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十九世紀之英國殖民地

英國人真正在海外殖民地獲得優勢,是從1815年維也納會議開始。

在這之前英國同荷蘭、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爭搶出產調料的羣島、南北美洲、印度及非洲。

爭奪殖民地的利益,主要依靠殖民壟斷,然後產出初級產品,販賣到歐洲。

而這一中間商環節在過去是阿拉伯人壟斷,然後意大利地區成爲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橋樑。

當然像鐵鍋、瓷器、茶、絲織品等等也是繞過阿拉伯人,直接向中華採購,同時輸入原材料。

19世紀初年的時候,英國的勢力已經延伸到喜馬拉雅南麓。

1852年,把緬甸也納入到南亞殖民體系中。

1843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西北部,以武力及和平同化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巴基斯塔也納入到殖民體系中。

1857年,因子彈皮塗抹豬油的緣故,導致發生兵變,最後被鎮壓。

英國人處理反抗者的殘酷手段比反抗的印度人還狠,真不知道所謂的紳士風度在哪裡,更多的是做作。

1858年,經營印度二百五十年的東印度公司被收歸英國政、府。

1877年,維多利亞女王被加稱印度皇后,英國派遣一名總督代替昔日的東印度公司總經理管理印度,廢黜了德里的蒙古大汗(也就是說真正的殖民開始)。

關於東印度公司的公司股權及董事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事情,其中誰參股,參股人的身份都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印度人不斷的反抗,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實力大減,致使印度獲得獨立。

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開始以經商及購買據地爲主,後印度部落內動亂,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各路諸侯中選擇合作對象。

便開始積極介入到印度的內部事務中,逐漸吞併,建立起殖民體系。

而像美國、加拿大,手法比較野蠻,直接滅絕人口,典型部落社會發展早期,文明開化不足。

1760年,英國人在加拿大隻有二十六萬五千人,其餘爲法國人,而同時期的美國也就兩百萬人左右。

1820年時,加拿大才有歐洲人五十萬人,那就是蠻荒之地,19世紀末才達到五百萬人。

記住這些數據,同時期橫向比較比較。

對於澳洲及新西蘭等島的佔據,同北美洲一樣,以血腥的方式直接侵佔。

1787年,英國把過忤逆的罪犯運送到澳洲,去征服澳洲,流放地爲今天的悉尼。

1804年,打敗當地土著,開始建立殖民地。

1891年,建立起當地的政、府架構。

英國人在非洲的殖民中心,南部有好望角、北部有埃及。

好望角是英國人從荷蘭人手中奪得,1814年維也納會議承認了這一點。

當時好望角殖民地有兩萬五千人,大都是荷蘭人。

1833年,英國人強迫使用英語,荷蘭人不堪忍受虐待,有數萬人向北移民,建立殖民地。

1842年,英國人不願意在他的殖民地旁建立有其它殖民地,所以不斷襲擾荷蘭人。

六年後,佔領了荷蘭人建立的殖民地。

不得已荷蘭人再次向東北遷徙開墾土地,英國人認爲那是荒涼的地方,所以1852年承認了荷蘭人建立的殖民地。

1877年,荷蘭人開墾的土地有了起色,英國人眼紅了,佔領了這個地區。

1880年,荷蘭人實在是不能夠忍受英國人的陰險,及不遵守契約的本性,所以開始反抗。

1881年,殲滅了鎮壓的英軍。

英國人一看這還會反抗,不得了了,趕緊承認吧,不過附帶條件。

但是荷蘭人認爲英國人不遵守契約,所以非得獨立不可。

由於荷蘭人的堅持,1884年,與英國訂立條約,承認了荷蘭的殖民地。

不料,1885年,荷蘭殖民地上發現了金礦,昔日蠻荒的地盤成了非常有價值的地方,大量英國人涌入。

1895年,在荷蘭殖民地的英國人打算髮動叛亂,而英國人的行爲受到了好望角南非公司經理的指使。

於是乎有了藉口干預,英國南非公司類似於東印度公司,率領公司的軍隊向荷蘭殖民地開去,以謀求裡應外合。

荷蘭人早有預料,叛徒被荷蘭人逮捕,隨後荷蘭人大肆購買軍火。

英國人開始污衊荷蘭人是想侵佔英國人的殖民地,而事實是英國人無時無刻不想侵吞荷蘭的殖民地。

1899年,英國人武力入侵,荷蘭人雖然給英國人帶來了打擊,但是最後還是失敗被吞併了。

1910年,英國減哪裡南非聯邦,開始派駐總督管理。

1884年,獲得索馬里蘭。在非洲西岸有五個中心點,岡比亞、塞拉利昂、黃金海岸、拉哥斯及尼日利亞。

這些地方都是英國以前販賣奴隸的裝船地點。

1914年歐洲大戰過後,東部非洲的德國殖民地,都被英國所瓜分。

第十四章 中古時期之德國及意大利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三十三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二)第五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三)第二十三章 羅馬教主與宗教大會(一)第十七章 中古時代之教會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五十七章 普法戰爭之後的法國第十二章 中古時代之法蘭西部落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四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二)第二章 人類歷史演變之規律第四十章 英格蘭和法蘭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競爭第四十三章 法蘭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況第三十六章 西歐歷史分期與真實的分期第五十七章 普法戰爭之後的法國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十七章 中古時代之教會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三十章 日耳曼部落之宗教改革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三十二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一)第十四章 中古時期之德國及意大利第八章 法蘭克部落第五十八章 英國政治及社會改革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九章 法蘭克之查理曼大酋長及其部落第十二章 中古時代之法蘭西部落第五十章 維也納會議後歐洲之反動及革命第25章 意大利半島開化及文明初現第九章 法蘭克之查理曼大酋長及其部落第四十四章 法蘭西大革命將起之際第五十七章 普法戰爭之後的法國第五十九章 歐洲殖民與間接作用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顛部落宗教改革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第25章 意大利半島開化及文明初現第十四章 中古時期之德國及意大利第五十七章 普法戰爭之後的法國第三十六章 西歐歷史分期與真實的分期第十三章 中古時代之大不列顛部落第二十七章 宗教改革以前之日耳曼部落第十八章 異端及托鉢僧第六十一章 十九世紀之俄羅斯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爲國家第49章 維也納會議與歐洲之再造第四十七章 法蘭西之拿破崙·波拿巴第十八章 異端及托鉢僧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國革命第二十四章 羅馬教主與宗教大會(二)第三十八章 路易十四之法蘭西及西班牙部落第二十九章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二)第四十章 英格蘭和法蘭西在印度及北美洲競爭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五十一章 19世紀之技術改良及實業初現第三十二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一)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二十八章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一)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二十三章 羅馬教主與宗教大會(一)第二十一章 百年械鬥(一)第四十八章 歐洲與拿破崙時代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六十章 十九世紀之英國殖民地第三十二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一)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第三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一)第十章 法蘭克部落之分裂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三十五章 三十年宗教戰爭第二章 人類歷史演變之規律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第三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一)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25章 意大利半島開化及文明初現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25章 意大利半島開化及文明初現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九章 法蘭克之查理曼大酋長及其部落第五十八章 英國政治及社會改革第五十九章 歐洲殖民與間接作用第49章 維也納會議與歐洲之再造第二十四章 羅馬教主與宗教大會(二)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淵源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國革命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十二章 中古時代之法蘭西部落第十章 法蘭克部落之分裂第七章 羅馬教主得勢與日耳曼種人入教第三十九章 羅斯及普魯士興起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