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歷史真相

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充斥於近、現代中國思想史、哲學史等書籍,以及大學課堂和相關教科書中。直到今天,這種狀況並未根本改變。只要瀏覽一下包括一流大學在在內的名目繁多的有關“國學”講座所排的課程表,便一目瞭然。但是,經相關專家考證,查遍迄今所見董仲舒的著作和相關史料、文獻,均沒有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或記載。這一說法的炮製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易白沙(1886-1921年)。1916年他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孔子平議》,提及自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爲傀儡,壟斷天下思想,使其失去自由”。“中國二千年尊孔之大秘密”,就在於歷代統治階級“利用孔子爲傀俑,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龐樸、馬勇、劉貽羣:《先秦儒家研究?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湖北敎育出版社2003年版)。與他同時的“國學大師”梁啓超(1873-1929年)並未使用過這一說法。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正是從易白沙的說法敷衍出來的,並逐漸廣泛流傳開來的。

關於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被學界津津樂道、充斥於大學講壇和相關學術著作、幾成定論的問題,近20年來受到質疑。如孫景壇先生在《南京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發表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子虛烏有》一文,認爲董仲舒沒有提出這樣的建議,而從漢武帝乃至整個漢代均不存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事實。

對於孫景壇先生上述觀點,學界有不少人反對,但提不出可靠的文獻、史料加以反駁,而有的學者譬如宋定國教授則依據可靠的史料、文獻,在既肯定孫景壇大膽質疑精神的基礎上,又進而進行了有理有據的考辨。在《國學縱橫》(首都師範大學2013年1月版)中,他寫道:首先應當肯定:第一、孫先生不迷信古今權威。敢於依據文獻。發現破綻而提出質疑,這種求索和較真精神,難能可貴,值得提倡;第二、孫先生針對長期以來幾成定論的。關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提出的質疑。確實值得認真考證,重新釐定。譬如他所質疑的關於董仲舒的記載,是班固與司馬遷史書中“差異最大的一篇”。“班固將《董仲舒傳》從《史記?儒林列傳》中析出。獨立成篇。內容除抄司馬遷外,橫增出董仲舒在武帝初期的對策一事,並附錄了《天人三策》”,確實值得探究、考證。

宋定國教授是這樣評論【司馬遷不僅與漢武帝同時,而且在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元朔二年)19歲時,隨家遷至京城,在從孔安國學《尚書》的同時,還從董仲舒學《春秋》,與董仲舒有師生之誼。董仲舒在公元前104年去世時,司馬遷42歲。恰在此年,司馬遷以太史令身份倡議並奉漢武帝之命與上大夫壺遂等制定《太初曆》,並開始著述《史記》,“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一心營職。”而在此前24歲時即作爲郎中多年,多次侍從漢武帝巡遊。在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三十五歲時,還受命爲郎中將,並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到達邛(今四川西昌一帶)、笮(今四川漢源一帶)、昆明(今雲南曲靖一帶),安撫西南少數民族,設置五郡。到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47歲時,又以太史令身份,於三月隨漢武帝巡遊至河東祭祀后土。十一月,李陵戰敗被匈奴俘虜,司馬遷因替李陵辯護而被判死刑。次年李陵被滅族。司馬遷爲著作史記而自請宮刑,忍辱苟活,到公元前97年(漢武帝天漢四年)49歲時,被赦出獄,任中書令,發憤專著史記,到公元前91年(漢武帝徵和二年)55歲終於完成。約在次年去世。我之所以細述司馬遷簡歷,旨在說明司馬遷在20多歲後就侍從漢武帝多次出遊,並曾豐詔參與“太初曆”的制定等,還曾以皇帝特使身份奉使西征巴蜀以南,說明他與漢武帝關係密切,而與董仲舒又有師生之誼,因而對於漢武帝和董仲舒之間發生的事,尤其是像被後世譽爲“開此後兩千餘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爲正統之先河”的,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這樣一樁大事,卻在《史記》關於漢武帝和董仲舒的紀、傳中隻字未提,的確讓人不解,生疑!況且司馬遷又是在年富力強、精力充沛的中年42時開始著述《史記》,對於當朝發生的大事,是決不會疏漏的!還有,對於曾經教誨自己的老師,當時名聲顯赫的董仲舒,司馬遷理應格外關心和了解,像老師向漢武帝進言《三策》這樣的大事,要是真的有,他不可能不知道;要是知道,他又不可能不記。通過《史記?儒林列傳》與《漢書?董仲舒傳》相比較,我認爲司馬遷關於董仲舒生平的記載比較符合情理:“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爲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今上即位,爲江都相。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國,未嘗不得所欲。中廢爲中大夫,居舍。著災異之記。是時遼東高廟災,主父偃疾之,取其書奏之天子。天子召諸生示其書,有刺譏。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其師書,以爲下愚。於是下董仲舒吏,當死,詔赦之。於是董仲舒竟不敢復言災異。董仲舒爲人廉直。是時方外攘四夷,公孫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爲從諛。弘疾之。乃言上曰:‘獨董仲舒可使相繆西王。’膠西王素聞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獲罪,疾免居家。至卒,終不治產業,以修學著書爲事。故漢興至於五世之閒。唯董仲舒名爲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關於董仲舒的簡歷。董仲舒和公孫弘之間的糾葛,以及董仲舒怎麼當上的膠西相,又如何“疾免居家”。專門“修學著書”,司馬遷都交待得很清楚,並得出結論:董仲舒的學說在於漢代五世以來“名爲明於春秋,其傳公羊氏也。”而其中卻隻字未提董仲舒向漢武帝進言《三策》之事。相比之下,班固的《董仲舒傳》則確實漏洞、牴牾之處甚多,尤其是把董仲舒譽爲“儒者宗”,更與司馬遷的結論相悖,不能不令人困惑、生疑。《董仲舒傳》與《史記》在記載上的一個最大的區別在於:《史記?儒林列傳》載:“及今上即位,趙綰﹑王臧之屬明儒學,而上亦鄉之,於是招方正賢良文學之士。自是之後,言詩於魯則申培公,於齊則轅固生,於燕則韓太傅。言尚書自濟南伏生。言禮自魯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於齊魯自胡毋生,於趙自董仲舒。及竇太后崩,武安侯田蚡爲丞相,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公孫弘以春秋白衣爲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學士靡然鄉風矣。”很明顯,司馬遷雖然也將董仲舒列爲“儒林”,但他所說的“儒”顯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儒”,因爲從他所開列的名單看,這些人都是專治《詩》《書》《禮》《易》和《春秋》的人。這從《史記》稱“坑儒”爲“坑術士”也可窺見一斑。而班固在《董仲舒傳》中則稱董仲舒爲“大儒”,並說“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爲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對冊,推明孔氏,抑黜百家。”還引徵了劉向、劉歆父子對董仲舒的評價,儘管劉歆沒有其父對董仲舒的評價高,但仍稱其爲“羣儒首”。其心目中的“儒”已經與“推明孔氏”聯繫在一起,顯然比司馬遷要狹隘多了。班固心目中的“儒”,可以說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或“儒學”聯繫在一起了。但是,孫先生的大膽推斷似也值得商榷:第一、司馬遷在《儒林列傳》中關於董仲舒“今上即位,爲江都相”的記載也存在明顯的疏漏:即沒有說明董仲舒被任爲“江都相”的因由,董仲舒總不至於平白無故地當上“江都相”吧?!這正是值得考證的地方。而班固也正是在這個被司馬遷疏忽的地方,用董仲舒應對漢武帝的《天人三策》作了補充,說明了董仲舒當上“江都相”的緣起。但是,這種可能性可以說沒有,因爲據《史記》載:漢武帝即位,趙綰﹑王臧因“欲立明堂以朝諸侯”,因觸怒好黃老之學的竇太后而被迫自殺,所以,在竇太后健在時,漢武帝怎麼可能舉賢良以對策呢?!而這樣的漏洞卻未見孫先生提及(也許是愚沒見到孫先生相關的文稿);第二、說“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的始作俑者是班固,其根據是班固僞造了《三策》。我以爲,僅憑《史記》等書沒有相關《三策》的記載而《漢書?董仲舒傳》獨載,就斷言班固是“僞造”,未免唐突,因爲不同史書對某人、某事記載不同(有無、詳略、牴牾等)的情況,並不鮮見,而《史記》並非沒有疏漏和錯誤,況且《三策》中並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因此,即便《三策》就算是班固“僞造”,也證明不了班固是“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的始作俑者;第三、說“司馬光則是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的正式泡製者”云云,更理由欠足。孫先生徵引了《資治通鑑卷十七》即《漢紀九》中的大量證言,但並不能說明其斷言就準確。《資治通鑑》在《漢紀九》中確實幾乎全文引用了《三策》的內容。但在文字及其排列順序上,與《漢書?董仲舒傳》是有出入的,並且在引用後的《考異》中,又坦然指出了像孫先生所說的,班固《漢書》關於相關記載的牴牾之處。請看,《考異》雲:“《漢書武紀》:‘元光元年五月,詔舉賢良,董仲舒、公孫弘出焉。’《仲舒傳》曰:‘仲舒對冊,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縣舉茂才、孝廉。皆自仲舒發之。’今舉孝廉在元光元年十一月,若對策在下五月,則不得雲自仲舒發之,蓋《武紀》誤也。然仲舒對策。不知果在何時;元光元年以前。唯今年舉賢良見於《紀》。三年。閩越、東甌相攻,莊助已爲中大夫,故皆著之於此。《仲舒傳》又云:‘遼東高廟、長陵高園災。仲舒推說其意;主父偃竊其書奏之。仲舒由是得罪。’按二災在建元六年,《主父偃傳》,上書召見在元光元年。蓋仲舒追述二災而作書,或作書不上,而偃後來方見其草藁也。”從《考異》可以看出,《資治通鑑卷十七》即《漢紀九》對於班固《漢書》關於董仲舒《對策》內容和年代上的牴牾之處,不僅沒有掩飾,而且專門作了說明。因此,《漢紀九》關於《對策》年代上的調整,以及在董仲舒與漢武帝對策內容上,對班固《董仲舒傳》中相關文字上的修改,顯然是出於力圖解決《董仲舒傳》中存在的矛盾,而決非懷有像孫先生說的那樣的目的,況且在這樣做的同時,依然申明“然仲舒對策,不知果在何時?”說明儘管作了修改,但仍存有疑問。字裡行間,昭示了司馬光等《資治通鑑》的編撰者們,治史之嚴謹態度。嚴謹治史,乃史學家最基本的品格。從《資治通鑑》、《漢書》的總體看,司馬光及其一班編撰者們也好,班固也好,都是具備並恪守這樣品格的史學家。至於其著述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疏漏、牴牾、失實等等),則有多種原因導致,而且其它史書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我認爲不宜輕易地作出“僞造”、“炮製”之類的推斷。因爲這牽涉到對史學家來說最爲重要文品和人品問題。假如司馬光和班固真像孫先生所斷言的那樣,隨心所欲地“僞造”和“炮製”史料的話,那他們作爲史學家的人品和文品就大有問題了!他們所編撰的《漢書》和《資治通鑑》,還值得一看嗎?!但最爲重要的還是,孫先生所引徵的班固和司馬光的相關文字,都沒有“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班固在《武帝紀贊》說的是“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而在《董仲舒傳》說的則是“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爲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對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其中雖有“罷黜百家”、“抑黜百家”之說,但並沒有“獨尊儒術”之詞;把“表章《六經》”、“隆儒”和“推明孔氏”推斷或概括爲“獨尊儒術”,是很不妥、甚至可以說是荒唐的!因爲即便把“孔氏”視爲“儒”的代名詞,但“隆”和“推明”與“獨尊”之意也相差甚遠!至於“表章《六經》”,則與“獨尊儒術”就更相距十萬八千里了!至於司馬光,在《資治通鑑卷十七》即《漢紀九》或其它卷,根本就沒有“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雖然孫先生引徵了其“吾愛董仲舒,窮經守幽獨。所居雖有園,三年不遊目。邪說遠去耳,聖言飽充腹,發策登漢庭,百家始消伏”(見《司馬溫公文集》第12卷)《獨樂園詩》作旁證,其中儘管有“百家始消伏”五字,但終不能證明司馬光炮製了“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的。

宋定國教授在《國學縱橫》中指出【長期以來幾成定論的所謂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依據的是《舉賢良對策》之第三策中的下一段話:“《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我以爲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其中“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蓋是所謂“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之由來。若然,這種推斷並不不符合這句話的原意。爲了說明問題,讓我們乾脆把這段話都譯成白話看看:《春秋》重視一統。這是天地間不變的原則。古今共通的道理。如今老師們所講的道理彼此不同。人們的議論也彼此不同,百家提供的方案懸殊,目的也不同。所以上面難於掌握統一的準則;法制數次改變,在下的不知道應當遵從什麼好。臣我以爲,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的學術的,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齊頭並進。邪僻的學說滅息了,然後統一的準則就可以建立而法度也就可以彰明,人民就知道所應遵從什麼了。”這段話立論的根據是“如今老師們所講的道理彼此不同,人們的議論也彼此不同,百家之說提供的方案懸殊,目的也不同,所以上面難於掌握統一的標準;法制數次改變,在下的不知道應當遵從什麼好。”而立論的目的則是“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的學術的,都一律禁止,不許它們齊頭並進。邪僻的學說滅息了,然後統一的標準就可以建立而法度也就可以彰明,人民就知道所應遵從什麼了。”

簡單地概括起來,這裡講的就是關於“統一言論,統一法度,統一行動”的道理。這道理從維護統一的國家的角度講,即使現在看來,也是說得通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理解“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句話。其中“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即“凡是不屬於六藝的科目和孔子的學術的”這個詞組,本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六藝之科”,一是“孔子之術”。可是人們似乎要麼是忽略了前者,要麼是把前者歸結爲“孔子之術”,進而把“孔子之術”又歸結爲“儒術”!這是個傳承已久的天大的誤解!而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說正與此有關。由於對這個詞組的錯誤認識,才導致了對“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句話的整個認識的錯誤。我認爲,“六藝之科”與“孔子之術”並非一回事。《六藝》就是班固在《武帝紀贊》中說的《六經》。“六藝之科”即“《六經》所涉及的科目”,其所涵蓋的範圍廣泛。而儒家所謂的《六經》(即《六藝》),系作爲迄今所知中國學術文化之源的典籍,而決不止是“儒家經典”。把《六經》當成“儒家經典”,不僅有違史實,而且無形之中,把中國學術產生的歷史人爲地大大往後推了。因爲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產生於戰國時期,而中國學術的萌發和成熟,要比這早得多。人們一談論中國學術,總是從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談起,而忽略“諸子百家”所賴以產生的活水源頭。這樣,實際上就把諸子百家當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迄今所見,流傳到孔子時代的古典文獻,主要就是《六經》。所以,《六經》就是當列爲中國學術源頭的主要典籍。按照成書的年代先後,其排列順序應是《易》、《書》、《詩》、《禮》、《樂》和《春秋》。以前按《詩》、《書》、《禮》、《樂》、《易》、《春秋》排列,是儒家把它們當作儒家典籍所爲;因爲儒家作《十翼》即《易傳》而加以揆發、闡釋,所以《易》被放在了孔子重點修訂的《春秋》之前。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可以說沒有一家與《六經》即《六藝》無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諸子百家都可以歸屬於“六藝之科”。而《三策》中所說的“百家”,顯然主要不是指先秦傳習下來的“諸子百家”。至於“孔子之術”,自然可以理解爲“儒術”,但嚴格說來,“孔子之術”與“儒術”,也是不能劃等號的。況且,“三策”中並未用“儒術”這樣的字眼。所以。《三策》中所說的“百家”,指的主要是那些不屬於“六藝之科”和“孔子之術”範圍的各種“邪辟之說”。

凡是熟悉古代中國學術文化史的人都知道,因漢初的統治者推崇“黃老之學”,頒佈蒐集各種藏書和整理民間傳說的律令等,使秦代所造成的文化禁錮局面一下解凍,在推動學術文化趨向復興和繁榮的同時,各種邪辟之說也魚目混珠地競相出籠。《三策》中所謂“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不過是對包括各種邪辟之說在內的諸多學說的泛稱而已。遺憾的是,《三策》中這段話的原意卻長期受到誤讀、曲解。而被揆度、敷衍和概括成子虛烏有的“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當然。要是把“孔子之術”等同於“儒術”的話,把這段話揆度成“罷黜百家首尊儒術”,或“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楊榮國等就持這一觀點),還勉強說得過去。因爲“首尊”和“尊崇”與“獨尊”具有質的差別。但畢竟又丟掉了原話中的“六藝之科”之所指。終不能算得上嚴謹。據我所查閱的史料,沒有發現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出此建議的文字,因而迄今不認爲“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成立。從迄今所見各種文獻看。在漢武帝時代,縱然存在“罷黜百家”之說,但並不存“罷黜百家”之實,至於“獨尊儒術”,則既無說也無實。漢武帝用人、施政從不專尊儒學一家。如果說前期是受竇太后的牽制的話,那麼在竇太后死後,情況依然仍未只用習儒之人。相反,那些治刑名、黃老等學的人依舊被重用,比如張湯、主父偃和東方朔等。即使對於並不尊儒,甚至頗有譏評者,如“是非頗謬於聖人”的司馬談、司馬遷父子,不但不加罪(司馬遷後來獲罪是由於爲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還照樣重用,使其父子相繼爲太史令。而董仲舒的始終未被漢武帝重用,則更是頂好的證明。今天的學者們多都認可這個史實,卻還仍然保留和侈談“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至於到底“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始自何時、何人?從相關資料上看,多認爲發生在漢武帝時代,但從董仲舒《春秋繁露》尚未把《六藝》稱爲《六經》看,顯然有兩個問題明擺着:一是董仲舒健在時,有了《六經》或《五經》的說法,但他卻不認同、未採納;一是董仲舒健在時還沒有《六經》或《五經》的說法。此兩者無論何者屬實,都意味着對“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的否定。從道理上來推斷,所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說,肯定與把《六藝》視爲“儒家經典”有關;因爲把《六藝》視爲“儒家經典”,則“六藝之科、孔子之術”便可順理成章地被歸結爲“儒術”了,於是也就可以把“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敷衍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然而,班固在《漢書》中雖有“罷黜百家”、“抑黜百家”之說,但並沒有“獨尊儒術”之論;雖有“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漢書?儒林傳》)和“表章《六經》”、“隆儒”和“推明孔氏”之言,卻並無“獨尊儒術”之語。所以,從班固那兒,我們也無法找到答案。所以,愚以爲:假若董仲舒的《三策》屬實的話,是班固第一個把董仲舒關於“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中的“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片面地誤解、歸結成爲“孔子之術”,進而把“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片面地誤解、歸結成爲“罷黜百家”、“推明孔氏”,而後人則根據班固的這個說法,又把它誤解、敷衍成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但是,這一說法究竟始自何人、何時呢?經查閱,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易白沙(1886-1921年),1916年在《新青年》雜誌上發表《孔子平議》,提到:自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爲傀儡,壟斷天下思想,使其失去自由”。“中國二千年尊孔之大秘密”,就在於歷代統治階級“利用孔子爲傀俑,壟斷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龐樸、馬勇、劉貽羣:《先秦儒家研究?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湖北敎育出版社2003年版)。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早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字。與他同時的梁啓超並未使用過這一說法,但是以後這一說法卻廣泛流行開來。至於術數之類的學術文化,在天人感應和讖緯迷信的影響下,則獲得了更大的發展。據《史記?日者列傳》,當時的術數學界有五行家、堪輿家、建除家、叢辰家、歷家、天人家、太乙家和形法家(看相術士)等。足見漢代術數學範圍較大。總之,在漢武帝及其以後的漢代三百多年間,無論是包括神仙方術在內的異端邪說,還是重在實用的各種學術,都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且在很多領域,成就都領先於當時的世界。這一史實表明,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整個漢代根本就不存在。從學術文化的發展形勢看,漢代相對比較寬鬆,既沒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也沒有後代聯綿不斷充滿血腥的“文字獄”。】:(……)

第109章 告祖完成第31章 情急智生第146章 弟子與學生第283章 王莽第262章 道君第69章 芳華絕代第195章 茶道第208章 小算盤第137章 悲催(二十八)第16章 一切爲了孩子第84章 老子身世之謎第206章 金銀第95章 稱心如意第37章 三妻四妾第150章 笑話一個第336章 風險與收益第11章 應該如何是好呢第68章 羞花第267章 孫恩起義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261章 宋徽宗第375章 祿星來了第109章 告祖完成第193章 班門弄斧第269章 陳碩貞起義第172章 天仙配差一點就沒有了第62章 百裡挑一第12章 七仙女大展神威第326章 嘔氣傷人第168章 危機來臨第195章 茶道第145章 大逆轉第388章 牛郎不是牛郎第79章 再見親人第372章 斷案如神第208章 小算盤第117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八)第322章 先天高手第186章 春光無限好第268章 趙廣起義第123章 悲催(十四)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16章 一切爲了孩子第257章 吳起變法第62章 百裡挑一第368章 一掃而光第332章 人的共性第240章 董仲舒其事第98章 妙語解困局第189章 百米衝刺第194章 斧頭幫第144章 破罐子破摔第164章 晴天霹靂第151章 性盲第315章 衣服飛走了第215章 流民第37章 三妻四妾第187章 “方便”不方便第312章 四大名捕第279章 富不過三代第171章 樂極生悲第336章 風險與收益第310章 飛天大盜第229章 禍從天降第104章 告祖第200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78章 傳說還在繼續第266章 五斗米道第75章 奇觀第120章 悲催(十一)三百八十章 尼姑也有愛求點推收賞評第340章 利益第143章 文過飾非第129章 悲催(二十)第330章 戰國七雄第91章 八字第29章 解釋第206章 金銀第13章 誤打誤撞第194章 斧頭幫第246章 法家第45章 成也白虎敗也白虎第20章 禍不單行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80章 交談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168章 危機來臨第266章 五斗米道第371章 天子召見第50章 鐵嘴螞蟻第361章 地府相見第325章 紅顏一怒第117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八)第252章 陰陽家第175章 千金第2章 董永賣身葬父第75章 奇觀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235章 破鏡重圓第137章 悲催(二十八)