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羣氓

紅棗姐妹雖然漸漸止了哭聲,可到底花生同桂圓看着紅棗不說話,還是咬緊了牙關,甚的都不肯說。

袁氏自始至終也沒有開口說些甚的。

姚氏同羅氏看着傷心欲絕的姐妹三人,心裡頭本來就挺不是滋味了,自然不會再往別的上頭尋思,只以爲她們是在爲秦連彪感到傷心、痛苦。

秦連彪在秦家泰半人的心目中,尤其在一衆小字輩的心裡眼裡甚至於嘴裡,早已是生死對頭一般的存在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就跟他拼了。

且看花椒稱呼上頭就知一二了,事發之後都是直呼其名,或者以“那個誰”來稱呼的,至於丁香同四堂哥幾個,更是直呼“彪貨”、“土匪”。饒是當着長輩們的面也犟着性子如此的,捱罵捱打都認了。

可對於紅棗姐妹而言,雖然在年紀略小一些的花生以及桂圓的人生中,其實早就沒有“父親”這兩個字的存在了,饒是紅棗也已經不大記得秦連彪的模樣了。

到底血脈相連,這是斬也斬不斷的聯繫。

不管是爲秦連彪淪落到這樣的下場而感到傷心,還是爲她們的父親竟然是這樣一個人而感到痛苦……

紅棗姐妹都有傷心、痛苦、委屈的權利,誰都沒有辦法來真正撫慰她們的創傷,只能等待時間來慢慢化解。

姚氏羅氏都是這樣認爲的,但紅棗聽着二人漸行漸遠的腳步聲,被人握在手心裡的一顆心,也跟着漸漸沉了下去。

如蛆附骨般的畫面再次浮上心頭。

其實那是一個極其尋常的黃昏,天氣晴朗,日頭還未完全落山,夕陽、歸鳥、炊煙裊裊,正是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辰光。

就連空氣中都洋溢着溫馨溫情的味道。

當然,對於紅棗來說,她已經很多年不曾體會過天倫之樂的滋味了。或者這樣說,她從來沒有體會過完整的天倫之樂。

可即便如此,她也從未想過,她荒蕪黑白的生命中,竟然還能有比當下更壞的一剎。

而導致她往後的生命必將會一天一天更壞下去,直到她腐爛的那一剎,是從她們,眼睜睜地看着一男一女兩個匪徒,利用抓鉤攀上堡牆,可她們卻連叫都叫不出來,開始的……

她的世界,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旋轉,坍塌。

這些天來,她無時無刻的不在拷問自己已經破碎的內心。

當時的她,到底都在想些甚的!

袁氏不許她們聲張,她怎的就能就果然沒有聲張?

從黃昏,到平旦,將近四個時辰,四個時辰呀,她怎的能夠不說不動,冷眼旁觀着隔壁差一點就陷入了萬劫不復的險境中?

到了此時此刻,面對着還願意關心安慰她們的人,她怎的還會選擇閉口不言?

紅棗覺得自己現在就好像一個溺水的人,無論怎樣仰頭,都在快速的下沉。

沒有任何一根救命稻草能夠救她的命。

若說她以前還不知道她怎的會變成現在這幅不人不鬼的模樣,甚至於還妄想祈求他們的原諒……

可她現在終於明白了。

有因就有果,因爲她是秦連彪的孩子呀!

她的血液裡、骨子裡,天生就帶着卑鄙、無恥、殘忍、歹毒……

她生性本惡,她的心天生就是黑的!

沒有人會原諒她!

她也不會原諒自己的!

只紅棗的煎熬,饒是亦是寢食難安的花生同桂圓都無法真正體會,秦家闔家自然意識不到的。

即便姚氏羅氏俱都安撫過她,丁香也時不時的就會帶着妹妹們過來探望她,陪她說話,她們也都看到了紅棗再度熄了星火的眼睛,卻只以爲她走不出來,卻始終沒有想到她正將自己一步步推到萬丈懸崖邊,再邁一步,就是粉身碎骨。

也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錯過了闔家迫切想要知道的事實的真相了。

其實也是任誰都無法想象,運河匪首“單隻手”,以及同他同出同進的那個叫他們幾個小字輩印象深刻的女匪徒,竟然會有這樣的膽色,劍走偏鋒,反其道行之,還是大白天的,他們眼皮子底下,竟能攀上堡牆,藏匿於自家。

若是家裡頭一衆老少爺們知道他們的嚴防死守其實漏洞百出,必是會閉合自責的。

至於若是一念之間,一切有了另外一種可能。

秦家闔家從紅棗這知道了事實的經過,也意識到了紅棗正把自己往懸崖邊推,又會有甚樣的結果,或者說就如紅棗滿心裡仍舊記掛的原不原諒,其實也是個無解的問題。

畢竟原不原諒,其實更多辰光是由一個人的經歷以及性格來決定的,同一件事兒,放在不同出身背景的人身上,必然會有不同的選擇,這是無可厚非的事體。

可偏偏這世上很多事情的結局,往往在一念之間就已經被註定了。

一念之差,在花椒看來,其實是個相當恐怖的成語,更是相當恐怖的一件事兒。

就好比紅棗,在她認爲這一切只因她是秦連彪的孩子的那一刻起,她的良心註定了會日日夜夜受到蝕骨的煎熬。

可即便這份煎熬蝕骨,實際上是煎熬錯了地方的。

再好比秦連彪,在他走上邪門歪道的那一刻起,也已經註定了他的下場。

說不得就是最後一面了。

秦老爹一心希望能夠同他做一個了結。

哪怕老人家並不知道該怎的去做這個了結。

秦家兄弟都知道秦老爹心裡的傷痛同歉疚,所以即便是恨不得生撕了秦連彪的秦連鳳,都沒有二話,默默應了下來。

但對於袁氏來說,事已至此,從此以後,塵歸塵土歸土,已經沒有必要再見面,或是再送他最後一程了。

至於黃阿婆,若是她還清醒的話,必是要見秦連彪最後一面的,不過按着她的性子,若是知道秦連彪下了大獄,也自然會鬧到天翻地覆的。可如今的黃阿婆,躺在牀上這麼些年,出氣且比進氣多。哪怕秦連虎希望秦連彪能見黃阿婆最後一面,還希望他幡然醒悟,下輩子重新做人,也不敢貿貿然的帶着黃阿婆上路的。

趁着天氣還未徹底冷下來,秦連豹同秦連龍又去了一趟新安府。

只不過,這一趟兄弟二人決定快去快回,並沒有帶上一衆小字輩。

而小字輩們,尤其四堂哥同五堂哥,也並沒有像之前的幾次三番似的,鬧着要跟着出門,而是俱都安安靜靜的待在了家裡。

念習武的同時,或是整理守城方案,或是自己動手製作守城機械,又有些忐忑不安的等待着遠在京城的李蹊的好消息。

只估摸着這廂秦連豹秦連龍剛剛抵達新安府,還不知道有沒有摸上知府衙門的大門,那廂京城裡頭李蹊還未進場會試,家裡頭就有塘橋鵝湖秦氏的男女老少又哭又跪的求上門來了。

希望秦家能夠救他們一命。

不比“單隻手”同“小白龍”兩個幫夥,俱是犯案累累,罄竹難,“單隻手”七人更是人人手裡都有不在少數的人命官司在,甚至於那個女匪徒,花椒這才知道這個女匪徒其實並不是他們之後所認爲的壓寨夫人,而是“單隻手”這一幫夥的軍師,不過雖是執掌謀劃施詐的人物,可據說手裡頭也一樣有人命在,所以短時間之內是絕對結不了案的。

哪怕他們的下場俱已註定,可那些被他們幫夥所加害的無辜百姓,每一個都因沉冤昭雪,以慰在天之靈。

但鵝湖秦氏族長闔家通匪一事兒,已然證據確鑿,是“單隻手”幫夥的匪徒最先吐露出來的。而且秦氏族長被捕快勾回後,受不了用刑,不但招供在案,還將族裡頭好些個族衆都牽扯了進來。

衙門裡頭又勾了這些個族衆到案,大多也俱已認罪伏法,只待定案了。

按着本朝律令,罪屬通匪,一概抄家流放。

秦家闔家已經從李巡檢那廂聽說了,這回鵝湖秦氏很可能一下子就得折損進去好幾十口族人,到時候,成年男丁應該是要一概流放邊外,婦孺則一律發賣爲奴,至於家產亦要全部充公。

還道:“鵝湖秦氏本來就不成氣候,根底淺薄,這一跟頭摔下來,估計再站不起來了。”

何況沾染上這樣的名聲,尋常百姓人家,自然避之唯恐不及的。據說如今已有鵝湖秦氏出身的出嫁女被夫家休棄回孃家的了……

確實觸目驚心。

尤其是家裡頭一衆女眷們,聽說後也確實不大忍心,畢竟婦孺何其無辜。

何況還是被髮賣爲奴,這就更不是闔家所願了。

可說到底,既然他們犯法在先,那就理應伏法。

何況別說他們沒有能力更改律令了,實際上衙門裡頭審訊出來的結果,鵝湖秦氏可並不僅僅是爲求苟安、姑息養奸這樣法外容情的情況。

而是確實存着險惡用心的。

只不過,據李巡檢同家裡頭秦連熊諸人的揣測,鵝湖秦氏的族長或許要比“小白龍”聰明那麼一丁點兒。

“單隻手”在利用他們隱蔽自身,打探消息,他們何嘗不是在利用“單隻手”謀求利益,只不過相互利用,顯然不是“單隻手”希望的合作模式,何況若要強攻,鵝湖秦氏還真派不上用場,所以當所以當“單隻手”一找到更適合合作的“小白龍”,當即就將鵝湖秦氏拋在了腦後。

而之後據說鵝湖秦氏其實是想過告發的,只不過畏懼“單隻手”的手段,不敢鋌而走險。而實際上,應該是知道自己不乾淨,一旦告官,勢必要被牽扯進去,所以借他一副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報官的。

只是“單隻手”是循着名聲找到的“小白龍”,可鵝湖秦氏到底怎的同“單隻手”搭上的線,到底是不是鵝湖秦氏異口同聲所說的無妄之災,抑或是“單隻手”方面匪徒所說的一拍即合,暫且還不得而知。

也正因爲此,所以這樁通匪案始終還沒能夠最終定案量刑。

可不管怎的說,鵝湖秦氏都是“單隻手”幫夥的幫兇,可秦家卻是明堂正道的受害者,就算狀詞厚厚一摞,也必是名列頭名的。

鵝湖秦氏竟然會求到自家門上來。

莫不是以爲自家都是泥人木塑,沒有脾氣罷!

秦家闔家自然不會有甚的好聲氣,可更叫人意料之外的是,領頭的一位拄着柺杖的老人家,張口就是問秦老爹借銀子,據說是想湊了銀子去給族人贖刑。

而且還是獅子大張口,一張口就是五千兩銀子……

哪怕花椒早在當年就意識到,這個家族,其實就跟樹木一樣,外頭看起來倒還枝繁葉茂的,可不但怠於修剪,一味徒長,就連裡頭的芯子都早叫蟲蟻給蛀空了。

可還是沒想到,這才短短几年光景,原來就連紮在土裡的樹根都已黴爛光了。

自然不可能叫他們得逞,都不用自家人動手,就有兩頭灣裡的鄉鄰們看不過眼,將人推推搡搡的趕出了周家灣。

可別以爲這樣就結束了,這鵝湖秦氏的腦子也不知道怎的長的,彷彿鐵了心同自家槓上了,一回生兩回熟,很快連拖帶拽趕都趕不走,三五不時的就有鵝湖秦氏的族人結伴過來鬧一場。

按着丁香的說法:“他們知道咱們家同鄉鄰們頂多也就是把他們趕走,又不打又不殺的,自然有恃無恐。”

可花椒正是想不通他們恃的到底是甚的,難不成是“我弱我有理”?

不出幾天光景,竟有婦道人家帶了剪刀、麻繩過來以死相逼,破罐子破摔,一副自家不掏銀子,她們就要死在自家門前的架勢,還作勢要往自家門楣上掛繩子……

一哭二鬧三上吊,真是好一齣大戲。

卻也將秦家人的好性兒磨光了,大堂哥出面,一狀將鵝湖秦氏告到衙門裡,鵝湖秦氏這纔將腦袋縮回殼子裡,徹底消停了下來。

秦連豹同秦連龍從新安府回來聽說後,對視一眼,想起新安知府同他們說的話,倒是生出了兩分感慨來。

不過這事兒暫且放一放,秦連豹還有事兒要先同羅氏商量。

第七十一章 酸話第二百零五章 影響第二百十二章 緩和第九十九章 揮春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知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門第二百四十二章 惦念第二百零四章 動土第二百九十九章 認可第四百七十四章 鄉賢第一百零一章 過年第二百五十四章 節禮第二百五十八章 入宅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三百七十九章 進展第三百二十一章 忙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轉讓第三百零四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章 發奩第六十章 探風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力第二百一十六章 功課第七十八章 經濟第十六章 成災第三百七十四章 願景第四百二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九十章 教材第一百零三章 玩具第二百三十一章 後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二百二十八章 伏低第三百七十五章 榮焉恭賀新禧第四百七十六章 調查第一百八十六章 分家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告官第三百三十章 穩固第二百九十八章 落定第四十八章 回程第二百二十七章 做小第四百五十章 報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制敵第二百五十六章 居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好眠第二百零二章 科考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門第三百七十二章 親暱第二百八十九章 磕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種第二百七十七章 禍害第四十三章 親熱第一百五十二章 惡客第一百九十三章 家賊第四百八十八章 容膝第二百九十六章 抽空第一百四十二章 難題第六十一章 串門第十四章 氣壯第一百三十四章 芒種第七十八章 經濟第二百二十三章 善意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親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穫第三十四章 茫然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速第四百三十六章 適應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面第四百六十章 包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作氣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禮第四百七十二章 羣氓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盤第三十六章 心疼第四百四十章 異常第四百一十二章 變壞第五十二章 影響第一百一十章 發展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仁第四十二章 阿婆第二百二十五章 完工第二十七章 自救第二百零六章 瑣願第二百三十八章 報喜第三百六十九章 出佃第一百一十六章 眉目第二百九十章 愉悅第二百四十七章 來往第二百零六章 瑣願第一百六十章 匯合第三百六十七章 相幫第一百八十七章 分家二第三百零七章 存志第四百零三章 鄉試第四百五十五章 困惑第二百零三章 族產第三百八十一章 開堂第一百一十三章 交割第二百九十八章 落定第二章 流離第五十六章 期許第四百章 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