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暗流涌動

“可惡!”李世民勃然大怒,將手中奏摺狠狠地扔到地上。

身邊的衆宮女嚇得兩腿打顫,想去撿起地上的奏摺,又不敢。看到李世民怒不可遏地在書案前走來走去……

“近一年來聖上還沒發過這麼大的火氣。”衆人面面相覷,一齊盯向地上的奏摺,“上面寫了什麼?”

“聖上……”許久,一個極溫婉柔和的聲音從外面進來,言道,“聖上莫要氣壞了身子。”

李世民擡起頭,看到一張柔媚地笑臉,怒氣未消,氣道:“他們就是看不得朕的兒子好。”

“怎麼?”那個溫柔的聲音輕聲問道。

“遮遮掩掩,拿太子與他相比,不就是想說他有不軌之心嗎?”

“哦?”

李世民揮了揮手讓衆宮女下去,看了一眼“溫柔聲音”,嘆了一口氣:“難道朕的兒子只會吃喝玩樂才成麼?”

“溫柔聲音”微微一笑:“好了。聖上英明,一眼便看穿他們的目的,他們再說什麼也是沒有用處。何必非要生氣。”

李世民嘆口氣,將“溫柔聲音”攬腰抱到懷中,終於展眉:“雖然知道是拍馬屁,但惠兒總能拍得恰到好處……”

被叫做惠兒的女子,乖巧地依在李世民懷中,嬌聲笑道:“惠兒哪裡有,是聖上很英明啊,否則怎會一眼看穿他們的用心。”

惠兒便是徐充容,有名的江南才女,十歲入宮。如今已有七年,正值妙齡,似一朵盛開的嬌豔花朵……

徐充容悄悄地瞥了一眼地上的奏摺,眼中閃過一絲疑慮:“這樣的摺子明知道會觸怒聖上,卻依然送進來,目的何在?它真的一點作用都不起麼?”七年的宮中生活,讓這個聰慧的女子,對李世民的性情瞭如指掌。她雖然不清楚奏摺裡是什麼內容,但以她的聰明很快便猜到李世民口中說的“兒子”是誰。因爲這些日子關於這個皇子的傳聞太多了,而聖上近來越來越喜歡的皇子便是他……不用問一定有人開始嫉妒,開始行動了……

“他一向掩示的很好。”徐惠兒暗暗地想,想到一個英俊的少年的臉,不知爲何心中有一絲顫動,“只知吃喝玩樂……”

李世民卻已忘記了剛纔的不快,低頭撫弄懷中的美女……

“馬御史,聽說現在街上有一種議論。”東宮崇教殿,太子李治望着正在給他講《周易》的馬周,突然打斷他,問道。

“哦?”馬周擡起大腦袋,有點不解的望向太子。

“據說這場‘鬥雞公益大會’,六哥纔是真正的發起人……”太子李治言猶未盡。

“哦,蜀王是委員會會長,是他發起的也有可能。”

“聽說百姓們對蜀王的‘仁愛’讚不絕口。”太子口中的六哥變成了蜀王,臉上有些悻悻。

“嗯。”

“有人說我爲母后建大慈恩寺,‘孝’心可嘉,卻及不上蜀王爲百姓的‘仁愛’……”

“……”馬周沉默了片刻,說道,“蜀王近來的確被聖上很看重。”

“只是我聽李道長說的完全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

“李道長說,這次‘鬥雞公益大會’其實是長安公子的提議。”

“長安公子?怎會是他?”馬周愕然道。

“李道長說,這次鬥雞最初是長安公子與楊豫之商議的。我聽說過他們倆個經常一起看鬥雞……”

“嗯,這次不只楊豫之受到褒獎,便是尉遲洪道也大獲人心。蜀王雖然不是發起人,卻也深受聖上賞識……”

“六哥一向好玩,過去父皇到是常數落他。”太子若有所思的言道。

“這些日子,蜀王的確十分扎眼。天下詩社看上去象胡鬧,卻越辦越紅火。那個《天下新聞》更是出人意料……”馬周搖了搖大腦袋,麻桿一樣的身材,總讓人擔心他的身子撐不住那顆大頭,晃着晃一不小心會掉下來,“就說這次的鬥雞,原本不過是一場不務正業的遊戲,偏偏被他們搞出許多花樣,與國事連在一起……看似有意又似無意,無意之中卻又透着有意。”

“無意?有意?”太子臉上掠過一絲驚詫,心中羨慕起蜀王來。蜀王搞得這些“玩鬧”花樣,即好玩又能得到父皇稱讚……自己卻每日被安排學東學西,一點自由時間都沒有。這些個大人們想出來的爲自己樹威信的點子,不過是修個“大慈恩寺”以障顯自己“孝”心,比起蜀王的“胡鬧”差得遠了……

想到蜀王一向慵懶中帶着幾分戲謔的笑,一臉紈絝的模樣,太子李治白皙的臉上露出一絲羨慕的微笑……如果能象六哥那樣恣意的玩該有多好,只是他真的是無意麼?想到此,李治不由微微皺眉。

突然間不知爲何想起一個人,一個不認識的少年,一個萍水相逢極灑脫俊雅的少年,跟他在一起的那一刻感到無憂無慮,沒有一點心計……可惜不知道他是誰,他在哪裡。不過也正因爲相互不認識,只在某一個時間偶然相遇,才更加的知心,一起大笑,一起吃酒,沒有一點目的,沒有一點功利……

他喜歡淋雪,不知道他是否喜歡淋雨……李治擡頭望向殿外,殿外的雨稀稀瀝瀝,沙沙作響,打在窗前的芭蕉葉上,神思飄遠,完全沒有聽到馬周在說什麼。馬周雖爲御史,今已兼領東宮左春坊,爲太子左庶子。

“這樣的雨不大不小,正好雨中漫步……”楊悅推開李愔遞過來的斗笠,騎着馬先已走進雨中。街頭的人大多都戴着斗笠或雨傘,或者用事物遮在頭上,加緊腳步前行。

李愔呆了一呆,也不戴斗笠,與楊悅騎馬並行在雨中。陰沉的天色,雨霧如煙,朦朦朧朧,街頭的柳樹在微雨輕風中絲絲飄動,煙雨之中的青磚紅瓦,飛檐臺宇,燕子低還……讓人恍如夢中。

“你喜歡淋雨。”李愔笑看楊悅一眼,兩人不緊不慢地的並轡而行。

“你別告訴我,你從來沒有淋過雨……”楊悅抑起頭,沙沙細雨落在面上,十分愜意。古代的雨水不用怕有硫酸之類的化學污染。古人將雨水稱爲“無根之水”,還專門收了來泡茶……生活在古代真幸福。楊悅乾脆張開嘴,讓雨水落到口中,潤一潤喉嚨。

“什麼味道?”

“很甜!你也嚐嚐……”

李愔看着楊悅笑了笑,搖了搖頭。這個女人給他的感覺永遠都是無盡的新奇,每多認識她一分,便讓人更愛一分。比如這樣的天氣,如果是貴族女子,一定是躲在室中,決不會去淋雨,便是走在雨中也一定會擎上一把精緻的花紙傘……而她卻毫無顧忌的直接接雨水喝。這種不顧及形象的行爲,任何一個惺惺作態的娘子都作不來,她卻做得毫無顧忌,盡情暢快。

“要不要跑一段?”穿過坊中小巷,轉到春明門大街,李愔望着煙雨中的街道,問道。

“好。從這兒向西轉到朱雀大街,再向南,看誰先到明德門。”楊悅看了看街頭行人不多,足可放心大膽的跑馬,來了興致。不待李愔回話,已先策馬而出。

李愔嘴角微翹,浮起三分戲謔的笑,略一提馬繮,不緊不慢的跟了上去。楊悅的騎術已非當日“阿蒙”,伏在馬上,白袍與白馬成一條直線,“月光”四蹄騰空,如掠如飛……只可惜李愔的青驄始終不快不慢,不離不棄,緊緊跟在她的左側,與她並轡而行。無論楊悅如何打馬快進,卻也甩不開他。

街上不少行人禁不住躇足觀看,只見到兩匹馬影,還沒看仔細已“飛”過眼前。難得的是兩匹馬四蹄起落一致,一雙駿馬只聽到“嗒嗒,嗒嗒”的踏足聲,一絲不亂,如踏着鼓點行進一般……

將近明德門,雨漸漸大了起來。看到排成兩隊左進右出的人羣,楊悅與李愔不由雙雙收住馬。

“要不要出城?”李愔看一眼已淋溼衣衫的楊悅,示意她將斗笠戴上,“雨越下越大,莫要淋病了。”

“我還沒那麼嬌氣。淋一下雨便會生病。”楊悅笑道,拍了拍“月光”的脖子,有點心疼地說道,“只是,莫把我的‘月光’淋壞了。”

李愔笑着搖了搖頭,嘴角不自主的翹起,饒有興趣看着楊悅:“既然不出城,吃酒去怎樣?”

“好。”楊悅在雨中待得有點久,感到絲絲冷意,吃點酒暖暖身子也好。

……

西市胡姬樓。

“客官樓上請,上等雅座一間——”跑堂的小二看到二人的裝束,不待二人說話,已唱着喊道。有胡姬熱情地上來引二人到樓上雅間。

望着楊悅沒有施過一點脂粉的臉,雨水打溼過,清新自然,如白玉一般,掛在腮邊的雨滴如珠,晶瑩剔透……李愔擡手將落在她頭上的一片樹葉拿下來,禁不住盯着這張絕美的臉,愣起神來……

見到李愔沉醉迷戀的眼神,楊悅心頭不由突突大跳。看到站在一側的胡姬,驚訝的望着二人,楊悅連連乾咳幾聲,李愔纔回過神來。

見深眼高鼻的胡姬望着自己,眼中滿是不解還帶有一絲鄙夷,知道胡姬誤會自己有“特別”癖好,李愔不由啞然失笑,揮一揮手,讓她退下。

楊悅白他一眼:“沒來由讓人誤會。”

“誤會什麼?”李愔反到樂呵呵的十分高興。

楊悅不去理他,幾杯酒下肚,寒意盡去。

“你穿女裝比男裝更好看。”

“……”楊悅無語,唯有橫他一眼。

“明日你穿女裝讓我看看,如何?”李愔看到楊悅橫過來的眼神,反而很受虐的喜歡,似笑非笑地望向楊悅。

“偏不。”

“當真不穿?”

“不穿。”

“母親讓你到宮裡去,你也不穿?她對你反到比對我這個兒子還記掛,說十分想念你……”

楊悅愣了愣,笑道:“的確有些日子沒去看望師父了。”

“無情的丫頭,母親可是時常唸叨你……”

楊悅瞅了一眼李愔身上掛着的金魚袋,笑道:“你有魚符可以隨意出入大內,我可沒有,出入十分不方便,每到一個宮門便要換一個宮女‘監督’,感覺自己象作賊……”

“你想要魚符?也容易。”李愔低頭盯着楊悅,嘴角含笑。

楊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爲方便衆王妃入宮看望“婆母”,王妃也有特製的銅牌魚符。

楊悅不想跟他在此事兒上糾纏,便胡亂地應了句:“好吧,明日我便去看望師父。”

不等李愔說話,又轉口說道,“早知道出來吃酒,便叫上洪道和豫之。”

“呵呵呵……”

楊悅話音剛落,便聽到一陣笑聲,不由也大笑起來:“說曹操,曹操到。豫之原來也在這裡吃酒。”

笑聲是從隔壁的雅間傳出來。這裡酒樓的雅間與教坊裡的雅室不同,只用屏風隔開,雖然看不到人,但聲音卻難免要飄到他室。

“豫之——”楊悅一邊拍屏風一邊叫道。

楊豫之聽出是楊悅的聲音,笑嘻嘻的答應一聲,已走了過來。見到只有楊悅與李愔二人,眼中閃過一絲笑,說道:“大哥、六哥,到是好雅興。”

“你跟誰一起吃酒?”楊悅不理他眼裡的趣味,回問道。

“二哥。”楊豫之的哥還真多,“大哥”是楊悅,“六哥”是李愔。

“二哥?哪個是你二哥?”楊悅納悶地問道。

“是我母親的兒子。”楊豫之搔搔頭,有點不知如何解釋。

李愔笑道:“是趙家二郎趙斌。”

楊悅卻也知道長廣公主嫁給楊豫之的父親楊師道之前,先已嫁給過趙慈景。

楊悅與楊豫之相熟,卻也不曾見過這個趙二郎,便笑道:“原來是老弟的正牌兄長,一定是要見識見識才成。”

楊悅不識趙二郎趙斌,趙斌卻早就聽說過楊悅。並且是第一個從楊豫之口中得知楊悅是女子。仔細打量“長安公子”,見到她神靈俊秀,果然是個絕色的女子,但舉止瀟灑,故作男兒神態,落落大方之中透着幾分俏皮,不由暗暗點頭。

衆人見過禮,合成一席,吃酒序話。趙斌是個隨和性子,話語不多,只樂哈哈地看着楊悅與楊豫之天南地北地說個不停。反到是李愔也不多話,與趙斌兩個相對吃酒,自得其樂。

吃到半酣時,突然聽到廳中一片熱鬧。出去看時,原來是兩個醉漢在打架。

看那兩個醉漢一身書生打扮,卻也是斯文人。兩人皆身穿白袍,其中一個個子矮小,被另一個人扯住頭髮,鋪散開來,斯文盡失。大怒之下,向高個子的白袍醉漢臉上抓去,沒有抓到,只扯住一片袖子,使勁一扯,扯了下來。高個子見衣袍被撕,也勃然大怒。兩個人撕扯在一起,乒乒乓乓桌子凳子被撞翻了一地……

好容易被兩邊夥伴各自拉住,嘴裡卻依舊不肯相讓,大聲對罵。

“太子賢孝,自古以爲以孝爲先,以孝治天下,太子便是天下表率……”小個子白袍醉漢叫道。

“太子修大慈恩寺,便叫‘賢孝’?要我說,不及蜀王的‘仁愛’萬分之一……”大個子醉漢言出驚人,嘿嘿冷笑

“蜀王?他算什麼‘仁愛’,只知道吃喝玩樂……”小個子不甘示弱,對蜀王十分不敬。

“蜀王以百姓爲先,這次爲北三道雪災捐款,舉行‘鬥雞公益大賽’,心中時時想着天下百姓,這纔是真正的‘仁愛’……”大個子醉漢回道。

“是啊。這次‘義鬥’可真是爲百姓辦了好事兒。”

“利國利民……”

“蜀王當真是仁愛……”

……

當下已有不少人隨聲附和。

“太子賢孝”不及“蜀王仁愛”?

楊悅一怔,聽了此話不由嚇了一跳。仔細看那個大個子醉漢,有點眼熟,認的是天下詩社裡的人,名字叫什麼卻記不起來。不由苦笑,看來天下詩社的士子們擁戴蜀王過火了,反不知這樣會害了蜀王。

去看李愔,見他正皺眉思索。楊悅略一沉吟,與李愔對望一眼,心中突然一緊。將太子與蜀王對比,哪裡是在支持蜀王,分明是將蜀王架在火上烤。

如此大膽的議論,膽敢如此明目張膽的進行,意欲何爲?

“陰謀”?楊悅頭腦飛轉,立時想到眼前這兩個醉漢言語清晰,邏輯順暢,顯然並非真醉。

誰會有這樣的“陰謀”?倒着推理,不難知道,能坐收漁利的是誰,誰便最有可能是主謀……“驅虎吞狼”之計?

楊悅悄悄地握了握李愔的手,無論如何,她現在與吳王、蜀王必須站在一起。雖然她有自己的打算,但自從她成了楊夫人的義女,拜了楊貴妃爲師,她與弘農楊氏已經捆綁在一起。更何況蜀王的確是她的朋友……

李愔正擰眉思索,突然一隻溫柔的手握過來,見楊悅用堅定的目光望着自己,心中一陣暖意。正待要安慰她不必擔心,卻見她已將手抽回去。

楊悅拍拍楊豫之的肩膀,笑道:“老弟一向最得意的本事,被人訛傳了去,卻成了別人的功勞。我第一個不服,走,咱找他評評理去!”

說完已拉起楊豫之的手,走了過去。

“長安公子?”

看到楊悅出現,高個子醉漢已湊上前,笑嘻嘻地打招呼。

楊悅卻冷冷哼了一聲,說道:“剛纔誰說‘鬥雞公益大賽’是蜀王的功勞?”

“是我。”高個子醉漢興奮地說道。

“你是誰?”

“在下崔寧。”

“崔寧?”楊悅一指楊豫之問道,“你可認識他是誰?”

崔寧一愕,言道:“當然認識。楊中書的令郎,公子的兄弟……”

“他叫什麼?”楊悅見他繞了半天,也沒說出楊豫之的名字,不耐煩地揮手直接問道。

“楊豫之。”

“你知道他最大的愛好是什麼?”

“這個,這個——”崔寧一下子愣住。

“你可知道他的‘雅號’是什麼?”

“……”

“豫之你告訴他。”

楊豫之笑道:“兄弟最大的愛好便是鬥雞,一生最得意的事兒便是鬥雞。所以圈內送了個雅號叫做‘雞神’。”

“雞神?”一時間廳內發出鬨然大笑。楊豫之架雞鬥狗,不務正業在長安城確也十分出名。

楊悅拍一拍雙手,止住衆人笑,言道:“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這兄弟酷愛鬥雞。得了個雞神的稱號。這次‘鬥雞公益大賽’,是他平生最得意的傑作。即爲聖上分憂,也玩得盡興。有人卻偷桃換李,將雞神的功勞安到蜀王名下。我第一個爲兄弟鳴不平。

雞用的‘雞神’的雞,園子用的‘雞神’的園子,我跟蜀王不過是幫了點忙,憑什麼將功勞都安到蜀王名下?如果說有功,我長安公子的功勞比他自然還要高些……

便是聖上也對雞神大加褒獎,你們憑什麼把雞神的功勞搶了去,安到別人頭上?

大家來評評這個理……”

廳中已聚了許多人來,不少人聽了楊悅義憤填膺的話,已有人大聲說道:

“自然是‘雞神’的功勞。”

“楊公子好鬥雞,也鬥出了明堂。真是不愧爲‘雞神’。”

“當然聖上說的是….”

“別人說的不算,功勞搶不走的.....”

……

楊豫之雖然天真卻也不傻,剛纔聽了兩個“醉漢”的話也是嚇了一跳。見楊悅拉着自己與蜀王“爭功”,立時會意。便滿臉委屈,大叫不平,演得十分逼真……

如此大張旗鼓的爭功,衆人雖然不明就裡,但也一時大爲長安公子與楊豫之鳴不平。

楊悅與楊豫之二人一唱一和,拍案大鬧,指着兩個醉漢大罵。

“崔寧,你還我名聲來。”楊豫之見了楊悅丟過來的眼色,一把揪住崔寧前襟,不依不撓,“皇帝舅舅都褒獎我,說是我的功勞,偏你爲什麼胡說八道,將功勞安到別人頭上?”

“你還我名聲來。”

“讓他把安到別人身上的功勞給你安回來……”

“對,你給我安回來,安回來……”

……

楊豫之與楊悅原本吃酒吃到半酣,此時卻演了十分醉出來。揪住崔寧爲自己“正名”,非要他將功勞給自己安回到“頭上”,象小兒一樣耍無賴……

引得衆人大笑不已。一場“醉漢鬧事兒”,變成了兩個公子哥撒酒瘋……

崔寧無可奈何,看看其他同伴面面相覷,灰溜溜地站在一旁,十分尷尬。

第348章 連環2第187章 不死小強第3章 古裝女子第59章 大唐軍神(二)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264章 遠遁第130章 懸疑第57章 先進技術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301章 英雄暮年第253章 拉風小將(4)第91章 “內訌”第303章 尷尬之極第170章 藥方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245章 遼城望月第137章 媚娘初現第366章 平叛5第328章 對決(3)第136章 理想國第211章 聖城第254章 失蹤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143章 蒼巖第140章 疑問第255章 身在何處第6章 西北入長安第153章 抓賊第288章 我是誰?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13章 青梅竹馬第197章 怪洞第144章 蒼巖2第164章 涅盤(上)第224章 洛陽煙花第86章 牡丹花開第63章 油墨生趣(下)第135章 身世傳奇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37章 無路可尋第376章 續貂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87章 悵然第168章 飛白書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129章 情與禮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216章 拜月(3)第107章 曲江流飲(下)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271章 梅花巾第129章 情與禮第73章 《天下新聞》第1章 要嫁就嫁秦始皇第172章 天機(2)第209章 摩教第304章 訴衷情第170章 藥方第25章 武氏三思第366章 平叛5第77章 拜師(二)第229章 洛陽宮(2)第310章 陳家有女(3)第122章 英雄第95章 竹林迷霧第293章 無情反被多情惱第155章 抓賊(3)第321章 妖孽(2)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210章 宴樂第50章 灞柳風雪第373章 原點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260章 傾城(3)第315章 爭寵(2)第335章 懷壁其罪1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86章 牡丹花開第338章 壽宴第54章 蜀王府的“饅頭”(下)第202章 斷崖第180章 龍華大會(3)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91章 “內訌”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19章 弘福寺辯禪第111章 天地玄皇第184章 龍華大會(7)第249章 獻城第79章 拜師(四)第330章 帝心第306章 問疾第78章 拜師(三)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71章 梅花巾第316章 欲擒故縱第244章 兵圍城下第134章 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