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女帝師五(61)

【第四十二節 仁而非同】

午時,宇文君山的父母兄弟一家二十四口,於東市問斬。鮮血染紅了夕陽,映得粉牆一片通紅。我坐在廊下,看丫頭們灑水壓塵,濯洗花葉。茂林修竹,過牆成蔭,蕉雨凝翠,疏花翦翦。景色正好,我不能流露出半點痛心惋惜之色。丫頭們正撩水玩耍,前院笑成一片。忽見李威回府請安,一張臉黑得能掐出墨汁來。丫頭們見了,頓時斂聲屏氣。

我笑道:“李總管回來了。”

李威直挺挺地行了一禮,頗有些不耐煩:“王爺明日帶兵出征,百官餞行。小人以爲,君侯明日也去送一送的好。”

李威不是新平侯府的人,雖然住了好一陣子,卻從未有所提議。我明白,他口中的“小人以爲”,實則是“信王有命”。他這般不快,也是因爲厭倦了在京中守護主子的“外室”。我也不點破,只淡淡道:“送一送也是應當的,只是我一介女流,實在不好與百官一道踐行。”

李威道:“百官只送出二十里,君侯若能送出五十里,王爺定然高興。”

“好。”說罷我轉頭吩咐綠萼,“備車。”

綠萼蹙眉道:“備車做什麼?天就要黑了。”

我起身笑道:“趁城門還沒有關,連夜趕到中牟,明晨在路邊早早恭候,方是踐行的誠意。”綠萼不解,卻也不敢多話,只狠狠剜了李威一眼。我忙道,“銀杏與小錢隨我去就好了,你留在家裡。”說罷推一推她,綠萼這才領命去了。

李威低着頭,眉心緊鎖,目光渙散,顯得心不在焉。我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你一直想隨王爺出征,明日我便在王爺面前提一提此事,允不允准,卻要看王爺的意思了。”

李威擡起頭,眼中流露出五分驚喜、五分感激。隨即一怔,眸中光彩隨夕陽沉落,依舊低眉垂首:“留在京中保護君侯與隨王爺出征,於小人來說,並無什麼不同。”

我笑道:“也罷。”

李威暗暗嘆了一口氣,雖不甘心,卻又無可奈何:“小人先去預備,伺候君侯出城。”說罷退了兩步,轉身離去。

銀杏饒有興致地望着李威的背影,笑道:“姑娘若肯爲他說幾句話,信王說不定還真準他從軍了。他倒是乖覺,不肯受姑娘半點恩惠,謹小慎微,怨不得最得信王寵信。”

我笑道:“你也瞧出來了。”

銀杏道:“姑娘一向對信王不假辭色,爲何這一次要出城去送他?”

我笑道:“衣帶詔之事雖然暫且查不出來什麼,可信王的耐心已消耗殆盡。他命我踐行,不過是需要我表一表忠心。表忠心而已,去就去吧。”

銀杏忍不住又問起她已問了千百次的問題:“姑娘,你說昌王會勝麼?”我沒有回答。銀杏又嘆,“如果鉅哥哥還在,咱們也不必看李威的臉色。巴巴地去踐什麼行,是嫌昌王敗得不夠快麼?”

我拉起她的手,寬慰道:“該做的,能做的,我們都已做了,餘下的不必多想。”

銀杏雙目一紅:“是因爲無事可做,所以姑娘才遣鉅哥哥走了麼?”

我淡淡一笑:“‘禍福無門,興亡有數’[129],由他去吧。”

當夜,我宿在中牟驛站。第二日清晨,我早早起身,與銀杏在官道旁漫步。遠樹蔥蘢,芳草萋萋,清溪奔注,水若流風。一線霧氣如輕紗橫逸。

小錢命一小廝遠遠地在路口探聽,若見有大隊人馬來,立時稟報。

不過辰初,便聞車馬轔轔,舉目煙塵漫天,不辨多少。我特意換了一身紫地牙白團花的廣袖交領長衣,綰起華麗繁複的驚鴻髻,中心一枚金絲白玉點翠扣,簪一對赤金多寶珍珠步搖。銀杏亦換了一身華衣,捧着三隻玉杯並一壺自釀的葡萄酒,站在我身後。

不一時,高暘當先馳來,勒馬道旁。衆騎依舊不停,在他身側呼嘯而過。人馬俱着戎裝,一般的鬥志昂揚。雖消瘦,卻掩不住勇猛彪悍之意。

高暘下了馬,我連忙迎了上去:“殿下爲國征戰,勞苦功高。玉機特來相送。”銀杏躬身奉上三隻玉杯,我依次斟滿。高暘見我盛妝,甚是滿意,舉杯一飲而盡。

“你來了就好。”高暘一揚馬鞭,“你瞧我的健兒,是不是必勝?”

但覺馬蹄隆隆,旌旗飄飄。大地震顫,溪流如沸。我恭敬道:“殿下必當凱旋。”

高暘豪氣萬丈,朗聲道:“兩宮還在洛陽,此一戰,許勝不許敗!”這話似是說給我聽,又似說給眼前疾馳的健兒聽。忽聽三聲暴喝,自隊伍中間向前後蔓延,似轟雷陣陣,攝人心魄。這是衆軍士對高暘的回答。銀杏與小錢都被嚇了一跳,三隻空玉杯在填漆小盤上一齊跳了兩跳。

我的心猛地一顫,頓覺喘不上氣,一張臉變得蒼白。高暘歉然:“我忘了,你經不得嚇。”說罷伸手欲扶。我退了半步,微微一笑道,“王爺忠君體國,破敵殄寇,壯志幹雲,可貫金石。”

高暘笑道:“可惜你身子不好,不然我定然帶你從軍。”說罷將馬鞭折起,敲一敲手心,“雖然不能從軍,我還是想聽一聽你的主意。”

我微微喘息:“什麼主意?”

高暘道:“高思誼已在洛陽城下攻打大半個月,情勢可謂膠着。倘若你是我,會如何應對?”

戰旗獵獵,馬躍如龍,羣鳥振翅,激飛而起。高暘用兵,素來神鬼莫測,想來出征之前,已有周密對策,何須我來多言?不過是嫌送行不足,還要我出謀劃策,方纔甘心。我欠身道:“軍國大事,玉機不敢擅言。”

高暘哼了一聲,微微冷笑:“都說你在太宗朝時,一言而升,一言而黜,連立太子的事,太宗都要問過你。到我這裡,便什麼都不肯說。”

我笑道:“些微見識,不敢露醜。”

高暘笑道:“你又沒帶過兵,所言不當,有何出奇?只管說便是。”

我深吸一口氣。馬蹄輕疾,泛起淡淡的腥氣。我舉眸一笑:“高思誼耽於洛陽城下,強攻十數日,已精疲力竭。此正是殿下用計之時,斷絕糧道,以奇兵襲擾,與城內大軍夾攻,不過一旬,高思誼必當退軍。”

“然後如何?”

“殿下或邀其歸路,或追亡逐北,敵寇授首,關東可定。”高暘默然,目光卻不肯放鬆。我只得又道,“殿下挾兩宮入關,自可一舉掃平關內。”

高暘這才露出一點笑意,頷首道:“我就知道,你與我所思一般。你若是男人,我就任命你爲軍師。”

我笑道:“胡亂一說,殿下見笑。”

騎兵過後,乃是輜重與步兵。但見長槊如林,盾甲如山。高暘遠望將盡的隊伍,稍稍猶豫,還是上前握住我的手,柔聲道:“近來城中不太平,你自己要多多小心。無事不要出門,出門也必得讓李威跟着。”頓一頓,忽又道,“那日的事,望你不要怪我。”

我淡淡道:“不敢。”

他屈一屈臂,似乎想抱住我,遲疑片刻,又怕鐵甲堅硬,終究只是緊一緊雙手,上馬絕塵而去。

自從高暘宣稱在襄陽城搜出的衣帶詔是宇文君山等人僞造的,整個汴城都鬆了一口氣,至少不會因爲這份僞詔明着興起獄事了。他臨行前將吳粲的命案交予施哲與董重。御史臺、大理寺與汴城府聯手查了十數日,仍一無所獲。最蹊蹺的是,吳粲的無頭屍身至今沒有尋到,更無法確定兇案現場到底在何處。高暘每日飛書催問,口氣頗爲嚴厲,施哲與董重每每聞信,俱汗流浹背。好在這兩人也並沒有尋我幫忙,連採薇也不曾來過。我每日只呆坐府中,專心等待前線的消息。

銀杏說起此事,甚是慶幸:“幸而信王沒有將這樁案子交給姑娘去查。施大人也聰明,否則姑娘可就爲難了。”

我正埋頭畫着一幅美人春睡圖,聞言笑道:“有什麼爲難的?”

銀杏道:“這件案子連施大人和董大人都難住了,若姑娘查不出,只怕信王要怪罪。若姑娘查了出來,難道真要將那殺手交給信王麼?不知又要牽連出多少人?”

美人斜臥於貴妃榻上,拈花而笑,慵懶沉醉。點睛之後,才發現她的目光已不再是當年所繪的欣喜而清澈,而是疲憊、麻木和滄桑。原來畫裡畫外,都是一般。我甚是不滿,將畫紙揉做一團拋在地上。“敢殺了吳粲,卻不敢償命麼?我是不會爲他可惜的,自也沒有什麼爲難。”銀杏頓時語塞。

我掀起一張新紙,提起玉管蘸飽了墨正要落下,忽而躊躇,繼而沮喪:“信王不願我爲難,所以不教我查吳粲的命案。施董兩位大人也心知肚明,平白將我牽扯進去,並沒有什麼好處。”

銀杏微微冷笑:“姑娘與施大人固然聰明,又很默契,到底讓王甯與宇文君山壞了事。如今看來,昌王也不大靈光,真是白費了姑娘的一番苦心。”

我搖頭道:“‘兵行敵所不敢行,強;事興敵所羞爲,利。’[130]不是昌王不靈光,而是信王實在太厲害。襄陽之戰,令敵寇膽寒。信王又挾兩宮在軍,只要昌王兵敗,餘寇不足爲懼,這天下便是信王的了。”

銀杏道:“真的沒有辦法了麼?”

我甚是慚愧,不禁擱筆而嘆:“‘事非權不立,非勢不成’[131],從前總當是書中的一句話而已。如今無權可變,無勢可借,才知艱難。真是悔不當初!”

恍惚聽見銀杏問我:“姑娘是後悔當年出京遊歷了麼?”

我一時出神,沒在意銀杏說什麼。腦海中滿是熙平臨死前的情景,她在昏暗的耳室中舉杯向天,喚着父母兄姊,慨然赴死。換作是我,我會如此義無反顧麼?我自詡聰明,爲何被她騙了半生?她所謀兇險,卻有條不紊。我“得道多助”,卻瀕臨失利。“我終是不如她!”

銀杏似懂非懂,不敢答話。我也不想再畫,吩咐上樓歇息片刻。忽報越國夫人府中的管家娘子前來下書,忙命請進來。但見是一箇中年女子,一張圓臉。身着淺酡色窄袖衣裙,外罩天青紗比甲。鬢髮一絲不苟,雖無珠翠,兩枚白玉簪成色倒好。手上一對紅玉鐲,一絲雜色也無。瞧衣着打扮,當是易珠府中舉足輕重的管家娘子。趁我看帖子的工夫,銀杏已命人奉上茶來。

合上帖子,我笑道:“我說你們夫人怎的十幾日都不來,原來在家調教伶人。幾時興起了這個嗜好?我還巴巴地留着棋局,等她來呢。”

那女人滿臉堆笑:“我們夫人說,忙忙碌碌十幾年,連在宮裡的日子一起算,也不曾好好聽過曲子。所以特意買了四個絕色的小廝,都才只十五六歲,又請了名師來調教。如今排了幾支曲子,請君侯去玩一日。”

易珠出宮多年,一直未嫁。若想養小廝,多少沒有?可惜她的愛好,除了掙銀子,便只是下棋。突然轉了性子,必有緣故。我笑道:“夫人盛意拳拳,玉機恭敬不如從命。”

細雨濛濛,粉牆外碧柳如新。天色青中閃金,幽冷而壯麗。瀟瀟雨幕,綿密無聲。正是夏日賞景的好天氣。易珠帶領僕婦親自降階迎接。只見她一身青白色米珠織錦齊胸襦裙,挽着銀絲捲葉、金絲簇花的櫻草色緞子披帛,滿頭金翠,飄逸而華貴。反觀我自己,白衣灰練,甚爲簡樸。

易珠迎上前道:“還以爲姐姐不得閒,誰知來得這樣快。”

我笑道:“整日無事可做,只盼着妹妹來,偏偏又不來。”

易珠側頭抿嘴而笑:“聽說姐姐親自出城,送信王出征,信王拉着姐姐的手,說個不住。信王又日日有書回來,軍情緊要,我只當姐姐運籌帷幄,日理萬機呢。”

“日日有書回來”,自是聽采薇說的。我笑道:“你就愛胡言亂語!”說罷一同攜手入內。

因往後園去,李威不便跟隨,只留在前面奉茶用膳。後園幾經易珠的母親與兄弟擴建,已頗有幾分壯觀氣象。遠方一帶密林,積翠如山。前面是一大片平坦的草地,草茵如錦。當中孤零零一座石臺,上有石亭與拴馬石,俱蒙了碧油油一層綠苔。密林後是一處十分幽靜隱蔽的所在,今年暮春時,我還在那裡住過幾日。

易珠笑道:“這本是小侄跑馬騎射之處,家母特意營造的。馬駒買好,老師請定,纔不過三兩日,就又丟開了。”

我笑道:“小孩子總是不定性的。”

易珠笑道:“從前我不知教訓過多少,一家子鬧得不快活。近來也想通了,隨他去吧。家裡有資財的,只管花便是了,人生苦短,說不定哪一日就人頭落地了。”我微微一驚,卻見易珠轉眸一笑,當先往水邊去了。

雨勢浩茫,平靜的水面微微漣漪。易珠早已在舫上備下水酒。但見一溜四個少年在舫中站得齊整,俱是白衣玉冠,君子謙謙。舫上只有兩個婆子在整饌燙酒,兩個使女一個彈箏,一個吹笛。再加上我與綠萼、易珠與淑優並四個伶人,頓顯擁擠起來。

淑優向易珠笑道:“這舫也太小了些,既有四位美人在側,且容奴婢躲個懶。”

易珠笑道:“你去吧。”

我會意,也向綠萼道:“越國夫人的園子很大,你只管去逛逛,不必在這裡服侍了。”

當下淑優挽着綠萼下了船。船孃撐起長篙,破水無聲。周遭樓閣低矮,大多隱於碧樹濃蔭之中,偶露片瓦,但覺輕靈小巧。目中所及,盡是天然蒼冷之意。

易珠攜我入席,一面笑道:“我這園子,雖比不過金沙池,可也看得過了。”

鹹平十三年的夏天,我曾與易珠在景園的金沙池上飲酒談天,觀賞夕陽晚景。那天她青絲委地,不飾珠玉,一襲水色長衣,如挽碧煙在肩。美酒佳餚,與知己泛舟,實爲人生一大樂事。仔細回想,那是在愨惠皇太子高顯與三位公主出事之前。我微微嘆息:“金沙池雖好,到底讓人不自在。”

易珠指着在一旁恭立的四個小廝道:“當年與姐姐泛舟金沙池時,比他們還小呢,一轉眼,都十四五年了。”說罷命四人上前,“這四人叫琴童、棋童、書童、畫童。都過來給君侯磕頭。”四人齊刷刷跪下,磕了三個頭。易珠一指右首二人,道,“書童與畫童留下,琴童與棋童且去預備。”

琴童與棋童起身往船尾去了。兩個婆子支起帳幔,方便兩人換衣裳。書童與畫童上前斟酒佈菜。桌上都是我素日所愛的江南菜餚,酒是梨花白。我雖然不自在,卻也不忍拂易珠的意,只得由書童斟了一杯,遞到我脣邊。我自己接過碧玉杯,掩袖飲盡。擡眼望易珠,只見她就着畫童的手喝了一杯。

一時歇了箏,只聞笛聲清悠,吹徹萬里雨幕。還未到池心,我與易珠便各飲三杯。易珠雙頰微紅,麗色頓生:“人生苦短,當及時行樂。姐姐說對不對?”

我笑道:“妹妹一向勤勉,如何生出這樣的感慨?”

易珠笑道:“勤勉是不假,卻也毫無收穫。守着千金萬金,一朝丟了小命,又有什麼趣兒?”說罷自斟一杯,仰頭飲盡。宇文君山與王甯兵敗,昌王孤掌難鳴,易珠又素與啓春不睦,自不免擔心起身家性命。憂心有理,及時行樂自也無錯。我無話可說,只得陪了一杯。

不一時琴童與棋童上來,俱塗脂抹粉,穿着婦人衣裳,嬌美難言。琴童道:“不知君侯與夫人,想聽什麼?”

易珠舉杯笑道:“隨你喜歡。”

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176章 女帝師三(38)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277章 女帝師五(2)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290章 女帝師五(15)第208章 女帝師四(2)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293章 女帝師五(18)第267章 女帝師四(61)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67章 女帝師一(6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344章 女帝師五(69)第101章 女帝師二(30)第220章 女帝師四(14)第144章 女帝師三(6)第151章 女帝師三(13)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56章 女帝師一(56)第312章 女帝師五(37)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87章 女帝師三(49)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135章 女帝師二(64)第90章 女帝師二(19)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142章 女帝師三(4)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315章 女帝師五(40)第70章 女帝師一(70)第284章 女帝師五(9)第134章 女帝師二(63)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289章 女帝師五(14)第32章 女帝師一(32)第158章 女帝師三(20)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167章 女帝師三(29)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288章 女帝師五(13)第103章 女帝師二(32)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3章 女帝師一(13)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93章 女帝師二(22)第197章 女帝師三(59)第224章 女帝師四(18)第222章 女帝師四(16)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7章 女帝師一(7)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69章 女帝師一(69)第201章 女帝師三(63)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286章 女帝師五(11)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96章 女帝師二(25)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138章 女帝師二(67)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9章 女帝師一(9)第120章 女帝師二(49)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245章 女帝師四(39)第97章 女帝師二(26)第250章 女帝師四(44)第141章 女帝師三(3)第15章 女帝師一(15)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53章 女帝師四(47)第164章 女帝師三(26)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262章 女帝師四(56)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325章 女帝師五(50)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346章 女帝師五(71)第257章 女帝師四(51)第310章 女帝師五(35)第345章 女帝師五(70)第203章 女帝師三(65)第87章 女帝師二(16)第157章 女帝師三(19)第282章 女帝師五(7)第194章 女帝師三(56)第181章 女帝師三(43)第64章 女帝師一(64)第343章 女帝師五(68)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08章 女帝師二(37)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280章 女帝師五(5)第113章 女帝師二(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