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賣去北方

聽了錢三貴的說辭,幾個人都有些蒙,自家等了足足一年的金花種藕,卻不給了。

唐氏大着嗓門率先說道,“三叔這麼大個人咋能說話不算數呢?當初你讓我們買地挖塘,還說會把番藕給我們種。我們聽了你的話纔買了地挖了塘,不然吃多了纔會把錢投到荒地裡去。咋臨了,卻又找藉口不給我們了,你就那麼怕哥哥家有錢?”

錢二貴也道,“是啊,當時我還不想買,滿河說聽三叔的話準沒錯,我纔買的。”

錢三貴沒理唐氏,問錢二貴道,“二哥也覺得買地挖塘錯了嗎?”

錢二貴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嘆了口氣沒言語,覺得三弟不履行自己的諾言就是不對。

汪氏極其不想得罪錢三貴,但見錢大貴低頭當起了縮頭烏龜,這麼大的利益又必須要爭取。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說道,“三叔,當時我們不知道金花蓮葉那麼好才做了錯事,公婆已經罵了我們了,我們也知錯了。現在,你們不是還收了那麼多種藕嗎?我們也不多要,就給我們一點,夠種個兩三畝就成。”

見錢三貴沉着臉沒言語,又對錢老頭說,“公爹,當初商量買塘的時候你也在場,還勸我們說跟着三叔買地種藕準沒錯。可是現在,說好的種藕不給我們了,你可要說句公道話。”

凡是當父母的,希望所有的子女日子都好過。當初三房日子不好過,錢老頭便會想辦法讓大房、二房照顧三房一些。

現如今,三房開了錦繡行,有了荷塘月色和花果山,家裡又修了這麼大的園子,連兩層繡樓都修上了。這日子,就算是遠近聞名的李地主,也比不上他家囉。再想想大房和二房,雖然日子較之前好過多了,也只不過是個上等戶,連個小地主都算不上。

何況,的確是自己勸他們買地挖塘的,怕他們不買,還拍着胸脯作了保的。

便對錢三貴說道,“老三,就拿些出來給老大和老二種吧,也不多要,每家兩畝就成。他們出了藕,也只給宋樑兩家去賣……”

話還沒說完,唐氏不願意了,高聲說道,“我們種出來的藕,就是我家的了,憑啥要聽三房的話?他們三房能找當官的當後臺,我家女婿也有本事找得到……”話沒說完趕緊捂住了嘴。

汪氏見錢老頭幫着他們說話覺得有門,一聽憨貨唐氏的話就知道壞了,趕緊說道,“弟妹胡說啥呀,三房提供了種藕肯定就要聽三房的招呼。”

錢亦繡差點笑出聲來,二貨唐氏不僅會壞別人家的事,照樣也能壞她自家的事。沒辦法,智商就在那兒。

看來,不僅不能給他們種藕,連蓮子都不能給了。沒想到那些人無孔不入,在自家這裡鑽不進來了,又往親戚家鑽。好在唐氏冒了把,否則把蓮子給他們了後果不堪設想。樑錦昭肯定不會對自家和他們不利,但宋治先可不會善了。她已經看出來,誰敢擋了宋四爺的財路,他不整死丫的纔怪。看看王管事父子一天幾次地往自家裡跑,就知道宋家有多看重金花蓮藕了。

看三貴爺爺該怎麼處理吧,這事也給他提了個醒。兄弟家,幫好了是好,沒幫好,不說他們得不了好,連自家都要搭進去。

錢三貴本來就擔心大房二房不聽招呼,聽了唐氏的話,就更加確定已經有人找到二房下手了。而且,唐氏竟然還答應了,不知道自己糊塗的二哥知不知道這件事。

那宋四爺的心可是狠着呢,他怪罪下來,大家都要倒黴。

便對錢老頭說道,“爹,你聽見了嗎?已經有人找上二嫂家了。你在省城呆了那麼多年,宋家的勢有多大,你清楚。這些有錢有勢的人家有多狠戾,你也清楚。若是從咱們手上把金花蓮藕外傳出去,讓宋家人少賺了錢,宋家會怎麼收拾咱們?不用他們親自動手,只讓王管事勾勾手指頭,咱們這些人就別想有好日子過。弄不好,連着省城、縣城的點心齋都會開不下去。”

錢老頭聽了唐氏的話就有了些警覺,再一聽錢三貴這麼說,也怕了。家裡的兒媳婦拎不清,還有那麼多拎不清的親戚,若他們真不聽招呼幹出啥蠢事來,一大家子都要倒黴。

他先指着唐氏罵道,“少根筋的蠢婆娘,還你家的藕,你家的女婿找後臺。我呸!”又對錢大貴和錢二貴說,“聽到沒有?管不住自家的婆娘,管不住自家的親戚,會把一大家子都害進去。”

汪氏還想說話,錢大貴發言了,“要我說,不種金花蓮藕更好。這藕還沒種出來,好些親戚就來家裡要了。不給吧,得罪人,給吧,貴人們又不許。況且,這些要藕的親戚裡說不定還真有幫着外人來要的,那就更了不得了。錢好,也得有本事去賺。三房費了這麼多勁,投了這麼多錢,最後的大半好處還不是拱手讓了人?滿川娘,跟着老三,咱們的日子已經好過多了。就別再給兒子、孫子找事了,讓他們順順利利當掌櫃,考秀才。想想蝶姑,又有了好人家,咱們還愁啥?等以後金花蓮藕不稀缺了,咱們再種,那時也不怕有人打咱們的主意了。”

汪氏有些愣了,這跟自己之前想的不一樣啊。但見錢老頭主意已定,又仔細想想自己男人的話,也的確有幾分道理。得罪了三房,不僅種藕要不到,還會惹公婆男人不高興,對自家兒孫也不好。

想通了也就釋然了,笑道,“要不怎麼說頭髮長,見識短呢。聽了公爹和當家的、還有三叔的話,我才明白過味兒來,金花藕是好,但咱們最好別粘邊。粘上了,不見得是好事兒。得,聽勸,不要了。”

錢老頭滿意地點點頭,“嗯,還是大兒媳懂道理。”

唐氏沒想到是這種結果,說道,“咋,咱們不要了?那咋行呢?”

錢二貴反應慢些,但聽了老父和哥哥弟弟的話也清楚了,家裡人最防的就是自己的蠢婆娘。瞪眼道,“還要個屁!你這個拎不清的婆娘,被人家賣了,還要幫着人家數銀子。讓你種了這稀罕藕,咱們家可要惹大禍。”

錢老太也聽懂了,歪着嘴罵唐氏道,“都是你這個不省心的蠢婆娘壞事。”

錢三貴看自家的親戚懂理,不爲難自己了,極高興,馬上讓吳氏領人去準備晚飯,他們要喝幾盅。

四月底,除了陸師傅的屏風架還沒完工,所有的傢俱都做好了,院子裡、屋裡也都收拾好,該搬家了。

錢三貴兩口子住正院,程月住望江樓,錢滿霞住翠竹軒,錢亦繡住蓮香水榭。

蓮香水榭建在西湖東岸,西屋推窗便可看見西湖。現在荷葉已經長到碗口那麼大,陣陣清香傳來,愜意無比。

錢亦繡的很多東西雖然放在了蓮香水榭,但晚上還是要陪小娘親住望月樓。

錢亦錦和餘先生住在和熙園裡,餘先生和講堂安排在臨荷苑,錢亦錦住臨風苑。這些名字都是錢亦錦和錢亦繡起的。

連動物之家也分開住了。猴哥跟着錢亦繡住在望江樓,大山要跟着錢亦錦住在臨風苑,奔奔跳跳也跟了過去。

家有那麼大,就必須要配人,錢三貴又買了幾個人。他也不心疼,想着孫女手裡的那幾顆珠子,肯定比上次還值錢。還寬解心疼得直捶胸口的吳氏,“無妨,咱們還會掙更多的錢。”

買了一家四口,另外還買了三個丫頭,兩個婆子。

那一房人原是家裡的長工,因父親偏心繼母生的幾個孩子,掙再多的錢都被收刮乾淨,還不許分家,婆娘兒子不僅吃不飽飯,連有病了都不給錢買藥。無法,李金虎便提出自己一家賣給錢家,得的銀子都給父親,算是全了自己的孝心。

那家父母還真同意了。錢三貴只給了他父親十兩銀子,說他家有個病秧子,就這麼便宜,愛賣不賣。那家人正好可以用這些錢給下面的兩個兒子娶媳婦,當場就劃了牙。

錢三貴又把剩下的十五兩賣身銀子給了李金虎,李金纔拿着錢去請大夫給兒子看了病。

李金虎負責趕車及幫着蔡老頭跑腿,女人李嫂子專門負責歸園裡的花草。大兒子李大牛十二歲,給餘先生當小廝。小兒子李小牛十一歲,跟着蘇三武管西湖。蘇二武已經跟蔡小花定了親,兩人都要陪着錢滿霞去萬家。

三個丫頭,小翠給吳氏當丫頭,同時負責正院的一些活計。小紅幫何氏,在廚房裡做事。小青給錢亦錦當丫頭,負責他院子裡的一些事情。

那兩個婆子,就負責洗衣裳和灑掃。

蔡老頭見歸園裡缺人,便把孫女蔡小葉從縣城叫了回來。錢亦繡素喜蔡小葉伶俐,要過去給自己當丫頭,取名白珠。

這麼一弄下來,自家也成了大家庭。錢亦繡拉着錢三貴的袖子“錢員外、錢老爺”的一通亂喊,樂得錢三貴扯着鬍子大笑不已。

五月四日是黃道吉日,錢三貴一家正式搬家。他們決定分兩次請客,第一天請鄉下的親戚朋友。第二天請縣城裡的張家及崔掌櫃家、王管事家、李地主、王地主,還請了縣太爺、縣丞等幾個官身,這只是客氣,也知道這些當官的不會來。

四日一大早,衆人就開始搬家。個人領着個人的小廝丫頭拿東西往自己的院子裡搬,不需要搬傢俱,只把一些細軟拿過去就成。

大概巳時,客人們就陸續來了。不僅鄉下的親戚都到賀,連省城的錢四貴一家和縣城的錢香一家都趕來了,還請了花溪村、大榕村關係好的鄉民。

鄉下人沒有那麼多講究,男人女人都在前院喝酒吃飯,沒讓他們去後院。

即使只看到漂亮寬敞的前院,也讓這些人羨慕不已。特別是那個氣派的照壁,眼饞得汪里正直向錢三貴比大拇指,說,“錢老弟,如今你們錢家,在方圓百里,就是頭一份,我們望塵莫及啊。”

現在錢家三房已經不再被稱作三房了,而是直接叫花溪村的老錢家。而錢家另幾房,被叫成了錢家大房、錢家二房、錢家四房。

作爲長子的錢亦錦要在前院陪客,錢滿霞也要陪一些女客。

不想湊熱鬧又沒有大作用的錢亦繡最清閒,留在望江樓裡陪小娘親。家大了還是有好處,她們不妨礙別人,別人也妨礙不到她們。

當初這個樓的名字取了好幾個,望江樓是最不被錢亦繡兄妹看好的,結果小娘親喜歡,直接定了這個名字。

望江樓的二樓,錢亦繡看着錢曉雨和紫珠、白珠把所有東西都放好歸位,小娘親還站在窗前。她從上樓起就一直站在那裡,大概已經有一個多時辰了。

錢亦繡來到小娘親身邊,望向窗外,不僅能把前院、正院看得清清楚楚,歸園前的那片荒原也盡收眼底。

此時正值暮春,荒原上奼紫嫣紅,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天上的雲霞墜入人間。

那條彎彎曲曲從家門口伸向村裡的小路,如金色的絲帶,蜿蜒在綠草紅花之中。

那片美麗的花海,就是小娘親心中最美麗的花。

“孃的繡品快完成了,陸師傅的屏風架也快完成了。娘,咱們家如今不缺錢,繡兒已經有兩個丫頭了。咱能不能把屏風留下,這麼好的東西應該當傳家寶。”錢亦繡跟程月商量道。

她真捨不得把這麼好的東西賣出去,這就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程月搖頭道,“留在家裡江哥哥永遠看不到,就不會知道月兒天天在等他。把屏風賣去北方,江哥哥就是去了那裡。”還怕錢亦繡陽奉陰爲,又低頭鄭重囑咐道,“繡兒一定要聽孃的話,不能騙娘,一定要把屏風賣去北方。”

錢亦繡只得點頭答應,心中又有了另一番計較。這個屏風不賣,照樣能去北方,讓更多的人看到,也不算違背小娘親的初衷。只不過,自家保不保得住,就要看運氣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七章 站隊第一百三十三章 疑似身世第四十章 後花園第三百三十九章 生子第三十一章 惡作劇第三百三十六章 恩怨第七十五章 宋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姑姑第三十八章 賣花姑娘第一百五十八章 省城第三百三十九章 生子第一百零五章 霧溪茶坊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手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補嫁妝第八十二章 超額完成任務第三十五章 花癲子第三百零七章 姻親第八十七章 稱兄道弟第五十五章 打探第三百三十七章 站隊第三百零五章 紫色龍珠第三百六十一章 偏離了方向第九章 成親第二百二十二章 經濟適用男第二百四十四章 巧笑嫣然(爲keppra和氏璧+)第二百一十二章 告別第二百四十五章 樂不思蜀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第十章 聽牆角番外三、錢亦靜(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赴宴第二百六十五章 報仇第二百二十八章 閨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託夢第一百八十章 瘦金雞第二百五十一章 遠方的消息第二百八十五章 赴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保衛孃親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葉障目番外二、錢亦多(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離去第一百零八章 虧大了(爲和氏璧+)第三十四章 想法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仗勢欺人第七十九章 祥雲閣第二百四十章 倒打一耙第三十二章 六個地點第八十四章 送禮第二百三十九章 罔顧人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還擊第九十七章 病情加重(爲四月月票+)第十三章 精明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最喜歡的花第二百八十一章 越離越近番外一、錢亦多第一百三十六章 進發第一百零五章 霧溪茶坊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平安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離去第三百零四章 崔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蓮蔻第三百四十一章 出嫁第二百九十一章 落幕第七十四章 隔牆有耳第二百五十一章 遠方的消息第七十一章 許閻王第二百三十六章 生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十年的緣分第二百七十三章 奇遇第八十一章 子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理解第三百零二章 幫外人第四十四章 搶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表白第二百五十一章 遠方的消息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太孫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手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出嫁第六十章 教訓第八十一章 子夜第二百四十九章 口頭定下第二十八章 豔陽天第九十一章 不一樣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奈第三百七十五章 皇太孫第三百四十六章 和尚不能娶媳婦第三百零一章 看病第三百零八章 問詢第二百七十九章 爲什麼變卦第三百四十四章 爭寵第三百零三章 誘餌第二百八十二章 你太美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站隊第六十一章 父愛第二百七十六章 聽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