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結果

羅長嘉態度鮮明的反對張恩均的意見,也是常委會上並不多見的一幕,就像張恩均也罕見的對王烈觀點表示了強烈質疑一樣,市政府辦公會上的戰場再度擺上了市委竄委會上,但是這一次張恩均顯然不會像在市政府辦公會上那麼簡單的以保留意見耒結束戰鬥了。

“羅市長你說我們昆州沒有第二產業這未免有失偏頗吧?難道說我們昆州今年GDP即將破千億都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累積起來的?第二產業就沒有做貢獻?”張恩均冷冷一笑,對於王烈他還要保持禮貌上的尊重,對於羅長嘉他卻沒有那麼多顧忌了,“在我看來我們昆州目前第二產業已經有了相當基礎,也在健康發展,但是綜合我們昆州各方面的條件來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纔是當務之急,第三產業不但能夠帶動大量城市人口就業,而且無污染,對財政稅收增加有着極大好處,而且根據現在我們掌握的情況,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第三產業也必將取代第二產業成爲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羅長嘉有些輕蔑的瞥了對方一眼,扶了一下鼻樑上眼鏡框,這纔不慌不忙的道:“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第三產業的確會超越第二產業成爲重要一極,但是這是建立在城市化程度相當高的基礎之上,我不認爲我們昆州就已經到了這個水準,至少在國內都還沒有哪個城市的城市化進程達到了這種狀態,第二產業依然在城市經濟體系中佔據着絕對主力,何況王市長提出的生物產業和光電產業也是國家確定的新興產業,對於像我們昆州這樣生態良好但是環境脆弱的的確來說更是尤爲適合,而且這與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並不矛盾,我就不明白爲什麼一定要將二者對立起來。

兩個副市長的觀點交鋒卻是擺在了市委常委會上,不能不讓人感覺到有些詭異。

王烈一直沒有吭聲,對於張恩均的觀點言辭他並不在乎,這個人不重要,關鍵在於吳元濟怎麼看。

羅長嘉幕後的話語已經有了一些妥協的態度,但是王烈卻知道這不是兩者能不能共存這麼簡單,而是下一步工作中誰將佔據主導的問題,尤其是在涉及到捨己構恝中的生物光電產業園能不能得到市委的全力支持,如果得不到,而泛泛的擺在了昆州經開區裡邊,那就毫無意義了。

與王烈和羅長嘉的目光在會議桌空中輕輕碰了一碰,吳元濟輕輕咳了一聲,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吳書記要講話的前兆。

“我看咱們這一次常委會開得很好,我覺得咱們常委會就應該要保持這個氣氛,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早在1996年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就提出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觀點,這不僅僅是指科技和文藝工作上,我覺得在我們改草亓放的事業中,對待新事物新問題新觀點都應訣要保持這樣一個態度。”

吳無濟很喜歡這樣掌控着會議局面的感覺,他覺得作爲市委書記理所應當要駕馭會議動向和趨勢,否則這個市委書記就不合格。

“王市長提出的要大力扶持生物產業和光電產業發展,我覺得這是好事,生物產業和光電產業是中央提出的新興戰略產業,對於我們昆州來說,不僅僅是生物產業和光電產業,包括電子信息產業、先進機械製造業,這些產業我們都應該給予大力扶持。”

王烈不動聲色的看着這位市委書記的表演,對方很狡猾,巧妙的把生物產業和光電產業與其他新興戰略產業混爲一談,對於昆州來說,列舉上十個八個需要大力扶持的產業,那也就意味着一個產業也不可能得到大力扶持,誰都需要大力扶持,也就意味着大家都一樣享受平等待遇。

和這樣的角色打交道很累,雖然王烈也承認對方在魄力能力和眼界上都有不俗的造詣,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力越大,也許帶來的危害就更大,當然這也許有失偏頗,但是王烈心中卻的確有這樣的感覺。

“但是我們要看到我們昆州的優勢條件是什麼,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我們昆州特有的氣候環境、地理位置以及目前所處的戰略地位優勢,這是確定不移的。”吳元濟提高了音調,炯炯有神的目光環視圍繞着會議桌四周的常委們。

“我們昆州地處溴黔高原中部,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四季如春,漠南號稱生物資源寶率,我們昆州植被覆蓋和森林綠化位居全國前列,生態環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高居榜首,這樣宜居的條件對於發展以旅遊業、會展業和酒店服務業爲主的第三產業極爲適宜,而國家已經確定我們昆州將作爲與東盟和南亞經濟文化貿易往來的第一橋頭堡,商業發展也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所以我覺得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積極發展金融服務業和商貿流通業,也是符合今後我們昆州城市發展定位的。

“剛纔長嘉說的也有一定道埋,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可以並行不悖,甚至可以相得益彰,但是在具體情況中我們政府zi源有限,可能就會在產業促進推動中有所側重,這一點我覺得也需要明確。”吳元濟語氣鏗鏘有力,既沒有明晷的感情傾向性,但是又能讓大家感受到他表露出來的態度不可抗拒。

隨着吳元濟的態度明朗化,其他常委會也紛紛加入到了探討中來,除了有兩三位常委們沒有明確表態外,其他幾位常委都態度鮮明的表示認同吳無濟的觀點,昆州應當確定明確發展規劃,要將以旅遊業、會展業、酒店服務業這個大板塊和金融服務業、商貿流通業這三塊通過房地產業發展這個紐帶有機的結合起來,推動第三產業在昆州的發展迎來一個。

“看上去很美,但是隻怕他們的設想未必會像他們自己想象的那樣美妙,忽略了昆州經濟總量這個土壤厚薄程度,異想天開的就想要打造成爲區域金融中心和商貿流通中心,那成都、重慶都是吃乾飯的?我覺得他們是不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一點?”羅長嘉臉上的失落和困惑無法掩飾,“王市長,現在該怎麼辦?”

常委會上的結果使得王烈和羅長嘉迅速變成了極爲可憐的少數派,常委會以壓倒多數的局面通過了吳元濟的意見和看法,王烈和羅長嘉保留了意見,但是他們也知道這已經毫無意義了。

王烈日光深沉,站在窗前f視場外,久久不語。

說史話,他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吳元濟是市委書記,先天就佔據着優勢,何況他提出的觀點想法並非憑空妄想,也有些東西支撐。

羅長嘉說得不錯,對方忽略了昆州經濟總量這塊土壤基礎,就打今年昆州GDP能突破一干億,但是周邊的中心城市呢?成都多少,重慶多少?

重慶去年達到了二千六百多億,當然它是直轄市,加上人口衆多地域廣大,不能和昆州相提並論,那麼成都呢?去年GDP也達到了二千一百多億,相當於兩個多昆州,而且成都歷來是西南經濟文化中心「現在正在和重慶爭奪金融中心位置,昆州要想去摻和一腳,顯然有些不切實際。

當然吳元濟所說的一些東西也有些可行之處,比如以旅遊業、會展業和酒店服務業爲主的這一塊對於昆州來說的確有着得天獨厚優勢,採取何種方式來促使這一塊快速發展起來也是一個值得好好研究的課題。

但是這一切對於自己來說還有多大意義呢?王烈有些說不出疲憊,常委們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他們認同吳元濟的觀點,不能說吳元濟是用他這個市委書記身份來影響了常委們,雖然有這方面因素在其中,但是王烈感覺更多的是吳無濟的設想太過美好把常委們給吸引住了,以至於他們也忽略了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見王烈久久不語,羅長嘉也知道王烈’qi中的抑鬱煩悶,輕輕嘆了一口氣,“王市長,常委會已經形成一致意見,我想我們也應該考慮調整一下,重新確定該如何來貫徹執行這個意見了。”

王烈佇立半晌才緩緩搖頭道:“我想我應該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吧,讓我去貫徹執行一個我認爲存在乓-大問題的決策,我覺得我捨己恐怕無法勝任這樣艱鉅的任務。”

“啊?”羅長嘉張大嘴巴,望着王烈。

“沒啥,長嘉,也許吳書記的觀點真的更符合現下的發展理念,我想我們都看得到。”王烈笑了笑,拍了怕羅長嘉的肩頭:“讓我好好想想

第88節 運作第42節 二對二的分析第95節 經濟十強縣第5節 瓶頸第79節 入眼第76節 跌宕第22節 燙手山芋第68節 挫第28節 手足第50節 總理第52節 賞識第1節 感觸第94節 煞手第69節 出手第84節 窟窿第16節 運作第72節 風起雲涌第88節 開導第26節 睥睨第114節 放言第6節 言傳身教第62節 試探第89節 灼熱第14節 秘書第8節 再破第95節 對決(3)第33節 大事第88節 要穩一穩了第140節 肱股第25節 兩片鋸第8節 交情第24節 舊部第44節 出擊第10節 亂雲飛渡第75節 濃霧第56節 運數第67節 狐狸尾巴第73節 產學研第28節 藏龍第74節 秋後算賬第100節 盟軍在行動(1)第43節 張弛有度第65節 端倪第9節 大貴人第6節 潮頭!第84節 陰風第20節 前奏第89節 慷慨陳詞第18節 選點第85節 登泰山而小天下第121節 胸有成竹第11節 浮躁第20節 合縱連橫(1)第13節 壟斷第135節 趨利避害第48節 波譎雲詭第2節 家族(1)第31節 黨代會第118節 影響力第30節 潛規則飯局第81節 癩蛤蟆上公路第75節 省級領導第13節 鬥智鬥勇第44節 鋼鐵問題第115節 意味深長第23節 百姓之福第8節 省委書記的態度第49節 立場第48節 新任秘書第95節 羣衆工作第35節 滬上風雲(1)第三十六 票全方位競爭第17節 進入狀態第77節 幫人即幫己第3節 影響力第2節 應手第64節 藏鋒第118節 來臨,雲淡風輕第61節 有所爲第88節 影影綽綽第80節 城市經營第8節 紈絝第103節 劫數第78節 走勢第23節 麻煩大了第30節 慢性毒藥第17節 轉向第79節 國策第26節 即興發揮第3節 頭一遭第66節 人是複雜動物第113節 生活無解第89節 發展的目的是什麼?第26節 劉巖第86節 邁步第20節 現實第123節 爲有源頭活水來第98節 緣分可以解釋一切第96節 攔腰一刀第14節 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