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隨着時間的進展,小說界早就不是四十多年前那樣簡單了。

四十年前是行內人稀少的年代,是作品屈指可數的年代。那個時候寫小說當然也賺錢,但是相對於後來動輒驚人的數字是沒辦法比的。所以放不下面子的讀書人很少會受到誘惑,投身於這一行。

但是自從《唐門虎子》一書大賺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人們開始用發現的眼光看待小說業,並且意識到這其中可能藏着一座金山銀山。

不過即便是在這個時候,投身進到這個行當的人依舊不能和後來相比。此時的小說也像是一個完全沒有進行過開墾的處.女地,隨便上去薅兩鋤頭就能挖到寶貝。那彷彿是從業者們回憶中才會出現的黃金年代——到現在就沒有那種好事了,弄得好像行業衰退了一樣,實際上這只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過程。

實際上相對於那個所謂的‘黃金時代’,連翹反而覺得這個時代纔是真正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代有前輩們沒有的完備條件,包括培育的相對成熟的市場、行業的興盛、市場機制的完善、作者水平的提高...同時這個時代也比後世要有激情、有新意,現在其實依舊有很多新鮮的東西可寫。但連翹估計,等到他們這一輩進一步創新,後來者要再創新,那就是真正的困難了!

黃金年代,正是出成績的時候。

連翹也不是隨便說這個時代就是黃金時代,遠的不說,就說這兩年發新書正在一起連載的作者們吧!

光是江南一地就有‘草堂老翁’丁一新、‘西湖客’許文華、‘瀟湘樓主’王思齊、‘金華樓主’徐茂生、‘清虛散人’於誠、‘黃龍閣閣主’陸心遠、‘博陵狂生’崔寶玉、‘如意兒’周瑩等等一干大神小神,還包括連翹自己,也是正在連載小說的。

以至於江南一地的讀者們都驚呼,好看的小說太多了,簡直看不過來!

讓連翹來說,現在正處在作者和小說的戰國時代,彼此之間征伐不休、一片混戰!

在這其中許文華憑藉《金釵記》成爲第一集團中的領跑者沒錯,但其他人又是庸手麼?就說連翹本人吧,若不是她的新小說《江湖》纔開始連載,人氣積累上不如《金釵記》,她還真不覺得自己會輸給許文華!

連翹說這種話憑藉的當然不是梁靜茹的勇氣,也不是吹牛逼,而是實打實的成績!

《神仙書》完結之後處在共同競爭中的各位大佬其實是鬆了一口氣的,不管怎麼說,這是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已經不存在了。至於連翹的新書,說實在的,很多人不是那麼看重。偶爾有看重的,如王思齊和丁一新,也覺得這部小說好是好,卻還是差點意思。

具體的原因只能說《江湖》這部小說在他人眼裡成也題材,敗也題材。這個題材放出來之後這些緊張競爭中的同行立刻就明白這是一個好題材,肯定會有極大的反響。放到後世,這就叫做話題之作了。

但話題度很高有的時候並不代表商業價值同樣很高,更不代表口碑上的結果。

但是等到這個夏天最火熱的時候《江湖》上檔,所有人才知道這是要放出一個怎樣的怪物了!

《江湖》一開場做的是盜墓行當,這個行當,連翹就算是不想涉及到神神鬼鬼,可只要是寫的驚險、懸疑一點點,也足夠那些閱讀小說的讀者們脊背發涼了。說起來這個時候的讀者還沒有經歷過後世恐怖小說、恐怖電影等等的。連翹從各類驚悚、恐怖類作品中借鑑一點點手法,完全就是超綱了!

不需要冰塊,不需要綠豆湯,大家已經感受到這部小說這一部分的消暑功能了。

不過還好,連翹並沒有想要將小說整成恐怖小說,所以沒有在這方面下功夫——恐怖小說是偏小衆的,連翹是立志做大衆型作者的,怎麼會做這種事!

所以這種劇情只是點綴,真正的要點還是盜墓探險、尋寶的過程,這一場活人與死人的戰鬥寫的極爲精彩!

沒有了神仙佛祖打架動輒的搬山填海,就連武打小說中的武功都不太存在,連翹的筆觸有一種拳拳到肉的緊張感。人們和機關、屍蟲、迷宮、毒氣等等危險打交道,經常失之毫釐就要用性命做替換。

‘鬼吹燈、人點燭’的儀式感讓讀者看到這是一羣盜墓賊,但又和他們想象中的盜墓賊決然不同。而看到一名優秀的盜墓賊要精通風水、機關、醫藥等等,臨場應變能力更是要求高的變態...所有人已經無話可說了,話說你們這麼秀做什麼不好,就爲了盜個墓?

因爲主人公是被脅迫參與到這件事中的,只不過是個旁觀者,所以對於讀者來說代入他的視角不存在道德上面的問題。於是他們能夠帶着對盜墓賊的厭惡,以一種又討厭又好奇的心情觀察這一切。

而投入這場冒險,就再也沒有什麼能打斷他們了——因爲真特麼的刺激!

冒險類小說就是這樣,只要作者功底到位,把握的住節奏,確實能夠寫出那種驚險感,那麼就成功了。

這一類小說在這個時代算是很新鮮了。

雖說《西遊記》這類小說也是冒險類了,但是寫冒險顯然沒有那種節奏和強烈的緊迫感。製造緊迫感的情節往往是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即將被吃掉...這確實會吸引讀者瞭解接下來的內容。但這引起的更應該說是好奇心,緊迫感根本沒有帶出來。

非要說的話,在連翹之前的冒險小說只不過是像隔了一層什麼一樣說了個故事。而到《江湖》每個人好像切身經歷了那樣一場冒險,一個地方化險爲夷之後,讀者就會發現,自己已經滿頭大汗了。

而盜墓部分點明的這一行的宗旨,他們這一行是和已經死了的墓主人戰鬥打賭,墓主人出的是自己的財富,他們出的是自己的命。贏了擁有財富,輸了就是一條命,也不會有什麼怨恨!

說實在的,這個道理很歪,主人公魏師道也吐槽了一下。偷盜就是偷盜,普通的小偷還不是一樣的。偷到了就算他們的,被抓住了就等着打板子吃牢飯,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男二號說的好。

“你說的道理我明白...但人家也是能豁出命的漢子,一個能拿自己性命賭博的人,無論走到哪裡,始終是會被其他人高看一眼的。”

沒錯,當這些江湖人隨隨便便就帶出輕性命的草莽氣質,讀者其實已經被打動了。

小說這纔是開篇第一個行當,等於是男主角魏師道才找到了進入黑道圈子的引子,就已經人物個個精彩了,看的是讀者們欲罷不能!

話說之前還有人噴連翹選了一個這樣的題材,實在是太‘墮落’了,這時候倒也不說話了。主要是這個時候小說連載,《江湖》的讀者實在是太多了,一旦這個時候懟《江湖》,立刻就能陷入人民的海洋。

連翹在這裡最精彩的地方是兩處,一個是出場的人物個個搶眼鮮活,另一個就是冒險題材把握住了,讓讀者讀小說的時候緊張的不得了,一口氣都放不掉。

後者同行的大家都不想說了,連翹在他們看來真的是十分擅長塑造氣氛、場面的作者了。做到這個地步固然比上次《神仙書》的時候更進了一步,但對於這些人來說並不值得太過於研究。

因爲這種更像是本能一樣的風格問題,輕易不能學到,就算學到了也不一定適合自己。

倒是人物塑造的問題,連翹被人問了好多次。

“你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幾乎每一部小說都能弄出一打鮮活受歡迎的人物?”就連許文華都忍不住來取經,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主要是到現在爲止,《江湖》這部小說才進展到盜墓完成,準備去到灰色地帶銷.贓。這個時候出現的人物雖然不多,但也有好幾個了。不算長的篇幅下幾乎個個都有上佳的表現,每一個都是人氣角色。

這麼牛的表現,足夠讓人驚歎的了。

這些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甚至說相當讓人討厭也說不定——貪財的、蠢笨的、冷漠的、狡猾的,混黑的人有什麼臭毛病,都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他們他們身上也必然有讓人動容的地方...情義、責任、規矩、野心、本領,好與壞交織,最終形成了一個個打動人的鮮活角色。

連翹回憶着自己寫作的習慣,只能道:“其實沒有想太多,只是按照自己想的去寫就是了。不過做細綱的時候我也會給這些角色安排人生,這樣他們的性格也就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了。不是我在寫他們,而是他們自己要這樣過完自己的人生。”

後世很多作者都這樣說過...連翹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不過她在《江湖》之前是沒有做到的,寫《江湖》這部小說的時候她好像是突然‘開竅’了一樣,一下就能做到所謂的‘角色自己過自己的人生’了。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這是量變產生質變的結果,她之前寫了那麼多的書,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有些東西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提高了。

連翹又忍不住說了一個小技巧,就是她從某位著名漫畫作者那裡學來的那個。可以給人物配一句最能體現鮮明個性的口頭禪,反覆加深這個口頭禪,人物的記憶點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配合這個口頭禪塑造人物,更容易讓人物具有感染力。

有的時候人是很遲鈍的,看電視看電影還能從其他的方面感受到一個角色的魅力。到了小說,能夠依靠的就只有作者自己的紙和筆了。而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顯然是很容易‘失真’的,將自己想的人物和事件表現出來,這已經是很大的一個挑戰了。

再將描述出來的東西映照在每一個讀者心裡,產生差不多的感覺——十倍史詩級難度。而採用‘口頭禪’這種塑造人物的方式就輕鬆多了,雖然有點偷懶的嫌疑,但是確實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