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分地瓜

劉姥爺站在地頭聞言莞爾一笑,“你爹很棒的,對吧!”

“嗯!”妮兒滿臉笑容地點點頭道,這個便宜老爹還挺有一套。

接下來,雖然社員們時有戳到地瓜,但這已經很小心了,這是在所難免了,避免不了的,除了聽到小隊長一句:小心點兒。沒有任何指責,畢竟誰也沒長着透視眼不是。

總之用心就好!

一直幹到傍晚,彩霞滿天,姚長海走到正在拾地瓜的姚滿耕身前道,“大隊長,看來咱們得先分了地瓜,不然的話,分下來的地瓜,明兒也背不完。”

“是啊!沒想到這才刨了一天,就這麼多地瓜,何止是滿倉啊!簡直是滿山了。”姚滿耕咧開嘴笑道。

“行了,傳令下去,都別幹了,各個小隊早點兒分地瓜。”姚滿耕端着一滿筐地瓜倒在如山的地瓜堆上。

“好嘞!”姚長海應道,下去傳達命令。

社員們儘管幹了一天的活計,累的是筋疲力盡,腰疼腿痠。剛想坐下來休息一下,聽到各個小隊長的喊道,“分地瓜了,分地瓜了。”

這立馬站起來,精神抖擻,興致沖沖地朝地頭跑去。

三大娘和其他多位小隊的會計,雖然不刨地瓜,但跟在後面拾地瓜,這褲腿上都是土,手上都是土。

會計和小隊長都算是脫產幹部,可以不勞動的,但姚滿耕大隊長都親自下地,其他人要是站在田間地頭兒,那是找批呢!嫌命長不是……

所以會計們拿着地頭兒上的瓦罐,倒水洗把手,麻利清理一下,才從放在地頭的竹揹簍裡拿着算盤和賬本,桿秤匆匆走到地瓜山面前。

社員們已經等候在這兒了,馬提燈也點上,閒話少說:咱們開始分地瓜。

“太姥爺,爲什麼現在就分地瓜,不是收完了一起分的嗎?”妮兒好奇地問道,小麥、玉米都是在打麥場上分的,怎麼獨獨地瓜不同,在田間地頭都分了。

劉姥爺蹲在妮兒面前耐心地解釋道,“因爲小麥、玉米等都交了公糧,地瓜不屬於糧食之列,就在這田間地頭分了。而地瓜是社員們的主要‘口糧’也就成了社員們飯桌上的‘主食’了。”

“妮兒冷嗎?”劉姥爺問道,傍晚十分,這涼氣就下來了。

“不冷!”妮兒搖搖頭,她可是穿着小薄棉襖的。

白天生產隊組織社員將地裡的地瓜刨出來,再按人口多少分到各家各戶。生產隊刨出的紅薯一般是不能在地裡過夜的,無論多晚也要分完,常常是挑燈夜戰。

今兒分的早,是因爲地瓜量太大了,不早些分,可運不回家了。

分地瓜的方法與分小麥的方法一樣,做紙球,抓鬮排號。這是會計與隊長慣用的方法,原始且奔着公平而來的。

但是與分麥子、玉米有根本的區別,麥子粒、玉米粒一樣大,遲分早分都一樣。地瓜就不同了,地段強了地瓜就大,地段弱了地瓜就小。誰也希望自己家分到大塊地瓜,大的地瓜一塊有七、八斤,小的才如嬰兒拳頭那麼大。

當然都喜歡個兒大的,誰也不喜歡個小的。

做紙球是會計的事,他們快速的做好紙球。紙球捏成五十二個,因爲姚長海所在的小隊是五十二戶,小紙條上面分別寫上阿拉伯數字,1,2,3,4,5……捏成團,然後就這麼撒到地面上,然後姚長海一聲令下,“摸”。

各家各戶的代表蜂擁而上,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社員們的手全被紅薯蔓的汁液染黑,這纔是真正勞動的手,粗糙,沒有雪花膏香香的味道。誰的臉上也掛着微笑,都希望摸到長得好的地段。紙球拿在手裡,展開一看,拿到合適地段的人,臉上依然微笑,拿到不好地段的人,臉上立刻陰冷起來,顯出無奈。

姚長海撿起最後一個孤零零在地上躺着的紙團,打開一看,號碼正中間,不前不後。

這樣分紅薯的法子,那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幾乎沒法搗鬼,但是若想搗鬼,一樣能……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搗鬼的方法很簡單,手裡攥着號碼,假模假樣的去摸不就成了,都顧着自己,亂哄哄的誰還看你小隊長是真摸還是假摸。

不過這時候的人淳樸善良,加上連續兩年豐收,今年更是又上了一個臺階,誰也不會去幹那沒品的事。

紙條摸好後,還要收回去,收回的同時讓會計寫上名字然後排排站,分地瓜。

一天的忙活,天說話當中就暗了下來,到最後馬提燈點燃,照着會計算盤。一邊照着秤桿上的黃星。捉桿秤的當然是隊長,會計展開紙條,對着人名,賬冊,快速的計算斤數。

姚長海站在地頭說道,“社員同志們,拿到好的地段也別高興,拿到最末的也彆氣餒,這才第一天。”

是啊!收地瓜又不是一天才收完的,明兒還得抓鬮。

至於被戳壞的地瓜家家戶戶都有,誰也跑不了,一家分上幾瓜就完了,這倒是顯出來扔出來的好處了。

分到地瓜的社員們,直接掰開了戳壞的地瓜,開啃。

姚灣村的地瓜種在沙壤土裡,這樣長出的地瓜味兒正,甜面可口,外形長圓,外皮光滑。直接生吃也沒問題,嗯!比蘿蔔好吃。

幹了一天也真累了,所以墊吧墊吧肚子,只聽見田間一片‘咔嚓、咔嚓’的聲音,說句玩笑話,就跟家裡的耗子似的。

“好在分地瓜分的早,不然分到後半夜了,再運回各家,天都亮了,就會影響明兒出工。”姚滿耕慶幸道。

地瓜分到手了,家家戶戶就開始往家裡倒騰地瓜,至於工具早就有家裡的婆娘拿來了,竹揹簍、扁擔筐,一擔擔、獨輪車往家裡拉,大人孩子一起就忙活起來。

滿天星斗,眨巴着眼睛看着下面忙碌的人影,一天的勞動累了,也疲倦了,誰也不願意講話,也沒了激情。一時間就默默的幹活,早點兒幹完,回家躺在炕上。只聽見裝地瓜倒地瓜的聲音在黑夜的大地上,隆咚,隆咚響着。有的人張開大嘴巴打哈欠。

馬提燈的燈光始終明亮着,依然堅持着,有幾隻不怕冷的小蟲跟着它飛來飛去。

這個時候誰也顧不着打瞌睡,精神得很,都急着早一點運完。有的人家人多,分得多運四五趟,沒獨輪車的人家用肩膀扛,讓別人捎。獨輪車在漆黑的夜裡撞在一起發出“哐”的聲音。

發生交通事故了,彼此說句對不起,錯開了接着走。沒那閒工夫扯嘴皮子,都鄉里鄉親的。

對於運東西妮兒的空間再多的地瓜也裝的下,可是人多嘴雜,她想使勁,也使不上力,只能讓老爹賣苦力了。

好在他家人口少,分到的地瓜少,他一個人倒是倒騰的快獨輪車兩趟就倒騰完了。

接着就幫姚爺爺家,三大娘家倒騰,他們的地瓜顯然要多的多。幫着自家人倒騰完地瓜,看了一下田裡。

姚長海看着大多數人家都倒騰完了,“哥幾個,幫幫忙,誰家沒有倒騰完的,幫忙拉回去。”

“好嘞!”社員們應道。

村裡都是這樣,家裡孩子多,還沒長大,這勞力少,倒騰起來就慢,所以到最後,社員們會搭把手幫幫忙。

都是這麼互相幫助着過來的,誰家都有這勞力少的時候。

地瓜拉完以後,已經是後半夜了,田間就徹底沉靜了下來。社員們都急着補覺去了。但是在微弱的星光裡有那麼幾個人在地瓜地裡揀拾遺漏的地瓜。

這些人家一般孩子多,又小,幹活的少,工分少,分得地瓜就少,這小麥、玉米也少,是處處少。

這是沒辦法的事,所以就待人走了乾淨了,看看有沒有丟落下的地瓜,好歹撿幾塊,好幾天餓不着。每年分地瓜,都能撿一筐地瓜,大家都彼此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爲這事,大家都幹過,誰也別說誰。

就這麼刨地瓜,刨了一個星期,纔算是徹底的刨完了。那個累呀!恨不得躺在炕上睡它個昏天黑地。

想睡,先別忙的,從分到第一批地瓜開始時,家裡的留守的老人和半大的孩子,頂個小勞力,就開始擦地瓜片,曬地瓜幹了。

地瓜分下來後,家家都是老少齊動手,先用“擦牀子”就是在一個木板上鑲鉗一個刀片,是擦地瓜的專用工具。將地瓜擦成片,就在自家的大院子裡支放好的打簸箕、竹排,將擦好的地瓜片一片一片地擺在上面。

這時候放學回來的孩子們就真成了大勞力了,將書包往家裡一扔,就幫家裡人幹活,大人擦地瓜片,小孩們就忙着擺地瓜片。擺地瓜雖不是力氣活,但要彎着腰蹲着擺,大人幹一會兒就腰痠腿痛了,而小孩子們卻不覺得,因此常常贏得長輩們的誇獎:“別看人小,頂一個大人幹呢!”大人越是誇獎,小孩子幹得越歡,常常是幹到滿天星斗了才作罷。

如果天氣好的話,兩、三天的時間,地瓜片就能曬乾收起來了。

第301章 姚三伯第112章 齊聚第150章 遠行第39章 兄弟閒話第226章 自救第356章 各方反應第199章 擼榆錢第130章 爬山(一)第300章 可是解饞了第104章 守林員第305章 捱揍第87章 姚家的反應第337章 夜話第186章 熱鬧的清晨第436章 人心浮動第413章第88章 姚家的反應(二)第371章 夜宴第358章 各方反應(二)第263章 拾花生第313章 勸說第457章 集思廣益第93章 新的開始第364章 正面突破第290章 古都一日遊第382章 婚禮前夕第24章 父女閒話第461章 砸了第83章 攤牌(三)第363章 東風壓倒了西風第153章 抓破了頭,也沒合計出來第439章 尿炕了第279章 割尾巴第425章 提幹第476章 救下第270章 成了第335章 啥人都有?第384章 雞飛狗跳第17章 大道第127章 逮到了第216章 一聲嘆息第127章 逮到了第427章 特別衛隊第67章 花捲第449章 相女婿第368章 有驚無險第48章 緣由第466章 連成天第424章 檢查團第188章 奇第80章 理髮第177章 阿黃出關第380章 照相館奇事第462章第170章 這火勢不對……第197章 爭執第482章 快車道第267章 收玉米第237章 良種第273章 忙裡偷閒第221章 小木匠第131章 爬山(二)第234章 打麥場上歡樂多第272章 旅程第414章 棄嬰第221章 小木匠第27章 上墳第393章 母女、婆媳第471章 留下第365章 罰……第246章 君子廚藝第400章 露天電影第431章 起復第183章 罰第106章 採蜜忙第229章 “布穀布穀,麥子要熟……”第290章 古都一日遊第316章 大花傳信第77章 又照相第29章 鬼穿衣第348章 來客第252章 一步一步來第26章 電報第181章 姚家生活第44章 ‘回孃家’第145章 看病第417章 田壯壯第269章 孫國強第321章 離別第434章 ‘ 搬倉鼠’第226章 自救第451章 風雲突變第94章 上樑第176章 全城行動第351章 該打?第221章 小木匠第96章 劉姥爺真是豁出去了第8章 看見了?第358章 各方反應(二)第192章 最有文藝味兒的‘牛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