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二)

十六世紀後半期,西歐地區各部落酋長及貴族,都盡力協助羅馬天主教教會教主與耶穌社剷除新教。

這其中又以日耳曼部落大汗查理五世之子,西班牙部落酋長腓力二世。

那時西班牙部落經過阿拉伯人的殖民改造,經濟科技文明程度爲西歐地區最爲強大。

腓力二世爲日耳曼大汗之子,對於新教徒的痛恨與耶穌社一樣。

腓力二世曾企圖推翻信奉新教的大不列顛部落女酋長伊麗莎白一世,派遣其強盛的海軍趕赴大不列顛以希望恢復大不列顛部落舊教信仰。

同時也關注日耳曼部落、法蘭西內部宗教發展形勢。

腓力二世以極其殘酷的方法,逼迫其附屬尼德蘭恢復天主教信仰。

日耳曼部落大汗查理五世因身體原因,於公元1555-1556年讓位休養。

查理五世的弟弟費迪南獲得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兩個部落的封地,至此哈布斯堡氏族所擁有的日耳曼部落領土封給費迪南。

而西班牙及美洲領土、米蘭、西西里兩個部落及尼德蘭等地分封給其子西班牙部落酋長腓力二世。

查理五世在位期間一直維持部落內宗教的統一,認爲只有信仰的統一纔可以維持部落內的穩定。

然而羅馬天主教的積弊太深,且外部威脅與教會內部的分裂,導致維持統一信仰成爲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查理五世希望統一信仰,在西班牙和尼德蘭設立宗教裁判所以解決除天主教外的其它宗教。

最後其兒子西班牙部落酋長腓力二世嚴重依賴宗教裁判所,而使得部落內大量阿拉伯商人不是被殺,就是外逃,以至於縱使有美洲大量金銀流入西班牙,最後都流出了西班牙。

西班牙酋長腓力二世一生維持羅馬天主教,最後國破身亡。

阿拉伯人對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使得西班牙成爲歐洲地區最爲開化及富裕強大的部落,然而經過腓力二世一代人,西班牙就逐漸衰落下去了。

腓力二世對於尼德蘭這個地區非常殘暴,尼德蘭有十七個部落,查理五世傳自其祖母勃良第的瑪麗。

尼德蘭爲今日荷蘭、比利時所在地,當日十七個部落各自獨立,都爲日耳曼部落的附庸,也就是受日耳曼部落保護。

尼德蘭北部爲日耳曼種人,築堤抵禦海水氾濫,有許多定居點如哈勒姆、萊頓、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南部有根特、布魯日、布魯塞爾、安特衛普等定居點。

日耳曼大汗查理五世成長在尼德蘭,但是對於尼德蘭也是非常嚴苛。

其子腓力二世傲慢無禮,認爲尼德蘭爲野蠻之地。

而尼德蘭人認爲腓力二世爲西班牙部落的人,並非尼德蘭人。

至西班牙酋長腓力二世擁有尼德蘭領地後,以不懂尼德蘭語的帕爾馬女酋長爲當地的統治者。

西班牙駐尼德蘭的部落士兵,多搶佔民舍居住,爲了統治尼德蘭使用新貴族打壓老貴族,都是引起各階層不滿的原因。

對於尼德蘭的另一個手段就是加強宗教裁判所,查理五世曾經下令禁止部落民衆信仰路德、茲溫利、加爾文諸人的新教。

公元1550年,查理五世所訂立的部落法律,凡是信仰新教不悔過者,則要被活活燒死。

即使自己承認爲新教徒且悔過者,男子斬首、女人會被活活燒死。查理五世在位時代,尼德蘭被斬首、被活活燒死者至少有五萬人。

此種嚴酷的法律,並沒有阻止新教信仰的傳播,腓力二世繼位一個月內,就重申查理五世所頒佈的命令。

尼德蘭人受腓力二世的壓迫前後有十多年,尼德蘭人屢次抗議,然而西班牙部落酋長腓力二世充耳不聞。

公元1566年,尼德蘭氏族貴族五百人聯合抵抗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不久奴隸也參加到抗議行列。

以期待尼德蘭的統治者帕爾馬女酋長不履行西班牙大酋長的命令,帕爾馬女酋長的近臣以這些人爲乞丐不足爲慮,後反抗的人均被稱乞丐。

因西班牙大酋長及尼德蘭女酋長都不接受尼德蘭各階層的抗議,新教徒四處講道,一些勇敢者衝入教堂,撕毀肖像、破壞彩色玻璃、毀壞神壇。

西班牙大酋長腓力二世派遣阿爾瓦公,帶領部落士兵協助帕爾馬女酋長平叛。

尼德蘭當地貴族及有錢人聽聞阿爾瓦公率兵進入尼德蘭境內,許多人因害怕而逃跑。

這其中就包括了革命領袖奧倫治酋長威廉逃亡日耳曼,弗蘭德斯的紡織工人渡海逃往大不列顛。

阿爾瓦公率一萬西班牙士兵平叛,這位阿爾瓦公認爲平叛最便捷的辦法,就是殺光批評西班牙大酋長腓力二世者。

阿爾瓦特設立專門法院審判叛逆疑犯,其目的在於殺人而不是死法。

公元1567-1573六年時間,阿爾瓦公宣稱殺死一萬八千人,但是按照事實來論,死者恐怕三倍於一萬八千人。

其時尼德蘭的領袖爲奧倫治酋長威廉,其追隨者只有少數農奴及漁夫,與西歐地區最強大的部落對抗,可以想象其困難程度。

威廉曾經服務於查理五世,如果腓力二世不專橫,他可能效忠腓力二世。

威廉自知與西班牙大酋長腓力二世無法妥協,公元1568年召集軍隊與西班牙開戰。

尼德蘭分南北兩部,北部信仰新教,南部信仰羅馬天主教;北部爲日耳曼種人,南部爲法蘭西種人。

所以支援威廉的尼德蘭人,以北部各部落爲主力,又以荷蘭一個部落爲首領。

威廉組織的軍隊與西班牙的軍隊不是一個級別,同美國的華盛頓一樣,打一仗敗一仗,但是就是不投降。

荷蘭最終獲得勝利,依賴的是其海盜實力。

荷蘭人本系海盜,與大不列顛人一起打劫西班牙的商船。

尼德蘭北部荷蘭與西蘭兩個部落的定居點雖然沒有叛離西班牙,但是在1572年選舉威廉爲其統治者,這兩個部落實爲他日荷蘭國發祥的中心。

西班牙阿爾瓦公率兵征服叛亂之地,殘酷異常,婦女兒童也不能倖免。

但是這種殘忍行爲,不僅更加使尼德蘭北部激烈抵抗,尼德蘭南部於公元1576年實行反抗。

當然南部反抗最直接的誘因是阿爾瓦公下令尼德蘭人買賣所得,要繳納十分之一稅收有直接關係。

阿爾瓦公在尼德蘭六年時間,沒有能夠解決尼德蘭的叛亂問題,被召回西班牙部落。

繼任者沒有多久就死了,尼德蘭的局勢更加的不可收拾。

西班牙的部落士兵在尼德蘭無人統領,如同盜賊。

安特衛普本來比較繁榮,西班牙士兵到處劫掠,這個定居點幾近焚燬。

再加上統治尼德蘭的尼德蘭部落官吏橫徵暴斂,尼德蘭人朝不保夕。

其結果是公元1576年,尼德蘭各部落代表在根特開會,商議推翻西班牙專制的辦法。

然而西班牙腓力二世見強力鎮壓不可能解決,遂派和平官吏前往解決,尼德蘭南部開始動搖。

尼德蘭北部只能夠單獨應對西班牙,不願意承認腓特烈二世。

公元1579年,尼德蘭北部七個部落荷蘭、西蘭、烏得勒支、海爾德蘭、烏維力塞爾、格羅寧根與佛裡蘭斯,組織烏得勒支同盟,編訂盟約爲其組織大綱。

公元1581年,宣佈脫離西班牙而獨立。

西班牙大酋長腓力二世認爲此次叛亂威廉爲中堅,只要除掉威廉則叛亂就可以迎刃而解。

腓力二世發佈懸賞令,凡是把威廉除掉者,可獲得大量金錢及會被封爵。

威廉已經被選爲七個部落的酋長,但在公元1584年在住所被刺身亡。

荷蘭人本希望大不列顛部落及法蘭西部落援助,但是這兩個部落作壁上觀,不做援助。

在看到荷蘭人的抵抗之決心及荷蘭七省的聯合,對於大不列顛來說可以適當支援。

西班牙部落大酋長腓力二世認爲大不列顛女酋長伊麗莎白是要故意爲難西班牙,所以決定出兵征服大不列顛部落,不料西班牙海盜軍隊沒有打過大不列顛海盜軍隊,被殲滅。

西班牙軍事實力大減,再加上多年戰爭沒錢了,西班牙恢復荷蘭之地自此沒有了希望。至公元1648年,西班牙承認荷蘭聯合部落獨立。

第二十三章 羅馬教主與宗教大會(一)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諸酋長與羅馬教主第六十三章 瓜分非洲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紀初期之歐洲第三十四章 法蘭西與大不列顛部落宗教變革第三十六章 西歐歷史分期與真實的分期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49章 維也納會議與歐洲之再造第四十三章 法蘭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況第十八章 異端及托鉢僧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紀初期之歐洲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淵源第四十六章 法蘭西大革命之短暫妥協後的對抗第49章 維也納會議與歐洲之再造第三十章 日耳曼部落之宗教改革第十二章 中古時代之法蘭西部落第三十九章 羅斯及普魯士興起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國革命第十九章 中古時代之奴隸與平民前言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顛部落宗教改革第十九章 中古時代之奴隸與平民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鬥(二)第八章 法蘭克部落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國革命擴散歐洲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國革命擴散歐洲第三十六章 西歐歷史分期與真實的分期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爲國家第四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二)第六十章 十九世紀之英國殖民地第三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一)第十五章 羅馬教會教主與日耳曼大酋長之衝突第十一章 封建制度之淵源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二十三章 羅馬教主與宗教大會(一)第四十八章 歐洲與拿破崙時代第五十一章 19世紀之技術改良及實業初現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諸酋長與羅馬教主第五十六章 日耳曼部落成爲國家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紀初之西歐第六十二章 土耳其第十二章 中古時代之法蘭西部落第三十章 日耳曼部落之宗教改革第49章 維也納會議與歐洲之再造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三十四章 法蘭西與大不列顛部落宗教變革第五十九章 歐洲殖民與間接作用第八章 法蘭克部落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前言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國革命擴散歐洲第十三章 中古時代之大不列顛部落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紀之歐洲新思想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國革命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三十三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二)第十六章 霍亨斯陶芬族諸酋長與羅馬教主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國革命第五十四章 意大利半島之統一第二十八章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一)第二十二章 百年械鬥(二)第四十四章 法蘭西大革命將起之際第五十九章 歐洲殖民與間接作用第五十二章 1848年之法國革命第三十七章 大不列顛之英格蘭部落第二章 人類歷史演變之規律第三章 中古時代之匈人入侵以前之歐洲(一)第五十章 維也納會議後歐洲之反動及革命第三十三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二)第八章 法蘭克部落第五十三章 1848年法國革命擴散歐洲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顛部落宗教改革第四十八章 歐洲與拿破崙時代第四十一章 十八世紀歐洲之舊制度第五十五章 德國成立及奧地利與匈牙利聯合第四十四章 法蘭西大革命將起之際第二章 人類歷史演變之規律第三十五章 三十年宗教戰爭第三十一章 瑞士及大不列顛部落宗教改革第25章 意大利半島開化及文明初現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七章 羅馬教主得勢與日耳曼種人入教第三十六章 西歐歷史分期與真實的分期第六章 日耳曼人入侵與羅馬瓦解第五十章 維也納會議後歐洲之反動及革命第三十三章 羅馬天主教與腓力二世酋長(二)第四十三章 法蘭西大革命前之各部落情況第二十章 中古時代西歐之文化第四十二章 十八世紀之歐洲新思想第二章 人類歷史演變之規律第六十四章 二十世紀初期之歐洲第四十八章 歐洲與拿破崙時代第十三章 中古時代之大不列顛部落第二十六章 十六世紀初之西歐第五十九章 歐洲殖民與間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