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你看你家老二,就是一個白眼狼,房子垮了,沒地方住了,一家老小就朝家裡來了。現在有新的東西,看他就沒想着你這個大哥,哪怕借給別人用,也不借給你。這胳膊肘往外拐,虧你還想着要怎麼怎麼看顧他。”王花兒吃晚飯時,就在楊大富耳邊唸叨。

看顧,你是怎麼看顧的,要吃沒吃,要住沒住,讓別人一家人住堂屋,還看顧?楊大富冷冷的看了王花兒一眼,都說長嫂如母,但凡你有一絲顧忌,也不會逼得老二一家幾天時間就搬家。

王花兒依舊邊吃邊說,上好的白米乾飯,都捂不住她的嘴。

楊子美對娘口中的二叔一家沒有好感;楊子強則覺得很奇怪,按說,二叔一家和自家相隔又不是很遠,而且應該是最親的,卻連逢年過節都沒有走動,更別提一起吃頓飯聯絡聯絡感情這些事了。

各懷心事地過着各自的生活。

楊大年的小木屋,卻迎來了第一個客人----張木匠。

“只知道你們要借鋸子,卻不想,短短的幾天時間裡,你硬是給搞出了這麼個漂亮的小房子,真是能耐啊”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張木匠仔細看過了這個小木屋的結構,雖然說做工粗糙,但架不住能立起來遮風擋雨,正常使用。

“聽說你家做了一個大木桶,收穀子很是方便,不介意的話,我想看看”張木匠在外村做了三天工,一回到家,自家媳婦就慫恿着快來看看,指不定能挖點什麼出來。

“張大哥,那東西被王三借去了”楊大年搓着手,臉上紅撲撲的,這是激動和害羞,被一個行家稱讚,這在他三十六年的歲月裡,這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馮伯伯,讓我二哥和你一起過去吧,做那東西,很多時候,都是我二哥想的主意”楊子千向身邊的二哥使勁眨眼。

“噢”張木匠驚訝的目光停留在這個年僅十歲的孩子身上,難不成,還有一個魯班轉世的神童不成。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造化,如果加以培養,傳承自己的衣鉢,豈不是、、、、、、

楊大年卻沒有這麼多彎彎繞繞的,帶了楊子林和張木匠徑直往王三家走去。

圓木桶樣的東西,在行家眼裡,其實也就是小事一樁,關鍵是,能發明發現,用於實際,這纔是最重要的。

“大年啊,這幾年,我們兩家雖說沒什麼過深的交情,但你也知道,我張木匠的爲人,不是那種貪蠅頭小利佔便宜的人,你這個工具,我看照着樣子也能做出個七八分像,你看,可否容我做幾個來賣”既然自家女人說大家都羨慕有這個東西用,那就能賣得脫。

“呵呵,說哪兒呢,你能做出來賣是你的財氣,我也沒什麼可說的。”老實木訥的楊大年,就這樣把楊子千的專利給拱手讓人了。

“這樣,大年,我呢,這些年,手藝不說好,但在這方圓幾十公里,也沒見返過工,你家二小子,我看是個精明的,不如,就跟我串串門子,你可願意?”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既然楊家沒有提出分紅的要求,況且,這孩子,一看,也是個聰明的,順水人情,收他做了徒弟,想必,楊家也是樂意的。

莊戶人家,歷來是地裡刨食,能學個手藝傍身,那就是一種福氣。而且,很多人家,手藝都是祖傳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事是大家都防範的。

這張木匠,上趕着收自家二兒子當徒弟,無疑就是天上掉下個大陷餅,砸得楊大年瞬間呆滯。

“師傅在上,請受徒兒一拜!”果真聰明,自家老爹還在發呆的瞬間,楊大林已經深深的拜了下去,“噗通”跪下,認真磕頭。

“唉,這孩子,是個不懂事的,哪有這樣拜師的,改天,找個時間,請您師傅上家裡來,擺個酒,喝個拜師茶才行”楊大年看兒子磕頭不止,回過神,掩飾着自己的尷尬。

“也恭喜楊二哥,你家子林跟了張大哥,以後,一定是一個有出息的!”王三轉身,真誠的恭賀着楊大年。

“呵呵,同喜同喜”張木匠和楊大年,相視一笑,客套回答。

聽說二哥被張木匠上趕着收了徒,這是楊子千意料之中的事。其實,在這個原始的小村落,聰明人還是挺多的,諸如王三、張木匠之類的。

“二哥,學技術不比放牛娃,這東西,要看在眼裡,想在心裡,動在腦裡。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以後,能不能有所成就,就靠你自己了。”小小的楊子千,充當了聖母的教導角色。

“咱家四丫頭,根本就是一個姐姐!”月娘在一旁聽了小女孩教育哥哥,說得頭頭是道,很是有理。輕聲和身邊的楊大年笑言。

楊子林雙臉微紅,被比自己小的妹妹說教很是尷尬,不過,連妹妹都這樣說了,那自己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呢。

擁有一技之長,纔是立足之本。大哥跟了爹學種地,自己,學了木匠,那麼,小三子呢。看他偷學都這麼用功,如果有條件,送他上學堂,說不定,自己家,也會出一個舉人老爺。

這樣想着,就偷偷的看了看三弟,沒想,那傢伙,早在一木屋的一角睡着了,這才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監呢。

“知道不,張木匠做了那個叫什麼拌桶的來賣,東家都買了兩個!”

“唉,我早就知道,這楊老二家的新鮮玩意兒,倒是便宜了張木匠!”

“別說,楊老二家的二小子在跟着張木匠當學徒呢,這張木匠也是一個厚道的!”

手藝,自古是祖傳,更有甚者,傳兒不傳婿,這還傳給一個外人,說不好,也就只是找一個打雜的而已,過經過脈的地方,還是會保守的。

各種好奇,各種打探,各種猜測,所謂以小人之心,揣君子之腹,大抵也就是說的如此。

“不錯,不錯,這樣的工具,很適合耕作之用,構思巧妙,貴在合用!”李姓東家的田裡,長年和月活們正在奮力的搶收穀子,夫子抽得空閒,也圍着田邊轉了一圈,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就是啊,這楊老二家,還出了個心思巧的!”有長年挑了滿滿一挑穀子上了田坎,路過圍觀人羣,小聲感嘆。

夫子想那起了那個門縫裡的小小黑腦袋,那,纔是一個心思巧的。可惜啊,投錯了胎,生不逢時,生在了窮得揭不開鍋的佃農家,可惜!

如果得遇機緣,學堂裡坐着的七八個李姓子弟,加起來,也抵不過他一人的修爲。

其實,蛟龍受困的,不止是那個小孩子,自己,一樣運道不濟。屢次考試不中,秀才身份註定一生。如今,在李家寨子教着私塾,眼看着一個可塑之材,卻無能爲力,雖然飽讀聖賢書,知道君子有所爲有所不爲,要他看着一個天才走向凡人,心下卻也惱火。

“聽說是楊老二家的二小子想出來的,所以張木匠才上趕着收了他當徒弟!”

夫子從不參言是非,架不住,是非在他耳朵邊過。

“難怪,張木匠纔是個最聰明的!”

“就是,這樣的東西二小子都能想出來,以後,學業精了,肯定能做出其他的好東西,張木匠是師傅,這面子有了,裡子也少不了他的好!”

“呵呵,就是,一日爲師,終生爲父,張木匠領進了門,以後說起楊家二小子的本事,肯定都會帶一句,是張木匠的徒弟,這人啊,一輩子,圖個什麼,不就是圖個好名聲嗎?”

“就是,就是。”七嘴八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是啊,人,這一輩子圖個什麼。

要說衣食住行,在李家寨子當了私塾夫子,這些都不愁,當然,一輩子,也就只能窩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寨了。

如果,如果說,他有幸,也收個得意門生,那麼,未來、、、、

夫子越想,心下越是亮堂,不知不覺中,他,踱步往村東而行。

“夫子,您怎麼在這兒?”下河裡網了魚回來的楊子森,剛走到門口,迎面就遇見了揹着雙手,沉思踱步的夫子。

“噢,隨便走走!”夫子窘了,真是心有所思,腳有所動。這雙腳,出賣了他的心思。

“對了,夫子,您看,我捉了好些魚,您今晚就在我家喝魚湯吧。”楊子森想起,暴雨前,自己就準備給他送魚的,後來遇到那些糟心事,自己都忘記了。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夫子都走到門口了,立馬就邀請了。

“魚湯?”夫子走南闖北好些年,也喝過一兩次,味道,記憶猶新,腥味,實在太重了。

“嗯,我娘熬的,很好喝!”不由分說,拉着夫子就進了屋。

夫子她是認得的,既然兒子和他有交情,要留人喝魚湯,少不得,這當孃的,就得大顯身手才行。

月娘把魚端到了屋外,邊殺着魚,邊想,最近小木屋的人氣還挺旺的,如佃戶人家王三;以張木匠爲首的手藝人;連以前無事不登三寶殿的王花兒那天都過來說,要借拌桶用兩天;今天,又迎進了夫子,這人氣,是在李家寨子落腳幾年來最旺的。

客走旺家門,小時候,就經常聽奶奶這樣唸叨,看來,自己這個家,指不定就要旺起來了。

這心思,要是被楊子千小朋友知道了,一定會拍着大腿驚呼“我的個老孃啊,你就是那料事如神的諸葛亮!”

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百三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73章 意料之外第77章 糖衣炮彈第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177章 挑拔離間第四章第二百零七章第53章 自作自受第146章 後起之秀第一百四十四章第121章 喜上眉梢第102章 舉足輕重第156章 時隱時現第71章 添丁進口第157章 物是人非第94章 如火如荼第十五章第107章 過河拆橋第80章 稀裡糊塗第二百二十八章第168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74章 見機行事第61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72章 另眼相待第六章第一百一百五章 功德無量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七章第110章 寸步難行第二百二十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119章 喜出望外第二十六章第168章 聽天由命第四十章第163章 聽之任之第114章 勞師動衆第57章 大恩不言謝第110章 寸步難行第二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九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一百五章 功德無量第十七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90章 千金不換第三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二章第45章 二更第65章 雲裡霧裡第122章 毛遂自薦第二百四十三章第十章第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二百零四章第130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57章 大恩不言謝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107章 過河拆橋第101章 爲時尚早第二百零二章第110章 寸步難行第二百二十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六章第109章 蝦兵蟹將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54章 望穿秋水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66章 棄車保帥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