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52章 香散東風

萬臨山回想起暈前之事。見尊重還願與自己相交,不覺露出又是慚愧又是感激的神色。

尊重見了,安慰道:“萬兄休要擔心。昨日與你對掌之人乃當今御前侍衛統領王宗浩。他對你極爲賞識,已命趙志羣破格讓你進入擂臺賽。至於昨日下午李遠方之言,聖人有云:‘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我們官府中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萬臨山經昨日一事,對官府的看法剛有點改觀,聞“刑不上大夫”之言,感到實在難以接受,不覺有些迷朦。

尊重卻以爲萬臨山擔心自己的傷勢,寬慰道:“萬兄的掌傷並不重,只要放寬心,日內就可復原。你好好養傷,明日輪到你出場之前,我再來看你。”

尊重走後,萬臨山思緒如潮,久久不能平靜。

大丈夫立身處世,應該俠義爲懷,懲強扶弱。然而強的就一定該受懲麼?這似乎也要分一下強是怎麼來的。只是若要查清楚,時間多半不允許。

萬臨山又想。劫富濟貧,必須同時進行。如不劫富,哪來金銀濟貧。然而富的不一定就不仁,似乎富裕本身並不是罪過,不仁者才應該劫。劫富濟貧四字應改作劫不仁者濟貧纔好。不,貧者也可能不仁,應改作濟仁纔是。

回想自己一念之差,就被李遠方逮住了口實。好在大錯尚未鑄成,今後須得防微杜漸,一點大意不得。絕不能從自己這裡壞了冰原派的名頭。

想到尊重的邀請,自己尚有顧慮。無論如何,長期以來的耳薰目染,總覺得官府不是好東西。昨日被李遠方一說,也覺得若是好人當官,似乎也能造福於天下。只是官府中種種行爲,自己總覺得格格不入。

就這樣胡思亂想,不知何時,竟入眠了。這一覺直睡到次日日上三竿。起牀後,稍事梳洗,聽到腳步聲響,原來是尊重又來了。

尊重一進門,瞧萬臨山的氣色,高興地道:“萬兄恢復得不錯啊!”

萬臨山道:“只是覺得渾身無力。”

尊重道:“沒有關係。來,服下這顆丹藥,我再助你行一遍功,包你旗開得勝。”說着,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盒子。打開,取出一顆黃色的藥丸。續道:“一般說來,擂臺賽第一場比較容易,難的是第二場,萬兄可要挺住。”

萬臨山問道:“這是什麼丹藥?還不知對手是誰就一定能勝,竟有這麼大的威力!”

尊重道:“如果僅憑藥力就有用處,我們都不用練功了。藥力加上我功力相助,只能令你儘快恢復,並不能決定勝負。來,先服藥。”語氣容不得絲毫抗拒。

萬臨山知道如果尊重要害自己,有的是機會,也犯不上花費偌大心思弄顆毒藥來哄自己吃。於是,放心地服下藥丸,然後盤膝打坐,運功催使藥力化開。

尊重待萬臨山功行一週後,再伸掌抵住萬臨山背心命門穴,內力一絲一線地透了過去。

剛開始時萬臨山感到,尊重傳過來的內力也不甚強。不久,便與自己的內力融合在一起,使自己引導得異常輕鬆。逐漸地,尊重傳過來的內力愈來愈強。竟束縛了萬臨山本身的內力,使萬臨山無法再加以導引。萬臨山這時方知那日晚間兩人比賽輕功之時尊重完全沒有認真,自己的內力差得太遠。於是乾脆全身放鬆,將自己完全交給尊重控制。

放鬆之後,萬臨山先沒注意內力的走向。待得後來,只覺得內力似乎越行越急,越行越強,這才注意到這時候內力行進的路線竟是自己聞所未聞的。

武林之中內力行進路線一般分大小週天。把任督二脈連接起來,這叫小週天。手的三陰三陽,腳下、兩腿一直到頭髮、身體都走一遍,這就是大周天。小週天世人皆知,練通了也沒有什麼大用。各門各派內功修煉的差異就在這大周天具體走向上面。然而,萬臨山只覺尊重控制着自己的內力從百會穴開始,走陰陽兩面的交界處,從耳朵邊下來,然後走肩頭,一個一個指縫地走,然後再從另一側下去,走腳下,從身體的側面上來,也是一個指縫一個指縫地走,轉一圈到頭頂。這種走法,沿途沒有任何經脈。

這樣行了三遍之後,尊重將手撤回,道:“好了,可以迎戰了。”

萬臨山站起身來,只覺精神抖擻,與平時格外不同,不禁問道:“請問尊兄剛纔引我內力的走法是何名稱。乃傳自何處?”

尊重道:“平時大家常練的大周天不管具體方法有何差異,均爲子午周天。剛纔這種走法叫卯酉周天。萬兄照此行功,與子午周天相配合,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此功乃得自殷商時期的楊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二郎神。”

萬臨山早就聽說過尊重以奇遇爲主的事蹟,眼前這般,等於是尊重將不世奇遇慨然相贈,故大喜。於是,隨尊重出門上了馬車,出客棧再赴迎賓館。

到了迎賓館,尊重給趙志羣打過招呼,便對萬臨山道:“萬兄,我這次赴京,非正式公幹。官方公開場合不便露面,我要回避一下。願萬兄旗開得勝。”

萬臨山感激地道:“尊兄厚誼,我銘記於心。”

趙志羣過來道:“尊兄請放心,我會關照萬武舉的。”

尊重走後,趙志羣領着萬臨山來到擂臺,道:“現在臺上正是少林派的李遠方與陰山派的田仁壽。李遠方首場,若勝,則由武陵派鍾雲凱挑戰;田仁壽是第二場,若勝則需休息,就由你出戰鍾雲凱。你先坐這兒觀看。叫着你的名字時就上。我還有事,失陪了。”

萬臨山道:“趙大人請便。”

趙志羣走後,萬臨山細看臺上的打鬥。只見李遠方一進一退均有法度,一招一式頗具功力。不由暗忖,那日自己就算不被言語所激,心平氣和地與之交戰,也無勝算。眼看那田仁壽武功也頗不凡,想到若都是這般武功,自己怎麼也沒有連戰二人之力。不覺萌生一絲退意。

猛聽有人喝道:“田仁壽敗,由武陵派鍾雲凱挑戰少林派李遠方。西夏冰原派萬臨山、崆峒派嶽彰武準備。”待萬臨山細看時,臺上打鬥已經結束。竟沒留意李遠方是如何得勝的。

李遠方若敗,自己就須挑戰鍾雲凱。萬臨山忙精神一振,注意臺上鍾雲凱的路數。

只見那鍾雲凱作文士打扮,身材瘦削,想必是練大力鷹爪之類外家功夫的。

鍾雲凱來到臺上,和李遠方交談了片刻,不知說些什麼,太遠了聽不清楚。然後,二人竟拼起掌力來。

砰地一掌相交,兩人各退一步,似不分勝敗。萬臨山想道,這鐘雲凱首場拼掌力,肯定是怕被別人摸透招式。聰明反被聰明誤,要知掌力的比拼最難持久,呆會他若勝了,自己也找他拼掌力,他便不好拒絕,這就行了。

李遠方先戰一場,氣力未復,第三掌,便多退一步。但他似有謀略,第四掌本來估計最多再多退一兩步,他卻多退了七八步,竟一直退到臺邊,再慢慢走回,多了些調息的時間。

而那鍾雲凱也非弱者,第五掌便擊出一連環掌,即是連環兩掌。本來,連環兩掌沒有一掌有力,但他算準李遠方留有餘力以待後退,故此第一掌以弱敵強,以分散對集中得以堪堪敵過。跟着第二掌擊到,李遠方尚未退開,被結結實實地一掌打下擂臺。

若能細看鐘雲凱,就會發現他嘴角有一線血絲,原來剛纔連環兩掌中的第一掌以弱敵強也使他吃了不小的虧。但誰也沒有發覺。

一旁差人喝道:“李遠方敗,由西夏冰原派萬臨山挑戰鍾雲凱。崆峒派嶽彰武、大理點滄派杜聞秀準備。”

不僅我西夏有人。大理也來人了,萬臨山想到。一邊縱身上臺,正欲拿話套住鍾雲凱,也拼掌力,卻見鍾雲凱不行見面之禮,施輕功滿場遊走。

萬臨山仍是躬身一揖,道:“萬臨山這廂有禮了。”

鍾雲凱邊行邊答道:“萬兄放馬過來便是。”

萬臨山心知鍾雲凱是想以輕功拖延時間,以便恢復功力,心想你既不欲力敵,我就以力敵你。當下紋絲不動,細看鐘雲凱之身法路線。到得分際,搶先往鍾雲凱將要現身之處一掌全力擊出。

這一掌時刻拿捏得甚準。掌力擊到,正好是鍾雲凱身到之時。鍾雲凱身法不停,揮掌抵擋,料想自己只須抵得七分,借奔跑之勢又能消得三分,還是佔便宜了。

大凡揮掌發力之際,都需深深的吸一口氣。鍾雲凱吸氣之時,萬臨山掌力已將自己籠罩,胸膛更是倍受壓迫,一吸竟吸不到多少氣。匆忙之中急剎身形,想用雙掌擋過萬臨山這一掌。

一聲悶響之後,萬臨山收掌定睛一看,那鍾雲凱左手小臂竟不可思議地拐了幾道彎,顯然已斷;猶其觸目驚心的是:對方胸膛深深塌陷,眼見是被自己打死了!

萬臨山曾與李遠方相鬥,而這鐘雲凱剛纔也與李遠方相爭。萬臨山原想自己與對方功力只在仲伯之間,這個結果簡直將萬臨山嚇懵了。

旁邊有人喝道:“萬臨山擊斃鍾雲凱,着即拿下,比試暫且押後。”

衆差官一擁而上,將萬臨山捆綁起來。萬臨山略想掙扎,卻半點力也使不出來。

萬臨山身陷囹圄,尚百思不解,自己的功力如何就會高出鍾雲凱那麼多。難道是運行卯酉周天的結果?想想似乎也不大可能。

門開了,進來一名衙役,道:“來來來,把枷戴上,過堂了。”

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萬臨山順從地戴上枷,隨衙役來到刑部大堂跪下。

威武呼過,大堂上大老爺“叭”地把驚堂木一拍,喝道:“下跪何人?”

萬臨山答道:“草民西夏冰原派萬臨山。”

大老爺道:“冰原派地處崑崙山北麓,也算是文明發祥之地。怎地不通教化,隨便草菅人命,將人打死?”

萬臨山道:“啓稟大人,草民自問武功與鍾雲凱相差不大,誰知,誰知一掌竟能將他打死……”

大老爺道:“從死者傷勢來看,絕不是一時收不住手所造成的。分明是武功相差懸殊,卻狠心致人死命。”

萬臨山道:“啓稟大人,前日草民與少林派李遠方相鬥過,大家武藝相差無幾,我尚且敗給李遠方;今日見鍾雲凱戰勝了李遠方,所以纔敢全力出手;並非是想致他於死命。”

大老爺道:“這三兩日間你的武功就能與他們拉開如此差距,你這話何人相信?”

萬臨山道:“是啊,我自己也不相信。”

大老爺道:“你也知道難以置信了。”頓了一下,道:“萬臨山,你打死鍾雲凱,依律罪當處死,一命還一命。你有何辯解?”

萬臨山道:“草民雖感冤屈,但事實如此,也無從辯解,只好認罪。”

大老爺道:“好,你且劃押。”

旁邊一衙役從師爺手中接過供狀,遞給萬臨山,喝道:“喏,就寫在這兒。隨便畫個圈就成。”

萬臨山接過硃砂筆,往紙上便畫。剛畫了半個圈,便發現供狀上寫的不止殺死鍾雲凱一事。忙停手不畫,待要細看,衙役一把搶過供狀,遞給了師爺。

萬臨山道:“供狀上寫的什麼,大人也應該讓草民看個明白。”

大老爺道:“你反正已是死罪,多加幾條罪狀同樣不過一死。我這裡有幾個懸案,就讓你頂一頂好了。”

萬臨山道:“死雖一死,但須留清白。若是行跡卑劣之罪狀,草民不願頂。”

大老爺道:“你剛纔雖畫得不圓,但畫也畫了。你若聽話,行刑前可少受活罪;若心存不軌,行刑時割掉你的舌頭,讓你有話說不出,也是一樣。”

萬臨山心裡早就猜到了自己所頂罪名必然不會是好事情,卻也無可奈何。

第二卷 第208章 借糧豫州第二卷 第323章 迅速成軍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銜第一卷 第44章 繞道澠池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216章 調虎離山第二卷 第423章 水泛落英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820章 苦恨從容第二卷 第363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376章 流霞供酌第二卷 第63章 疑似幻影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一卷 第24章 忍氣吞聲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209章 孫策投軍第二卷 第478章 南望亭丘第二卷 第199章 三箭追射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402章 山重水遠第二卷 第320章 霹靂投石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遠第二卷 第84章 鼓勵攻關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350章 認行如綴第二卷 第589章 難言未老第二卷 第226章 孫郎美名第二卷 第253章 對峙對耗第二卷 第321章 軟硬結合第二卷 第415章 睡容初起第一卷 第23章 挾持董卓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189章 輕取涿縣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551章 羽輪飆駕第二卷 第243章 追上大軍第二卷 第432章 水闊魚沈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406章 蹙破眉峰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二卷 第433章 畫堂花月第二卷 第235章 阻截無赦第二卷 第137章 強攻東阿第二卷 第623章 洗盡秋容第二卷 第316章 撞擊巨船第二卷 第345章 羣后葵傾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紅袖第二卷 第673章 骨體清英第二卷 第804章 亂入紅樓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練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風第二卷 第145章 樹林騎兵第二卷 第780章 片帆高舉第二卷 第618章 恨爲情離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438章 對酒開顏第二卷 第434章 宿粉棲香第二卷 第594章 南風吹竹第二卷 第112章 四方用兵第一卷 第14章 山谷分兵第二卷 第520章 豔歌無間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522章 石寓絲竹第二卷 第642章 漢守分麾第二卷 第218章 詐死蠢計第二卷 第641章 寓形宇內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252章 轉逃爲擾第二卷 第394章 斜紅淡蕊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770章 紅窗閒臥第二卷 第636章 雲間玉簫第二卷 第290章 虛假相持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558章 濃潤侵衣第二卷 第103章 減震疊片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一卷 第36章 遭遇挾持第二卷 第78章 關前混戰第二卷 第527章 傳杯繞檻第二卷 第500章 浪濺荷心第二卷 第339章 奠酒盈卮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58章 殺死督郵第二卷 第187章 火油位置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軍第二卷 第396章 牽繫人情第二卷 第189章 輕取涿縣第二卷 第90章 走哪條路第二卷 第222章 水軍不水第二卷 第610章 掩人生暖第一卷 第41章 瀕死真情第二卷 第229章 先當陸軍第二卷 第288章 下關海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