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女帝師三(28)

我笑道:“是。殿下知道定王周明禮是如何投入太祖軍中的麼?”

華陽畢竟是孩子,聽到此處興致油然而生,加之乳母任氏已被她趕了出去,剛纔的不快彷彿都拋諸腦後,搖頭道:“母后和夫子都沒有說過。玉機姐姐知道麼?”

我笑道:“定王周明禮是湖州人氏,出自湖州望族。相傳湖州周氏出自陽羨周處一族。安史之亂後,才避居太湖南岸。周明禮家中廣有山林湖田,累資鉅萬。他是家中長子,卻不事產業,整日不是讀書寫字,便是熬練筋骨、舞槍弄棒,十五歲上拜得名師,學得一身好劍法。周明禮酷愛鑽研火器,於是便在自家的山林之中,秘密整造,販與兒皇帝石氏,獲利頗豐。又娶北燕公主蕭嫄綺爲妻,以姻親結盟北燕。李氏立國,以私買鹽鐵、盜鑄錢幣之罪,抄家滅族。”

華陽倒吸一口涼氣,瞪大了眼睛道:“母后說石氏是大罪人!那周明禮賣給他火器,又聯結敵國,抄家滅族,並不爲過。”

我笑道:“殿下說得有理。周明禮和妻女四人隱匿山林,僥倖逃得性命,遂領三十位意氣相投的兄弟西行,投入太祖軍中。太祖當時已經佔了半個蜀中,賴周明禮的鋒銳火器,成都一戰而下,餘地傳檄而定。後四年,安民攘寇,休養生息,一時流民歸徙,戶口激增,蜀中竟成了一方安樂之地。後太祖領軍出漢中、入關隴,百姓簞食壺漿,夾道而望,於是打破潼關。經涑水一戰,遂有河東十州。時石氏暴虐,中原殘破,太祖兵臨西京,舉朝慌亂。石氏聞得太祖軍紀嚴明,又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神機營,害怕起來,便棄了京師,往北燕去了。於是軍心大亂,譁變歸降者無數,只數戰,便拿下了東京汴城。”

華陽沉思道:“終究是太祖爺爺得了民心,火器神機營什麼的,好像只是嚇唬人用的。”

我淡淡一笑:“威懾力也是戰力,不可小覷。若沒有威懾力,燕雲地界的北江城主、肅王莫敖又如何肯歸順大昭?大昭如何能在十年之內橫掃江南?李氏國力強盛、兵力不弱,也不是好易與的。”

華陽拍手道:“哪怕用不着,擡出去教他們害怕也是好的。”

我笑道:“殿下英明。”

華陽支頤想了片刻,恍然道:“我知道父皇爲何初時不殺那個少監了。火器於我朝那麼要緊,當時已經燒死了好幾個大匠,父皇正在用人之際,所以寬赦。待火器做了出來,師傅也帶出了好徒兒,就可以治罪了。父皇並非枉法,只是審時度勢。那個謀反的老臣,又是何種情形?”

此事我在守墓時,就聽采薇說過。那人是驍王黨,只因正在修書,皇帝纔將他的性命留待至今。想來書已獻上,當死而無憾。我不願直面與她討論政事,方借史言今,而華陽竟也領會透徹,可見聰穎過人。我笑道:“班固、蔡邕、范曄之恨,於今絕矣。”[67]

華陽顯是沒有聽懂,但見我的笑容,便也無心再追究,只鬆了一口氣道:“如此說來,父皇並非喜怒無常?”

我笑道:“聖上天縱英明,怎會喜怒無常?少來守坤宮,實是因爲朝政繁忙。”

華陽道:“父皇於一件事、一個人都要想得這麼周全,國家事情那麼多,如何想得過來?我只背了幾頁書,就嫌記不住了,爲此夫子沒少用戒尺嚇唬我!”這話多少有些一廂情願,然而於子女分上,自是要尋盡一切理由不教自己怨恨父母。這纔是拳拳赤子之心。

我趁機道:“父皇母后各有所難,殿下要多多體諒纔好。”

華陽展顏道:“我知道了。多謝姐姐。”這才飲了口茶,復又好奇道,“玉機姐姐,你總說火器厲害,這火器究竟有多厲害?”

我笑道:“木柵土垣,遇之灰飛煙滅。血肉之軀,遇之化爲齏粉。數丈之外,可取人性命。瞬息之間,可摘人首級。火起若飛鳳翻於九天,火伏若潛龍遊於九淵。可明其發期,又可出其不意。可絢若春花,又可熾若驕陽。可隨心所欲,又可機關算盡。可獨來獨往,又可陣如排山。馳如閃電,熛若雲霞。馬遇之化龍,人遇之化神。毫末之間,不可不察。望殿下察之。”

華陽掩口驚歎:“玉機姐姐,你出口成章。什麼是‘火伏若潛龍遊於九淵’?什麼是‘絢若春花’?”

忽見窗紙微微一亮,遠遠傳來歡呼聲和掌聲。延秀宮又在放煙花了。因皇后還在病中,窗外鴉雀不聞。許久以後,才傳來砰砰暴響,華陽推開窗戶,但見各色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盈盈起舞,湮滅如羽化成仙。華陽欣羨道:“真好看,可惜不得近前去看。”

我笑道:“煙花亦是火藥製成,可愉人耳目,這便是‘絢若春花’。火器可伏於水下,埋於地底,歷久不發,靜待時機,這便是‘火伏若潛龍遊於九淵’。”

華陽笑道:“火器竟這樣厲害?這樣下去,豈不是能千里之外,取人首級?”

我頓時失笑:“火器射程有限,如何能到千里之外?這樣就已經很厲害了。”

華陽想了想,忽然肅容道:“這樣厲害的東西,必得掌控在有道之君的手中。若在暴君手中,百姓不是隻能任人魚肉,永無出頭之日?”

窗外又砰砰兩響,我心頭一震,半晌答不出話來。雖然前人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舟若成了山,水如何覆?華陽此問,着實可畏。於是欠身道:“玉機愚昧,還請殿下指教。”

華陽又望向窗外,凝神道:“父皇是個明君,百姓不會有這樣一天的。”

夜深了,我親自送華陽公主回寢殿歇息,待她睡着了,方纔出來。芳馨道:“皇后病重,這會兒早該歇下了。姑娘陪公主說了一晚上話,也累了。奴婢這就去尋桂旗說一聲,咱們回宮去。”

芳馨去了,留我獨自站在池邊。黑沉沉的池水深不見底,天邊的星火揚起,都被吞滅了。庭院中空無一人,椒房殿幽暗如水,只有門房和茶房燈火通明,像許多隱秘而快樂的私語圍繞着安然沉睡的病體。手爐早就涼了,寒氣襲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

芳馨還未回來,卻見穆仙走到我面前,行過禮道:“幸而朱大人還沒走。皇后娘娘召見,請朱大人移步寢殿。”

我還禮道:“姑姑安好。這樣晚了,娘娘還沒有歇息麼?”

穆仙微笑道:“娘娘說,多年未見,想念得很。又感激大人陪伴公主殿下,所以特意等着大人呢。大人請。”說罷彬彬有禮地退在一旁,請我先行。自從皇后的兄長、後將軍陸愚卿殺了父親,我再也沒有單獨面對過她。我自是不願意與她相見,然而她命懸一線,又含冤莫白,我深知,總有這樣一天的。子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68]

“德”固然要“恆”,“過”也是。

我也顧不得芳馨,隻身回到椒房殿。依舊從東偏殿的西北角門進去,幽冷陰暗的走廊盡頭,是另一扇門。門的那邊,是西暖閣。西暖閣的燈光勉強穿過隔扇,像一位遮遮掩掩、姍姍來遲的美人,撩撥起心底慌亂而虛弱的慾望。我暗暗吸一口氣,濃郁的藥氣迫得我安靜下來。倘若我安然從她的寢殿中走了出來,我一定要從那扇門走出椒房殿。

皇后的寢殿比慎妃居住的時節簡單樸素,所列不過牀榻桌椅等物,並非名貴木材。陳設也只有幾樣色澤鮮脆的青瓷,不飾金銀珠玉。燈影幢幢,皇后身影如山,側臥向裡。長髮自枕畔逶迤而下,軟軟的,散了一地。

我想起鹹平十年一個秋天的早晨,我爲錦素而來,就站在這裡靜候慎妃更衣。慎妃的頭髮烏黑捲曲,粗而且韌,紛亂交錯,卻生機盎然。也許是我當年身材矮小,總覺得那時候的寢殿比現在寬闊許多。我清楚地記得,因皇帝回朝在即,慎妃的笑意充滿期待。正因如此,我喋喋不休的無趣說辭,才能僥倖保留錦素的官位。

七八年前的事情,歷歷在目。皇后的背影裹着硃紅色的吉祥如意紋錦被,躍躍欲試的明快色彩與暗沉的環境和濃郁的病氣格格不入。那一瞬,我有一種幻念,就像在城門邊可以尋到一個意氣風發而非“累累若喪家之狗”的孔子[69],我揭開被子,皇后就會敏捷地站起身來,露出她在封后大典上端莊美好的笑容,侃侃而談。

但是她沒有。

穆仙上前將長髮掖起,輕輕喚道:“娘娘,朱大人來了。”皇后在腐朽錦繡中發出低沉而渾濁的鼻息聲,良久方道:“扶本宮坐起來。”

穆仙低聲道:“娘娘累了,還是躺着說吧。”皇后卻執拗地伸出了手,穆仙只得將她扶起來。

我深深拜倒:“微臣參見皇后娘娘。”

皇后的胸中發出一聲撕裂的輕響,她喘了好一會兒才道了平身,虛着眼睛道:“坐吧。”說罷指一指腳頭的繡墩。我上前,與她相對而坐。皇后又道:“穆仙,太暗了。”

穆仙忙領了幾個宮人點燈,一時間寢殿亮如白晝。皇后艱難地擡起手,撫一撫散亂的鬢髮,似有若無地一笑:“病成這個模樣,本不宜見人。只是見到玉機,難免有幾分故人心腸。”

她眼窩深陷,目光滯訥,臉頰消瘦,面色蠟黃。一擡手,只見雙手腫脹,五指箕張,幾乎已經並不攏。見她病成這般模樣,我大吃一驚,鼻子一酸,淚水奪眶而出。

穆仙扶起皇后的肩膀,讓她緩緩靠在身上,一面爲她披上衣裳一面柔聲道:“娘娘昨天早晨勉強起身接受衆妃朝拜,今早便不該在椒房殿門口吹風,公主殿下也不是頭一次跑出守坤宮了。”

皇后從容道:“等一等她,也沒什麼。”我這才明白,芳馨從守坤宮回來,說皇后在椒房殿門口看宮人除冰。其實皇后是在等華陽公主回宮。穆仙向我感激道:“那些乳母,總不教人省心,若不是朱大人派人來,娘娘也不知道要等到幾時。依奴婢的話,要好好懲治一下才行。”

皇后道:“華陽剛強,她既不說,就由她去吧。”

我迅速擦乾了眼淚:“微臣有罪。微臣當早些送華陽公主回宮纔是。”

皇后微笑道:“無妨。本宮聽說,華陽和你談得很投契。這孩子難得和什麼人好,今後還望朱大人能多多陪伴華陽。”

我垂首道:“微臣遵旨。”

皇后轉頭向穆仙道:“你出去候着,不得本宮的吩咐,不必進來。”

穆仙拿了兩個靠枕支撐住皇后的身體,看也不看我,便起身退了兩步,一揮手,所有的宮人都退了出去。一時只剩了我和她,這才覺得寢殿太亮了些,白茫茫的像烈日下的荒漠。我的背後出了一片細汗。皇后特意命人將帳幔高高挽起,又在牀塌邊立了兩盞燈。燈光微黃,照出她浮腫的病容,有一種奇異難言的光彩。我心中一沉,說不清是喜是憂。

皇后細細地打量我,微微一笑道:“本宮記得你的身子不大好,時常染病,現下可好了麼?”

我恭敬道:“微臣的身子已無礙了。多謝娘娘掛懷。”

皇后嘆息道:“究竟是年輕,休養幾年,也就恢復如初了。”

我忙道:“娘娘靜心養病,也定會痊癒的。”

皇后微微搖頭:“已是旦夕之間的事情,說什麼痊癒呢?”她胸口起伏不定,錦被滑了下去,露出堅硬腫脹的右腹。她微微一顫,卻雙手無力。我連忙上前,將錦被扯起,覆上她的胸口。皇后順勢命我坐在她的身邊,嘆息不已,“當年慎妃退位,也曾病了好些日子。聽聞你侍疾殷勤,又常常勸慰,慎妃才能好得快。”

雖有提防之心,但與一個將死之人相近咫尺,語氣也不由得柔和下來:“娘娘怎麼說起慎妃來了?”

皇后道:“那年……是鹹平十年吧,陛下親征,掖庭屬處置了御書房一個懷了龍胎的女御。其實,本宮知道曾氏的孩子並不是皇子。你也知道的,是不是?”

我自是知曉,然而我的驚詫也並非佯裝:“這……微臣不知。娘娘怎知曾女御的孩子不是龍胎?”

皇后道:“恰巧陛下回宮之前,本宮調閱了前線送回來的起居注,因起居院的人拿錯了,所以無意中看過此節。聽聞曾娥被杖死的當日,慎妃與你也看過內史,你怎能不知道此事?”

我垂頭道:“微臣那年只有十二歲,內史所載,不敢細看,也看不明白。”頓了一頓,又道,“當年微臣當看仔細些纔是。”

皇后搖一搖頭,嘆道:“沒用的,陛下親口定的案,誰能翻轉?”我惻然不語。皇后深吸一口氣,胸中又發出扯風箱似的尖銳聲響,撫胸咳了幾聲。我連忙服侍她喝了一口溫水。她平息片刻,忽而流淚道:“本宮明知慎妃含冤,卻沒有向陛下諫言。”說着眉心顫了兩顫,“本宮沒有勇氣,卻有私心。”

胸中冷如冰霜,熱淚卻矇住了雙眼。懦弱與私心,我當年何嘗沒有?我的私心是自以爲是的怯懦,所以勸慎妃退位,順勢而爲。皇后的私心又是什麼?

皇后悽然道:“如今本宮自己也落得如此境地,自然也沒有人來爲本宮諫言。”

我搖頭道:“微臣愚鈍,不明白娘娘爲何自比慎妃。”

皇后稍稍撐起身子逼近我半分,手背因用力而泛出一抹青白色。她氣喘吁吁道:“守坤宮以外,所有人都覺得是本宮主謀害死了周貴妃的三個孩子,你以爲呢?”

我坦然道:“據查,這是廢舞陽君的錯,與娘娘無干。娘娘當安心養病,切勿多思。”

皇后微微頷首,口角逸出一絲冷笑:“你知道你的父親朱鳴是怎麼死的麼?”

我嘆道:“微臣知道。娘娘一直疑心鹹平十年春天指使翟恩仙行刺的主謀是家父,所以命將軍府的大管家張武將家父綁到府中,嚴刑拷問。家父皮焦肉爛,筋骨折斷,是受酷刑而死的。”

皇后大約想不到我會如實作答,她張了張口,露出一絲茫然的神情。不知不覺間,錦被又滑了下來。我正要扯起被子,皇后作勢推開我:“你是什麼時候知道的?”

第246章 女帝師四(40)第342章 女帝師五(67)第279章 女帝師五(4)第188章 女帝師三(50)第251章 女帝師四(45)第303章 女帝師五(28)第132章 女帝師二(61)第77章 女帝師二(6)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118章 女帝師二(47)第283章 女帝師五(8)第205章 女帝師三(67)第25章 女帝師一(25)第89章 女帝師二(18)第209章 女帝師四(3)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337章 女帝師五(62)第156章 女帝師三(18)第225章 女帝師四(19)第55章 女帝師一(55)第27章 女帝師一(27)第100章 女帝師二(29)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44章 女帝師一(44)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294章 女帝師五(19)第185章 女帝師三(47)第119章 女帝師二(48)第36章 女帝師一(36)第149章 女帝師三(11)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296章 女帝師五(21)第180章 女帝師三(42)第52章 女帝師一(52)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94章 女帝師二(23)第107章 女帝師二(36)第321章 女帝師五(46)第206章 女帝師三(68)第128章 女帝師二(57)第234章 女帝師四(28)第239章 女帝師四(33)第57章 女帝師一(57)第243章 女帝師四(37)第17章 女帝師一(17)第316章 女帝師五(41)第145章 女帝師三(7)第350章 女帝師五(75)第334章 女帝師五(59)第109章 女帝師二(38)第62章 女帝師一(62)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129章 女帝師二(58)第338章 女帝師五(63)第172章 女帝師三(34)第199章 女帝師三(61)第68章 女帝師一(68)第29章 女帝師一(29)第114章 女帝師二(43)第273章 女帝師四(67)第186章 女帝師三(48)第10章 女帝師一(10)第81章 女帝師二(10)第161章 女帝師三(23)第33章 女帝師一(33)第255章 女帝師四(49)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146章 女帝師三(8)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58章 女帝師一(58)第92章 女帝師二(21)第300章 女帝師五(25)第6章 女帝師一(6)第230章 女帝師四(24)第171章 女帝師三(33)第173章 女帝師三(35)第236章 女帝師四(30)第79章 女帝師二(8)第263章 女帝師四(57)第136章 女帝師二(65)第213章 女帝師四(7)第127章 女帝師二(56)第41章 女帝師一(41)第54章 女帝師一(54)第12章 女帝師一(12)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247章 女帝師四(41)第324章 女帝師五(49)第104章 女帝師二(33)第306章 女帝師五(31)第198章 女帝師三(60)第295章 女帝師五(20)第20章 女帝師一(20)第95章 女帝師二(24)第115章 女帝師二(44)第195章 女帝師三(57)第219章 女帝師四(13)第271章 女帝師四(65)第47章 女帝師一(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