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示警

“不能又是仙人跳吧!”

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緣故。

自打出了事關羅氏的那一場鬧劇後,方慶如今對於這般所謂認親的戲碼是尤爲敏感,更是尤其鄙夷的。

爲了銀子,那些個歹人可真沒甚的做不出來的。

就是往後聽說有人願意給人當孫子,他也肯定不會覺得稀罕的。

說起來這個年紀的小小子,原本自是喜歡揹着長輩翻閱一些個話本小說的。可方慶自打心裡頭種下了這麼一根刺兒後,日後但凡看到相類似的情節,只覺得大倒胃口,興味索然,也就再沒有看下去的**了。

還不止一次的抱怨,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這銅子兒未免也太好賺了些。

這會子忽的又聽到類似的戲碼,半晌都不曾回過神來。等回過神來,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偷眼瞥着文啓離開的背影,撇嘴嘟囔道。

眼底卻有他自個兒都不曾意識到的擔憂。

“不會!”

方慶只是自言自語而已,不過因着周遭靜謐的緣故,在場的一衆小兄弟姐妹們泰半都聽到了他的嘟囔,卻大都沉浸在思緒中沒有說話,只有七堂哥應答他。

又堅定地搖頭,告訴方慶:“方表哥,這不是仙人跳!”

“你怎的知道不是的?”方慶愕然,瞪圓了眼睛望着七堂哥。

一衆小兄弟姐妹們也倏地回過神來,一個個俱是目露疑惑的朝七堂哥望過去。

七堂哥卻已是很認真地回答道:“因爲仙人跳不長這樣呀!”

大夥兒一怔,隨後才反應過來,原來七堂哥的重點只在“仙人跳”這三個字兒上頭。

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方慶也是扯了扯嘴角,只是看着一本正經,定定望着自個兒的七堂哥,自是笑不出來的,就點頭,隨口問了句:“你還知道仙人跳?那仙人跳應該長甚樣?”

七堂哥沒想到還有自己知道,方慶卻不知道的事兒,趕忙顯擺道:“就是拿美色來做圈做套,引誘良家子弟入套,詐騙錢財的行爲呀!”

咕嘟,方慶就嚥了口口水!

看向七堂哥的目光可以說是震驚的。

天地良心,他真是隨口一問的。

又瞥了一眼一旁瞪圓了眼睛的香葉同花椒,只覺得百會穴都在冒煙了。

到底是哪個混蛋給這個愣頭青做的解釋!

六哥同五堂哥也齊齊愣在了那裡,不過也就一瞬的工夫,就有志一同地朝四堂哥望過去,四堂哥此地無銀三百兩,嘴角抽搐,正在殺雞抹脖子似的給七堂哥使眼色。

七堂哥卻一無所覺,大夥兒一個沒攔住,還補充道:“因着那些個壞蛋往往不知不覺間就能給你下了套,饒是神仙都難逃,掉進套裡就再爬不出來了,所以就叫仙人跳了呀!”

四堂哥聽着好歹鬆了一口氣,再摸摸身上,已是一身冷汗了。

丁香卻已一巴掌拍在了七堂哥的腦門上:“甚的亂七八糟的,這也是你小小年紀能知道的!”

五堂哥同六哥就又齊齊看向丁香。

丁香這才意識到自己又說漏嘴兒了,腦門上也開始冒汗,瞥了眼一臉震驚的花椒同一臉懵懂的香葉,故作鎮定地清了清喉嚨,趕緊生硬地扯開話題。

抓了對面神色恍惚的羅冀填坑:“怎的了,是不是在替文啓哥擔心?”

再不敢叫七堂哥在“仙人跳”這個叫人肉跳的詞兒上多做糾結了。

這裡還有兩個半大的小丫頭呢,這可不是她們能聽的話。

一衆小小子們自是明白丁香的用意的,再生硬,也只能硬着頭皮趕緊打蛇隨棍上,想要消解那三個字對花椒香葉的影響。

只卻沒想到羅冀點了點頭,卻是擔憂道:“文啓哥族裡頭有人回來了,那他是不是就要回京口了?”

一句話,把一衆小小子小丫頭說的俱都炸了起來。

“不會吧!”

羅冀同文啓生死相交,曾經不止一次的許諾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兩人的交情早已超越了血緣。多年的形影不離,羅冀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跟文啓分開……

卻根本沒有意識到,此刻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不想跟文啓分開,而不是文啓若是真的要離開,他要怎的辦。

而家裡頭這一衆小小子們雖然同文啓沒有那般同生共死的交情,可這麼多年相處下來,因着投契的緣故,也早已是兄弟,是摯友,情意相投了。

何況這樣年紀,又沒有太多經歷的小字輩們,還不曾學會甚的叫做離別,一時之間,竟都慌了手腳。

卻也沒有意識到,他們面對這個消息時下意識的複雜情緒,其實正來源於此。

一時搔頭抓耳的,說不出的煩躁。

香葉也很沮喪,可到底還記着之前的話題呢,半晌過去了,還找了個機會附在花椒耳邊悄悄問她:“椒椒,甚的叫做仙人跳?美色?是好看的那個美色嗎?”

花椒一個激靈,不由叫苦不迭,卻沒有法子,只得快刀斬亂麻的以訛傳訛的告訴她:“仙人跳就是做圈做套,騙取錢財的手段嘛,甚的美色啦美食來美物啦,都是工具而已。畢竟只有好的東西,才能叫人上當嘛!”

恍惚聽到這話兒的小小子小丫頭俱都語哽。

香葉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又不解道:“那方表哥怎的說是仙人跳呢?又是騙子嗎?是假冒的嗎?”

……

突如其來的這個消息確實震得秦家闔家半晌方纔回過神來。

也就是說,除開文啓之外,一度被京口百姓以爲族滅的京口三槐堂王氏,還另有家族血脈存於世間。

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畢竟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好消息傳來,饒是文啓自個兒都已經不敢再想了……

自也是天大的好事情。

不管是爲着三槐堂王氏這個傳世百餘年的家族計,還是爲着文啓個人來綢繆,在這樣的世道中苦苦掙扎求生,互爲倚仗的家族同族人,能夠枝繁葉茂、欣欣向榮,這如何不是好事兒。

只要有人在,就會有振興門庭的那一天。

尤其對於曾經不幸經歷過從有到無,又循着從無到有,蒸蒸日上的秦家闔家來說,自是更能設身處地的體會這樣失而復得的無上喜悅的。

可不知道爲甚的,無以言表的喜悅之情像過眼雲煙般漸漸消散,意興闌珊,似乎也沒有多高興。

一衆小字輩們的情緒都很單純,也很複雜。

一干長輩們的心情俱都恨複雜,卻是摻雜了些許人世間的功利的。

並非他們所願,只因信紙上本就淺淺一頁的內容中,好消息更是隻被匆匆一筆帶過。

只說日前有一戶自稱三槐堂王氏嫡枝的人家返回京口。

僅此而已。

再沒有更多的消息了,名姓丁口一應全無,說起來就連一列都不曾寫滿。

只是不但有好消息,還有不大好的消息。

緊隨其後的消息說不上不好,卻也實在叫人說不上高興的。

這位清客相公用了整整七列着重筆墨,卻是爲着提醒秦連豹,說是據他打聽所知,王氏族人回鄉後的頭一樁事兒就是辯證名分,隨後就忙着要落實祖產。

只當得知三槐堂的泰半產業都已經重新丈量落實,但大多已被過契到文啓名下後……就其當下的言行來看,怫然不悅,當即就打聽起了文啓現在的景況來,知道文啓並沒有守在族中,而是遠在蓮溪,更是勃然大怒……似乎來者不善。

所以說,這封加急書信與其說是報信,不如說是示警來的。

希望秦連豹能夠心中有數,早做準備。

最後還添了一句:“據某猜測,府上很快就會收到商酌的書信了……”

商酌甚的,意欲如何,雖未明說,卻已是顯而易見的的事體了。

感受着字裡行間濃到化不開的告誡同擔憂,秦老爹自是不免擔憂的。

他自然相信秦連豹交友的眼光。

何況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當初秦連豹精心種下的花兒,不正是爲了此時的果。

可這封書信,抑或說是那位清客自個兒的主觀意識太過強烈了。秦老爹不懷疑內容的真僞,卻對其中關鍵信息的判斷持保留意見。

可偏偏一直經手羅冀文啓尋親事項的秦連豹,甚至於也參與過,比較瞭解相關事宜的秦連龍,還有大堂哥,通通不在家。

眼下還真沒人能夠帶着文啓去京口認親,並處理相關事務的。

這是秦老爹擔憂的來源,卻同那位清客再三強調的來人的不懷好意根本不搭界。

只因在秦老爹看來,人家一二三四五的所有反應其實都實屬正常,並沒有甚的可以指摘的地方,也沒理由僅僅以這些就來斷定一個人的善惡。

秦連虎也同樣覺得這件事兒怕是有些棘手的。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但凡涉及到宗族內部的事體,不管大事小情,都是人家族裡頭的家務事兒。

清官都難斷家務事兒,就更不是他們外姓人可以插手的了。

他們倒是沒甚的,既是想好了要插手,那自然就得做好準備去面對世人的指摘,這是沒有二話的。可對於文啓來說,他日後還要在族裡頭立足,卻不是甚的好事體。

只秦連熊卻覺得秦老爹同秦連虎未免有些操心太過了:“若不是文啓還未弱冠,早就是他們三槐堂的族長了,家族事務都由他掌管,聽斷一族之事兒,誰敢作耗。就算嫡枝又如何,還能以大欺小、恃強凌弱不成!”

旁的不說,只說以文啓的才學洽聞,不過幾年,一個秀才的功名應當是穩穩當當,不在話下的。

有了功名,還擔心他在目前看來,只伶仃幾人的家族中沒有立足之地麼!

不管來者有多不善,只管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

而秦連熊這話一出,秦連虎不免覺得他太過輕視人心人性了。

從古至今,宗族內部博弈的例子可是不在少數的。

遠的不說,姻親左家就是個例子。說是宗親,可內外房頭間鬥得就跟烏眼雞似的,就連走個道兒,恨不得都要分出個先後來,更別說還有白花花的銀子作祟了。

秦老爹看着意見相左的兄弟二人,卻是若有所思的。

只不知道文啓又會怎的想……

文啓的反應起初同秦老爹是大差不離的。

手指反覆捻着薄薄的一頁信紙,眼睛牢牢盯在了了上頭,臉上有驚喜綻放,眼底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激動神色。

已經忍不住在心裡揣測,到底是哪一房頭的宗親九死一生,祖宗保佑,又回到了故地,他是不是還有記憶,還能認得……

只待繼續看下去,隨着信中情緒的一重重加重,文啓臉上的表情不免開始起伏。

到底年紀尚幼的緣故,還沒有秦老爹在生活中磨礪出來的堅定心態,難免受到外在事物的影響和動搖。

兩百餘字來來回回看了無數遍,才長透了一口氣,告訴秦老爹:“祖產本就是祖宗傳承下來的產業,並不是我個人的,他們若真是三槐堂的族人,本就有他們的一份,其實並不需要商酌的。”

秦連熊聽着就笑了起來,讚許地拍了拍他的胳膊:“好小子!”還道:“有容人之量,才能成就大事。”

秦老爹卻是知道文啓怕是有些傷心了,就把自己的想法細細告訴給他聽……

只家裡的一衆小小子們在聽說了文啓的想法後,卻是有些心裡不甘的。

總覺得那些人就算是文啓的宗親,也不免有挖人牆角的嫌疑,心裡難免有些不舒坦,替文啓不平。

不過真個說起來,三槐堂的祖產對他們來說其實是一文不值的,更是比不上文啓的一根頭髮絲兒的。

方慶就忍不住搭着他的肩膀試探道:“你總不會跟着族人回去京口吧!”

文啓一愣,看着貌似灑脫實則忐忑的方慶,又看了看一衆既期待又不安的兄弟姐妹們,不由笑了起來,說不出來的美好,篤定地朝他們點頭:“當然不會,你們可是我的親人,既是骨肉團圓,哪裡都是故鄉,我不會離開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力第四百六十七章 剿滅第十七章 避難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三十四章 芒種第一百六十六章 貼牌第二百四十四章 消失第十八章 崇塘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河第四百一十五章 發現第三章 噩夢第四百六十一章 先發第九十九章 揮春第二百五十一章 頑皮第一百五十三章 招呼第一百零六章 房子第四十三章 親熱第二百二十一章 草舍第一百三十三章 春天第四百五十五章 困惑第二百五十六章 居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寧第二百零五章 影響第三十七章 強硬第八十四章 周折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盤第二百五十二章 磨坊第五十章 退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頑皮第一百九十二章 線索第二百二十八章 伏低第二百五十五章 情禮第四百一十四章 辯論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麥第一百八十八章 分家三第一百零四章 盤算第四百六十五章 成真第一百三十四章 芒種第八十七章 路轉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生第三百零二章 空竹第二十八章 雨止第四百二十五章 乞巧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的第三百八十四章 做客第三百八十五章 親嘗第一百三十六章 歸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惡客第一百零二章 拜年第二百六十章 新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分第四十七章 真言第三百一十四章 嫁妝第三百八十七章 收穫第二百一十五章 貴專第四百六十五章 成真第四百二十七章 挑選第三百九十八章 新生第七十三章 冷暖第二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面第四百零九章 流水第三百六十五章 未完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透第一百零四章 盤算第六十三章 疙瘩第二百八十二章 健談第一百零四章 盤算第一百三十二章 打井第四百二十一章 所累第五十八章 打趣第六十一章 串門第三百零七章 存志第八十八章 乍喜第六十四章 查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規條第二百八十九 相覷第四百三十四章 喜宴第三百零八章 自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自得第二百六十二章 入譜第二百七十八章 學業第一百九十二章 線索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湖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透第四百五十八章 苗頭第二百六十九章 夜話第四百八十六章 目標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館第二十章 舊事第八十五章 峰迴第三百二十二章 收徒第二百零九章 合譜第二百五十五章 情禮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親第四百五十五章 困惑第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六十六章 拾秋第二十二章 偷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