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神武侯

趙玉曼大呼小叫。

眼睛裡只有李原一個男人的情竇初開少女,總有那麼些許的排斥異己的幼稚動作,長公主趙玉漱一邊聽着妹子的敘說,一邊面帶和藹的微笑。

“紅袖,去門口看看,顧家妹子還在不在,在的話,請她進來敘話?”趙玉漱輕泯了一口漱水,淡然笑道。

“遵長公主吩咐。”紅袖順眉應和一聲,轉身離開。經過這些天的歷煉,脾氣火爆的紅袖丫頭性子收斂了許多,這或許是經歷了外頭的流離失所的緣故,這個亂世,與滎陽城中的郡守府有太多的不同。

“大姐——!”趙玉曼嗔道,她沒有想到,趙玉漱會這麼大方,讓自己的情敵登門,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麼。

“芸娘是我的手帕之交,不是外人,玉曼你若是等會有失禮之處,可別怪姐姐不客氣。”趙玉漱冷哼一聲,道。

這個妹子,其他倒沒有什麼,就是有時候小心思太活泛了些,別說李原對她沒有什麼心思,要是哪一天真有了的話,那**還不被鬧一個天翻地覆,所以,趁着現在一切還都是未知數的時候,緊敲幾下十分有必要。

一年又一年。

今年與去年,對於長公主贏玉漱來說,是不同尋常的兩個年份;去歲的這個時候,她還在雒陽的洛水邊上,看着一隊隊運糧的船隊忙碌來回;今年,卻已身在雒陽西面千餘里外的秦國邊陲小城雍縣。

流離與遷移,會讓人心生疲憊。

贏玉漱渴望已久的安定生活,在輾轉了數年之後,終於願望達成,而助她完成這一心願的人,此時,卻還在爲更大的理想而拼殺。

歧山以東的戰況,時不時的通過快馬斥候回報到府上,讓贏玉漱心裡忽上忽下,心情時喜時憂,好在沒有過多久,北征的大軍送來好消息,在順利擊敗了鬼方部落後,李原率領秦軍主力部隊回師了。

長公主府,後廳。

“芸娘,這些天來,你過得還好吧?”趙玉漱見到久違的身影,連忙上前低聲問道,臉上掠過一絲的羞愧。

顧芸娘在內外的壓力下,選擇了退出,這讓趙玉漱的心裡,始終象壓了一塊大石頭一樣,這也是她自始至終只答應與李原暗底下有來往,而從不在明面上有什麼瓜葛的原因之一,從私心來講,趙玉漱渴望成爲李原的女人,但同時,又害怕成爲李原的女人。

一女二嫁。

又是嫂子與小叔。

不管其中的緣由是什麼,趙玉漱都不希望,因爲男女之情給李原造成不好的影響。

“多謝長公主殿下掛念,芸娘一切都好!”顧芸娘沒有想到,會和贏玉漱,不,趙玉漱會在雍州見面,她們兩個,曾經是幾乎無話不談的閨中蜜友,然而,最終爲了一個男人而形同陌路。

“三郎,還好吧!”顧芸娘想了又想,最終還是禁不住思念,出聲問道。從趙玉漱這裡,應該能聽到李原最新的消息,這是她心底一直放不下的。

“你是說李呆子,他好着呢,又打大勝仗吶!”趙玉漱笑着,從案上取過一封軍奏,遞給顧芸娘。

李呆子,這是顧芸娘習慣了的對李原的稱呼,這時候,由趙玉漱的嘴裡說出來,聽着分外的親切。

兩個女人,圍繞着一個男人,小心翼翼的打探着對方的心理,說着自己的心裡話,這樣的交鋒,也不亞於一場戰場上的撕殺。

——。

女人之間的戰爭,趙玉漱和顧芸娘達成了暫時的諒解備忘錄,在李原沒有回來之時,所有的內部爭鬥全部停止,不能因爲內鬥而干擾男人的事業,在這一層面,李原無疑要比劉邦幸福的多。

當然,這也是因爲李原沒有正式給予哪一方名分的緣故。

師出無名。

自然也鬧騰不起來。

正月二十七日。

感受到威脅的長公主趙玉漱很難得的召集了留守在雍州的一衆官員議事,商討在當前嚴峻形勢下,如何激勵前方將士士氣、安定雍歧百姓情緒、以及籌措更多的糧秣、打造更多兵器的諸多事宜。

從去年的三月開始,李原在雍歧一帶的實際統治快近一年,在他個人的強力主導下,秦國西陲的發展讓關中所有人都羨慕不已。

這是一次極爲難得的李原麾下內政官員的聚會,相比在戰場上撕殺出彩的將領,他們的作用一直被低估着,他們的名字也少有人提及,但不能否認,正是因爲這些治理地方的官員的出色表現,才讓李原有了戰場上爭一勝負的機會。

長史陳平還在章邯軍中游說,沒能趕回來,這次的議事由功曹關躍臨時主持,參加的雍歧官員包括了侯喜、張負、趙賁、李政、司馬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趙賁和李政作爲新生力量,第一次加入到這個團隊中。

趙賁的經歷很奇特,曾是趙系干將的他現在成了李原一系的官員,並且還一步步的越混越好,這中間,趙賁個人的能力起到了關健作用。至於李政,這位李二郎在內政方面繼承了乃父的優良素質,擔任姬水一帶的縣令以來,取得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稟長公主殿下,這是屬下等人剛剛擬好的意見,請過目。”關躍小心翼慚的說着,白皙的臉上,帶着幾許的興奮。隨着陳棣的淡出和宗族勢力的消退,關躍憑藉着自己的能力,在治理內政方面顯現出不一樣的才幹來。

但在陳平的壓制下,關躍只能屈居第二把手的位置,這讓他心裡多多少少有些不痛快,不過,想想陷在滎陽城裡,投錯了效力對象的老朋友範賈,他也想開了。

關躍的這個意見,很是簡單明瞭,李原這個雍歧的郡守既然在北伐中立下了大功勞,那麼朝廷就要給予加官晉爵,在目前的情況下,加官需要李原的同意,而晉爵的話則只需要代表着王族的趙玉漱點頭即可

關山萬里,覓封侯。

李原這個將軍做的時間已經夠長了,封侯是當然之舉,也得到了李原麾下衆多官員的一致認可。

正月二十八日,朝議結束。

長公主趙玉漱晉李原爲神武侯,此舉得到了在雍衆官員的一致擁護,由偏將軍到封神武侯,李原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不到,這一消息很快的傳到扶風前線,秦軍上下士氣更是高漲,主帥加爵,屬下將校接下來的官職也會提升,這對於即將大戰的秦軍將士來說,是一個利好之極的消息。

第520章 羅馬三巨頭第101章 陳倉之戰(五)第524章 海上爭雄第417章 勇者勝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241章 大決戰(一)第522章 大秦VS羅馬決戰日第17章 鬼城大梁第69章 千金散盡第172章 神兵天將第186章 三國大戰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17章 鬼城大梁第351章 楚無道共誅之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158章 復興之路第89章 閻樂之苦第34章 角色扮演第105章 不計前嫌第366章 流星墜落第357章 陷阱重重第17章 鬼城大梁第206章 破城第365章 彭越立威第527章 多瑙河大會戰(二)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257章 李左車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373章 決不做闕氏第121章 背水一戰(五)第98章 陳倉之戰(二)第295章 血戰蓋藏城第333章 一龍雙鳳第461章 乾女兒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59章 意外之局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302章 三國志第300章 小推恩令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380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402章 中行說現身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411章 項莊復楚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414章 徵南戰將第3章 生死一線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46章 滎陽保衛戰(三)第176章 虎牢關大戰(一)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468章 “**”的危險第440章 再見張良第468章 “**”的危險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230章 驕兵悍將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515章 達羅大火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102章 大秦兵造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第484章 海盜艦隊第355章 弩兵復仇第52章 名將之後第68章 雙重壓迫第314章 包抄後路第336章 抓捕呂雉第330章 呂雉VS贏氏第398章 河套大戰(三)第210章 諜戰第344章 酒後亂性第206章 破城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27章 白馬之戰(三)第136章 老對手第494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75章 項伯又來了第357章 陷阱重重第465章 西伯利亞的新主人第17章 鬼城大梁第208章 巴山蜀水第307章 弩兵誘餌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第370章 星辰大海第329章 呂澤的下場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305章 後路被斷第368章 衣錦還鄉第127章 韓信歸秦第518章 以身赴死第255章 美人同浴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434章 美女安媚珠第23章 患難兄弟第36章 共謀良策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漢子第253章 困守一隅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354章 壯士斷腕第505章 孔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