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

1.不窮忙,就要規劃人生格局

像無頭蒼蠅一樣在生命中胡撞亂竄,而沒有一個規劃和格局,那麼即使再忙碌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生命是需要一個格局的,像一盤棋一樣,步步爲營,更步步爲贏。

在與人對弈時,每一步棋就如人生中的一次拼搏。那些會下棋的高手總會提醒初學者,“一着走錯,滿盤皆空”。要想笑到最後,就要審時度勢,統籌全局,這樣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剛開始學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地走。對手跟上來,馬上要緊緊地貼住,總像在那裡“卷羊頭”。就那一小塊,捲到最後就是牛角尖,整個棋盤很多地方都紛紛放棄。

但是,繼續學習的話,老師就會教給你,先掛子,後謀篇,再佈局,最後還要做出很多“眼”。等到把整個棋局擺開了,天地空間也就擴展起來了。一塊地方“死”了,還有許多別的眼可以做“活”,正所謂“狡兔三窟”,總還是有別的地方可以做起來的。這就有點像我們的人生,拉開一個大的格局,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生命座標系,你的支點就起來了,人生的高度、寬度和廣度也就出來。就像下一盤好棋,最重要的就是格局。有什麼樣的人生格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結局。

在我們的生活經歷中,有許多沒有進行人生格局規劃的例子。比如,我們有一番雄心壯志時,就習慣性地提醒自己:“我想得也太天真了吧,我只有一個小鍋,煮不了大魚。”因爲自己背景平凡,而不敢去夢想非凡的成就;因爲自己學歷不高,而不敢立下宏偉大志;因爲自己自卑保守,而不願打開心門,去接受更好、更新的信息……凡此種種,我們畫地爲牢、故步自封,既挫傷了自己的積極性,也限制了自己的發展。那些吃不到大魚的人,常常並不是因爲釣不到大魚,而只是缺少了一個盛魚的盤子。就像那些人生篇章舒展不開,無法獲得大成就的人,大多是沒有大格局的人。

所謂大格局,就是以長遠、發展、全局的眼光看待問題,以博大的胸襟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對一個人來說,格局有多大,人生就有多輝煌。那些想成大業的人都需要高瞻遠矚的視野和不計小嫌的胸懷,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大格局。古今中外,大凡成就偉業者,他們一開始就從大處着眼,一步步構築他們輝煌的人生大廈。

我們看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所謂的“窮忙族”,卻很少有人反思,爲什麼這麼多人整天都在忙忙碌碌,有的人轟轟烈烈、叱吒風雲,有的人默默無聞、籍籍無名呢?這其中當然有努力的程度,但也包含了格局的問題。中央電視臺曾經有一個非常流行的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說得簡單點,人生和下棋一樣,只有把自己的“局”做大了,纔有可能立大志、成大事、宏大業。

對每個忙碌中的年輕人來說,都應該擴大自己內心的格局,去構思更廣闊的前景、更美好的藍圖。當人生的棋局擺開大的陣勢之後,我們會驀然發現,在每個人的心裡,竟然都藏着如此浩瀚無垠的空間,能夠容得下宇宙間永恆無盡的智慧。

2.用行動實現夢想的價值

當你眼中出現了一條路時,要知道你能走多遠,就需要自己用腳去丈量。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把腦子裡的地圖,用腳走出來。否則,腦子裡就算是忙出了花,但是沒有行動,還是一場空。知道卻不去實踐,其實,還是一種變相的無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從小就被“成長的程序”安排着。比如小時候在哪一所學校讀書,長大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建立怎樣的家庭……有太多人生在我們還沒來得及思考的時候,就已經被父母、長輩安排好、規劃好。沒有追逐,沒有嘗試,甚至也沒有挫折和失誤,按部就班地走着。可是,在這樣的設計中,我們自己內心的願望卻常常被忽略了、被埋沒了,我們走得很順暢,卻不真實。

夢想,不是用來想的,而是帶領你向前跑的。許多事情看着容易,做起來卻難。只有自己親身體會過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難處,才能知道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否則,所有的困難都是你憑空想象出來的,那麼你自己以爲會的本領其實也是虛的,一旦真的遭遇困難了,你會發現原來一切和自己想象的都不一樣。

在一個村子裡,有個漁夫有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爲“漁王”,每次外出打魚,總是他收穫最多。然而漁王非常苦惱,因爲他的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平庸。於是漁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爲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每次,村裡的人聽完後都會表示遺憾。

有一天,一位路過的老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是的,爲了讓他們學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他們一直跟隨着你嗎?有沒有犯什麼錯誤?”“爲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學。在打魚的時候,他們的方法都沒有問題,從沒有出過差錯,但是打上來的魚卻總是沒有別人的多。”

老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那隻能算是口頭教導,卻沒有讓他們自己去實踐,並從他們自身感受的行動中去總結教訓和吸取經驗。這樣的人,怎麼能有精湛的捕魚技術呢?”

漁王的錯誤是,他沒有讓自己的兒子在打魚過程中去犯錯、去汲取教訓。因爲他和兒子在打魚上的潛力和弱點都不一樣,如果他的兒子能夠按照親身實踐地去做,或許會更出色。別人的經驗只能用來借鑑,而最有價值的是你在游泳時、釣魚時自己總結的心得,不僅因爲它更深刻,也因爲對你來說最有用。

這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我們讀了那麼多年的書,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不知道怎麼樣才能做好。就像一個生命的羅盤,很多人都是在逆時針行走。學了許許多多知識後,才發現內心的空虛與缺失。在我們想到了這些的時候,不妨在漫長的旅途中稍作停頓,好好反思,將生命的羅盤沿着順時針行走,好好地建設自己的內心,然後用自己的實踐默默地改造世界。

3.用發展的眼光佐證生命的前行

人的生命如果只是忙忙碌碌,兜兜轉轉在過去——“此刻”轉瞬即過,那麼便會將望向未來的目光遮擋住,人也就無法活得真自在。

從古到今,幽遊人世無所掛礙,逍遙自在超凡絕頂的,必然是莊子。莊子自稱“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一個人可以不被任何事物所難到,莊子的自在境界難道不高明嗎?莊子的境界,就如同一個嬰兒生下來不到一百天,手裡拿着一個東西時好像很牢,但是他沒有用力,若有若無之間,安詳而寧靜把握得很牢,這就是自在。做人也是同樣的道理,在若有若無之間把握住萬物的根本,自在自得道。

一次,佛陀帶着幾位侍者出行。那時正值中午,天氣非常熱,佛陀覺得口渴,就告訴侍者阿難:“我們不久前曾跨過一條小溪,你回去幫我取一些水來。”

阿難回頭去找那條小溪,但小溪實在太小了,有一些車子經過,溪水被弄得很污濁,水不能喝了。於是阿難回去告訴佛陀:“那小溪的水已變得很髒而不能喝了,請您允許我繼續走,我知道有一條河就離這裡只有幾里路。”

佛陀說:“不,你回到同一條小溪那裡。”阿難表面遵從,但內心並不服氣,他認爲水那麼髒,只是浪費時間白跑一趟。他走到那裡,發現水雖沒有剛纔渾濁了但仍有許多泥沙,還是不可以喝的,又跑回來說:“您爲什麼要堅持?”佛陀不加解釋,仍然說:“你再去。”阿難只好遵從。

當他再走到那條溪流邊,那些溪水就像它原來那麼清澈、純淨——泥沙已經沉到了河底。阿難笑了,趕快提着水回來,拜在佛陀腳下說:“您給我上了偉大的一課,無論是林中的小溪還是生命中的河流,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

溪水的污濁只是一時的,隨着時光的飛逝,它會再次恢復清明。人們如果執著於眼前變化,就不可能把握事物的整體,所以若有若無、與時俱進地施行和改變自己行爲,這纔是做人的最好方法。

人的生命就像是一直開往前方的火車,沒有回頭路,只能向前走,所以人生就需要我們用變化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纔不會偏離生命的軌道。生命中的得得失失有很多,如果人只顧着過往,看不到未來值得去爭取的東西,人的生命就開始被拘束,而越忙就越是緊縛捆綁。剎那無常,然則思想可以與時俱進。

4.活的真誠,活出自然

孟子的一句“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一股浩然正氣奔涌而出。深解此意的人正是憑藉着這股浩然正氣使自己不與混亂的現實環境妥協,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人格,成爲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許多人忙於揣測,忙於算計,忙於陰謀,卻忘了活得自然和真誠的第一要素就是做一個有良知的人。

南懷瑾先生也承認,像孟子這樣的聖人,並不是不懂得怎樣去“阿世苟合”,向時代風氣妥協,以便獲取利益。他實在“非不能也”,而是不肯爲也。堅守自己的良知,寧可爲正義窮困受苦,也不願苟且現實,追求那些功名富貴。這就是聖人人格。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子所謂的求,不是“努力去做”的意思,而是“想辦法”,如果是違反原則求來的,那是不可以的。南懷瑾先生指出,孔子認爲一個人做什麼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他能否堅持自己內心的良知,一個品性正直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違背自己的良知。

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前言前言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前言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