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51章 千葉早梅

冷冽的風,不斷飛舞。階前的落葉。淒涼的景,不停地拷問,涼透了我的血。同樣是吹着風,同樣是秋風掃落葉,這讓我記起了久逝的愛,曾經的歡悅。

往事不再,舊夢難追,月亮也有盈缺;天高雲淡,滄海桑田,梁祝都變成了蝴蝶。可我又想起了你,我還是這樣不自覺;我再一度追憶那破碎的愛、那一場離別。

明知道你不會、不會回到我身旁,爲何對你的期盼就是不能滅絕?明知道我不能、不能再回到過去的時光,爲何我想你的心就是不能停歇?

淚已流乾,爲何又有,還讓我凝噎;心已碎盡,居然還痛,我感到好羞澀。盼望着冬季快來臨,好好地下一場大雪;就讓我忘記了這一段情,過了這傷感的季節。

這是一首現代詩,名字叫《不自覺》,作於上月二十九日。

是日午時三刻。十六名應試武舉齊聚迎賓館。點名已畢,差人道:“下面由趙大人宣佈比試規則。”

趙大人乾咳了一聲,站出來道:“衆武舉聽了!天下武術會試,乃以武會友之試。朝庭此舉的本意,選拔人才,保家衛國,護境安民,此一也;強身健民,長壽安康,此二也。因此,比試之時,只決勝負,不決生死。大家一準奉行。”

一武舉問道:“要是對方不服輸怎麼辦?”

趙大人道:“打得他無還手之力就是了。”

“這分寸可不好掌握。”“雙方武功相差不大的時候怎麼辦呢?”

差人叫道:“勿得喧譁!聽趙大人解說。”

趙大人道:“這個,雙方如果出現纏鬥的情況,勝負就由官方判定。”

另一武舉從懷中掏出黃燦燦一錠金子,道:“趙大人,我們泰安縣裡的馬富貴老爺說欠您老2十兩黃金,託晚生順道給您老帶來,請收下。”

趙大人笑吟吟地收下黃金,道:“你是泰安縣的張寧生是不是?”

那張寧生見收了他的黃金,道:“正是,正是。”

又一武生見狀,也站了出來,從懷中摸出一對玉馬,道:“晚生乃高麗國長白派的林秋澤。臨行前家父說趙大人曾送我家這對玉馬,家父不敢拜領,令晚生還給趙大人。”

趙大人收了玉馬。吩咐差人記下了林秋澤的名字,轉身道:“還有這樣的事嗎?”

人叢中李遠方按捺不住,正欲往前竄出,旁邊萬臨山拉住他的衣襟,低聲道:“別去!先看一看再說。”

停了一會,見再沒人“歸還”金銀玉器了。趙大人才道:“我從關內調入京城尚不足半年。常想往泰安一行,嘗一嘗‘一覽衆山小’的滋味;至於高麗的長白山,則想都沒想過。張寧生、林秋澤,你們若能說出我的名字,就算你們是我的舊識,就恕你們當場行賄之罪。怎麼樣,我叫什麼名字?”

張寧生、林秋澤面面相覷,答不出來。

“好。泰安張寧生、長白林秋澤二人會試判負,記錄在案,永不錄用。來人哪!”旁邊一衆差人一擁上前,趙大人續道:“將此二人轟了出去。”

衆差官連拖帶拽將二人弄了出去。剩下的人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此後,又由差人宣佈了許多詳細的,諸如放暗器之前須先打招呼之類的規定,然後就開始分組比試。

李遠方果然與萬臨山分在一起。萬臨山心想人既淺薄,功夫必不會好,是以對於這個對手半點沒有在意。只是一心觀看其他武舉的比試。直至二人上場。

萬臨山儀態從容,勝有成竹,緩步上場,對李遠方一揖道:“沒想到對手是李兄。還望李兄手下留情。”言畢,氣沉丹田,擺了個架子。

這架子名曰“黃河”,乃指西夏境內處於發源階段的黃河。架子小巧,貌似恬靜,卻變化多端,後勁十足,含有以靜制動之妙。

李遠方見狀,忙道:“萬兄且慢,我有一事請教?”

萬臨山心想難道這莽撞之人還會心怯?頗感詫異,仍道:“李兄但言無妨。”

李遠方道:“今日我遇見四川的尊重。他言道萬兄無意功名,不願與官府拉上關係。不知可有此事?”

萬臨山道:“不錯,確有此事。”

李遠方道:“既然萬兄無意搏取功名,就將此局讓我如何?”

萬臨山道:“此事原本無妨。但假如遇見上午與我對掌之人,不知他是否會讓你?”

李遠方道:“這麼說萬兄是不肯讓的了?”

萬臨山道:“你若能勝過上午那人,就勿須我讓;若不能勝他,反正都做不到魁首,敗於何人之手還不是一樣。”

李遠方道:“朝庭論功派事,我多過一關,便能多一份功名。你反正無意功名,正好就此相讓。”

萬臨山道:“此言也有些道理。好,我不出絕招,但亦須你拿出本領來取。”

李遠方心知計策已初見成效,道:“好,你不得施展冰原劍法。”

萬臨山道:“依你便是。李兄請!”言畢,又拉開架式。

李遠方也亮了個金雞獨立之式。道:“萬兄請!”

二人四目相投,對視半晌,誰也不肯搶先出招。萬臨山心想,總得有人先行進攻,於是連打十幾個轉身,忽遠忽近,準備搶攻。此身法名叫“遠上”,意在用變幻莫測的身法幌過對方眼目,身形近時復又縱遠,身形遠時卻竄跟前。

萬臨山搶得一個機會,挨近李遠方身邊,手掌一揚,幻出一片掌影。此招名叫“萬仞”,掌勢較之少林派的千葉掌還要繁雜,令人難以看清來勢。

卻見李遠方身形暴退,閃電般退到賽場邊緣,喝了聲:“萬兄且慢!”

萬臨山上午與王統領對掌之後得李遠方照料,聞言只得硬生生止住攻勢,問道:“又有什麼事?”眼睛一晃,見李遠方腳步離賽場邊緣只有一線之差,心裡一驚,暗道這姓李的恐怕也有些真本領。

旁邊差人喝道:“哎,李遠方。是不是準備認輸了?哪來這麼多話?”

只聽趙大人道:“休得阻止。爭戰之中,用些謀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厥品上上。朝庭正需此良才。”

有趙大人發話,衆差官只好靜觀。

但見李遠方道:“萬兄不願與官府拉上關係,是否因爲官府中多是品行不端之人?”

萬臨山也感覺有些蹊蹺,道:“這與現在的比試有何關係?”

李遠方道:“官府中仗勢欺人之徒比比皆是,但也不乏人品出衆之人。剛纔拒收賄賂的趙大人便是一例,萬兄以爲然否?”

萬臨山道:“就剛纔拒收賄賂之事而言,趙大人品行的確方正。”

李遠方道:“這就好,這就足以說明官府中人有壞的也有好的。萬兄該不會否認民間俗世人等也是有好有壞的吧?”

萬臨山道:“當然。”

李遠方道:“哪。萬兄爲何不願與官府拉上關係呢?須知多一個好官便能造福一方百姓啊。”

萬臨山道:“你爲何要勸我步入仕途?我若從你所勸,卻又如何讓你?”

李遠方道:“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萬兄的人品也如趙大人那般端正。是故,我答應尊重前來勸你。但常言說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尊重也有看錯人的時候。”

萬臨山眼見李遠方話中奇峰又起,卻猜不透他的含意,便道:“我若有不是之處,還望李兄指正。”

李遠方道:“不義之財不可取也。萬兄憑良心說,有沒有從我身上偷竊銀兩?”

萬臨山不料李遠方知曉此事,更不料會在這種場合下抖露出來,但又不便否認,只得道:“有過。但我又還回去了。”

李遠方道:“一個賊良心發現,有悔改之舉,還是抹不掉做過賊的經歷。”

萬臨山辨道:“但李兄那時的表現……”

李遠方道:“你也許認爲我乃紈絝子弟,錢財取之不傷廉恥,但這只是想當然耳。安知我的錢財不是血汗換來?”

萬臨山居然被編派爲下三濫的偷銀賊,卻又無法否認,渾身是口也說不清楚。

一旁趙大人聽了,叫道:“來人哪,把這個竊賊拿下!”

衆差官正要出手,李遠方道:“趙大人且慢。‘民不告,官不究’,我不願告他,我要憑一雙肉掌敗他以泄恨。”

這一來,局勢大爲改變。萬臨山儀表再難從容,心中方寸已亂,思緒不清,出招生硬,變式沾滯,十數招便被李遠方搶得上風。

兩人鬥得百餘招左右,萬臨山左肩、左腰分別被李遠方印上一掌。若是沒有打鬥前的一番話,遭遇如此敗績,萬臨山認輸也罷;有了這番話,便不能認輸了事。

鬥到分際,萬臨山又被一掌擊在當胸,不覺吐出一口鮮血。李遠方道:“剛纔萬兄不肯相讓,現在可以認輸了吧!”

萬臨山耳聞此言。心中氣極,說不出話來,猛然間再吐出一口鮮血,暈倒在地。

當萬臨山醒來之後,發現尊重在旁。忙欲起身,尊重按住他,道:“勿須多禮。”

第二卷 第730章 玉葉騰芳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431章 殘春風雨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橫卷第二卷 第690章 不放行雲第二卷 第219章 計長計短第二卷 第574章 流霞共酌第一卷 第9章 將計就計第二卷 第503章 千載君同第二卷 第802章 拂曉針線第二卷 第206章 長者陶謙第二卷 第600章 霜溼水天第二卷 第703章 攜杖曾遊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362章 蕭爽疏鬆第二卷 第402章 山重水遠第二卷 第608章 煙光淡蕩第二卷 第317章 勝利撤退第二卷 第217章 絲綢內衣第二卷 第622章 悵望林泉第二卷 第495章 紅箋着意第二卷 第211章 棄袁而走第一卷 第38章 攔路搶劫第二卷 第439章 春花拭淚第二卷 第570章 華渚虹流第二卷 第200章 斬了劉虞第二卷 第643章 廊廟當時第二卷 第117章 損兵郟縣第二卷 第263章 禱告天地第二卷 第283章 合法存在第二卷 第207章 秦嶺高山第二卷 第328章 手把紅旗第二卷 第667章 淡月西風第二卷 第329章 旦暮潮聲第二卷 第484章 妝席相逢第二卷 第448章 雨滴空階第二卷 第628章 寒輕霧重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嚴更第二卷 第255章 飛箭救人第二卷 第256章 戰況多變第二卷 第85章 曹軍進攻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一卷 第10章 陣前遊說第二卷 第615章 一經傳訓第二卷 第183章 輕鬆壯舉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435章 東風花信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盡第二卷 第669章 涼葉歸燕第二卷 第307章 糧食生產第二卷 第400章 玉酒頻傾第二卷 第507章 驥才方騁第二卷 第750章 幾聲啼鳥第二卷 第162章 分文不取第二卷 第685章 漸天如水第二卷 第580章 九儀就列第二卷 第469章 連溪綠暗第二卷 第573章 橫斜清淺第二卷 第130章 呂布來投第二卷 第509章 日邊人遠第二卷 第554章 管好滋味第二卷 第464章 銀蒜押簾第二卷 第356章 閒調綠綺第二卷 第293章 屍山戰鬥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徑第二卷 第227章 厲兵秣船第二卷 第457章 汀花雨細第二卷 第291章 主動出擊第二卷 第204章 當衆扒褲第二卷 第116章 智取潼關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552章 雲月孤高第二卷 第167章 遭遇溫侯第二卷 第811章 濃勝香醪第二卷 第287章 應援出兵第二卷 第479章 繞溪東注第二卷 第773章 食薄田賦第二卷 第829章 草解宜男第二卷 第325章 甘露登歌第二卷 第550章 別岸扁舟第二卷 第72章 忙於內政第二卷 第299章 漁家姑娘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138章 十步呼我第二卷 第99章 登牆肉搏第二卷 第566章 聽更初漏第二卷 第375章 輕泛花浮第二卷 第696章 淺蘸煙蕪第二卷 第828章 臨鏡不定第一卷 第12章 狹路相逢第二卷 第581章 平生丹素第二卷 第413章 永日環堤第二卷 第313章 登船接戰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第二卷 第315章 未奉軍令第二卷 第506章 三徑步餘第二卷 第91章 五部混戰第二卷 第65章 因何後退第二卷 第683章 幽谷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