,在始皇帝之後,終於又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

秦國,毫無疑問,會再一次的崛起,會再一次的成爲中原的霸主。

關中大地,烽火遍燃。

一隊由關中少年組成的預備隊,一路高唱着“赳赳老秦,復我河山”的戰歌,從楊老莊前經過——。

“嘿,甘六郎,你說你父親就曾是李侯的部下,有什麼憑據?可別是冒充的吧?”少年羣中,幾個半大的小子一邊絆着嘴,一邊行進着。

“憑據,當然有。只要見到了李侯,報上我父的名字,他一定知道——!”被喚作甘六郎的少年看樣子有十四、五歲,長得粗粗壯壯,端是一付當兵吃糧的好胚子,就是年紀小了一點,還沒有完全的長開。

“哈哈,牛皮誰不會吹,還想見一見李侯,侯爺要統率千軍萬馬,怎麼可能有空來見你?”甘六郎的回答顯然沒有讓夥伴們滿意,這一聲質問很有力度,讓甘六郎也是張口結舌,一時答不上來。

“反正,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就是沒吹牛,我父親甘厚伯是在白馬戰死的,他的名字,在軍中的陣亡將卒錄上,都能找到——!”甘六郎漲紅了臉,一字一句的辯說道。

少年,都會有自己心中的偶像。

而父親,是最爲可親可愛高大的一個。

時間就如渭水奔流,飛快的流逝,轉眼已是一年又一年,甘厚伯這個名字,我們也是太久沒有提起了,如今,他的兒子甘家六郎終於長大。

就在一衆少年在爭執的時候,一輛輛滿載着糧秣與刀槍兵器的健婦輜重隊,在嘿呦的呼喝聲中,在壯婦不忌葷素的調笑聲中,通過韓四家的那間草屋。

在屋內,楊氏正躺在牀榻上,輕聲的哼唱着不知名的歌謠,讓腹中的胎兒能安然入睡,新的生命在關中這片多難的黃土地上,發芽生長,生生不息——。

秦新曆三年,二月一日。

足以讓每一個秦人都爲之驕傲的日子,一直以來都採取守勢的秦軍猛然發動了迅猛激烈的大反攻。

在武功至扶風的二百餘里戰場上,漢軍散兵伏屍遍地,倉促撤退的劉邦沒有辦法一下子收攏更多的兵馬,漢軍斥候兵甚至剛剛離開本隊,就會遭到對應的秦軍斥候騎兵的掃蕩式圍剿。

得了劉邦的命令之後,灌嬰撤退的速度比其他任何一支漢軍都要快得比,這方面不得不承認,商販的天賦是別人所不能及的。

一直與灌嬰不對付的漢將周緤這一回沒能勝過老對手,駱甲的騎軍一路從鄭國渠追殺到武功山下,終於將周緤的首級系在了馬鞍前面。

沿途各支漢軍分散襲擾部隊就象被打散了的狼羣一般,有勇氣可嘉的,還上前拼殺幾回,丟棄了百餘條人命後逃竄,有識相畏懼的,早早的帶着將卒逃得不知哪裡躲藏去了。

當秦國騎兵的身影出現在扶風守軍的視野裡時,不管是馮宣,還是辛勝,都禁不住淆然淚下,回頭城中,陣亡的二千餘士卒的遺體正靜靜的躺在冰冷的長街上,他們的身上,沒有遮蓋,沒有標誌,有的只是一團團散發着惡臭的血污。

漢軍連續的進攻,讓辛勝和馮宣喘不過氣來,他們能做的,就是匆忙將亡卒從城垣處拖下去,然後,換成另外一個還能舉起刀劍的頂到前面去。

“李侯——!”辛勝踉蹌着蹣跚下城,哽咽無語。這一仗,打的是如此的艱苦,讓習慣了秦軍強勢情況下作戰的他心下側然,如果不是關中的根基被趙高、胡亥折騰的厲害,秦軍又何須費這麼一番周折。

“老將軍辛苦了,兄弟們受累了,是李某來遲,以致於扶風陷入苦戰,現在,我們要血債血還,向劉邦討要我們失去的土地,親人的性命,還有所有原本就屬於我們的東西。”李原大聲說着,振臂高呼。

“戰,戰,戰!”

“殺,殺,殺!”

扶風城裡城外,因爲秦軍主力的回援而士氣大振,中午時分,李原與章邯在武功山的西北小鎮甘家店會合,兩個久慕大名卻一直無緣相見的秦軍將領,終於第一次站到了一條戰壕裡。

從分散走向聯合,從各爲其主到齊心戳力,在李原的一次次努力下,章邯、辛勝、王離、蘇角等這些秦國剩餘的這些精英們,在碰撞與掙扎中,開始走到一起。

他們的心裡,儘管還有些彆扭,還會覺得是迫不得已,但只要他們走出了聯合的這一步,秦國的復興就不再是一句空話,一個不切實際的幻夢,一個不能實現的理想。

第525章 羅馬軍事化改革第379章 東歸英雄傳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91章 反羅馬聯盟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48章 陳平來投第219章 半渡第352章 三李成諸葛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111章 豐收季第230章 驕兵悍將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21章 大神“月關”第425章 一路逃亡第189章 難消美人恩第64章 一路向西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367章 楚國覆滅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404章 天罰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320章 女強人第438章 嶺南戰事歇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211章 陸賈遊說第188章 婦人心第68章 雙重壓迫第458章 羅馬共和國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393章 火藥研發第221章 虞姬第54章 面善心黑第75章 公主與騎士第354章 壯士斷腕第327章 黑火藥第395章 大反攻的號角第496章 **弩發明第72章 階下囚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327章 黑火藥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203章 漢中攻略第364章 多多益善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漢子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441章 天師道第263章 有喜了第175章 韓信北伐第514章 僞裝波斯人第353章 江東子弟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221章 虞姬第313章 誰與爭鋒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280章 脣槍舌箭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485章 最後的大決戰第327章 黑火藥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168章 奇蹟與少年第266章 秦趙交鋒第432章 梅越覆滅第294章 月氏奇兵第91章 驚天大變第239章 宛城兵變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376章 齋桑泊大戰(二)第461章 乾女兒第84章 趙賁趙成第382章 出路在哪裡?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62章 木蘭從軍辭第109章 新移民城市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256章 斬草除根第412章 越王后裔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33章 玉漱公主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333章 一龍雙鳳第375章 齋桑泊大戰(一)第444章 黃禍到來第263章 有喜了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168章 奇蹟與少年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32章 權與謀第76章 青年近衛軍第65章 西征咸陽第195章 圍殲第316章 黥布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