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王安石變法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到慶曆二年(1042)期間,西夏皇帝元昊對宋又發動多次大規模的軍事進攻,雙方損失都很大,結果在慶曆四年(1044)訂立和約。史稱慶曆和議。和議規定:元昊取消帝號,接受宋朝冊封;宋方每年給西夏銀7.2萬兩,絹15.3萬匹,茶3萬斤,稱“歲賜”;開放雙方邊境貿易等。慶曆和議訂立後,西北邊境平靜了20多年。

早在宋太宗、真宗時期,已有一些人就提出了變法的主張。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范仲淹上書朝廷,主張改革政治。兩年後,范仲淹在應天府掌教書院時,又有《上相府書》,提出同樣的建議,但未被採納。慶曆年間,宋仁宗迫於形勢,責成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見。慶曆三年(1043)九月,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詔條陳十事》的奏疏,指出當時的情況是內憂外困,不能不加以改革,並提出十項改革主張,包括整頓吏治、培養人才、發展生產、加強武備等四個方面內容,而以整頓吏治爲中心,以裁減冗官、選拔“賢能”爲整頓吏治的手段。

他認爲有了“賢能”的官吏,就能夠搞好政治,使百姓“各獲安寧,不召禍亂”,緩和社會矛盾。同年,仁宗頒佈了幾道詔令,推行了范仲淹等人的主張,即所謂“慶曆新政”。但變法主張觸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一開始便引起保守派的強烈反對,僅僅一年左右,范仲淹等人就相繼被迫離職,變法隨之流產。

慶曆新政失敗後,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朝廷內外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後,很快又高漲起來。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進京述職,作《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系統地提出了變法主張,主張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建議朝廷改革取士、重視人才,請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但沒被仁宗採納。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遂起用王安石爲江寧知府,旋即詔爲翰林學士兼侍講,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

熙寧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再次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國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現有法度”,並勉勵神宗效法堯舜,簡明法制。王安石認爲,北宋國家貧苦的癥結,不在於開支過多,而在於生產過少;農民之所以貧苦和不能從事生產,一方面是由於官僚富豪兼併了大量土地,另一方面是由於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農民身上。因此,最好的理財富國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勞動力去開發自然資源,是積極開源而不是消極節流。

王安石隨後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闡釋宋初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認爲“大有爲之時,正在今日”。神宗採納王安石的相關主張,並要求其盡心輔佐。

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爲參知政事,王安石提出當務之急在於改變風俗、確立法度,提議變法,神宗贊同。爲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統籌財政。同年四月,遣人察諸路農田、水利、賦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輸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頒農田水利條約。熙寧三年(1070年),頒佈募役法、保甲法。熙寧四年(1071年),頒佈方田均稅法,改革科舉制度;熙寧五年(1072年)三月,頒行市易法。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免行法。

青苗法內容: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侷限: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募役法(又稱免役法)內容: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爲由官府僱人承擔,不願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爲免役錢。官僚地主也不例外。作用: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侷限:對貧苦人是沉重的負擔。

方田均稅法內容:下令全國清丈土地,覈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爲五等,作爲徵收田賦的依據。作用: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農田水利法內容:鼓勵墾荒,興修水利,費用由當地住戶按貧富等級高下出資興修水利,也可向州縣政府貸款。

作用:水利工程廣爲修建,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侷限:興修水利數量逐漸成爲官員政績考覈標準,一些地方政府強制百姓修建水利,加重人民負擔。

市易法內容: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作用: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均輸法內容: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政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作用:降低國家支出,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衆的盤剝,便利了市民。

強兵之法北宋政府奉行養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齊;集中軍權、更戍法直接削弱了軍隊戰鬥力。將不識兵、將無常兵、將帥指揮受制太多,其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士兵經常換防,缺乏訓練,素質低下。

保甲法內容: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爲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爲保丁,農閒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作用:加強對農村的統治,維護農村社會治安;建立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

裁兵法內容: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爲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爲民籍。作用:提高軍隊士兵素質。將兵法(又叫置將法)內容: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爲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以提高軍隊素質。作用: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保馬法內容:將原來由政府的牧馬監養馬改爲由保甲民戶養馬。保甲戶自願養馬,可由政府給以監馬或者給錢自行購買,並可以免除部分賦稅。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作用: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

軍器監法內容:督製造兵器,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

作用:武器生產量增加,質量也有所改善。

取士之法王安石在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主要是爲變法造輿論。主要有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這三個具體措施。

改革科舉制度內容:頒佈貢舉法,廢除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爲主,增加法科。

作用:把科舉的立足點放在選拔具有經綸濟世之志和真才實學的天平上,擴大考選名額。

整頓太學三舍法: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的太學三舍法制度。以學校的平日考覈來取代科舉考試,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爲官;提舉經義局,修撰儒家經典,編纂《三經新義》;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惟才用人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使許多低級官員和下層士大夫得到發揮才幹的機會。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史稱“新舊黨爭”。

御史中丞呂誨控訴王安石變法十大過失,,神宗貶爲地方官,王安石舉薦呂公著代替其職。韓琦上疏規勸神宗停止青苗法,在反對派的巨大壓力下,神宗打算同意,執政曾公亮、陳昇之等乘機附和,王安石雖多方辯駁,神宗仍然認爲應聽取各方面的建議。隨後,王安石稱病在家,繼而請求辭官歸隱。韓絳等規勸,神宗挽留王安石,王安石遂陳數朝廷內外諸官互相依附勾結的情況,進言神宗要不畏流俗,心懷天下。

熙寧四年(1071年),開封百姓爲逃避保甲,,出現自斷手腕現象,知府韓維報告朝廷,王安石認爲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爭議紛紛,百姓更容易受到蠱惑。神宗則認爲應聽取百姓之言。

熙寧七年(1074年)春,天大旱,久不雨,朝內外守舊勢力以“天變”爲藉口,又一次掀起對變法的圍攻;免役錢激起羣情洶洶、民心不穩,神宗憂形於色,寢食不安。安上門監鄭俠繪東北《流民圖》以告急文件特進。神宗反覆觀圖,竟夕不眠,認爲“天變”不是小事,是因人事不修所致。

司馬光又上《應詔言朝廷闕失狀》,隨着改革深入,變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發生動搖。同年四月,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親高太后亦向神宗哭訴“王安石亂天下”。宋神宗對變法產生懷疑,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務,使變法遭受重挫。

熙寧八年(1075年),王安石再次拜相,但已經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宋神宗的動搖,變法很難繼續推行下去。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長子王雱病故,王安石辭去宰相,從此隱居江寧,法令亦陸續被廢止。

王安石變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增強對外防禦,對內彈壓的能力,以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從新法次第實施,到新法爲守舊派所廢罷,其間將近十五年。在這十五年中,每項新法在推行後,雖然都不免產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國強兵”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簾聽政,起用司馬光爲宰相,新法幾乎全被廢掉,史稱“元祐更化”。元祐元年(1086年),王安石病逝於鐘山。

元祐八年(1093年),在宣仁太后主導下,致力於恢復祖宗舊制,前後歷時九年,支持變法者被稱之爲“元豐黨人”,反對變法者被稱之爲“元祐黨人”。宋哲宗親政後,重新起用變法派,但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更加激烈,新法已成爲各派系傾軋的工具。從此宋朝進入了黨爭的泥沼,不可自拔。

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一百三十二章異端滋生第九十九章項羽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八十六章路阻火焰山第二百二十六章宗教改革(四)第一百零六章雜記第七十四章孔子第五十八章周公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七十六章釋迦摩尼第四十章魔家四將(三)第八十六章西門豹第六十一章大衛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三十章使徒傳道(七)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五十九章掃羅王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兒第一百九十八章景教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四十四章準提道人收孔宣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三十四章飛熊入夢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四十四章準提道人收孔宣第六十二章大衛(二)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二百零七章狄青第六十九章內門弟子第九十一章長平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異端滋生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第一百三十九章關羽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一百八十九章西行遇前緣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一百零一章看管蟠桃園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馬溫第八十六章西門豹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七十章回花果山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一百四十三章司馬懿(三)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二百零五章朱熹第二百零五章楊繼業第六章盤古兒女第一百七十一章三打白骨精第二十九章火燒琵琶精第一百五十一章涇河水龍犯天條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一百零九章叛徒猶大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五十七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三)第七十六章釋迦摩尼第八十一章三國分晉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四章孝文帝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