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斯低頭

渭水。

這條關中大地的母親河日夜奔流不息,從炎黃、商周、到春秋戰國,發生在這一片大地上的殺戮與更替,於它來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瞬罷了。

河水清澈,滋潤着兩岸的沃土,相比二千年後的渾濁,這樣無工業污樑的河水澆灌下的莊稼,想必是綠色的不能再綠色的糧食。

李原在察看完兵造之後,辭了司馬印,即帶着曹信等幾人來到了渭水畔剛剛復墾的田地裡,田分熟田和生田兩種,象渭水畔的這一部分,就是曾經耕種過,現在翻耕過來的話,不用加多少肥力,就能讓小麥苗茁壯成長。

張負興奮的走在李原的前面,一邊說着,一邊點指着周圍好大的一大片土地。從大梁到滎陽、再到咸陽、雍歧,張氏家族算得上是跟隨李原最久的一羣人了,一路的西遷,一路無目的地的跟隨,現在終於有了結果。

女婿陳平現在是李原跟前的智囊,大大小小的政事忙得家也顧不上,對此,張素娘頗有微詞,不過,老丈人張負倒是全力支持陳平的工作。

男人,沒有事業就等於窮光蛋。

至於女人發發小脾氣,那不過是嬌慣壞了。要是陳平真的什麼都不是,張素娘就不是偶爾發發脾氣,而是整天發火了。

更緊要的是,二十天前,張負經過亭里長老的推薦,成爲雍州下屬清水一地的亭長,也算是跨出了家族,成爲一名李原政權的基層官員了。

渭水畔的這一處肥田,是張氏家族購置開墾的田畝,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那些雍州的小吏一聽得是長史家人要耕田,自然不會將完全未開荒的山地之類的放出去,對於這種隱性的福利,李原也沒有追究的念頭。

至清則無魚。

張負、陳平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追隨,現在也算是一條戰壕的同志了,李原若是失敗了,陳平等人作爲首要幫兇,也不可能有什麼好結果。

“張翁,這小麥的種子成芽有幾成,灑到田地裡,防鳥獸的事務可不能放鬆了。”李原難得的走在鄉間田野,心情很是舒暢。

小時候,也是跟着祖輩在田裡農作過,相比秦時,後世的小麥種植已經有了一整套成熟的技術,可惜,以李原那一點見識,也只能在張負說項時,稍稍提起比如栽培法、間苗法還有除蟲除草等一些小竅門,不過,張負倒是很意外,他沒有想到李原還懂得田間耕種,特別是小麥種植的法子。

在請示了李原之後,張負忙命人拿來竹板,將李原所說的隻字片語記錄下來,而更讓李原哭笑不得的是,張負在開篇寫了這麼一句:李公農書。

張負的意思是這本記錄小麥耕作的集子是李原發起的,所以,以後凡是關於小麥耕作有什麼好的經驗都會被記錄在農書裡面,這種以大人物言行作爲書集的名字的做法,在春秋戰國之時很是尋常。

比如:呂氏春秋,不過是呂不韋在任時,召集衆吏編輯的,就以呂氏來名。

——。

李原一天天的忙個不停。

也只有忙着,才能讓他的心不致於空出來,不致於去想李家那些個亂七八糟的事情。

雍州。

城東靠着歧水邊的一處宅子。

一個老翁戴着一頂蒿草編成的帽子,正在河邊垂釣。

秦國的前丞相李斯從咸陽到雍州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身體方面經過調養,漸漸的有了起色,畢竟李斯也不過五十來歲,加上底子一直不錯,兼又聽到老對手趙高在咸陽街頭死於非命,這心情一好,身子自然就恢復了過來。

不過,李斯最近,也有鬱悶放不下的事情。

那便是小兒李原在這段時間裡,一次也沒有來看望過他。

“政兒,你說,原兒是真的不在城裡,還是有意在躲着我們。”李斯神色寞寞。

對於李原這個便宜兒子,他可以說從來沒有真正的關心過,從心底裡,因爲對他母親的輕視,而自然的也輕視了這個小兒子。卻不想,李家,最後是靠這個不在意培養的兒子逃脫了滅族的下場。

“父親,原弟真不在城裡,前些日,叛軍來犯陳倉,這幾天,陳長史說,原弟又去了歧山兵造那邊——。”李政支吾的回道。

對於李原這個弟弟,他也沒有多少的接觸,昔日在府中時,他只聽到府內後院有一個叫李原的家僕,聽有傳言說是父親在外的私生子,在後來,他便隨了李斯到了咸陽,和李原更是接觸不到。

待到再見時,李原已是擁領一支強軍,身邊有着上萬忠勇將卒的將軍,這讓李政感到壓力倍增。

去見李原,說什麼,怎麼說?去郡守府的一路上,李政心中都在不由自主的忐忑,好在,李原不在城內,倒讓他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李斯嘆了一口氣,緩步進了房內,待出來時手裡持了一枚竹簡:“政兒,你去一趟長公主府,把這個給你嫂嫂,就說請她轉交給原兒。”

“諾!”李政低頭應下,去趙玉漱的住處他沒有什麼壓力,儘管大哥李由戰死了,但趙玉漱還是他的嫂子,有這一份親情在,他到長公主府自會有人接洽,不象到郡守府,都是些面無表情的士兵,不帶一點的笑容,讓他見了心裡發慌。

李斯瞧着李政有些瘦削的背影,心頭五味雜陳。方纔的竹簡上,寫下了李原親孃的名字、籍貫、還有一些過往的言語記錄,在後面,還有幾句李斯一直羞愧說不出口的話,而最後面,李斯也表達了自己渴望再發揮一下餘熱的決心。

另外,他也要爲李政多謀想一下,這個二兒子打仗什麼的肯定是不行的,在治政方面,這些年來,也學了自己幾分本領,只是缺少的是機會。

堂堂大秦的丞相——,治理一個國家都沒有什麼問題。區區雍歧一個春秋小國的範圍,李斯有信心幫助管好這些日常政務,李原這個兒子的事業,說到底還是李家的,一筆終究寫不出兩個李字來。

;

第31章 新的誘惑第309章 人質第436章 神武大帝第517章 戰象部隊第18章 竹槍威武第30章 白馬之戰(六)第45章 滎陽保衛戰(二)第324章 資本投資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339章 贏氏被斬首第430章 衝鋒號角第467章 希臘文明的餘輝第395章 大反攻的號角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512章 新大陸的**第380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54章 面善心黑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206章 破城第170章 種瓜侯爺第114章 斷尾求生第195章 圍殲第282章 人是無價的第465章 西伯利亞的新主人第41章 疑團重重第63章 美男計第332章 百家爭鳴第154章 李原VS張良第347章 商山四皓第527章 多瑙河大會戰(二)第418章 長沙國滅第41章 疑團重重第36章 共謀良策第181章 虎牢關大戰(六)第465章 西伯利亞的新主人第44章 滎陽保衛戰(一)第399章 河套大戰(四)第60章 冒險一搏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173章 請君入谷第468章 “**”的危險第189章 難消美人恩第232章 分裂與團結第228章 閻妞妞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137章 升遷之路第286章 河西危殆第162章 大叔很親切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320章 女強人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526章 多瑙河大會戰(一)第387章 追殺大月氏第19章 秦軍大捷第82章 烏里氏三雄第40章 親兵營第87章 黃雀在後第166章 鍾離昧第329章 呂澤的下場第463章 斯巴達克斯第492章 斯巴達勇士們第519章 佔領印度第247章 英雄所見第486章 耐心大考驗第28章 白馬之戰(四)第97章 陳倉之戰(一)第357章 陷阱重重第6章 大梁整編第424章 呂臺作亂第511章 所羅門隘口爭奪戰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動第206章 破城第140章 封狼居胥第311章 聯軍主帥第367章 楚國覆滅第470章 談判也要講條件第381章 強者霸權第391章 兩腳羊第132章 艱難決擇第26章 白馬之戰(二)第205章 激戰不休第471章 國之利刃第175章 韓信北伐第128章 反戈一擊第127章 韓信歸秦第39章 老夫輕狂第27章 白馬之戰(三)第71章 奸細第83章 人質脅迫第362章 項羽之死第38章 謀士陳平第226章 通婚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229章 商賈心向第220章 邊騎南下第367章 楚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