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做客

誰都沒有想到袁嬸子竟然一句多話都沒有,就這樣痛快地應允了下來。

秦連熊傻眼過後,自是喜之不迭的。

趕忙謝過袁嬸子,又同她將薪水工時等等的事項事無鉅細的說了一遍,還簽了僱用的合同。

而杜氏自是後悔不迭的。

早知如此,她何必一句話上不來下不去的在心裡憋得這樣辛苦。

若是早把袁嬸子招攬過來,說不得秦連熊再不用這樣辛苦的。

而袁嬸子那廂,應諾下來之後,送走秦連熊,這心裡頭倒是有些猶豫了。

自然不會是後悔的緣故。

秦連熊能親自上門請她出山,這是看的起她老太婆,她又何必拿喬。

雖說**嫗這樣的差事她不曾經歷過,可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何況她看秦連熊那還真是有成竹在胸的,既是都有章程在那兒擺着,她自問也沒甚的拿不起來的,哪裡有往外讓的道理的。

這可不是她的脾氣。

至於這家腳店,本就是小本買賣的消遣之故,難道誰還指着它發財不成。

腳店裡剩下的那幾罈子南酒,同些許下酒的小菜別說自家吃了,就是散給宗親鄰里的,也不叫人心疼的。

只她這腳店又與尋常人家的腳店不大相同,她這自家臨街的房子,置了竈頭,那些個爲省幾個銅子兒,自帶了茶飯出門的船家腳伕想要熱口飯菜的,都會上她這兒來。都是熟人了,三瓜兩棗的給個柴錢或是丟把小菜的,也就罷了。

都是討生活的,她也不願同人爭這一文半釐的。

如今入夏,買賣雖淡,卻也不是沒有。

她是擔心自家這關了門,這些老主顧一時又往哪裡去。

卻不知道秦連熊前腳剛出門,族裡頭已是傳遍了,這也實在是因爲保嬰堂如今正火熱的緣故。

老族長拄着柺杖過來相問,又有本家要好的妯娌聽到音訊過來打探消息,想同她賃下腳店。

一道的老姐妹有個消遣的去處,也能賺兩個零碎銅子兒給孫兒孫女買糖吃。

袁嬸子與人約法三章,旁的不管,可那些個船家腳伕熱飯熱菜的卻是不得漲價的。

自是皆大歡喜。

交接妥當,爽利的袁嬸子當即就來找秦連熊。

說她是不是趁着保嬰堂還在施工,先十里八村的走一遭,把保嬰堂的章程同大夥兒說一說,叫他們知道知道,別聽風就是雨的瞎胡鬧。再一個麼,也好先探探底兒,瞧瞧哪家日子過的艱難,哪家風氣又不好的……

秦連熊自是慶幸這還真是找對人了,忙謝過袁嬸子,又要給她支銀子。

爲着保嬰堂,秦連熊自個兒自是分文不取,不收一個大子兒的薪水的。

爲此李巡檢還勸過他:“保嬰堂裡少了你這筆薪水誰都不能去討飯了,多了也不至於就發財,你這又是何必。”

這些日子以來同李巡檢雖偶有爭執,卻因着兩人都在想辦法合力做好一件事兒而越發投契,秦連熊就將原話又還給了他:“正如你所說,我有了這筆薪水發不了財,少了也餓不死。”

只他自個兒分文不取是他願意,卻不至於要求旁人亦是如此的。

誰都不能同他相比,他背靠家族好乘涼,就算一個銅子兒都不往回拿,爹孃老婆孩子的也餓不死。

可人家不一樣,總得穿衣吃飯不是。不指着這差事發財,總得*不離十,保證人家能生活下去纔是。

所以除他自個兒之外,保嬰堂上至一撥的司務,下至值堂**母保姆的,都有薪水可領。

而且與崇塘甚至於錢德隆的薪資待遇比起來,都只多不少的。

秦連熊的主張,大夥兒的日子過得鬆快了,這心裡頭沒怨氣有奔頭,纔不至於眼睛裡都擱不下堂裡的一文半釐的。

袁嬸子卻是直襬手:“這十里八村的,哪個村上沒有姻親故舊,哪家的大門我走不進去,討碗水喝總是容易的。”

就這樣袁嬸子一連幾個月都早出晚歸的在田間地頭宣講保嬰堂,更是不出幾天光景,就幫着促成了崇塘保嬰堂歷時上的首例恤產保嬰的援助按例。

秦連熊親自帶着已經招聘到崗的保嬰堂一衆職員登門走訪,報驗填寫專門的一式三份的單據。

憑着憑單,這戶家有臨產產婦的極貧人家,當即就領到了母嬰衣裳各一身,白米一斗,以及銅錢五百文。

這還只是恤產保嬰第一個月的援助,在之後的五個月裡,只要憑着單據,這戶人家還能再領到銅錢一千五百文,白米五斗,已經嬰兒的冬棉夏單春秋夾的小衣裳各一身。

只此一例,保嬰堂當即名聲大噪,在崇塘內外一時風頭無兩。

每天都會有人找到搭了臨時棚子辦公的保嬰堂,詢問援助的條件,或是自薦爲**母保姆的。

雖然保嬰堂還未正式成立,卻已是運轉起來了。

當然,這已是後話了。

六月十四日,院試的前一天,天還未亮,秦老孃就帶着姚氏羅氏郭氏,同花椒姐妹去了崇塘的觀音廟,給秦連豹同大堂哥祝禱。

之前的縣試同府試,俞阿婆那邊漫天禱告,秦老孃這邊倒還勉強穩得住,仍舊在家上香。

可這回到底是院試入學,辛苦多年,又奔波半載,成敗在此一舉,饒是秦老孃這心裡也不免七上八下的。

想來想去,索性出來上香。

好在今兒不是甚的正日,來觀音廟上香祝禱的信徒不算多,卻也不是沒有的。

待一一拜過三十三相的觀音和羅漢,丟了香油錢,秦老孃牽着花椒出殿門的時候,就遇上了熟人。

只不過這個熟人是對於秦老孃同姚氏來說的,別說花椒姐妹同郭氏了,就連羅氏都不認得。

聽得秦老孃介紹,花椒才知道眼前這位披金掛彩的中年婦人正是鎮上裕和祥綢緞店的東家太太,夫家也姓錢,同錢運仁是宗親。

跟着姐姐們忙上前行禮,而那位董太太看到茴香,卻是兩眼放光,拉着茴香不肯撒手,直說她家離這觀音廟不遠,非要秦老孃領着兒媳孫女去她家做客不可。(未完待續。)

第八十八章 乍喜第三百一十一章 荒唐第二百五十五章 情禮第三十五章 重現第一百三十章 感慨第二百二十六章 眺望第十三章 姊妹第七十二章 補貼第一百八十章 觀摩第一百三十四章 芒種第二百章 立族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遭賊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面第一百一十章 發展第四百二十七章 挑選第四百七十九章 緬懷第四百二十八章 明白第三百七十一章 課程第三百零三章 闖禍第三百七十章 用處第二百三十七章 連連第一百二十二章 揚名第二百八十一章 複雜第九十三章 心虛第一百零七章 拜壽第一百九十八章 立族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館第三百九十五章 認親第九十五章 買賣第四百四十五章 常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秋第一百五十三章 招呼第一百四十八章 添箱第四十二章 阿婆第一百零一章 過年第八十五章 峰迴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禮第二百六十一章 求同第二百七十一章 糊塗第三百八十二章 善款第三百零七章 存志第五十四章 種菜第九十四章 來客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親第二百二十七章 做小第二百零九章 合譜第二百六十五章 接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揚名第二百一十四章 垂範第三百六十九章 出佃第三十一章 手藝第一百五十九章 小麥第二百一十章 瞎話第二百四十九章 流言第二十七章 自救第九十三章 心虛第二百四十二章 惦念第四百五十九章 膽大第五十八章 打趣第四百七十二章 羣氓第四百六十八章 提人第四百零五章 秘密第三十二章 繁重第二百四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七十五章 鄉紳第四百二十五章 乞巧第三百九十四章 不速第二十三章 山崩第六十七章 標準第四百七十一章 問心第八十六章 直言第四百一十三章 交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心寒第三百三十四章 歷練第三百七十六章 主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四百零七章 盛宴第二百五十九章 自得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忙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禮第二百九十三章 慶賀第二百章 立族三第七十一章 酸話第四百八十四章 定位第一百八十六章 分家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照實第四百九十章 教材第三百七十四章 願景第三百一十九章 保嬰第一百四十二章 難題第三百三十七章 送人第三十六章 心疼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仁第一百二十五章 暫且第二十三章 山崩第二章 流離第一百五十章 發奩第二百七十六章 結果第三百七十六章 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