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盜墓的部分確實讓讀者大開眼界,但是之後的部分更加精彩!盜墓是一場短暫的歷險,壓縮時間和空間,在短時間和小空間中輾轉騰挪,緊張感如同壓彈簧一樣壓了出來,小且精美。

但是之後男二號帶着盜墓的一行人去銷.贓,就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這個時候場面變大,呈現出某一個角度上完完整整的江湖。

表面上做正經古董生意的小攤子,男二號和對方對了幾句江湖的切口,人立刻捲了攤子帶他們往巷子深處走。男二號就對幾個人中唯一的外行,也就是男主角魏師道解釋這是怎麼回事。

古董行裡有很多門門道道,主要原因是這一行利潤高,說的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與此同時對專業要求也很高,而且很多有水平的專家也免不了有看走眼的時候。這兩個因素疊加,使得這一行裡騙術很常見。

而在古董行裡,又以接觸到‘冥器’的最爲見不得光。冥器就是死人的陪葬品,有些陪葬品是墓主人的生前所用中心愛的。但是對能夠大量陪葬財物的人來說,他們的陪葬品大都是很講究的,往往有專門的器具,這些器具就被稱爲冥器。

比如唐三彩就是最典型的冥器,專門做陪葬品,活人不用那個。還有電視劇中曾經出現過的,明朝皇帝戴的那種金絲編成的帽子,那其實也是冥器,皇帝活着的時候都不用那個。

WWW● тtkan● ¢o

冥器是從墓中取得的,那就要和盜墓賊聯繫才能得到了。盜墓本就是個違法亂紀的事情,交易這個也就更得小心。被人抓住了小辮子是小,畢竟這種生意只要沒有被當場抓住,都很好解釋——就算解釋不了也沒什麼好怕的,能做古董生意,怎可能沒個靠山。

怕的是上家做局,假東西騙人。雖說做古董生意的不可能沒有真才實學,但成天打雁也有被啄了眼睛的時候,古董這一行裡水實在是太深了。這時候上當受騙,數字往往很大,也根本找不到責任人追責。

那種人往往機靈,跑的比兔子還快。而且也不可能明面上求助於官府...自家買盜墓賊手裡的冥器,這種事情能泄露出去?

總之,古董行裡的水深的很。上能通達官貴人、皇親國戚,下也得和地痞流氓盜墓賊這種下九流打交道。從這裡做一個切入點,深入瞭解這個黑色世界,顯然非常合適。

至於讀者們看到這些內容,關於交易的規矩,關於經營各類行當流傳下來的百年規則——這些背後都是有大智慧的,往往是前輩們用經驗教訓實踐出來的最穩妥的辦法,只不過是麻煩了一些而已。

這對於外行人來說就顯得非常神秘而且嚴格了...有一種進入新世界的感覺。這又和《神仙書》的新世界不一樣,《神仙書》寫的再像那麼回事,讀者也知道那是假的。而《江湖》將這些行當、規矩、看不見的世界描寫的像模像樣、一板一眼,讀者們是會真的相信有這麼回事的!

其實連翹自己知道,這是半真半假。一個是因爲真實的東西反而沒有寫出來的這麼好玩,另一個在於最真實的東西沒辦法寫,連翹可不想因爲一本書的關係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

不過不要緊,看上去像是那麼回事也就夠了。後世雖然也有紀實作品,可絕大多數講到黑道,講到一些不好說的事情的時候,作者其實都是半真半假地寫的。藝術,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嘛~

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無疑是新鮮的、有吸引力的。普通讀者大部分來自於最普通的民衆,雖然他們過着非常平常的生活,接觸的也大都是各種底層小老百姓。但他們絕大多數都過着平靜的日子,知道有一個見不得光的世界在隱秘中運行,卻根本沒有分毫的瞭解。

而這一場銷.贓,連翹下了大力氣描繪,從接頭開始就鋪陳,然後約定碰面,看貨——看貨的種種規矩,彼此之間試探底價,順便還科普了一下古董知識以及這種陪葬品買賣不同於普通古董交易的規則。

“我記得有些東西是不讓民間流傳的吧?”魏師道小聲地問男二號。

現代有的古董也是不讓民間交易的,最典型的就是青銅器。古代也有,但不是爲了保護國寶,而是維護禮制。封建社會什麼人用什麼東西都是有講究的,下位者用了上位者的東西叫做逾制,上位者用了下位者的東西也是失禮。

而很多古董本就來自原本的社會上層,胡亂流入民間。隨便使用、買賣,豈不是亂了禮制?

但正如現代一樣,禁止民間交易的古董是存在的,這類古董的交易偶爾暗中進行,這也是存在的。在古代,所謂的不允許流出的寶貝,這當然也就是一紙空文,私底下只要錢足夠多,總是會有買賣的。

男二號說的很清楚:“這其一,得有錢,出的起錢就好辦事了。其二,多少要有些勢力,不然這件事泄露出去,豈不是要爲了一件東西鬧出禍害家族的事情——總之得擺得平這些事。”

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雖然不多,但也不少呢!

和古董商的交鋒算是初步引入了這個世界,也就是這個時候‘黑風義從’師徒兩個邀請主人公魏師道加入他們。他們看得出來魏師道是真有尋龍點穴的本領,在墓中也表現的有勇有謀。更重要的是從表現看人品,是個靠得住的人!

下墓倒鬥這是拿命去拼的活,不到不得已,他們這一行是不會和靠不住的人一起的。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就陷在裡面了——就算最後全須全尾地出來的,最後分贓也是一個大問題!

像黑風義從這種專業盜墓的,他們往往能更好地討生活。一方面是他們受過系統的培訓,比起拿鋤頭的農民盜墓者強多了。另一方面就在於他們有規矩,至少不會鬧出分贓不均,最後墓裡沒死,出來倒是你死我活的事。

魏師道當然拒絕了這個邀請,師徒兩個這次倒也沒有強迫他,而是分了錢之後轉身就走了。其他人也散去...他們知道,再次見面的話彼此之間就是不認識的了,因爲沒有人會承認他們一起盜過墓。

只有男主角魏師道和男二號站在原地面面相覷。

男二號倒是很羨慕魏師道:“這一行挺賺錢的呢...只可惜當初我師傅沒傳我這上頭的本事,不然的話我倒是挺想跟着他們去的。”

魏師道一臉‘你認真的’:“下墓的時候你嚇的要死,還是我扶着你的...呵呵。”

被嘲諷了,男二號也不生氣,而是提出要請魏師道吃飯。兩個人也算是同生共死了一回,彼此知道品性,自然是想結交的。

魏師道沒有拒絕,一邊吃飯,兩人就開始說起了一些家常一些的事情。男二號說這次賺了一筆意外之財,可比他平常耍彩活兒賣藝強的多!這裡的彩活兒指的不是扎綵綢做場子的那種活計。而是指的戲法,戲法這一行本身就稱之爲‘彩’。

“有了這筆錢,存下一些,剩下的我就能買倆孩子做徒弟,再買一些行頭,弄出一個班子的樣子...今後賺的錢就更多。等到攢錢足夠了,我也買房置地,娶房老婆,像行裡的其他前輩一樣安定下來。”男二號可以說是很務實了。

魏師道則是一個不甘平庸的,笑着道:“有了這個錢做本錢,我打算去做生意——以往是沒錢,只能在街面上混。這次得了這些銀錢,而且下了一次墓,經歷了一些生死之間的事情,我覺得不能像以前一樣混日子了。”

“做生意,你會麼?”男二號沒想到魏師道還有這樣的志氣。

魏師道確實會,這和家學淵源有關,他家之前也是有錢的,多少留下了一些傳承。像他看風水的本事不就是得益於這種傳承?而從小照顧他長大的老僕,本就是當年爲家裡經營生意的!

這位老僕忠心耿耿,將自己生意上的一些知識教給了主人公,這是希望學到這些本事的主人公能夠在將來重振家業。

見魏師道是這樣打算的,男二號一咬牙:“兄弟你既然有這個本事,那便將我這份錢也拿去,這就算是我投的股本。咱們兩人一人一半本金,你又有經營上的功勞,最後若是賺了錢,你我二人七三分賬,如何?”

主人公想了想:“本錢當然是越多越好,不過咱們六四分賬,你來給我搭把手,咱們一起來!”

男二號也很清楚耍彩活兒是下九流的行當,至少在這個世道里沒什麼體面,所以纔會想到賺到足夠的錢,然後洗手不幹,當一個小地主富家翁。然而男主人公的想法顯然更具有誘惑力,經商賺錢可比他想的法子來錢快,而且也更有社會地位!

這個時候魏師道一邀請他,腦子一熱,竟然也沒有考慮,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就是採購商品,準備出門做行商了。兩人各展其能,通過各自的黑白手段,搞到了普通經商者搞不到的貨物——又或者是搞得到的貨物,但有一個他們沒辦法拿到的價格。

這一步中充分展現了那個黑色王國中的生存方式,他們溝通各個小黑幫的話事人,又和街面上的幫閒聯繫。也就是這個時候,普通的讀者才知道,原來進貨而已,裡頭的門道有這麼多,渠道與渠道的差異也是驚人的。

主人公魏師道可以通過幫閒傳來的消息,買到當鋪裡面又便宜又好的貨物——那些因爲事故急需用錢的商人沒辦法了,只能將貨物當給當鋪。當鋪處理這些貨物的價格往往比外面要便宜的多,但即便是這樣這些貨也不太好銷售。幫閒和經紀的存在打通了買家和賣家,當鋪可以迅速賣出貨物空出倉庫、省下保管費。買家如魏師道,也算是佔了便宜。

而這類好事只不過是一部分呢!還有諸如找到作坊管理人員,低價吃下他們的次品。又比如到港口去給海關人員送禮,低價買查抄掉的貨物,這其實和買那種抄家的財產有點像。不過抄家出來的東西往往不適合作爲行商的商品,港口那邊的倒是很合適,因爲本身就是商品。

這一段眼花繚亂的描寫簡直就是‘鑽空子’大全,主人公和男二號這些手段裡面有很多其實都是社會道德上面有瑕疵的,但是大家又不得不承認,如果自己有機會的話,也會這樣做。哪怕是現代社會,這種類型的事情依舊存在,在那個封建社會,就更不能強求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段雖沒有直寫‘江湖’,卻也是江湖的一部分。都是一些明處不能見,潛藏在暗處確確實實存在的‘社會’。

而接下來,故事將進展到出門上船——這種地方小偷扒手最多,就像後世的火車上一樣,於是說到這個行當就順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