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捕獵

“雊(gou)——哏哏——”、“雊——哏哏——”……

方案首昨兒夜裡雖被自家堂弟鬧的牙癢癢,可到底思緒未被打斷,三兩下將堂弟打發回屋後,仍舊埋頭書寫至夜半時分方纔歇下。

卻是久違的沾枕就睡。

已經習慣了夜裡頭歇下後還要躺在牀上溫習功課的方案首已是很多年沒有體會過這樣自然而然的愜意感受了。

潛意識裡就覺得自己一覺幾乎睡到了天荒地老,忽的被隔壁西跨院中圈養的雄雞啼鳴聲驚醒時,方案首更是頭一回感受到了自己從一片黑暗中,倏地到了另一片有着微弱光亮的黑暗中的奇妙感覺。

沉浸其中,半晌方纔回過神來,雞鳴聲很快暫歇,天地之中只有風聲。

只知何地不知何時的方案首起身開窗,擡頭望天,漆黑的天幕上只掛着兩顆亮星。

這才意識到不過頭遍雞叫,按着時辰來算不過雞鳴時分,也就是說他頂多睡了不過兩個時辰罷了。

卻精神抖擻,頭腦清明,新鮮的很,一時倒是無法入眠了。

滿腦子想到不是旁的,正是方纔公雞打鳴的聲音。

方案首到底出自蓮溪方家,真正的大家世族,一板一眼,自有體統。

尤其在詩書一途之上,旁的不說,只說在引導子弟習作詩歌上,方氏對於風雅體、五言、七言古詩,長、短歌行,近體五、七言律詩,絕句、排律等十種體裁,就是皆有自己的一套傳世之見解同入學之門徑的。

就好比五七言律詩,方氏一族就一向認爲應當從王、孟入老杜,但同時也要博採衆長,兼及義山之刻豔、香山之爽快而融會貫通於一體,只有這樣才能推陳出新,有所成就。

而因着家族影響,再加上個人喜好的緣故,方案首對於王摩詰本就推崇備至。

自然知道“詩佛”有詩《渭川田家》中有云:“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也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雊”一字就是描述的野雞的叫聲。

卻也僅僅知道而已,卻從來沒有深思過的。

可再沒想到,公雞打鳴時的叫聲似乎也是“雊——雊——”的,旁的還則罷了,可見古人治學之嚴謹,實在是叫人歎服。

再由人及己,長到將要弱冠之年,卻連公雞打鳴的叫聲都是頭一回親自體會,自是自慚形穢、無地自容的。

躺在牀上百感交集,直到平旦時分,雞叫二遍,方案首側耳傾聽,終於聽清楚了“雊——哏哏——”的雞鳴聲。

心裡頭已是歡喜了起來了,只隨後就有窸窸窣窣地開門聲同腳步聲傳來。

方案首便知道,秦家沒有鐘錶,白天判斷時辰早晚主要靠看太陽升高的高度,或也可以數窗戶櫺子。

夜裡頭甚的都看不見,就只能聽聽雞鳴或是看看星星了。

而雞叫頭遍時辰尚早,報曉三遍東方既白,想來報曉兩遍,不早不晚剛剛好,正是黎明早起的辰光。

莊戶人家順應天道的生活智慧真可謂無窮的。

方案首翻身而起,穿戴齊整走出屋子。

臘月裡的山風,尤其是夾雜着清霜的早風自是刺骨無比的,何況方案首剛從暖暄暄的被窩裡出來,哪裡嘗過這樣寒浸浸地冷風直往骨頭縫裡鑽的滋味。

可或許因着整個人神清氣爽的緣故,體內的陽氣很快運轉起來,倒是不覺有多寒冷。

滿面春風的與對門幾乎同時踏出房門的大堂哥打了個招呼。

大堂哥看着滿臉愉悅自在的方案首,自是一愣的,腦子飛快地轉着,卻已是快步上前作揖行禮,喊了聲“方兄”,又問:“方兄睡得可還安逸?”

方案首跟着回禮,頷首笑道:“睡得很好,難得這樣神清氣爽。”

說着就把他頭一回聽說公雞打鳴的事兒說給大堂哥聽。

大堂哥愕然。

方案首卻已是接着道:“怪道古人常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了。”

這句話倒是提醒了大堂哥了,就同方案首道:“我家小叔進京那年我三叔就曾經說過,有生之年,希望能夠竹杖芒鞋,出去走一走。也說過我們兄弟加冠之後,也最好能夠遠行一回,大江南北的丈量一番,畢竟子有四方之志,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

這話同方案首心裡隱隱的念頭正好不謀而合,自是說到他心坎兒上去了,聽了不住地頷首。

只這會子一大清早的,並不是談論這個的好時機,方案首得先把一個個睡到天昏地暗的兄弟們撈起來才成。

卻是不比方案首,一個個半大小子俱都正是好眠的時候,根本沒聽到公雞打鳴的聲音。

饒是方案首親自過來叫起,要不是想着到底不在自家家裡,這可是在同窗家做客呢,如何能失禮於人,怕再是爬不起來的。

只待爬起來後,刷牙洗臉精神了起來,一個個的倒又立馬興沖沖的了,跟着大堂哥就直往書院奔。

書院裡,秦家一長串將近二十個小小子已經基本到齊了。

有的精神頭十足,有的打着哈欠,卻俱在熱身了。

將近二十個半大的小子站在當地活動手腳,烏央烏央的,場面自然蔚爲壯觀。

只大堂哥進了方氏家學雖才一季光景,可如今肯跟着他一道站樁練拳的同窗也着實不在少數的,見怪不怪,方案首一行自然不至於新奇到哪兒去。

他們感興趣的是當地那看起來貌似用藤條編制的根本無法受力的混元樁。

在陳師傅的指點下試了兩回,雖還沒嚐出甚的滋味來,但已是動心預備弄幾個一模一樣的藤條樁家去練着了。

只這會子也顧不上這個,待站過樁練過武,渾身清爽,又吃過熱氣騰騰的早飯,方案首一行就跟着秦連豹秦連龍以及陳師傅領隊的秦家小字輩,帶着傢伙什,往蓮花蕩去了。

而待一行二十來人剛剛出門,秦家這邊順風耳的丁香就跑了出來透氣,趴在堡牆上看着大夥兒遠去的背影,半晌才從上頭下來。

卻幹甚的都沒勁兒,最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去了大廚房,同茴香一道,幫着長輩們打點過年的年食。

可雖然昨兒已是想明白了,可事到臨頭,心裡頭還是難免憋屈,不由小聲嘟囔道:“長大了怎的就這樣不好玩了呢!”

想到茴香諄諄告訴她的:“……男女授受不親,女孩子長大了就得知道男女有別了。”還同她道:“聽說離咱們這不遠還有家族規定,女子年及八歲之後,就不許隨母親去外家了。其餘至親之家,也同樣不許去,違者母親就要受到重罰……”

一時間,神色都有些恍惚了起來。

而那廂蓮花蕩旁,已是興致勃勃了。

雖然唯恐驚擾了或是嬉水而飛,或是浮游於綠水之上如黑紗似的一起一伏的水禽,誰都不敢大聲喧譁,可每個人的眼睛都是晶亮的,俱都盯牢了那些個上上下下盤旋着的蒼鷹。

好不容易纔被秦連豹召集起來,卻是先要說一說合作捕獵的計策的。

尤其還先得同從來沒有捕獵過,估計連只小鳥都沒有捉過的方案首四人說一說獐雞的樣貌習性同捕獵技巧。

秦連豹就指着半空中展翅的獐雞告訴他們道:“獐雞同家雞外形相似,只不過全身羽毛烏黑色,也有全身呈深灰絨毛的。嘴巴是三角棱狀,鼻頭是白色的,頭頂額頭有白色的肉冠,腳爪有圓齒趾部的腳蹼,生活習性同野鴨子差不多,也喜歡棲息在類似的蘆塘邊。”

還道:“獐雞最怕蒼鷹,蒼鷹也最愛捕獵獐雞。尤其是離羣的獐雞,極易受到蒼鷹的攻擊,所以獐雞一般是不會輕易離開羣體的。而且蒼鷹捕獵的時候一般不會直接迎頭捕捉獐雞的,而是會採取迂迴戰術。”

這些經驗之談自是方案首四人從來沒有聽說過的,自是聽的津津有味的,更對侃侃而談的秦連豹佩服不已。

而且還都不是凡事兒淺嘗輒止的人,一個個俱是刨根問底問道爲什麼,秦連豹就笑着指着面前的水面解釋給他們聽:“因爲蒼鷹一般都不會去離岸較遠的水面捕捉獵物的。但如果蒼鷹直接迎頭捕捉獐雞的話,獐雞發現後第一反應自然是掉頭往離岸較遠的水面飛去。所以蒼鷹在外圍一圈兒沒有收穫,就會去猜測獐雞的心思,從岸邊陰影中飛到獐雞羣外圍一定高度的上空,然後直接向下傾斜地朝獐雞羣的上空飛去。獐雞羣發現蒼鷹之後,羣體邊緣部分的獐雞就會立即朝羣體中部飛去,羣體中部的獐雞也會立即騰飛起來,共同形成一個小山包的形狀並逆向快速盤旋,這時候蒼鷹就會跟着一道盤旋,並將在‘小山包’外圍山腳盤旋的某隻獐雞作爲目標迅速補之……”

秦連豹說的引人入勝又淺顯易懂,不但方案首四人聽得入了迷,就連花椒大堂哥一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小字輩亦是聽得有滋有味兒的。

秦連龍還同陳師傅道:“所以我二哥一度想要調馴只蒼鷹,只是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

而在場的小小子們,在聽說了蒼鷹的靈巧勇猛之後,也有不少人心裡頭已是起了這樣的念頭了。

尤其是方案首的堂弟,一路上他已是見識過了秦家小字輩們爲着今兒扳獐雞特地準備的工具了。

便心想着,要是能馴服蒼鷹,再在這蓮花蕩邊製作一個大型的網套繩套的,豈不是想捕多少就有多少。

只不過也就是心裡想想罷了,還是等他捉到了獐雞,再來打蒼鷹的主意吧!

秦連豹也是這樣打小過來的,如何不知道眼前的這串兒半大小子的心頭所想的。

爲了不叫他們“胡思亂想”的,就道:“今天人多,彈弓不能用,咱們就用兩種方式來扳獐雞。一是下繩套,二是釣魚法,你們就三人一組,自行組隊,在保證安全的同時,明確分工、相互配合。”

這話一出,自然再多的想頭都煙消雲散了。

一串兒的小字輩們俱都高興了起來,紛紛響應,一連串的小腦袋點的跟啄米的小雞似的。

而實際上,主要就是大堂哥、二堂哥、三堂哥這三個略微年長的,還有羅冀這個穩重的“地頭蛇”得分別領隊,分別帶着方案首四人來扳獐雞。

其實都是半大的小子了,有些事兒早就可以放手了。既是想過來蓮花蕩扳獐雞,那就來好了,秦家一干長輩自是沒甚的可擔心的。何況還有羅冀文啓在。

秦連豹兄弟,還有陳師傅,自是沒有必要過來的。

可這回偏偏有方案首四人同行,玩的怎麼樣,這其實並不十分重要,首要的是得先保證他們的安全才成的。

這纔不辜負方家這樣大膽的將孩子託付給他們。

所以大堂哥三個同羅冀都被秦連豹囑咐過,安全第一。

而秦連豹三人,主要目的就是巡邏預警,保障所有孩子的安全。

至於一道跟來的花椒同香葉,則是拿出了秦老爹特地給她們做的釣鉤,就在岸邊像釣魚似的,在鉤子上按上蟲子,待有獐雞尋上來吃那蟲子,吞到肚中想要吐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被鉤子鉤住了,其實就同釣魚一樣一樣的。

只不過魚變成了水禽罷了。

而實際上,知道原本約好了一道過來扳獐雞的茴香同丁香俱都不能過來後,很有義氣的花椒香葉姐妹原本亦是不打算同行的。

可丁香不答應,掰着指頭算給她們聽,還嘆道:“瞧瞧看,你們兩個小東西也沒兩年鬆快日子過了,能快活些就快活些吧……”

說的香葉直眨巴着眼睛,花椒卻是哭笑不得。

小姐妹兩個跟了過來,披着小斗篷端着小竹凳坐在岸邊,釣鉤就擺在腳邊,可眼睛卻牢牢盯着分成八組、分佈在蓮花蕩各處下繩套的小字輩們。

爲此他們今兒特地扛來了一大捆自家搓出來的粗麻繩,每組剪了一大截掛在身上。

又把麻繩剪成一段一段的,在每段麻繩的一端打上一個活釦,放在水裡,另一端系在岸邊的樹枝蘆葦或是石頭上,有獐雞或野鴨子游過來一旦觸動了活釦,自然就會被套住的。

第四百章 鑑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分離第一百零七章 拜壽第四百九十章 教材第三百七十八章 出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種第四百五十三章 怨言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速第一百四十四章 試種第三百七十一章 課程第八十七章 路轉第一百五十四章 催轎第三十三章 牮屋第四十六章 家常第二百四十四章 消失第四百三十五章 幸福第四百一十六章 陪房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接人第一百零五章 善緣第二百八十三章 散心第二百三十章 兩清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行第十一章 決定第二百七十一章 糊塗第一百零二章 拜年第一百六十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三章 認親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禮第一百八十九章 生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磕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便飯第二百六十章 新家第三十五章 重現第二百三十三章 開河第七十五章 紅娘第三十五章 重現第七十章 滿意第四百七十章 通匪第三百零八章 自來第七十八章 經濟第四百四十六章 善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分離第八十八章 乍喜第二百五十六章 居心第三百二十章 建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裂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面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門第二百章 立族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蓬勃第三百零五章 態度第二十章 舊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白第四百四十六章 善後第三百一十七章 進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功課第三百一十一章 荒唐第三百零四章 衝突第二百七十一章 糊塗第二百九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歷練第八十一章 福禍第一百零六章 房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病倒第四百六十五章 成真第一百章 除夕第八十六章 直言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穫第四百一十八章 權利第四百七十一章 問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世情第二百九十二章 實力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草舍第四十九章 彪貨第四百七十九章 緬懷第二百一十七章 香韻第三十六章 心疼第五十四章 種菜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麥第九十七章 安心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發第九十七章 安心第一百五十一章 分離第二百二十四章 白費第九十四章 來客第五十八章 打趣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客第一百七十五章 會面第一百九十章 大喝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心第二十九章 損失第十六章 成災第四百三十五章 幸福第四百二十四章 朋友第一百五十七章 歸寧第十八章 崇塘第三百零一章 通透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